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读书随笔——《曼斯坦因元帅战争回忆录》 -- 火山

共:💬42 🌺8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抱歉】“垃圾”是从严肃研究的角度来说的。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回忆录都必须谨慎对待。一则年代久远,作者本身记忆会有偏差;二来作者本身对战场形势的看法未必有全局观;三是作者本身的好恶。

曼帅的回忆录之所以口碑不高,就因为第三点的影响。

家园 该书曾被挑过不少错误

因为没有保留纪录,所以只能凭印象说了。

一是诿过。凡是错误,曼元帅必定洞察,只是元首昏聩……可是后来随着德国战时档案的开放,研究者发现,根据原始记录,有些曼元帅指责元首的错误决策,其实他自己就是赞成的。不过反正元首是没机会反驳了,读者也不会去查资料,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了。

二是曲笔。比如说德国在一周内从A前进至B,某日由于苏军某部反击,德军退回原来阵地——你一定以为是那天德军是退回进攻出发阵地了吧?其实,是从B回到了A……

总之,胜利有很多个父亲,失败则是无人认领的孤儿——也许元首是唯一合适的人选。

德国版的革命回忆录,也是有猫腻的。

家园 “因为苏俄太邪恶,那些人要么在德国集中营死去,要么回到

俄国后被斯大林杀死,反正作为俄国人他们就是个死,有啥可可惜的?”

我想这是西方潜在的逻辑吧?刀笔杀人,西方人这也不是头一遭了,大伙多担待,多担待。

家园 这本书的缺点是有国军味

曼斯泰因也算二战陆战第二牛人了(第一当然是朱可夫),但是写这本书的时候,仍然不能免俗,带有失败者特有的不服气,或者说,国军味。不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的失败缺点以及敌人的胜利和优秀,而老是使用虚拟语气

“如果我们怎样怎样,就能够胜利”,

“如果苏军怎样怎样,就能把我们彻底打垮”。

看了这书,我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历史应当由胜利者来书写,因为胜利者更可能具有足够的豁达承认对方的优秀和自己的失误。

家园 纯粹就军事才能而言,希特勒是天才

现在人们往往把希特勒在二战初期的成功归于幸运,但是连续两次(波兰和法国)彻底达到战略目的,第三次(进攻苏联)几乎达到战略目的,是不能简单地用幸运解释的。希特勒对于现代军事技术高度敏感,在相当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知人善任。公平地说一句,希特勒是西欧最后一个杰出的统帅。奈何德国国力有限,如果能够整合西欧的力量,例如说像现在的法德结盟一样,那世界历史很可能会改写。

家园 曼斯坦因有才归有才,牛皮归牛皮

斯大林格勒+高加索,是个打不赢的战役,离开出发阵地太远了,以当时的军事技术,途中不停止几个月,不认真的理顺后勤坚固根本,不再做一个出发阵地,是拱不动的,何况希特勒一次就想要两个相去甚远的目标。(苏联那边也一样,罗科索夫斯基在回忆录里就曾写到:要认真的组织进攻战役,再也不能像这样从行进间展开进攻了!)

个人以为,最根本的因素,德国1942年仍没有充分的动员,失去了击败苏联的机会,成也闪电战,败也闪电战

德国军官团和纳粹党集团多有嫌隙,可谓既互相利用又互相斗争,施陶芬贝格的反抗是个典型代表,反过来希特勒也没少整这帮不可一世的将帅。曼斯坦因对希特勒的评价,也有这种感情因素,(仅仅对其个人能力而言)坏话多好话少

家园 胜利者书写?那胜利者要是纳粹和日本咋办?

失败者再怎么失败者心理,再怎么偏颇,不等于胜利者就不偏颇,平衡对于人类发展是很重要的,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光是否定又容易失控。

至于回忆录这种东西,往往就是容易给自己掩饰的,曼施坦因就几乎不怎么提他在乌克兰搞三光政策的事,此为其一。

家园 作者也太主观了吧?

