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华海外豪杰传 之 郑信(昭)(兼答 jlanu) -- 任爱杰

共:💬60 🌺3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兄这个系列很好,弟有一点感想,附议一下。

印度传统宗教是印度教,佛教虽起于印度,但并未在印度扎根。达摩东渡,佛教始兴盛于中国。宗教的传播仰赖于文明的发达,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载体向周围辐射。印度难负此任。能够担当此重任的唯中国尔。佛教这颗种子投到中国这块适宜的沃土里,始发芽壮大。中国更以其强大的经济辐射力带动周边国家佛教的传播和兴盛。弟以为佛教兴旺的国家都是在中华文明圈内的。泰国概不例外。

这点类似基督教,起于犹太国家,非但未得到承认,反被视为叛逆。基督死于犹太长老之手,犹太教仍然是犹太国家的国教。现在提到基督教,大概没有多少人知道它跟犹太国家的联系。基督教兴盛于西方社会,尤其兴盛于政治经济异常强大的美国。尽管很多中国人并不知道圣诞节为何物,但仍然在圣诞节期间发圣诞卡祝贺。这恐怕是美国这个经济超强的实体的辐射力的作用吧。

现在中国处于弱势,于是很多国人失去自信,更惶惑外国到中国认主归宗。把中国文明说成是传承于西方更是荒谬!

家园 但泰国什么的信的和咱们的差很远呀

印度佛教曾经辉煌过,在阿育王的推广下,据说阿育王统一印度时见到战争的残酷开始支持佛教。东南亚的佛教应该是从印度传入的吧。

家园 佛教传入他国,必然要与当地的宗教信仰相结合。

中国的佛教已不是印度佛教了。泰国的佛教也有自身的特点。藏传佛教尽管地域离中国很近,但与中国佛教也有差别。泰国的佛教的信与中国差很远也不奇怪。

阿育王对佛教的传播作用很大。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皈依佛教,并将佛教传入全印与其邻国。但之后佛教在印度衰落,这也是为什么佛教向东寻求出路。

宗教很难摆脱经济的影响力。东南亚的佛教最初是从印度传入的,但后来的佛教主要受中国佛教的影响,如越南跟中国并无二至,这主要在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力。至于泰国,我还是相信是华人立国的国家这一论点。

家园 当看兄第一篇时就明显感到是汉族扩张的骨牌效应。

不知兄有否时间谈一下罗马人是何人种,虽然非亚利安人,估计今天的西南欧人还是混杂很多罗马血统的。原来的罗马人总不可能全死光了吧。

家园 我认得出的几个字

古贝里列的这个表肯定不是北方方言。有那么多的轻辅音结尾,如果不是古贝里自己胡编乱造的话,应该是中国南方某种保留了大量古汉语去声和入声的方言。而有代表性的方言是粤语。我不懂粤语,不知这个坛子上有没有广东网友可以帮个忙,认一认。

我大概猜的出意思的字如下:

English. Chinese. 汉字

To shine Mut 慕,或沐(要看英文的那个shine 是什么意思)

To die Mut 没

Book King 经

Cloth Sik 丝

其它的我就不认识了。好比,牛为什么时 Luk, 砖头为什么是 Ku ?

