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孙立人手下的“八国联军” 上 -- 萨苏

共:💬70 🌺3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孙立人手下的“八国联军” 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美国弗吉尼亚军校毕业的孙立人将军,以率领中国远征军从印度杀回云南而名震中外

说起孙立人来,在国民党军中堪称一名独特的将领。怎样独特呢?这样说吧,还有哪个国民党将军和梁实秋是大学同学呢?而孙立人的确和梁实秋都是清华大学1923届毕业生,五四运动的时候,同在清华预科(Tsing Hua College)读书的两个人还并肩到天安门广场,游行参加过五四运动呢!

甚至,说孙立人是“国民党将领”,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些偏差。孙立人加入国民党是到台湾做陆军训练总监的1947年,此后他再未指挥过作战,直到1955年因为“孙立人兵变案”又被开除出国民党。在孙立人最辉煌的军事生涯中,他竟然始终不是国民党员。

孙立人在部队中选拔干部总是先看学历,一如今日大公司招聘,这在国民党军中绝无仅有,被目为十分的书生气。奇怪的是,所谓“书生气”的孙立人,选拔干部却非常有眼光,经他手提拔的人员后来几乎都是“上马杀贼,下马露布”的优秀将领。在台湾,曾有一名孙的部下也算很有才能,但孙每次给他评分都是B-(孙立人给部下独特的评分方法,其中唯一得到过A+的,是现任台北市长郝龙斌的父亲郝柏村),结果此人一直不得升迁。人事部门对他深表同情,有人悄悄给他的评分上加了一竖,变成B+,才让他得以升官。却不料此人后来忘恩负义,抛弃发妻,被同僚称为“丧心病狂”,始知孙识人之明也。

正因为孙注重学历,而当时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多有留学经历,或在国外服务过。结果他部下的新一军中,喝过各种洋墨水的军官甚多。如果仔细看看,在缅甸孙的部下中,从背景而论,竟然能够凑出“八国联军”来!

究竟是那八国联军呢?

第一个是美国。

中国驻印度远征军的总指挥是美国人史迪威,训练,联络,指挥,后勤都少不了美国人。所以孙立人部下,正宗的美国兵不在少数。比如两名联络官斯立尼上校和费利普上校。

但是从纯粹的远征军角度说,新一军中带有美国背景的军官,以孙立人(新一军军长),齐学启(新三十八师副师长)和贾幼慧(新一军副军长)三人最为典型。

之所以将他们三人并列,是因为他们的经历十分相似。这三位将军都是出身于清华中学,随后入读清华大学,随后考取官费赴美留学生,入美国普渡大学(梁实秋同行),而到了美国后又一同投笔从戎,改学军事,最后共同指挥远征军作战,这种友谊和经历,在当时堪称罕见。

三人学习军事的选择各有侧重。孙立人是到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指挥,齐学启去了诺维琪骑兵学院,贾幼慧去了丹佛炮兵学院。

三人后来结局,孙立人自己不用说了,新一军中将军长,远征军的灵魂。贾幼慧始终是孙的左右手,在台湾做到陆军副总司令,因孙立人案受到牵连断送前程,后任总统府战略顾问。齐学启在1942年远征军向印度撤退途中,为不忍抛弃伤兵,亲自断后率领伤病员撤退,为日军追及重伤被俘。齐被囚禁于仰光达三年之久,始终坚强不屈,后被日军唆使叛徒杀害。

值得一提的是,孙,齐曾同在淞沪战场指挥税警总团抗击日军,因为税警总团兵非正规部队,从淞沪撤退后部队被陈诚所部吞并,孙被明升暗降,齐被编为编外官佐。齐于是离开部队,到浙江大学担任教授职务。一年以后才为孙立人将军所召再次从军。所以,浙江大学也认齐学启将军为校友。

第二,法国

在孙立人部下,法国背景的有一个半人。

[我先喝口水去]

元宝推荐:MacArthur,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这“八国联军”才讲了一个就喝水去,太不厚道了!
家园 萨大喝水,我们竞猜^_^ 问:这剩下六国分别是哪六国?

大家快动手,争取能把萨大给呛着 ^_^

我猜: 德国,日本(这两大轴心国少不了),俄国(对近代中国影响巨大,少不了),英国(老牌帝国主义,估计也有),再一个就猜意大利吧(凑足三个轴心国),还有一个...加拿大?澳洲?

家园 我猜

美国人,法国人(文章内已有)

印度人,泰国人(当地人的武装)

英国人(一起打仗/联络官)

日本人(战俘反正)

德国人(是否是税警队的教官?)

当然还有我们自己--中国人。

为娱乐而猜

家园 普渡

在国内的名声远高于在美的影响,估计和通过孙立人国内很早就知道这一学校大有关系

家园 孙立人为齐学启撰写的挽联

 九载同窗,同笔砚,同起居,情逾手足。彪勋震蛮域,威名憾寰宇。君酬壮志,功垂青史,湘水湘云存浩气;

 十年共事,共生死,共患难,倚若股肱。杀身惊天地,成功泣鬼神。我迎忠骸,泪洒红叶,秋风秋雨悼忠魂。

家园 还有八个坑呢!
我猜
家园 我觉得会有缅甸、印度人

加之日本、俄国、德国、英国。以及老萨说的美国、法国

家园 又来这套!
家园 好久没有这么嚣张的喝水了

天气热了,喝水的同时要补充点盐分

家园 喝水喝了这么久?

