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股市房市的经济功能定位 -- 采菊

共:💬33 🌺5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中国股市房市的经济功能定位

股市和房市,是中国国内老百姓现在的两个主要投资标的,是谋求个人财产性收益增长的主要合法渠道。未来中国股市如何走,房市如何走?这要从股市房市在中国未来的地位说起。

1、股市是胡罗卜,要大力扶持。

从管理层的思路和动向看,我估计股市在2015年前,将成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主要平台。根据李荣融在一些公开场合、工作会议和理论研讨会上的公开表态和讲话,我总结如下几个方面:

今后央企的管理构架为:国资委----资产管理公司----上市公司三级管理,这是一条强化上市公司、弱化集团公司(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路子,现在国资委在积极鼓励和强调集团公司整体上市、上市公司做大做强上,督导力量在不断增强。在央企整合方面表示,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到07年的央企整合是自愿整合为主的阶段,08年开始将进入行政强制整合为主的阶段,整合的思路是:强者更强,弱者淘汰,每个行业仅支持前三名。在央企的经营战略问题上,收缩和明确为煤炭、军工等七大骨干行业,不在此列的经营大都被列为整改出售的范畴。在央企改革的保障上,建立了央企国有资本金红利上缴制度,上缴红利用于央企改革成本的支付。在央企整合目标上,在07--10年第二任央企负责人任职期内,150多家央企要整合到80--100家,并计划长远要整合到80家以下。由此观之,万事俱备,就等下刀子了。

国资委要求央企整体上市,将改善央企经营管理的运营制度。目前的央企经过改制后,实行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制,但仍然脱不下官场明暗规则和经营管理暗箱操作的紧身内衣,上市后,央企变成社会公众公司,运营操作要求透明化和规范化,业绩评价公开化,干得好有股权激励,数万乃至数十万社会小股东的眼睛烁烁放光地替国资委盯着,一有问题这些小股东就会跳起脚来在股东大会和日常社会舆论中大加鞭责。这无疑是一种制度创新,虽然不能肯定彻底根治顽疾,但可以肯定的是对增强国企肌能有较大好处。

国资委鼓励央企整体上市的方式是:增资扩股和融资收购,这就意味着整上的每家央企是要融资的,要融资必须要得到投资者的认可、股市具备融资能力,必须保持欣欣向荣,所以07年底到08年初国内股市出现动荡、南方出现暴雪灾害的时候,第一个坐不住出来引导股市舆论的就是国资委主任李荣融。

中国国企的主管机关有两家:国资委和财政部,金融、铁路、邮政等央企归财政部管理,国资委管理的是另外的150多家央企、各省国资委管理省内国企。财政部的调子不高,因为它不用担心自己的位子被人抢,国资委就不一样了,一是国企的摊子太大,二是人大对其目前出资人兼具监管人的定位有非议不认可,即将召开的全国人大对国资委如何明确定位值得期待。

鼻子灵敏的人通过上述情况立即可以嗅出,中国政府需要中国的股市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保持股市繁荣是今后中国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因此,投资人根本不用过分看空,近来市场牛市动摇之声和悲观情绪弥漫,再融资门风声鹤唳,我没有这么悲观,等待整体上市的央企和各省国企已经排起来长队,第一次要IPO的公司这么多,想再次融资多次融资的上市公司,是得不到太多机会的,这个问题,是事关全局的大事。

2、房市需要重构,打压是近期主基调,平稳是长期主基调。

中国房地产的市场化起步是由于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管理层为了拉动内需,拉动GDP增长率,在经济增长极度乏力的情况下,大力扶持起来的。

亚洲出现金融危机后,朱总理在广东调研时听取了万科老总王石的汇报,当场确立了将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的决心,并聘请王石做为总理的房地产顾问。回京后不久取消了福利分房、开放信贷消费给房地产行业,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终于有了今日的过热繁荣。

现在仔细研究房地产的市场化改革,发现从房屋福利状态向市场化商品状态转得太猛,是一刀切的休克疗法,这反过来说明当时亚洲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是多么的大。不顾一切了,只要GDP增长能超过7%。

