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半原创】无赖逻辑-----张宏良与瓦罐 -- laska

共:💬121 🌺6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半原创】无赖逻辑-----张宏良与瓦罐

秦朝时,一位工匠家中无钱了。他只有一个瓦罐,这瓦罐值两文大钱。他希望家族内的人能买下这个,可惜家族内没人有钱,也没人敢买。然而如果再不卖掉瓦罐,这工匠就要穷死了。怎么办?于是,他以一文大钱的价格卖了这个瓦罐给外族人。

公元2008年,这个瓦罐被当年买主的后代给拿了出来,乖乖,居然卖了一亿美金!于是乎,当年那个工匠的后人愤怒的说:“我的祖先把这个瓦罐贱卖了!”

这逻辑如何?

回到张宏良的伟大高论:当年中国的银行业要崩溃了,这一点相信有不少支持张宏良的不知道,那么看看现在的越南就知道当年我们的情况了。那么,如何让建行能起死回生?一个小学的问题:国家的钱是在银行中的,一国的银行没钱了,这国家谁能拿出钱来买此银行?于是,美国人买了期权,通俗点说吧,就是当年花钱,买下十年后(假定)能够按照固定价格买建行股票的权力。这是一个赌博:如果建行十年后的股票价格比这个固定值还少,美国人只好当一回冤大头,花高价买此股票,而且是十年前花钱定下的这个价格!如果十年后建行没了,倒闭了,那么美国人就只好认倒霉。当然,如果十年后建行股价是10000元一股,那他就赚大了。

好,现在建行的股票价格比当时高多了,于是,美国人买了这个股票,大赚了一笔。问题是:以今天的观点看建行的价格比当年高多了,所以当年贱卖了,不知哪位半仙能在十年前肯定今年的股票价格?难道这不是那个瓦罐的逻辑吗?

而且,三年之内,美国仍不能卖出期股票,那么三年后他一定赚吗?

中国船舶,07年10月11日的股价是300元,今天呢?97元。如果美国人在07年10月以300元的价格定的期权,那么今天是不是可以说美国人是主动给中国人送钱来了?

这种投资全世界都在做,这是风险投资之一。而我们的疯狂民族主义者们却声称:这是中国在贱卖银行。那么当年我们贵卖点不知你是不是会掏钱买?或者就宁死也不卖,让中国经济见鬼去?今天的股票价格是一元,十年后是多少钱,谁也不知道,所以谁也不能以十年后的价格来判定今年花一元钱买这股票是贱买还是贵买,这逻辑好象不用初中以上水平就能知道的。但奇怪的是有些人就是不知道。或者其实知道但一定要装不知道?

06年10月24日,中国船舶的收盘价是24元,然而仅过了一年不到,股价达300元。对那些当年24元不买中国船舶的人,你怎么看?难道能怪卖股票的人没卖300元吗?要我说,活该,没人不让你买,但你不买怪谁?当年建行也没规定中国人不许买,问题是中国哪位有钱买?哪位有胆子买?让人家美国人买了今年赚了,你没买的在那里乱叫什么贱卖了,你不买能怪谁?难道要拿一刺刀逼着你买才对?

凡有本事指责中国贱卖了建行的,给出出主意吧,农行上市要有人花8000亿买单,可能十年后每股价格一亿元呢,你买不买?不买可以,别等别人赚了钱再眼红!

我本来是反美的,是民族主义的,但看着疯狂的民族主义者,真是可笑!

======================

来历奇怪的张宏良 链接出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谁来掏这8000亿?

最近围绕着建行的问题,一批伪民族主义者大叫什么建行被贱卖了之类的。这些伪民族主义者有没有想过:当初建行上市时,谁来掏钱为它的不良资产买单的?当初不良资产巨大时让人家买单,等到投资有收益了就说被贱卖了,这不是什么民族主义,整个一个无赖----而且是没有知识的无赖。他根本就没有看过公告,美国行权后要等到2011年才能卖出其股票,这中间的风险难道也算人家在圈钱?

做两个类比:

一,中国投资美国黑石,现在也和当初的美国投资建行一样,巨亏。那么,如果以后获利了,中国是不是在美国圈钱呢?为什么中国投资黑石是中国乱给外国人钱,而美国投资建行就成了在中国圈钱了?这逻辑怎么说得通的?

二,农行马上也要股改了。为了股改,要有人掏8000亿元来买这个单。谁来掏?如果让外国机构来,当然是又一次的“贱卖”,如果让中国企业掏,不知哪个企业敢来试试?那么,干脆中国老百姓自己掏吧-----那么,是强行榨取中国老百姓的血汗了,嘿嘿。好吧,干脆别改了,让它死去。。。。。你猜猜看,做为五大国有银行之一的农行要是死了,中国经济会受什么影响?

