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个山东人发牢骚,突然感觉有点道理 -- xiaomo

共:💬117 🌺7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平常心~~平常心~~~

看您怎看待成功这两个字了~~~

我出自这次雪灾的重灾区,黔东南,那里也是一个贫困地区,我的小学、中学都有很多同学是贫困家庭的农村考生。

不可否认,高考,确实是很多贫困地区的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为什么说它是个机会?

教育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些原因是因为他们可以有这么一个机会,可以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和人,可以用一种不是贫困地区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并且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非贫困地区的人,从而能够了解或者学习抑或是尝试用非非贫困地区的方法来改善自己。

不知道您看过一个节目没有,中央2台的《赢在中国》参赛选手里面,有大学学历的选手人数远远小于没有大学学历的选手人数,而且,在我看来很多有农村背景的选手,比大部分有大学学历的选手强很多。或许能上电视的人都是高手。

再举一个身边的例子吧,我的父亲曾在广东的多家工厂任职,他的下属,他下属的下属,基本上都是来自西南或者是内地的所谓“农民工”,但是在通过他老人家的描述,很多人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在我这个年纪,已经可以在广东安家落户了。他也常常自比为高龄农民工,在他看来,内地贫困地区的人也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不比谁差,只要自己肯吃苦,愿意吃亏(这点很关键),脑子灵活,会有成功的一天的。

从黔东南出来近十年,我感觉内地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差的最多的,是思维方式,不仅是普通百姓有这样的差距,差距更大的是贫困地区的政府的思维方式,这也是为什么浙江的孩子不上大学,就比内地的孩子活的好的一个原因吧。

这也或许是为什么那些出来打工的打工仔在发达地区能够实现自己梦想的原因吧。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自认为离“达”还差的太远太远,和我父亲所描述的那些农民工相比,都差的很远,和他们相比缺少太多拼劲。照例说应该善其身,不要发声的。

但是,小小的破个例吧~~~

家园 恍然大悟啊!

小子对于这个高考分数线问题心里不平了很多年。直到看到兄台此帖,才如拨云雾而见青天。

原来是因为超生比例高所以活该录取率低啊。难道是国家的惩罚措施?我叫你生!!!是吧?

那俺这个独生子后半辈子就要吃斋念佛为以前的不平衡忏悔啊。超生可是要连坐全省学生的大罪啊!什么受教育权啊之类,我们也配?看看那些超生率低的地方的考生,那都是文曲星下凡,个个方面大耳,我们这样超生省份的尖嘴猴腮也想着什么分数线之类的,简直是癞蛤蟆想天鹅肉了。不该啊,怎么能这么贪心呢!这公平的分数线,也是俺这种人敢想的?

对了,看来北京之类,没有超生的啊。另外,貌似下一步计划生育是否放宽还未定论?不过嘛,反正高分数线还是正在继续实行的哈,因为罪过还木有赎完啊。

反正,对于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这个问题,我们要严加打击,剥夺他们的合法权利,让他们永无出头之日,老老实实呆在社会底层,呆在某小山沟,没有发展机会,并且连坐全省,以儆效尤!

英明啊。。。。啥也不说了。

家园 赞标题

抱怨没有用的事情,没有必要去抱怨。

徒惹自己生气罢了。

尤其现在,大学扩招得厉害,要还考不起大学本科,也真不是读书的料。

1990年以前考大学的人,是不是要抱怨生不逢时呢?因为1998年以后,要考大学是太容易了。

生在中国的人,是不是要抱怨一下生在美国的华裔,美国上大学也太容易了?

家园 这是一个教育机会的问题,就象偶在M国带过的很多学生,

偶在Big Ten, 那也是M国硬牌子,可是很多学生论能力,放在中国可能高中都不能毕业,但扛不住人家人少,学校多,大家只要想上大学,都有机会。偶刚来M国那阵,统计说M国有2000所资历认证的大学,还不包括教会,社区大学,一个学校5000招生额就是10million的容量,M国总共才300million的人口,你可以知道他们教育有多普及。换到中国,1.3 billion 的人口基数,很多省连能叫的出口的大学牌子都没有,北京,上海高校多的地方,教育资源和渠道都多,当然是向阳花木早逢春了,这在M国也一样,是上本州的大学比外州的容易。中国现在老少边穷的地方只能吃亏了,等到中国的大学数量和质量都提高到M国的地步,教育资源扩容,这些牢骚才可能减少。

家园 先给老乡送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俺们山东的学生惨啊...