家园 以前有人考证说闽南语保留了很大一部分的古汉语发音,是目前最接近古汉语的方言。
家园 同意你的中华文化圈的说法。

泰国的确是中华文化圈的边缘国度。一个明显的例证是泰国也编写中国的历史故事,用来教育贵族。

不过,泰国的佛教传入和东亚不同。佛教分大乘和小乘。中国所传佛教大乘居多。西藏的密宗则是结合了自身的苯教传统发展而来。

泰国的佛教传自印度。大乘先传入,后来势衰,小乘佛教则从锡兰(斯里兰卡)传入。泰国还出现过自己的教派。

家园 呵呵,那就得找福建或台湾的网友帮忙了

proe1234 网友好像应该懂闽南话吧。

家园 是闽南话还是客家话?
家园 到底古汉语指什么时候的普通话呢?中国可至少有三千年文字史呀

我想周朝时的西安话,洛阳话肯定和汉朝时有差别了,汉朝的官话肯定混合了楚国方言,经过胡人内迁,唐朝时的西安话肯定又不同了,另一个文化中心江南的通用语言肯定也是吴越古话和东汉北方话的混合体。从宋朝到元朝,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大概有很多也被我们吸收了,明清时大概官话才和现在的普通话有点相近。这还是光讨论官话,至于各地方言,我知道福建人不同地方来的可能无法用方言交流,有的山东方言舌头滚来滚去我一个字也听不懂。闽南人根据他们一般比较勇猛冲动应该和古吴越人有关系吧,据说客家人是唐朝以来躲避战乱南下的,估计读书人居多,据说客家人很推崇功名,还好作生意,还不象别的广东福建人那么"野",我怀疑以宋人居多,不过他们也出过一员名将-石达开。

家园 我想如果不加说明一般指汉以后南北朝以前的语音

老兄问的很有道理。不同时代的汉语的确发音不同。

古汉语有多重意思。文言文算是古汉语。先秦的文言应当与口语很接近。从汉朝开始文言与口语的分化越拉越明显。一般认可的最后分野在唐朝,因为从唐朝开始白话文开始大量出现。而且白话的语法结构和文言不同。我想这是因为五胡乱华导致民族和语言融合的关系。

至于语音的分野一般所指应当是从汉朝到南北朝时期的语音。这是因为这是汉语的定型期。虽然先秦也有所谓的“雅言”但是并不普及。楚国和越国的语言完全不同。到沈约把汉语的发音定义为“平上去入”四声后,汉语的发音算是基本定型。当然后来还是有很大变化的。例如现在的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基本找不到去声和入声。很多字的读法也已经完全不同。所以作古诗必须查韵书,否则就会弄出不押韵的情况来。

下面转一篇对古汉语的探讨文章:

什么是古代汉语?顾名思义,就是古代汉族人民的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古人的口语是怎样的,我们已无法了解其面貌。今天,我们研究古代汉语,只能依据有文字记载的书面语。古代书面语的情况怎样呢?请看下面两段材料: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孝经》孔子徒弟,姓曾名参,根前奉侍来。孔子说:“在先的圣人有至好的德,紧要的道理。以这个勾当顺治天下有(蒙古语助词,相当于“啊”)。百姓每(们)自然和顺有。上下人无怨心有。你省得(懂得)么?”曾子起来说道是:“我不省得,怎知道着(呢)?”孔子说:“孝道的勾当是德行的根有。教人的勾当先以这孝道里生出来。” ───贯云石《孝经直解》上面所引的第一段材料是用文言文写成的《孝经》的原文。第二段是元代大臣贯云石解释《孝经》的“白话讲章”。

当时元代皇帝读不懂《孝经》,便由精通汉文的大臣用当时的口语作解释,写下来便成了一篇反映当时口语的白话文。可见,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还有文言和白话两个系统。古代汉语要研究的主要不是古白话,而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和口语的关系怎样呢?文言文最初与口语较为接近,后来同口语逐渐脱节,并形成一套较为定型的词汇,语法系统。口语在不断发展变化,而文言则处于相对凝固的状态,但它又不是一层不变的。尤其是秦汉以后的作家在模仿先秦经典作品进行写作时,他们不能不受当时口语和民间创作的影响,不断给文言增加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从而使文言也有所发展和变化。所以我们说,文言文是以先秦的口语为基础,经过较多的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上古汉语的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模仿它所写的种类作品的语言,如诸子百家、《史记》、《汉书》、《唐宋八大家、桐城派等等,都是古文言实际应用的范例。直到“五四”运动,文言文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被现代白话文所取代。因此,一般把“五四”时期定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分界限。

为什么古代汉语研究的对象重点是文言文,尤其是先秦两汉散文,而不是古白话呢?这是因为在我国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文言文担负了记录、传播、积累祖国文化遗产的任务,历代许多伟大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都曾使用这种语言,并且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今天我们要继承这笔遗产,就必须有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我们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自然重点是文言。从殷周到清末,文言尽管有所变化,但其基本词汇、结构和表达方式早在先秦两汉代已基本定型,并且创作了许多典范的文言作品。因此,可以就只要能读懂先秦两汉典型的文言文,就能读懂其后大多数文言文,算是学好了古代汉语。