我看,最好是劝外国机构花80万亿来买这个单,一时半会儿的农行股价不会涨一百倍,这是最好的选择,问题是:难道外国机构的智力水平都和斯通一样白痴乎?

那些装腔作势的伪民族主义者,有没有个正确答案呢?

家园 张宏良的无赖逻辑

我打算投资一笔生意,就缺两万块钱。由于我的家底不厚,很多人不看好这笔生意,几乎没有人愿意投资。于是我说,谁投资我两万块钱,以后要是赚钱了,我给他分红。

有位投资者A君评估了一下,觉得如果投资的话,以后赚钱的可能性还是不小的,于是还是投资了。

结果这笔生意做得不错,投资见效,市场大好,我赚了100万,A君的投资一下子从2万块钱变成了20万。

于是,我后悔了,说:啊呀,要是当初不让A投资,这20万不就是我自己的嘛,怎么能让A赚去呢。

但是,这里我忽略了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如果没有A投资的两万块钱,我这笔生意根本就做不起来,不要说让A赚了20万,就是我自己也压根拿不到一分钱的利润。

现在张宏良就是类似“当初不让A投资,这20万不就是我自己的嘛,怎么能让A赚去呢”的逻辑,并且用来忽悠头脑简单的楞头青,这是什么逻辑?

这是最典型的--无赖逻辑

=====================

注:本人无1,2楼的知识产权,以上两楼知识产权归属“心役”

家园 过于情绪化了

建行的贱卖协议,只能说是昂贵的学费。以后我们应该也不会再犯这种错误了。

但是硬要说不是错误,就未免让人发笑了。

家园 真正情绪化的恐怕还是张宏良之流

建行的事情不敢说绝对没有失误,但也很难说就全错了。本来么,做生意有得有失,哪怕交点学费都是正常的。有些经验教训,不交点学费是得不来的。就算建行的事情里有失误,也不至于如张宏良教授之流动辄“汉奸”“买办”“卖国”云云。

即便从最功利的角度讲,银行是政府的皮夹子,哪有存心跟自己的皮夹子过不去的。

再说了,这种事情根本不是某一个部门自己做的下来的,没上面领导点头,谁有这么大本事,莫说锦涛,宝宝会不知道?

按照张宏良之流,要清算买办汉奸,清算锦涛、家宝先,他敢么?

家园 这人好像那些自命正统的左派都不待见他

原因好像是因为他攻击了某些人了。如果真要攻击了hw,他大概得进去了。

另外,这一类的金融东西我不大懂,是不是贱卖不清楚,但这事是否可以说是美国人当时比中国人要有眼光多了?比如你说的那个船舶就没买。

家园 小钱可以循理,大钱就是政治--可能的解决方法

凡有本事指责中国贱卖了建行的,给出出主意吧,

立法解决,或者“违法调查”解决。想想IBM PC块当年卖给中国地时候人家怎么做的,我们就怎么做。你无赖我比你更无赖。小钱可以循理,大钱就是政治。

家园 中国投资美国黑石后,美国议会就改变了立法,使黑石股票大跌,按你的

中国投资美国黑石后,美国议会就改变了立法,使黑石股票大跌,按你的“道德观”你能不能说说我们为什么不能同样的干?

家园 美洲银行才赚几百亿,中央政府可赚大了

2000年以前,地方市级政府从工农中建里绑上一家拿个上亿资金出来为啥啥啥贷款不是难事,最后还不是中央财政拿钱买单

家园 Laska兄言语太极端了,建议转往股海版对你会有所帮助。

Laska兄的言语太极端了,我印象中的当时建行股权并不是国内想买就能买的,当时建行还没有在国内上市吧?那时银行是没有钱,但老百姓和民间资本并不是没钱,为什么卖给了美国人,场面上的理由是吸引战略合作者,吸收国外的成功的管理经验,健全独立完整的公司法人制度,所以有了“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恶名。

其实那时的中国人正在WTO的热情中,对所谓的金融主权没这么敏感。在2001年举国同庆进入WTO的时候,身边两位访问的加拿大律师一脸的迷惑,中国人真的觉得WTO这么好吗?

另外建议兄台看看“徐工案”,很多人可能都淡忘它了。在2005年这可是轰动一时的大案,被三一重工给坏了“好事”,贱卖呼?国内民资为什么不能收购?是国内没钱吗?当时的“徐工”们不少,天幸国内证券大牛市在2006年来临,上涨的资产价格让外资却步。同时期我们的海外并购却遭到各种阻挠,原来老师一点不像我们这样开放,开放是对学生的专有词。事后不久2006年,国务院组织国资委、商务部等部门专门出文限制外资进入国内重点行业。

你去看看股海的政委陈经关于中石油的那些评论可能对你更有帮助。为什么这么好的公司要低价到美国上市,五年的时间现金分红就把成本还给美国投资者了。当时中国老百姓都想买中石油啊,可是老百姓想买的是美国那个价格的中石油,香港价格也可以啊10港币一股,而不是几年后国内的这个发行价16.7元,上市首日价48元的中石油,这个价格会在相当长时间绑架中国股市和中国政府。