作者的文章充满了“如果”,可是历史是没有如果的。回忆录也只是曼斯坦元帅个人的看法和他对战局的看法,而远不是对事实的描述,而作者似乎在当做事实而引用。我恰好看过崔可夫和朱可夫的回忆录,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描述和战局的看法和曼斯坦就不完全一致。朱可夫认为德军把机械化的部队用于进攻城市,是他们犯下的一个重大错误,而苏军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是苏联强大的国家实力决定的--苏军在和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僵持的同时,后方组建和集结了大量的部队和装备,而德国在相同的时段却没有能做到这点,最终当苏军集结了足够的反击部队以后发动了反击,最终包围歼灭了被围的德军。

双方的立场不同,对战役的看法也尽不同。也许他们说的都是事实,只不过都只是事实的一个方面而已。

家园 朱可夫和曼斯泰因的观点并不矛盾啊

曼斯坦因书中最主要的一个观点就是希特勒把德国本来就在数量上处于劣势的部队大量投入城市攻防战中,而不是发扬德军的机动和战术素养高的优势,通过大范围的机动作战来歼灭苏联的有生力量。

家园 [原创]实践老曼的计划

看了老曼回忆录,实在是向往且跃跃欲试,于是再次玩起那个已经许久没玩过的《钢铁雄心》。伴随着“conquest of paradise”,让我来来YY下我的伟大战史吧。1939年7月19日,我正式下令对比利时宣战(说来感觉它挺可怜的,两次世界大战都充当法国的桥头堡被蹂躏),为什么先是西线而非波兰,因为我早在1937年就把波兰给打趴下,夺取了包括但择走廊在内的一大片地区,为了和苏俄间保留个缓冲,以及不过分激怒英法所以留下了半个波兰。当时整个兵力部署是,西线北面我集中了50个师,南面留了30个师左右防备马其诺对面的法军,东面只是象征性的留了6个师。

我计划只是部分的“曼斯坦因”计划,即当时A集团军群的任务,通过比利时绕过马其诺防线,快速攻陷巴黎,然后从背面攻击马其诺防线。而B集团军从正面进攻荷兰和北部的英法军队主力我没有进行。因为,是我的兵力不够只有35个师战线不能拉的太长(真想不明白希特勒当时怎么弄出那么多军队);其次,由于我是先突袭西线,我估计当时在北线根本就没有英法军队主力,实际确实是那样,我最后在顿克尔只围歼6、7个法国师;再说,即使北面有英法主力,我也只能集中兵力先在中部突破,再向上积压合围歼灭他们,当然这样很容易反过来被他们南北夹击,但是没办法战争必须要冒险。开战三天我变攻克了布鲁塞尔,随即以曼斯坦因指挥的装甲军为先导的突击主力直插法国,余下9个师对付比利时的残部。开战第7天,曼斯坦因攻下亚眠,15天下巴黎,17天一只德军攻克顿克尔,巴黎以北完全被肃清。开战的前半个月打的是顺风顺水,按照历史记载,我就应该等着维系法国出现了。结果,法国人居然一点投降的意思都没有,集中主力从南方不断向我进攻,妄图夺回巴黎;马其诺那边也是从开战起,法国就集中优势兵力主动进攻,幸亏我早有准备,同时也是靠德国军人伟大的现身精神和专业素质,虽然丢掉了一、两个省,战线总算还是稳定。

战争进入了可怕的相持阶段,而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卑鄙的波兰居然向我宣战了,这个无耻的小混混,平日里我只要一根手指就能捏死蚂蚁,居然也敢在背后捅我的刀子。可是,这个时候我确实无兵可派,东线那个6个师面对30多个波兰师根本就无法抵挡;能依靠的就是匈牙利小兄弟仗义相助,可惜他实在太弱了,没打退波兰人,自己还丢失了大片领土。但是,在西线这么关键的时候,我绝对不能从任何一个地方抽调兵力去东线;在这个时候任何一环的减弱都可能导致全线崩盘,让法国人咸鱼大翻身,第三帝国可能就会消失在1939了。伟大的元首是具有钢铁般的意志的,我决定孤注一掷在东线以空间换取时间,西线拼全力歼灭法军主力,然后在回师对付波兰。光荣的任务再次交到了老曼身上,以老曼的装甲军为先导的突击群从巴黎向西,接着向南大纵深突入,直插法国、瑞士边界,步兵随后快速填充装甲集群贡献的地域,我要把马其诺的法军主力合围歼灭。经过艰苦的奋战,在1939年9月初终于完成了对法军的合围,而这个时候波兰人已经逼近了柏林,我被迫将做为预备队的两个师放在柏林,并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反击。虽然,完成了合围但是形式依然不容乐观,合围圈外围的法军拼死想突破救援里面的部队;而圈内的法军凭借着坚固的掩体做坚持到最后一人状,靠,难道还是要打消耗战?我根本就耗不起了,为了维持这么大的一个口袋,已经让我的兵力分散到崩溃的边缘,在一些关键地域已经数次易手,要稍有不慎就不是我合围法军,而是法军把我分割成几段围尔歼之了。这种情况下,我决定拼全力最后一搏,我要彻底打垮法国人的脊梁。阿尔萨斯-洛林,将再次见证德意志的威武,我集中最后还能调动的兵力,从三个方向强攻阿尔萨斯-洛林的马其诺防线,我要让法国人知道没有什么能阻挡我的铁蹄,9月13日德军攻陷这段的马其诺防线,随即导致法军意志崩溃,引发法国投降——维系法国建立事件。整个法国北部从此划入第三帝国。

