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建军80年,区庆60年,西西4周年纪念(引子) -- 燕庐敕

共:💬73 🌺10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是我孤陋寡闻了, 上花

当初追着萨大来河里一看,我地妈呀,这河水也太深了,游泳,潜水都不敢,我只能站在河边看各位老大了,就起了这么个ID.

等老乡好文。

家园 指正一下。

黄金家族本意指“纯蒙古人”,后来的引申意思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虽然蒙古人说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子孙,但这个就像汉人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一样,是个泛指,真正孛儿只斤氏一族,也只有一部分是黄金家族。

在大陆和外蒙的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孙在明末清初就被努尔哈赤父子杀绝了,他的最后一支林丹汗在皇太极时被我大清剿灭。可能在俄国(拔都的后裔,但血缘上属于蔑而起剔人的后裔)或中东(旭烈厄的后裔)残存有难以证实的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在国内,黄金家族的后人都是指孛儿只斤氏一族(汉姓包),基本指铁木真的兄弟的直系后代,比如科尔沁旗的。

如烟JJ是黄金家族还是我先发现的(她在帖子里提到她生父姓包),后来她回复她生父是科尔沁旗的。科尔沁一支属于铁木真一个兄弟的直系后代。

当年,努尔哈赤父子兴起时,为了防止蒙古人与我们满人夺天下(重现当年铁木真以元取代金),乘蒙古人分裂之际,剿灭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孙;同时为了拉拢利用蒙古人,厚待科尔沁旗的,与其结为庆家。科尔沁旗的,在清代出了不少后妃。清太宗皇太极的元配和另外两个宠妃就是科尔沁旗的。其中一位就是孝庄文太后,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庄妃(如烟JJ和美貌的庄妃娘娘是一家子的)。因为科尔沁一支不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虽然属于孛儿只斤氏一族,身份显赫;但从未单独号令过全蒙古人,无法威胁清廷,因此可以被清廷利用。我因为是旗人后代,当年我的祖先曾随太祖太宗征讨蒙古林丹汗,谋得爵位。所以我对这方面历史钻研过。

家园 这么说

勃尔济济特和孛儿只斤是同一个姓氏?

家园 应该是不同语言的音译

我认为一个满语的音译(博尔吉济特氏),一个是原装蒙古语的音译。就像英语里的查尔斯(Charles)和德语里的卡尔(Karl)和西班牙语里的卡洛斯(Carlos)来源同一个远古的词。

外链出处里介绍了科尔沁的起源问题。科尔沁一支是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图哈撒儿(《清史稿》中作“哈萨尔”)的后裔。

外链出处是介绍孝庄文皇后的。

家园 内蒙古60周年

中央台做了专辑,介绍内蒙龙头企业,伊力,蒙牛,鄂尔多斯,都挺厉害的啊

家园 满蒙的故事复杂啊

不说还真不知道河里还有黄金家族的人,河里旗人应该不少吧?

家园 花等铁牛。
家园 呵呵,不完全是这样。

您研究满文老档肯定是很有心得,不过研究没研究过黄金家族史?

德穆楚克栋普鲁是谁呀?

家园 给老乡上花。

俺父母支持包钢建设, 也把俺生在内蒙了。

那谁别激动, 内蒙条件差, 没留下什么PP。

家园 俺没研究过黄金家族史。

不过河里边有人有人贴过北元的事。

我查了一下黄金家族的来历,

“黄金家族”指的是纯洁出身的蒙古人。蒙古族有一个始祖母阿兰,据记载阿兰与她丈夫一起生了两个儿子,在她丈夫死后又生了三个儿子。她的两个大儿子包括她的亲属对这件事有疑问,阿兰说这后边的三个儿子是她与一个黄白色的神人后代,是上天的儿子,从此之后,这三个儿子的后人就被称为纯洁出身的蒙古人。成吉思汗就属于其中的一支孛儿只斤氏,除此之外,还有主儿乞氏、泰赤乌氏等。蒙古部的可汗都出于这个家族,所以就被称为“黄金家族”。
因此,孛儿只斤氏都属于黄金家族,包括成吉思汗兄弟的后人(比如科尔沁的孝庄文皇后,河里的如烟JJ)。

另外,我刚查过,林丹汗的后裔在皇太极时期未被马上杀光。林丹汗败走病死。皇太极封其子孔果尔额哲为亲王,位高于内蒙古其他四十九旗,并将二女儿温庄公主下嫁给额哲,将原察哈尔部编为八个扎萨克安置于义州边外。额哲无子。后来,额哲的侄子布尔尼兄弟在康熙年间反叛,被打败后,清政府将察哈尔设置八旗编制。在改编时将一部划入几个旗,或者将其拆散,把部众(注意不是子孙,而是奴才)分别并入他旗,予以分割,又实行掺沙子的办法,将其它蒙古归附的部众也混编入察哈尔。 应该是这时林丹汗后裔被灭绝(谋反要被灭九族的)。这应该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在历史上最后的官方记载。以后就是科尔沁部等别的部族人才辈出。