家园 但要反过来想呢

如果统一分数线 也就是说各省按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那么 超生就直接得利了 家家户户也都会为本省总名额数尽一份力吧 也就是违反一项法律的同时还能再利用另一项法律进一步得利

所以 应该按各省人口出生率(严格讲应该是超生比例)反比例分配名额;辅以独生子女加分录取。

当然 这个超生对独生的影响确是不好想办法(至少是现在还没想出 能想到的就只有那个加减分法加以矫正)根本上还是教育资源不平衡 如果每年的行政预算和教育预算能反过来的话,那就有希望了

家园 记得前两年

还有山东的考生,高考后状告教育部违反宪法,教育不公平。不过这个事好像是没有后文了。

另外,山东高考还有一个问题是山东省内各个地市的分数线也不一样,这个实在是……

家园 我不这么认为

我的上一贴行文比较尖刻,先向兄台道歉。但我情绪上的确无法接受。我是山东人,看见过很多因为这种变态的分数线,变态的学校教育,而影响了身心健康束缚了正常发展的同龄人。我自己也在这种教育体系下深受其害,对自己正常成长所欠下的帐直到这两年才还完。高中时期简直不是个正常人,根本就是个机器,为人处世的心智甚至很难说是健全的。我的同学里,考上大学后,他们里面近视的,脊柱形状异常的,神经衰弱的,性格偏激的,进了大学后疯玩的,厌学休学退学的,对于学术研究彻底没有兴趣的,真是不少,以后我在写东西时会写到一些。都说山东出大汉,可是现在很多山东的学生脸色苍白瘦小虚弱,呵呵,小学就能写作业到晚上10点多甚至11点,从来没得到过足够的运动,不这样才怪。这个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还请亲自了解一下再谈。这真是非要改不可,否则一个地区的长期发展很成问题。

回到我们的讨论。情绪归情绪,道理是客观的道理。我和兄台的分歧主要是在一件事情上,我认为这个超生和分数线不该联系起来。两码事。超生不是孩子的错,而是父母的错,对它的惩罚不该由分数线来影响,而应该是单独的,针对父母的,从源头上控制。孩子出生以后,大错铸成,说啥也没用了,他就应该享受一个公民所应有的所有权利。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种,就是受教育权。教育和选拔,不应该看这个孩子是否是超生的。所以,按同一比例录取,有何不妥?甚至应该向落后农村地区倾斜,因为相比资源和机会丰富的地区,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不多的机会之一。教育向落后地区倾斜,才能更快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呀。请指正。

家园 这个两说

省内本科线重点线是每个市不一样,过不了线不能投这档学校的档...但是只要上了档所有这个档上的学校招生名额都是全省统一竞争的,不会往下分.

所以分数线低的地区想上某个档上最烂的学校(相对)特容易,稍微好点的学校就难了,至于北大清华或者复旦交大这样的一流大学,基本上想都不要想,没戏...

高考这个东西,从来就不是平等竞争的.

家园 遥遥无期阿

其实欧美国家上名校的学生并不是都很牛

有的也很一般般

问题是这帮家伙命好,生在一个好地方

不服不行啊

家园 在计划生育方面 我的想法确是太过激进了

总看到好多感人至深的新闻,说某学生风雨一肩挑,学习优异的同时还要照顾好几个弟弟妹妹.....