什么是古白话呢?古白话是唐宋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如唐代的变文,敦煌通俗文学作品,宋人话本,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等都是古白话的代表。古白话虽说是白话文,但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白话文,一般都是以口头语为基础而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即使是口语,由于区域性和时代性的差异,今天读起来也不那么容易,因此,我们称之为“古白话”(学术界一般把从晚唐五代开始直至“五四”时期形成的古白话称作近代汉语)。古白话上承古代汉语,下接现代汉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不把古白话弄清楚,那就不能说对古代汉语有了全面的认识。因此,研究古代汉语也应该重视对古白话的研究。但古白话与文言文比较而言,它毕竟离现代汉语近一些,总体难度小一些,况且古白话使用范围大致限于唐宋以后的俗文学作品,可以不作为我们学习研究古代汉语的重点。前人是怎样研究古汉语并有些什么贡献呢?古汉语从它产生开始,就有人对它进行研究,但真正作为一问学问,还是从开始的。我国传统语文学有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统称为“小学”。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根据王力先生的说法,从汉代至清代,古汉语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汉初到东晋末,是语义研究阶段,即偏重文字训诂的研究。因为汉代崇尚儒术,提倡读经,每一个儒生都要求具有阅读古书的能力,自然对语义的研究就比较重视,其代表作品是《尔雅》、《方言》、《说文解字》和《释名》。这一时期,为了读经的需要,还出现了许多经学大师,最著名的经学大师郑玄,他对《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所作的注,对后世也有巨大影响。从南北朝到明末是音韵研究阶段。南北朝以后,诗律学兴起,于是研究韵律和节奏成了当时的“热门”。南朝沈约著《四声谱》,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汉语里有四声并把这种认识运用到诗律的实践上。这一时期,韵书已开始出现,隋代陆法言的《切韵》,是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一部韵书,它在汉语史上有极重要的地位,根据《切韵》语音系统,可以上推古音,下考今音。从十三世纪开始,音韵研究主要集中在北方话语言方面。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为北曲创作需要而作的,它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重要历史文献。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清初到太平天国)是汉语研究的全面发展阶段,也是最有成绩的阶段,清统治者严厉钳制思想,一般学者被迫离开现实而从事古书的整理与考证,汉语的古音和古义研究在这一时期有很多发明。《说文》之学,此时最盛。段王裁、桂馥、王筠、朱骏声是最著名的《说文》四大家;高邮五氏父子王念之、王引之虽不以《说文》名家,其成就却在《说文》四家之上;此时在古音方面,特别是古韵研究,获得了空前发展,顾 武、江永、戴震、段五裁、孔广森、王念孙、江有浩、章炳麟、黄侃等都有卓越成就。此外,以研究金文和甲骨文为主的古文字学也开始也新局面。吴大 、孙诏让、罗振、王国维郭沫若都是研究金文和甲骨文的名家。字典编纂也有很大进展,如《康熙字典》、《佩文韵府》、《统籍纂诂》等均是集大成的辞书。语法作为中国语文研究中心的一门新兴学问,此时也有了开创性的发展。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首先创立了一些语法术语并分别了词类,成为汉语语法学的奠基人。

综观我国传统的古汉语研究,内容相当丰富,成就也很显著,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几百种,汉语研究的专著,积累了许多经验,这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尽管如此,我国传统的汉语研究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发达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历来“小学”总是经学的附庸,基本上以经字为中心,因而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方面,普遍存在重古轻今、重通语轻方言、书面语轻口语的现象,这就必然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建国后,王力先生在大学中文课程中首倡开设《古代汉语》课程,从此,全国各高校相继响应,并成立了全国性的有关汉语研究的学会和专门研究机构。在古汉语研究领域,人才辈出,著作如林。这一切都给我们古汉语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于一般实学者来说,怎样学习才能费力较少,而收获较大呢?学习古汉语不同于学习外语,古今汉语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这是有利条件。但是,古汉语(这时主要指文言文)毕竟是过去时代一种比较古奥难懂的书面语,不下苦功是学不好的。要说“诀窍”和“捷径”,很好总结前人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并充分利用现在研究成果和有利条件,那么以较短的时间有效地掌握古汉语还是可能的。