这场房地产改革,在既未借鉴各国的成熟经验,也未考虑终结房屋福利后全体国民的承受力中匆忙起步,GDP增长率是上来了,但也造就了中国目前最大的富豪群落,造就了有睿智目光的房地产投资人的大富,成为中国社会贫富显著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的状况是:中国相当一批国民几乎将全部积蓄变成了房产,大批国民变成了高房价贷款的房奴,更多未改善住房的中低收入者面临人民币长期高通胀和住房安全使用年限到期的压力。其结果是,整个民族的经济风险抵御能力下降,社会矛盾在这种贫富差距急剧扩大的过程中被激化。而到目前为止,房地产利益既得者仍在继续国民财富重新洗牌的疯狂游戏。

政府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等政策性房屋的提出与实践,改变了单一商品房的市场房产形态,这是重构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基石。

重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长期目标,短期最重要的目标是控制和降低房价,这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房子是每个人人生梦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生存权利的重要标志,不是用来批量制造富翁的,这是房地产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

重构房市的历史意义,就像股市完成股改一样,这道门槛是必须要迈过去的。

家园 沙发

这么理解行么,房子现在的问题,其实也有部分是97金融危机的贡献,欧们相当于是硬扛的一击,到今天还没消化完全.

家园 感觉这篇文章里,楼主对房地产市场的看法有了些缓和

很喜欢看楼主的思考,每次都花。不过这次不知是否我贸然揣测了:感觉这篇文章里,楼主对房地产市场的看法有了些缓和。

但我觉得自己还是无法接受楼主的结论--股市和房市都算上,我大约与楼主的观点相反。我个人的看法是,长期讲,股市绝不会稳步上涨,房市却绝对会:

从长期看中国房地产市场是会昂首前进的,这个在我们周边这个文化圈已成定势。中国经济在没有特殊遭遇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段内会持续发展,这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普遍信念。房地产市场里面或许有泡沫,但更多的其实是对未来预期的一种预支。预支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根基的,泡沫则不然。预支过渡得到透支,经济环境承受不了,才会爆发危机,类似于银行挤兑,这时候就算金融机构实力再强,也只有破产保护、政府介入等等的份儿。

而股市,从长期看是会稳的,但不象房地产一样能稳步上涨,只能是保持一个稳定的价位态势。目前的股事,泡沫很大,过量的资金在一定容量的市场内流转,造成了一片虚假繁荣。这个是毫无根基的。中国经济会健康发展,上市公司总的趋势亦然,但短期内是绝对无法匹配目前市场价位的,这中间的价值与价格差距,需要花很长时间填补。这种预支,比房地产市场的情况,透支程度严重得多。在以后的日子里,楼主提到的央企改制,也会成为一个重要因素,起到稀释股市资金、扩大市场容量,还原证券真实价值的作用。当然了,中国企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也会起到消除一部分泡沫因素的效果。但,总的讲,股票市场,在价位上,没有房地产市场那样的发展空间和幻想余地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强势政府的强势行为

股市经过股改,解决了中国特色股市最基本的基础建设问题----全流通,虽然股市的基础制度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方面,但已经不影响其发挥大幅度提升中国企业,包括国企和民企的运营管理水平的经济功能。

中国股市的主要经济功能,与西方发达国家股市的经济功能相比,有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的是:都是利用股市的融资功能推动上市公司的快速发展,改善上市公司的运营管理制度,不同的是:中国是有先有后,政府主导,西方是一视同仁,市场选择。在中国,国企享有国家给予的特殊利益保护,比如政府给予垄断经营地位,包括资源配置、信贷优先和定价权保护等等,国企的问题是制度,官场明暗规则下的干部制度和运营管理暗箱操作,前者属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股市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主要的进步是体现在公司效益优先替代了官场关系优先上,后者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股市有较大的改善作用,主要的进步是运营操作阳光化,原有的随意性的、大的不规范操作基本可以得到遏制。所以国企成为上市公司意味着动用市场力量对国企进行一次比较大的外科手术。

国企运营管理在计划经济时期单纯追求的是国企管理层为国家服务,即国家利益绝对优先,经过30年的改革,变成了国企管理层利益优先,现在强调的是出资人和经营人双赢,股市中的业绩公开评价和股权激励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而民企从其诞生开始就单纯追求出资人的利益,如果出资人希望借助股市进一步发展壮大,那就要学会平衡大小股东的利益,在利益分配问题上,国企和民企面临同一个问题。