肯定又趁机去放水了。

家园 安徽人???
家园 孙是安徽舒城人
家园 【原创】孙立人手下的“八国联军” 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缅甸密林中的中国远征军

所谓孙立人部下一个半“法国人”,半个,指的是1936年毕业于法国圣西尔军校的廖耀湘。

这是因为,廖其实不能算孙立人的部下。当远征军入缅作战时,孙,廖各率领新38师和新22师,属于平级。孙立人在仁安羌解救英第一军和装甲第七旅,廖耀湘在斯瓦依靠滚筒式撤退各打出一次令盟军刮目相看的漂亮仗。从缅甸向印度撤退时,两个师互不统属,在此后的反攻作战中两个师分别扩编为新一军和新六军,是远征军的两把利刃,孙立人升任新一军军长的时候,廖耀湘也升任新六军军长。两个人的军事生涯仿佛一对平行线。

然而,偏偏有一段时间这两条平行线相交了 – 中国驻印军改编为新一军的时候,下辖两个师,正是孙,廖的新38师与新22师。而孙立人除了担任新38师师长以外,还担任新一军副军长,恰好比廖耀湘高了半级。

于是,廖耀湘见到孙立人也只好敬礼。

这个上下级关系时间既短,也更多是形式上的,所以,廖耀湘只能算新一军的“半个法国人”。

顺便说一下,廖耀湘的滚筒撤退法很厉害,日军看着这个大滚筒完全琢磨不出如何下口。打出了名气以后,1948年廖又拿这个大滚筒对付林彪。林总的兵没有鬼子那么爱琢磨,你滚我就跟着你滚,一下子把个滚筒滚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夹馅肉饼。一边滚一边打,廖总的兵比林总少,结果可想而知。。。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阿。

不幸的是还有一个人对廖耀湘的打法佩服的不得了,就是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将军,面对粟裕他从徐州撤退的时候也摆出了一个同样的滚筒阵。加倍不幸的是粟裕的兵和林总的竟然一样脑袋一根筋。。。

新一军里一个半法国人减去半个,还有一个,指的是后来担任新一军政治部主任的葛南杉。

葛南杉,苏州人,留法归国的从戎书生。从留法时间算,是廖耀湘的后辈。在孙立人从淞沪战场撤下来重新建军时,担任缉私总团第三团团长,后成为孙立人手下的得力将领。

有趣的是,新一军中有这样一段顺口溜 – “吾师要发扬,两个大姑娘,一个葛南杉,一个孙克刚(孙立人的侄子,后接替葛为新一军政治部主任)。”

这是因为,孙立人“书生气”选中的两任政治部主任,都安静文雅,与军中剽悍粗犷之风很不一致,故此当兵的将这两位嘲笑为“大姑娘”。其实,葛,孙外表文气,打起仗来却一点儿也不文气,都是敢于顶到一线的猛将,倒是没有辜负孙立人的信任。

葛南杉也因为孙立人的事情没了前程,但他的儿子葛熙熊后来也在军界发展,做到台湾防空司令,中将,可能是新一军后代中硕果仅存的一个了。

说完法国说英国,孙立人部下中英国背景的有点儿稀缺,只有一个给史迪威担任联络参谋的王楚英能算。今天我们察看日军投降仪式的细节,多半是王老的手笔,他当时就在南京大礼堂作为远征军代表现场观礼阿!

王楚英出身18军,正儿八经的土木工程系,怎么成了英国背景呢?

因为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时候,王楚英的地位十分独特。他当时已经在缅甸,负责组织“华侨抗日义勇队”,是作为英军总司令胡素将军的联络官来迎接中国远征军的。孙立人因此戏称英国人是王楚英的“老板”。

1944年远征军东征归国之战中,为了掩护英帕尔之战的侧翼,英军温盖特旅团在温藻(孙立人从缅甸撤退到印度时,这里是最后对日军进行阻击的阵地)空降,建立一个圆形阵地掐断了日军纵贯缅甸南北的铁路线。日军深知此举的危险性,急调53“安”师团和一个独立混成旅团猛攻试图重新打通铁路。英军没料到日军反应如此之快之猛,招架不住,急忙通过史迪威与孙立人联系求救。这个去找孙立人的联络官,就是王楚英。孙立人一面调兵遣将去救英国人,一面和王楚英调侃,说这可是你的英国老板第二次通过你来找我救人啦。上一次在仁安羌,救完了他们可是不辞而别,和英国人打交道小兄弟你要留个心眼儿阿。

王楚英哭笑不得,无言以对。

说起来,英国人在缅甸,可说是中国人最混账的盟友了。在缅甸的英军斗志极差,一触即溃,日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称英军根本无法和中国军队相比。那么换中国军队来打如何呢?

中国的将军们都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 英国人这个盟友别扭得过分。

你说他是对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没信心吧,可是出了问题,比如英一师被包围,他也知道找中国人求救帮忙。

你说他是当惯了帝国主义瞧不起中国人吧,也不大象,亚历山大将军对杜聿明,斯利姆将军对孙立人,那佩服绝不像是装的。

可是,要情报没有,要物资没有,明明有车皮,运到仰光的美国援华物资就是不给你送过来,明明日本人还没来,先把中国即将驻守地方烧砸一空,弄得没水没电没粮食,活象对友军作三光。

所有中国人设计的会战都因为英国人提前跑掉而无法打成,气得中国兵骂 – 英国兵是人也大,马也大,就是跑起来象兔子。。。

大家都有一个可怕的看法,这英国人怎么好像中国人和日本人打起来希望日本人赢呢?

直到战后才明白,中国人这个看法,竟然真的是英国统帅部包括丘吉尔先生的想法!

[待续]

家园 单人沙发

老萨如果在日本,现在是后半夜了吧?熬夜发帖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