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感性与理性、范文与规律相结合的方法,即阅读一定数量的典范的文言文,自觉地掌握最低限度的常用词和最基本的文言文规律知识,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和配合,就能较快学好文言文。六十年代王力先生编的《古代汉语》,采取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体系,就是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体系。实践证明,这是学习古汉语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好方法。学习

古代汉语为什么要读文选呢?

因为学习古代汉语,目的是为了读古书,文选是古书的举例,是文字、音韵、词汇、语法等各种古汉语知识的综合体现。不读文选,不仅知识不能掌握,而且也很难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

那么,阅读文选要注意些什么呢?首先要着眼于语言,不要着眼于文学。如《论语、侍坐章》:“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作为文学作品,在了解文句以后,要着重领会这几句描写了怎样的情境,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情趣、爱好和态度等,作为古汉语材料,则要求切实弄懂“鼓”、“瑟”、“希”、“铿”、“尔”、“舍”、“而”、“作”这些词的古今意义和用法,如不切实弄懂,就没有达到古汉语学习的要求。要逐字逐句读,不能囫囵吞枣,望文生义。如前例,按古汉语的学习要求,应该懂得,“鼓”原是名词,这里用作动词,但不能作“敲打”解,而应作“弹奏”解,因为“瑟”不同于“鼓”,是一种拨弦乐器,“希”同“稀”,这里不能解释为“稀少”,而是指瑟的声音渐渐减慢减弱,接近尾声。“尔”是助词,用在象声词“铿”的后面,开窍推瑟发出的声音。象声词或形容词后加“尔”或“然”都是同一种构词方法。“作”一般作“劳作”解,这里用的是本义,作“起来”解,即“起身”。“而”是连词,连接“舍瑟”和“作”两个动作,但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偏正关系。读文选就应该这样一字一句,细细比较推敲。当然不是每一句都要平均用力,可以有重点有一般,但必须有这样认真仔细的态度。还要注意常用词和特殊句式。如《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对于这段话中的“晋侯”、“秦伯”、“郑”、“楚”、“函陵”、“汜南”等人名,爵位、国名、地名等只要一般了解即可;“晋侯秦伯围郑”这样的句式古今也一样,不必多花力气。面对于“以”、“其”、“于”、“贰”、“军”这些常用词的意义或用法则必须掌握,对于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无礼于......”、“贰于......”这样的句式,也应该注意比较、分析。“无礼于......”或“贰于......”句式虽然相似,但表达的意义则不完全相同。“无礼于晋”是指对晋国无礼,“贰于楚”则不是对楚有二心,而是指表面上跟晋好,实际上向着楚。要熟读成诵。古汉语在用词造句等许多方面与现代汉语不同,它有一套特殊词汇,句式和修饰手法,而这些都已成为过去时代的书面语。要真正熟悉古汉语,掌握古汉语的微妙差别,最好的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读熟,有些片断要能够背诵。如果有十几篇,几十篇古文读起来琅琅上口,烂熟于心,那对古汉语中一些常见的句式,常规的实词、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也就“看来百事只在熟”,“熟则精”、“精则巧”。“工夫自熟中出”。

学习古汉语,在重视读文选的同时,还要学习古代汉语的理论知识,把前人总结归纳出来的文字、音韵、词汇、语法等知识学到手,用它来驾驭分析古汉语语言材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今天知识不断更新的年代,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可能也不应该像古人那样十“年寒窗”,完全沉浸在古书堆中,慢慢用自己的感性经验去摸索、体会。这样做花力费时太多。何况今天我们还有许多有利条件,因为前人已花了许多精力,为我们整理出有关古汉语的规律知识。古汉语知识涉及面很广,重点应该是学习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词是语言的建筑料,要能读懂古书,至少到掌握一千多个常用词。