现在该转过头,收拾那个无耻的臭虫了。复仇的军队是不需要动员的,西线主力回师以摧枯拉朽之势1个月内彻底灭掉了波兰,期间在波兰灭亡以成定局时,苏俄突袭波兰占据了大片领地,德、苏签订互补侵犯条约。我告诉士兵们可以回家过一个快乐圣诞,尽情的玩了吧,因为更大的战事即将来临。

说实话,看着苏联的地图我就头大,真他妈的是个怪物。那么大的家伙,要把它征服不知道需要多大的兵力,后勤补给要拉多长的战线;更何况,背后的英国还不依不饶的要跟我打下去,说实话我不想主动的去惹苏联,至少在我想到怎么收拾他之前。所以,我在签德苏条约的时候同意了给它一些我占领的波兰领土,希望这个大笨熊能够暂时不嘴谗。不过,对于这个邪恶帝国,我还是比较小心的,波兰战事结束后,我的主力就部署在波兰境内一条大河沿线;在整个东线采取守势。

家园 曼自己乱想。 他变的话 苏联人就不变了吗

曼自己想得到很美 。不知道你和绝技之家的火山是不是一个人哈。

德军想机动就能机动吗。 当时的天气 6集团军的装备大部分被冻住了

想走也走不了。而且 如果德军不去攻占大城市的话 当他的补给线拖长以后 人家不会利用这些据点来反击呀 伊拉克战争中 美军突击巴格达的前提

也是英军先占了巴士拉嘛。

家园 【讨论】在斯大林格勒后曼的机动作战不是机动突击

是内线机动作战,放弃一些次要地区,引苏军前突然后来杀伤苏军的有生力量。

从后来库尔斯克组织的能量和43的战况看,德军是具备需要的机动能力的。

家园 斯大林格勒,德军,红军

今天早上看完斯大林格勒战役这章,确实被德军的精神所感动,为德军最后的失败而叹息……

应该说,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两个民族的人民,为了各自民族的前途而表现出的斗智斗勇的大无畏献身精神,都值得很称颂.这场战役用惨绝人寰来形容都是远远不够的.整个斯大林格勒不是战区,而是一片血与火的地狱.

应该看到,苏联的形势当时极端危急,能够在斯大林格勒背水一战从而逆转战局,是极端不易的.个人认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固然表现了德军中下层军人的职业素养和献身精神,但是苏联红军和群众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的精神更为伟大,俄罗斯这个民族是具有惊人潜力的伟大民族,每每在其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的都会爆发出惊人的潜能,如果说德军只是做出一些让人感动的事情的话,苏联红军和群众则是创造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长期以来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西方主流思想(无论是纳粹德国还是英美)一直对红军的战斗力和职业素养颇有微词.至少在斯大林格林战役上,我相信历史会还给苏联红军以及苏联群众一个公正.

家园 面对苏联的那片烂地和冻土削弱,能打出苦涩的和平就不错了

三大城市上百师围攻不下,生生打残,TC全线飘红,太可怕了

如果用苏联,你就会感觉欧洲随时都是你的

家园 利德·哈特认为,1941年希特勒下令不许撤退是正确的

而希特勒,却过分谨慎,过分强调政治经济的因素,胃口太大,吃进去就不肯吐出来,最后居然还下了“不许退后一步”的命令,实际是困住了德军的手脚,逼德军在数量劣势的情况下,打拼消耗的阵地战。

利德·哈特在《二战战史》中说,希特勒在1941年冬下令德军不许后退一步,是个正确的决定。不如此,德军的士气说不定早就崩溃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