1、铁木真妻子虽多,但只有元配生的4个儿子(金庸的射雕里说的那几位)被蒙古人认可,其余皆湮没于历史。另外,明代,北元内部自相残杀特别严重,1467年,成吉思汗第27代继承人满都古勒大汗在讨伐他的侄孙和继承人博勒呼济农的战争中去世。而博勒呼济农在1470年也被暗杀。一度人丁兴旺的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仅剩一个5岁的男孩、博勒呼济农之子达延(明末林丹汗就是他的后裔)。达延汗至林丹汗期间,家族内部残杀也没有停过。啥也架不住内讧。

2、清代,清帝迫切需要蒙古人的支持来对付汉人,此目标的最大障碍就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当汉人叛乱时,如果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的旗帜下乘机而起(布尔尼兄弟就是在平三藩时期反叛的)。清帝很可能将死无葬身之地。因此,清廷对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搞灭绝政策是必需的。当初在满都古勒大汗和博勒呼济农死后,蒙古各部宁愿推荐5岁的孤儿达延也不愿意推荐势力强大的哈萨尔后裔,很说明问题,而且,达延确实又重新整合了蒙古各部。对于大清来说,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必须根除以绝后患。从康熙到宣统,时间不短了,在科尔沁等蒙古王公的帮助下,这个任务是容易完成的。新疆的准格尔人(葛尔丹所属的)就在清代乾隆年间让八旗绿营杀绝了(现在那边的蒙古人都是从俄国迁回来的别的部族)。

雍正九年,准噶尔部首领不甘心“平淡”,强大的准噶尔汗国东西进击,雄霸中亚,并不断袭扰清国边境,这显然并非适时之举,草原赛马草原帝国的时代已经过去。他们的新首领噶尔丹策凌是个彻底的冒险主义者,可惜的是,他除了自己之外,还将整个部族(约六十万人口,是当时全蒙古最大的部族)绑在了战马之上。是年,四子部落应清室之召,又出兵与清军一同作战。清军与准部的战争历经多次,断续绵延到乾隆年间。战争胜利后,倔强的准噶尔部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广袤的天山南北,被杀得见不到一顶蒙古包(清军行军中只要见到准噶尔毡帐,便纵马而至,以快刀断其“哈纳”——编织蒙古包围圈的柳条,蒙古包随之坍陷,再戮其间蠕动者,其状言之不忍;准噶尔人即使警于马蹄声而立于蒙古包外,但以一家老幼面对精锐八旗,唯引颈受戮而已)。蒙古其他各部与准噶尔部作战时,丝毫不会因同语同族而手软。一则准部在蒙古诸部中最为强大,其他各部多惧且恨之;二则在蒙古人的心目中,更多的是部族概念,故令满洲人有隙可乘,分而治之。历史上“兄弟阋于墙”,作“煮豆”之急的恨事屡见不鲜。

3、北元开始,成吉思汗的二弟哈萨尔的后裔势力开始变强。他们也属于黄金家族,除了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外,就属他们在蒙古人中最高贵,威望最高。他们(含孝庄文太后所在的科尔沁部)是清廷重点拉拢对象,特别是科尔沁部。科尔沁部在清代在清帝的支持下,在蒙古人中权势最为显赫。科尔沁部在鸦片战争以后还出了僧格林沁这样的大清忠臣。在对付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方面,他们与清帝利益是一致的。这样,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就无法象当年逃避明朝追击那样摆脱清廷的追杀。

4、在布尔尼兄弟以后,内外蒙古一带,再也没有出现大的反叛,包括在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鸦片战争、八国联军进北京期间,以后清廷主要关注的是,新疆一带的准格尔部的反叛。你说的德王(德穆楚克栋普鲁)在30年代日本侵华时才开始闹腾,他家在清末怎么不闹?这里面一定有问题。大清那么多年,什么明的暗的措施都干过,给杀绝的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找些继子太正常了,也不难,将科尔沁旗的人(好歹也是也是黄金家族的)塞进去就足够了。把柄都在清帝手里,不闹的话有高官厚禄;闹的话就揭你老底让你啥都没了。我怀疑德王就属于哈萨尔的后裔,反正也姓孛儿只斤,说自己属于黄金家族的也不是撒谎。

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历经多年杀戮(多为内讧),能保住性命的有几个?更何况是家谱了。现在国内的所谓的成吉思汗的后人,搞不好就是浑水摸鱼的,欺负人家无后,冒认官亲。找个出名的祖先,给自己脸上贴金是可以理解的嘛。象如烟JJ这样低调的人不多(要不是我眼尖,估计她自己都没注意她生父姓包的含义。不过她属于孝庄文皇后她家的,都属于成吉思汗的二弟哈萨尔的后裔)。

家园 花 等着听故事
家园 【原创】建军80周年,区庆60周年,西西河四周年(上)