所谓常用词,是指那些古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而不是那些冷僻的使用频率很低的词。所谓“掌握”,就是要用古今对比的方法,弄懂并记住这些常用词的常用义,特别是那些细微差别。《史记.项羽本纪》:“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使者,皆斩之。”我们知道羊是很温驯的,怎么说“狠如羊”呢?原来古代“狠”是“不听从”的意思。羊有时很犟,你拉它,它就是不走。又如《汉书.霍光传》:“光与左将军(上官桀)结婚相亲”。初学者指出疑问,霍光是男的,上官桀身为左将军,自然也是男的,说二人“结婚”,不可理解。其实古代结为夫妻的双方,女方的亲属可称为“婿”,男方的亲属可称为“姻”,这里指霍光的长女嫁给上官桀的儿子做妻子,双方成了亲“家”。可见应该从古今比较之中逐步掌握这些常用词。学习古汉语语法,应重点了解古今语法的差异方面。因为古今汉语的一些基本语法规律(如之语在谓语之前,动词,形容词可作谓语等)古今相同,这些就不必死记硬背。而对古今差异方面(如词类活用,特殊语序,特殊句式,特殊的被动表示法,以及一些常见的虚词的用法等)应很好地掌握。如《史记.扁鹊传》:“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这句话中的“生死人”是什么意思?按现代汉语语法规律去理解,就讲不通。在古代汉语中,这里的“生”是不及物动词的使用法,是活着的意思。“生死人”即扁鹊能使死人复生。只有注意这些特殊规则,才能正确理解原文。

家园 如果考察文明起源,恐怕要用“上古汉语“的读音

据说王力根据《诗经》考出来的上古音是比较权威的。有人了解吗?说一说。

另外,闽南语好像是保留了自唐以来的一些古音。因为现在的闽南人大多都是自唐以来,历次战乱中,从中原迁徙去的

家园 2.泰族的由来 (3) 商朝是泰族建立的?祝融夫人是泰族巾帼英雄?

古贝里的理论还只说了中国人可能来源于两河流域,就已经让中国的某些知识分子感动不已,以为能够攀上显赫的白人亲戚。但是古贝里的理论中,泰族的地位显然不高。他们是长江流域的土著,而不象中国人来自肥沃的新月型地带的文明摇篮。

于是泰国的知识分子决定直接和血统最纯的白人攀上亲戚关系。综合泰国人的理论,泰族发源在阿尔泰山,先迁徙到黄河,随着华夏族从西方迁移而来,泰族被迫向南迁徙到长江流域。在中国的史书中把这些泰族人称之为南蛮。(按:顺便说一句,南朝鲜也认为他们的种族源出阿尔泰山。只不过被驱赶的方向是朝东而不是朝南。那个种族优越论影响真是不小。)

这里不能不提到西方史学界的一个著名观点,即“中华文明周代起源说”。从现在的考古资料来看,商朝和周朝的风俗习惯大不相同。而商朝盛极一时的青铜器文化,到了商末周初却出现了断裂。周朝初期的青铜器与商朝无法相比。这个理论认为周朝是来自于中亚地区的蛮族,文明落后于当时的商朝。但是周人凭武力征服了商朝,从而导致了文明的一度中断和退步。而他们从中国的史籍中找到的证据就是所谓的商人源出于“东夷”,和周人不是一个种族。

有意思的是,泰国的“历史学家”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认为商人就是泰族的祖先。中国的商朝是泰族人建立的。泰国人自己不作考证,却引用了一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埃伯哈德(Wolfram Eberhard)的《中国史》(A History of China)的记载,无中生有的认为“在黄河流域发现公元前1450年前后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显然是泰族人的手工艺品。”公元前1450年前后的黄河流域正是商朝的疆域。商朝灿烂的青铜器文化就这样被泰国人当作了自己的东西。

对于年代太久远的东西,如果说由于史料的缺乏还可以随便提出假说的话,那么进入了有详细文字记录的信史时代,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国史料,泰国“历史学家”们的假说功夫就发挥到了登峰造极。