那些对证券牛市上涨感到恐惧的人应该学会明白其实证券熊市对中国经济的危害更大,不过那是在5年后、10年后的事,不是“本官”任期内了。

建议Laska兄这种探讨转到股海或经济版块,那里的这方面专业人士比较多,给你的答复会更有营养,更加全面深刻。

家园 我不极端, 如果有极端,也是张宏良之流的无赖极端在先

于我来说,不过以极端对极端而已。

谢谢回复这么多文字。我原在“经济管理”中发过,只是这段时期人气不旺,况且,这个话题,也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或股市问题了。

换言之,这本来或许是一间股市或经济领域的事情,但被张宏良教授之流用“汉奸”“买办”来谈,本身也是先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

回到话题本身上来:

首先,美洲银行赚了便宜是肯定的,没必要否认。但是,是不是就此就可以认定中国肯定是亏了?是不是就此就可以认定是这件事情是“买办”“汉奸”之举?

建行和美洲银行谈到时候,是在2005年。

当时中国队股市和银行是个什么样子?

银行且不说,只说股市,说是“半死不活”“死样怪气”应该不会有人有异议吧。

谁能想到后面的大牛市?

“老百姓和民间资本并不是没钱,为什么卖给了美国人”-----这话现在当事后诸葛亮,说的轻松。但是,怎不想想,要是亏了呢?亏的不都是自己人的钱?

就像我要做生意,有2万块钱的资金缺口,今后是赔是赚不敢保证。这个时候有两个来源的资金可以用:

一个是我老妈把自己的棺材钱拿出来给我,前景是赚了皆大欢喜,亏了血本无归;

另一个就是挑灯看剑兄愿意投资2万,并分享或分摊损益。

我选择了挑灯看剑兄弟投资,结果是生意不错,我赚了,兄台也赚了不少,虽然如果是我一个人玩,或许兄台赚的钱,本来流入我的腰包;

而如果我做第一种选择呢?一旦亏了,就把自己的家底全都亏进去了,而和兄台的合作,即便最后亏了,好歹还有老妈手里的棺材钱,我还有机会东山再起,最不济,还可以做点别的营生。

家园 问题的关键在于

当时有没有允许民营资本去买,还是只允许美国金融资本参股。如果允许民营资本去买,但是民营资本放弃了,那张宏良就是鬼扯。如果只允许美国金融资本来买,那张宏良骂得不是没道理。

程序上的问题是最关键的,至于盈利多少反倒不是那么重要

家园 问题在于,不能忽略了大背景来谈问题

1、是时不我待。2006年保护期就要到期,没那么多时间从民间资本筹资:

2、以当时股市和银行的那副死样子,有多少人愿意投资?

3、没有任何一家国内企业,有能力独自买下这部分股权。即便联合收购,多头谈判显然不如和一家谈判效率为高。

4、即便有具备收购能力的企业,也是除国企无他,说穿了,还不是政府自己的钱?要真这么搞,还不如财政直接拨款来得快。

5、国内资本近亲繁殖,无法带来建行所需的海外战略合作(至于具体合作些什么,我不知道)

===========================

张宏良还不是看着眼红了,摆出一副“悔不当初”的嘴脸跳出来骂,不是无赖心态是什么?

所以,张宏良骂的毫无道理。

家园 可能是一个思路,但是~~

1、过程中有问题的该查该抓自然应该,但能否就此论证这一行为的不合法?

2、美国议会立法导致黑石股票大跌的事情我听说过,但细节不清楚。问题在于,美国议会是仅仅针对黑石立法,还是进行的某项普遍性立法,导致黑石下跌?是仅仅跌了黑石一家,还是相关行业都下跌?如果立法仅仅使黑石下跌,又是如何实施操控并实现的?

3、将“立法使黑石大跌”法移植中国是否可行?

假设成立,在股市涨时行此法,会否遭遇5.30之际的社会(其实是“股民社会”)的强烈谴责和反弹?

假设在股市跌时行此法,会否同样对“股民社会”造成雪上加霜,由此引发更大恐慌和愤怒?

跟股民讲“爱国主义”?呵呵。。。。。。。。。

家园 如果指建行的话,稍微知道点

2005年建行需要上市

当时找了国家电网,中海油之类,但是都对这笔投资没信心,总之用各种理由挡回来了。还计划上A股,但是被股民骂做恶意圈钱。港股也不收,说建行在技术上破产。最后是国家剥离坏账之后香港那边才点的头。当时内资外资唯一敢接盘的就是这个美国银行了。

ps:这些是凭记忆和网上文章了,难免有错漏

ps2:2005建行上市之前A股市场可以说是最黑暗的时候,大盘一点一点的阴跌。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