超生降档或独生加分,从法理上站不住脚的(现有的奖励政策也都是对家庭的)

从现实看,如果统一分数线,确是有可能影响计划生育的。而当前的分数线划定,相信应该不是教育部想到了人口问题。

想要降山东的分数线,从北京等地来想办法效果可能不太大。毕竟北京本地大学多啊,中央各部委直属大学在北京投放名额虽多,那也就全加一起几千。真正让北京的孩子有大学上的还是本地大学,去年总名额7万多。他们在本地投名额多那是很正常的,全国各地的各个当地大学也是如此,就如楼下二胡所言。就是中央级大学在北京都提升录取线,北京一本二本线也不会升多少的。

真正能让山东教育发达起来分数线降下去还要看山东的投资。不过....曾看过新闻,北京宣布要在2015前后实现现代化,跟着山东就宣布2017。等这班省领导下台再说吧。还有,要先让全省的中小学正规化,让落后地区有漂亮的中小学而不是漂亮的公务车。让多数人能读完高中是第一步,那才是让一个地区转变的希望所在,而不是先赶快出俩大学生,那就都跑了。走题了...

让一个省教育资源得以丰富,还要看这个省的投资方向

  • -- 系统屏蔽 --。
家园 教育要靠地方政府的扶持

不可否认,教育的地区差异是存在的。但是至少要保证学生都能够有平等的上大学的机会。

入学的标准,公平与否,本身真的很难衡量,只能说以成绩为标准,其实是对落后地区的学生有好处的。如果都像国外大学那样由学校选择,那才是贫困地区学生真正的灾难。

家园 投资的确是个问题

看来超生上已经没什么分歧了。

不过我对兄台所说的北京本地大学的概念不太明白。如果北京本地大学是指北京人靠自己的力量从无到有建起来并维持和发展的大学,那么我对于他们能搞起这么多“本地大学”就无话可说兼五体投地。但是如果是指座落在北京的大学,那,这个这个。。。。。。

中央级大学的分数线现在不也不公平吗?即使把它公平化不会对北京的分数线造成影响,那也应该把它公平化。我们不是想让北京的分数线也往上涨,大家一起变考试机器,而是让大家有一个正常一点的竞争平台,减缓高分数线地区的升学压力。能给别的地方的孩子多些机会,即使不多,也是好的。而且,中央级大学录取应不应该地区间公平?那么现在公平吗?它们的分数线公平不公平是对和错的问题,帮助再少,是错的也该纠正。何况,对于因此受益的那个孩子那个家庭来说,这个帮助可不算少啊。

山东人不是不重视教育。相反,由于传统的影响,当地人对教育的热诚和尊重程度非常高。要不然,家长哪会这么狠心把孩子为了升学逼成那样?但是,政府和大学里的官僚作风实在令人窒息,能升官的政绩远重于学生。山东人在观念上又不如江浙地区自由灵活,而是传统保守得多,老实得多,上位者行事也就更没有顾忌了。如果把教育作为衡量政绩的首要标准,那对教育的建设就很快上去了。

不过,反过来说,如果分数线不降,那么建了更多更好的高中,它们的教育侧重点是什么?从里面出来的是除应试外一无所能的“人才”,还是其他?

另外,不把录取公平化而让山东自己建大学,需要多长时间?这个过程中的学生怎么办?而且大学不是大楼,校园好建,师资和底蕴岂是朝夕之功?一流的大学恐怕十几年内不会有太大变化,还是那些。它们的录取标准还是应该保持现状么?

对于大学资源,除了让它们整体增长,还应优化调配。这就像现在的经济一样,发展是硬道理,但缩小贫富差距也是必须。而且,教育上的公平做的应该比经济上的公平要更好,因为教育界学术界总是应该比社会干净一点的,要不然希望从哪里来?

论坛策论,纸上谈兵,多说无益。以前准备跟朋友一起搞些山东学生的留学中介工作,现在看来,是时候去做了。实干的事,虽少,能帮一批是一批吧。

请指正。

家园 没办法啊

人都是自私的啊,各个地方也一样,没办法啊,占优势的群体当然会努力维持自己的优势。

对于我们个人,只有努力一点吧,就算十分努力的成果只有别人一分努力的结果,也还是要去拼啊,自己拼了,总比不拼好。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