国企的快速发展和民企的快速发展比较,对民国和国家的经济贡献功能是同等的,但两者的经济待遇不一样,随着创业板的上市,情况将较大的改善,这就是民企虽然得不到国有金融信贷的同等待遇,但可以获得同等的(至少是制度上已经同等)股市融资待遇。

而房市现在已经发展到全民财富剧烈洗牌和过量占有社会经济资源的地步,这样过热的房市对国家发展强大有多大的促进作用?对社会的经济功能与股市相比,哪个对国家长远发展更有利?作为投资者,无所谓股市房市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正负面影响,投资获利就可以了,但对于政府,首要考虑的是国家经济如何持续快速发展、国家走向强大的问题,而我们的政府又比较强势,强大到在重大危机到来或预期到来时,可以不受已有制度和法律约束,大刀阔斧地摘除毒瘤。中国的所有重大改革直接来自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因此经济生活中“势”的转变比较快,我认为投资人顺势而为比坚持自己的获利预期重要,这是我比较看好股市、数年之内坚决不看好房市的根本原因。

家园 好文章!
家园 股市只不过是企业的一种筹资渠道

政府即便为大局和国企改革着想,也不过就是让投资者保持信心,以留住市场内的资金。即便有短暂的上扬,也不过是为新进筹资企业提供空间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讲,维持股民关注度和信心,保留和扩大股市资金面,才是当政者的目的。达到目的之后,接踵而来的就是开闸放筹资者入场,这就又会把股市打回去。然后再维护和刺激市场,然后再开闸。。。后面无数虎狼企业等着筹资扩容呢,这都是要摘取股市上扬胜利果实的,国有资产也是其中眼巴巴地一员,甚至政府还撺掇和保护它们的虎视眈眈。

而中国股市上那一只只股票的真正价值呢?现在被高估是毋庸置疑的,目前的表象只不过是资金面和市场容量共同的结果而已。以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途,确实可能早晚有一天会配得上目前的价位,但这一天会来得很晚很晚。毕竟股票的当前价格不仅是考虑企业市值的,更多是已经考虑其长远盈利和发展的折现在内了。计入了这些因素,深沪股票依然是众所周知的不值当前价位。

所以,短期内股市会有涨有跌,大涨长红一段时间也是完全可能。但,长期讲只能是个价格逐渐回归真实价值的过程。这由市场理性的逐渐成熟、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投资手段的日益丰富等等因素来逐渐实现。

房市则不然!周边地区的情况和我们自己以前的经历都告诉我们: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升级的不断扩大,经济发达地区的房地产投资价值和价格,没有任何理由不走我们自己和别人的老路。现在的房市繁荣,不过是预支了几年之后的发展空间,而已!而且只是预支了几年的发展空间!

相信中国经济会繁荣,就应该相信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会有整体实力逐渐强大和赶上甚至超过周边对手的一天,也就该相信这些地区房地产投资价值有竞争、达到甚至超过周边对手的潜力。股市就不同,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性都是稳步发展的,没有房地产这么大的想象和实际发展空间。沪深股价随着大环境的发展,向周边地区靠拢的结果其实是真正价格的回归,而不是继续泡沫。

所以房地产市场短期会有涨有跌,窝窝囊囊一段时间也是大有可能。但,长期讲只能是个价格向周边经济发达国家地区靠拢的过程。我们不靠拢,自有世界各地唯利是图商业“朋友”来还田喜地地住着用着我们的相对廉价固定资产,分享我们具备世界一流竞争实力的产业果实。

我觉得楼主其实已经慢慢跟我说的两岔去了。。。吐个舌头我也歇着去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两位都写得很理性

就我了解的现在国内的情况,我以为圣雪的看法更符合实际。

国内股市和房市往下两三年的发展更可能是验证圣雪的判断。

假定我有一笔钱在往下两三年里要投资,我会投在房市上,而

不是股市上。股市上获利的机会小风险大,因为中国政府的权力

干预对股市影响太大,由此派生的是中国股市上黑幕太多。

而房市,因其规模之大,周期之长以及其不动产的特性(不象

股市那样容易被掠夺),反而是比较稳当的。

家园 送花,很喜欢看,再结合葡萄的文章看。。。。。
家园 转贴一些国内房市的报道

看来很多人对国内房市状况不了解,现转贴部分国内房市报道如下:

五大城市楼市现状调查 中国楼市或难挺过2008http://bj.house.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08:29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http://bj.house.sina.com.cn/news/2008-03-03/0829240869.html

中国房地产市场危机启示录的其它文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5b07c01008i2y.html

深度解密万科楼盘降价之谜

http://blog.sina.com.cn/lm/house/index.html

上海楼市3月2日成交综述 及各环线房价走势(图)

焦点上海房地产网 sh.focus.cn 2008年03月03日10:18 网上房地产

http://sh.focus.cn/news/2008-03-03/436733.html

家园 谢谢采菊网友的转帖

关于房市,房价的争论很多。

我看了你的帖子,材料收得比较齐。

但在我看来,还不能据此得出肯定的结论。

我注意到你对王石的言论和行动给以很高的评价。

对这个,我有不同的看法。

我认为王石的“拐点论”是在卖乖,在向政府输诚。

现在政府正在查处一些房地产商的发家经历,在上海

我知道大华集团被调查,在广东,前段时间有关于

碧桂园在张家界拿地合法性的讨论。中国本土的房地产

开发商,发家过程中总有见不得人的地方,万科王石不会

例外。王石向政府输诚,就是想让万科躲在其它开发商身后。

所以,王石以“拐点论”迎合政府的调控意向。

万科在上海降价,只有5%的折扣,且只给万科会员。

5%的折扣在卖房促销时是正常的,谈不上拐点。

2003年,相信调控会有效而暂缓买房的人到2004年

发现自己的买房款缩水了。2005年相信调控会有效

而暂缓买房的人到2007年又发现自己的买房款缩水了。

这一次呢?

房价的高低不是某个人的意志或某级政府的意志能

完全控制的。硬干只会造成灾难。

本来到2007年底,房价的确很高了,可是现在出现

的通涨在把高房价合理化。

家园 股市核心问题是国企圈钱

楼主说的股市为国企上市服务,说明白了,就是要高估国企的市值以便其获得尽可能多的资金.

而在市盈率已经超高的股市让更多国企上市,就等于让这些企业圈更多的钱.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谁都无力抬市来维持市场信心,已经先期上市的国企在改变机制上几乎没有实质动作,仍会任凭政府在后台随意操作.众多散户因被套高位而希望股指能再起.整个股市就演化成了传销博傻的局面.

如果可能,股民尽快设法全身而退吧.

家园 高市盈率下整体上市,国企是吃亏的,意味着国企为泡沫买单。
家园 万科降价可不止上海啊

  2007年10月20日,万科深圳项目“金域东郡”以均价7500元/平方米开盘,开盘当日即告售罄,被公认为是万科降价风暴的开始。

  2007年12月9日,万科广州项目“金色康苑”以均价14000元/平方米开盘,明显低于周边楼盘17000元~18000元/平方米的售价。此外万科多个楼盘价格与市场预期相比普遍下调15%~20%。

  2008年1月下旬,万科成都项目“魅力之城” 四期报价为4500元~4600元/平方米,比两个月之前跌价1500元/平方米左右,跌幅近30%。此外,“金域.西岭”、“金域.蓝湾”及万科朗润园等均展开不同程度的促销活动。

  2008年1月,万科北京项目“四季花城”,推出20套特价房,最低优惠价格为7400元/平方米,而此前该项目的销售均价为8300元/平方米。万科紫台项目的均价也下调了500元/平方米。2月底,“中粮假日风景”推出“购房优惠倒计时”活动,一次性付款可打九三折,贷款可打九六折。

  2008年2月底,武汉万科旗下“西半岛”、“魅力之城”、“朗苑”等4个楼盘,借该公司发起的“青年置业资金”,间接促销让利共1000万元。

万科八折甩卖,东莞房价一夜跌回两年前

理解万科降价是一种市场行为,是为了在市场严冬来临前筹集弹药,不仅是为了自保,还将为下一轮扩张做准备。

另外,万科擎起这轮房地产牛市的大旗可是奉旨而为,王石向政府“输诚”似无此必要。

家园 你认为对抗政府,维护房地产商的既得利益,很有必要?
家园 为何有此疑问?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