按照泰国“历史学家”们的说法,泰族被华夏族赶向南方。开始在四川建立了两个国家:巴国和隆国。这两个国家被华夏族灭掉。于是泰族迁居到更南的云南楚雄。从此进入云南。但是中国人尾随而来。特别是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后决定打通西南道路,找到进入印度的路径,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通西南夷”行动。结果当然不用问,泰族被迫继续向南迁徙。

读到这里,如果你认为泰国的“历史学家”们的能耐只不过是建立一个“中国压迫,泰族逃亡”的模式。那么你就太低估泰国“学者”们了。

前面说过,泰国的传统史书中,由于受到印度文明的影响,习惯性的要把自己的祖先和印度攀上亲戚。由于佛教的影响,历代国王也喜欢自称是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大帝的子孙,并且把族源追述到阿育王那里。但是这显然和泰族套用西方白人的“北方起源说”矛盾。于是泰国的学者们就考证出来说当泰族在云南定居后,印度的阿育王不知为何心血来潮,越过千山万水,从印度次大陆一直跑到中国云南大理城,和大理城的公主倩蒙悝结婚,生了三个儿子。生完了儿子,阿育王贡献他神圣的精子的任务完成,就回印度去了。留下了他的儿子们为他统治云南。

也许是得到了阿育王神圣的精子,改良了品种的缘故。泰族的政权突然不再象以前那样窝囊,汉人来了只能逃命,反而开始壮大自己的力量,扩充自己的地盘了。很快,云南就到处都是泰族的大大小小的王国。随着泰族力量的壮大,泰族开始和中国政府对抗。而泰族对抗中华的第一位名王就叫做“孟获”。

如果你看到这个名字有点吃惊,或者想起来了什么的话,不用怀疑,你的想法是对头的。这位“孟获”就是被诸葛亮七擒七纵的那位。那么泰国“历史学家”们是怎样考证这位“孟获”的丰功伟绩的呢?下面摘抄一段历任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相当于我们的北京大学)教育系教授,师范学院院长,泰国教育部专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的泰国历史学家姆.耳.马尼奇.琼赛的非常有代表性的史学著作:

“武帝(按:泰国人似乎搞不清中国皇帝的称号,所有汉朝的和三国的皇帝一概称为武帝。把后主阿斗也搞成武帝了)派了一个有名的将军孔明即诸葛亮去征服云南的六个泰族王国即南诏,南诏是南方之国的意思。在六个诏主中有一个叫做孟获,泰族历史称之为崩黑,他是阿育王的后裔。他同他的弟弟孟优一起组织了一次非常顽强的战斗,而不肯投降诸葛亮。他被打败了七次。每一次诸葛亮都放他回去,让他重整兵马再决胜负,经过七次战役之后他才认输,最后对中国当局表示臣服。可是中国人还让他当藩王。孟获统治着大理以南的领土白子。在一次战役中,正当他的军营被中国人包围而不知所措的时候,他听到有人发笑。发笑的正是他的妻子祝融夫人。他的妻子率领军队擒获了中国的两个将军。中国人用了一个计谋终于把祝融夫人抓到了。祝融夫人和中国的两个将军交换,被放了回来。泰族的妇女甚至在古代国家危急存亡之秋就已经表现的十分英勇。然而,要抗击占压倒优势的五十万中国大军是徒劳的。孟获之所以能够坚持打完七大战役,靠的是天险和决心。《三国演义》一书记载了这些著名战役的情节。该书现在已经有布鲁威特.泰勒的译本。”

呵呵,看来泰国“历史学家”们对于从诗歌和小说中考证历史有独到的功力。过去不但从印度的神话诗篇《罗摩衍那》考证出历代泰王应该有罗摩称号,现在又从《三国演义》里考证出孟获大王是泰族祖先,祝融夫人是泰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巾帼英雄。

