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有关高校招生的一些问题 -- njyd

共:💬38 🌺5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俺这事儿可是很早的事儿了

俺的母校可不玩儿这个,分数线是定的,爱来不来,中国这么大,不缺你一个。招不到指标就给别的省了,俺那年就是这么搞得。

家园 你的母校也玩这个

不过不签合同。北大清华每年高考成绩向公众公布前都能第一时间拿到高分学生的成绩,然后立即打电话、上门,上家门、上学校的门,动员高分考生填报该校,一般省前30名左右都能接到这些电话。

今年浙江省文科状元知道自己的分数还是清华的招生老师打电话告诉她的,然后到她家里磨蹭了大半天,小姑娘还是决定报北大。浙江省理科状元也是清华的招生老师打电话告诉她家的。另一个并列的理科状元北大清华还在抢。宁波的市理科状元是北大的招生老师打电话告诉她的,并动员她填报北大。

没有合同,所以有时会被放鸽子。前几年某中学的一孩子拿到分数后接到北大招生老师的电话,动员他填北大,最后那年北大在浙江的分数奇高,这孩子的最后距离投档线差一分。这孩子整张志愿表就填了北大,结果只好复读,第二年分数不如前一年,只能去了浙江大学。

家园 这句话有道理。^_^

人生每一步,或许都有其深意,只是当时我领会不到罢了。

---------------------

有道理,有道理。花^_^

家园 学校定不了分数线。

  差学校当然能搂就搂,好学校第一志愿一般都超过名额,教委根据第一志愿,分数从高到低,按一定比例(当年是1.2)投档。学校在拿到档案前并不知道今年能拿到的分数是多少。

  拿到的档案又不能随意退,如果退了再拿到的分数更低,所以所谓学校分数线是此年实招的最低分数,而不是学校定好后低于此数的不要。

  出去拉人目的是拉到好生源,我们学校如果能把原来想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拉来就太高兴了。

家园 超过名额是肯定的,不过母校就是硬挺

那年俺老家那省有毛病,自己压自己的分,结果学校说了,我就把线儿定到这儿,名额用不了,给别的省,别人还巴不得,所以那年俺们那疙瘩亏大了。

家园 不同的省份教育主管部门政策是不一样的

有的省份。第一志愿北大,第二志愿南京大学,第三志愿中山大学。也是符合该省制度的。我说的是真话。

中国之内,一省相当于欧洲一国,其政策差异极大。

家园 制度当然符合。

  就是反过来,第一志愿南大,第二志愿清华,第三北大都符合制度。

  问题在于你的第二、三志愿有无实际效果。一般来说好的学校调档时第一志愿就调满了,根本没有第二志愿的空间。等北大把不要的档案退出来,南大也基本招完了,所以第二、三志愿报此档中比较好的学校等于白报。

  不过近些年好象有点变化,我见过报道有学校专门留了部分名额用于招收从更好的学校刷下来的第二志愿。

家园 有些字眼写进制度,比如“必须”

像广东早些年的制度是这样的,不知道现在改变没?

标准分满分900。重点线假如是614分。超过100分即714分的,同时超过第二志愿院校录取线的,该校必须录取。还有超过30分的,“必须”什么的,具体我记不清了。假如你第一批第一志愿是清华的,差几分没上,是绝对不会像某些省份那样掉到二本乃至专科院校去,被迫复读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假如你吃透政策的话,那个制度至少设置了七个“必须”来保障优秀考生不进不相称的学校)

总之,那个大学即便很不情愿,也得把你录进去。大学和某些有门路的家长,只能在这个大学的不同专业间做手脚。

我还是想说,中国之大,每个省就是国外一个国,研究该省与自身利益密切的政策,还是有必要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