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孔有德尚可喜等人投清应与毛文龙被杀无关,怨不得袁崇焕 -- 路边野草

共:💬35 🌺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就那么几个。

汉军王5个,我前面已提到。

满族的吗,铁帽子王12个。其中八家以军功封爵。他们是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另有恩封世袭罔替王爵四家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除了郑亲王济尔哈朗外,全是帝王直系子孙。

异姓王嘛?我查到的就两个武勋王,杨古利(舒穆禄氏)和福康安(富察氏)。杨古利是努尔哈赤时代的五大臣之一,功劳不小,还是阵亡后追封王的。

蒙古王爷较多,但都是藩王,与满汉王爷不同。

家园 这样辩就没什么意思了。

可是我还得回。

1.无论以何种借口做了汉奸,都是可耻的,比较谁受得冤屈大毫无意义。

2.冤杀毛文龙程序不对,手段卑鄙;冤杀袁崇焕起码走过了法律程序吧。

3.证据?出处?

乾隆编的贰臣传可以做证据了吧。祖大寿,祖泽润,祖泽洪,养子祖可法,一门四口,都入了贰臣传,而且是甲编,这应该是绝无仅有的吧。

家园 哈哈,您信明史吗?

无论以何种借口做了汉奸,都是可耻的,比较谁受得冤屈大毫无意义。

既然这样,为啥因为孔尚耿等人降清而骂袁崇焕(这3位还都是在袁死后才降清的)。这几位投清时身后荣辱会怎样都很清楚。他们尚且未后悔,高官厚禄该拿的也拿了(清代异姓王有几个?孔死后,其女成为清唯一一位汉族公主;尚成了清唯一一位异姓亲王;耿祖孙3代先后为异姓王),该干事时也事干了。我们有何必要为他们埋怨袁崇焕呢?

袁崇焕杀毛文龙确实不对,但也别啥问题都怨到他头上?我主题贴主要就是厌恶某些人因为为了贬袁,将孔尚耿说的如何如何被(袁)逼无奈才投清的。他们和毛关系也并非特别好?史书不也说了,毛文龙义子不少(这个有异议吗)。为什么就他们三个有名,是因为他们在清朝混得实在太好了。为啥要因为贬袁而拔高他们3位。这三位坏事都没少做(很容易查到, 尚可喜是广州大屠杀事件中的主角),生前皆未叛清过(对比李成栋)。孔有德被南明李定国击败围困后自杀,耿家是耿仲明之孙耿精忠参与三藩之乱,尚是尚可喜长子尚之信参与三藩之乱(结果,三藩之乱后,只有尚之信赐死于广州)。当心,拔高“满清爪牙”会被“皇汉”骂为“篡改满清历史”。“恶行有意视而不见甚至故意有计划的粉饰篡改”(引自河里某人的原文)

祖大寿,祖泽润,祖泽洪,养子祖可法,一门四口,都入了贰臣传

正常,毕竟都是在明亡以前降清的。但他们为清朝做了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孔尚耿吴可都是有赫赫军功的。

另外,你若信明史写的话,是否也信其对袁的评价?

家园 哈哈,我不懂您说的明史,所以无话可说。
家园 乾隆编的贰臣传?

乾隆编的贰臣传可以做证据了吧。祖大寿,祖泽润,祖泽洪,养子祖可法,一门四口,都入了贰臣传,而且是甲编,这应该是绝无仅有的吧。

书名是什么?难道不是《明史》吗?

经过近50年的努力(1878—1723年),《明史》纂修的主要工作可以说已经基本完成了,雍正元年(1723年),清廷重开史局,以隆科多、王顼龄为监修,张廷玉为总裁,在王氏《明史稿》(310卷本)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增损、考订、修改,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二月,由大学士张廷玉进呈,乾隆四年(1739年)正式刊行,《明史》终于完成了。

外链出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