按照泰国“历史学家”们的说法,孟获之后六诏继续和中国保持半独立的藩属关系。到了唐朝,六诏中最南面的一诏的诏主皮罗阁邀请其他五个诏的诏主及其所有子女到他的国家赴宴。趁机把他们全部杀害,夺取他们的国土。这位皮罗阁就是泰族史书中奉为英雄祖先的坤博隆。皮罗阁的扩张行动只遇到了一个对手,就是五诏中的一位称作慈善夫人的王妃。这位侥幸逃出去的王妃组织军队对抗皮罗阁。她英勇善战,屡屡将皮罗阁打败。最后寡不敌众兵败被俘。皮罗阁惊叹她的美貌,欣赏她的忠诚,需要她的武功和智谋,于是决定强行娶她为妻。慈善夫人坚决不从,最后服毒自杀。(按:这个故事在中国西南地区以及中南半岛的部分地区流传甚广。各族有不同的版本。人物的名字也不相同。情节基本一致。至今很多民族还过火把节纪念这位巾帼英雄。)

慈善夫人既死,皮罗阁遂统一南诏全境。传到他的儿子阁罗凤,也就是泰族史书中的坤洛,阁罗凤出兵攻打唐朝。中国皇帝派大军讨伐,中国军队被阁罗凤及其英明神武的儿子凤伽异打得大败。两百多万人全军覆没。阁罗凤进而占领了唐朝的三十二个城市。另外又侵入缅甸,占领了伊洛瓦底江流域。传到阁罗凤的孙子异牟旬,他向西攻打西藏。向南把南诏的领土扩张到缅甸大部和柬埔寨。后续的继承人继续扩张领土,终于彻底占领缅甸,并于858年和863年两次包围河内(按:河内当时是中国唐朝安南督护府治所。)从中国手中夺取了东京(按:现越南奠边府)和安南。中国皇帝无可奈何,只好在884年把安化公主嫁给南诏王。所以,按照泰国人的说法,南诏王国极盛时领土包括云南,广西一部,越南北部,缅甸,老挝和泰国北部。

由于占领了这么多的土地,泰族人自然而然的就散布到了中南半岛各地。由于实行分封制,中南半岛上很快就遍布泰族的小国,又过了几百年,到了十三世纪蒙古攻宋,走了个战略大迂回,忽必烈派人首先进攻南诏的后身大理国。大理国抵挡不住,终于亡国。泰族人于是纷纷出逃,投奔散布在中南半岛上的各泰族政权。这就是中南半岛上泰族的由来。

泰国人的这段集西方种族学说,中国裨官野史,中国演义小说,印度神话故事,和各族民间故事的历史假说是被当作真正的历史写进书里的。在泰国,这个假说深入人心,最能体现这个现象的大概要数泰国文豪銮威集瓦他干在二战期间写的一首歌词了。

歌词写道:

“我们的民族称为泰族,

自古就是伟大的民族。

我们自古居住的故乡,

位于亚细亚的中央。

中国人不断向南侵略,

泰族家园受尽掠夺。

驱赶之势蔓延如烈火,

泰族故土从此沦落。

家乡被占啊不得不南迁,

建立新邦,

幅员广大南诏国。

中国人尾追不舍又南侵,

南诏终于遭灭亡。

泰族无法再生存,

流离失散各奔他方。

东北泰人迁到湄公河,

大泰成群逃亡萨尔温江。

小泰继续向南向南,

生息繁衍在荣,难,宾,汪,

连同湄南河啊,

五条大河养育中部泰人之家乡。”

这个假说的根本目的是要鼓吹大泰族主义。泰族分布在泰国,缅甸,老挝,越南和柬埔寨。泰国的雄心壮志就是当上中南半岛的霸主。这一点,我会在以后的“缅泰争雄”中详细将到。这里不在赘述。既然要当霸主,自然首先要统一同一民族的各个支脉。而要统一的话,光靠武力不行,最好的无过于宣传“同文同种”。

当然不管泰国人怎么说,中国人由于能够接触到比《三国演义》更加高级的历史资料:),所以对于泰族的由来也有自己的说法。

通宝推:松阿察,
家园 说起缅甸,泰国人是恨得牙痒痒的。有点像中国人对日本的感觉
家园 这也难怪,泰国被缅甸两次灭国,当然气愤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