30年前的马术和骑兵表演的片段回忆。

先罗唆几句,由于内蒙冬长夏短,所以中小学常常是寒假很长,月两个月,而暑假只有不到一个月,所以每年的八一那天多半还没有放假。话说77年八一的早上,小燕同学穿好了白上衣蓝裤子,带好红领巾,在6点半就赶到了学校。因为夏季白天很长,看到了被批准参加的同学们差不多都来了,早早站成一排等着汽车。因为是政治任务,大家都很准时,车也到了,带队老师一声令下,我们鸦鹊无声上了车坐下,一小时后,就到了赛马场,就坐于主席台对面。回想当时的情景,我也感到奇怪,我们上车下车和排队入场就坐时,几乎没人讲话也没人想恶作剧,只有在车上的那段时间小孩子们吵吵嚷嚷才像是群小学生。

那个时候领导们也挺自觉,八点刚过,就听见大喇叭里传来了试音的“喂喂”声和噼啪声,接着就放《运动员进行曲》,放了不知几遍后,终于听到了高呼的口号声:欢迎各位领导!全国人民大团结万岁!而此时,因为高原早晨的微寒,小燕同学已经想上厕所了。因为我们事先没有排练过,听得好几百米外的人喊口号也不知该样做,所以大家此时都用眼睛搜索带队老师,看她有何指示。我搜寻了一圈也没看见,就碰碰边上的同学,他比我高,眼睛也好,他也碰碰我,用手虚指右后边的看台,我回头看,发现我们老师正在安详地坐着,双手报膝,带着眼镜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激动。我看了一会,发现大家都在看她,她也发现了,仍然不为所动,更翘起二郎腿脱下凉鞋开始抠脚丫子。我差点笑出声来,正在此时,大喇叭里高声呼喊:全体起立!我们大家急忙站起来把眼光重新投向主席台。

远远看见主席台上中间是几个穿着军服的人,旁边有些人传中山服,也有人穿蒙古袍,这时喇叭里喊道:奏《国际歌》!于是大家都跟着喇叭里雄浑的伴奏唱了起来。《国际歌》一共三段,唱下来足有7,8分钟之久,唱完了则是全体鼓掌。喇叭里又说:奏国歌!这次清越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了起来,老燕也记不得当时唱的是哪个版本了。喇叭里又喊:全体坐下!下面请中共内蒙自治区党委书记,区革委会主任尤太忠同志讲话!于是大家赶紧鼓掌,喇叭里面尤太忠的话听得断断续续的,根本没听清说了点啥。我心里只想他快点讲完,好看看都有啥节目。

说起尤太忠,跑一下题。尤太忠原来是四方面军的,王近山是他的顶头上司,刘帅在挺进大别山的路途中,过汝河时的名言:“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话,就是对着尤太忠那个旅说的。不过,比起同在王近山手下的李德生,他的战功和官位都颇有不如。文革前,内蒙是乌兰夫当老大,文革打“内人党”后,原来中央红军出身的滕海青当过一把手,没有整好就换了尤太忠。尤太忠给我的印象并不好,虽说我不认识也没见过他,但是有一个很出名的传闻当年内蒙是很多人知道的:有一次,一个朋友去看尤太忠,尤太忠看他拎着一个纸袋,就问这时什么,那个朋友就拿出一包黄灿灿的,拉成粗丝的东西。尤太忠看了一眼,说:“哦,是毛线啊。”那个朋友眼睛睁的铜铃大:“毛线能吃吗?”尤太忠又看了一眼,说:“是什么?”朋友说:“钢丝面啊。”尤太忠这才明白了,点了点头。所谓钢丝面,是用玉米粉压成的面条,极硬而干,富有弹性,人称钢丝面,不能煮,容易散,只能蒸着吃,虽然不好吃,可是比苞米茬子窝窝头还是好不少的。看来老尤脱离人民群众的生活的时间不短了,估计当面在一二九师三八六旅的时候他肯定不会认错东西的。

不知他讲了多久,反正听见大家都鼓掌,我也鼓掌,也高呼向首长学习。接着,又是几个人讲话。夏天高原的太阳升起来后就很晒了,而一群小学生坐在那里没遮没拦的好不难受。总算太阳老高了,节目表演正式开始了!晒得蔫蔫的小碰油们为之一振,个个伸长脖子看过去。

开场绝对是有货!只见从主席台侧面呼呼啦啦冲出一大支队伍,全部身穿艳丽的民族服装――比常见的蒙古袍漂亮得多,三列纵队,中间女两边男,每人手里高擎一面大大的彩旗,骑在马上,风风火火地绕场一周。全体观众鼓掌高呼,很是热烈。紧接着,马术队出场了。

关键词(Tags): #西西河周年#马术
家园 不好意思,俺只去过包头两次,还全是上初中时,快30年了

当时只觉得包头市区面积真大,还有不少荒地呢。

你家是从鞍山还是武汉还是大学毕业分去的?包钢就着三大类外地支援的吧?三好mm现在在哪里发财呀?

家园 阿姨,俺的文学水平和你的相比,那就是萤火虫与月亮的差距

你就当给俺这个“老乡”捧捧场,看故事就是了。哈哈。

家园 花差农民,野草不都是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