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旧笔记]张自忠在1937年7月 -- 苍野

共:💬87 🌺21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张自忠真的没有“逼宫”!

张自忠真的没有“逼宫”!

有些别有用心的人还在散播这些谣言。。。

楼主说28日没有电文,实际上,蒋在七月连发了几通电文,28日发了两封,一封发给宋,一封发给秦德纯,让秦拉宋走,这些电文在台湾都是有档案的。

家园 嘿嘿,所谓在台湾有存档的电文内容是什么?

我手上倒是有蒋介石27、28日两天致宋哲元的密电稿(《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丛刊·抗日战争正面战场》P198,P200),这两份电报可没有要宋去保定的内容;

七月早中旬蒋一直在喊宋去保定主持抵抗,宋九牛拉不转地要呆在北平和日本人妥协,蒋无法,只有将就应付;当时的来往电报时候归入国民政府档案,大部分落入共党之手进了二档馆;你手上要是有所谓存在台湾的电文,贴出来瞧瞧? 千万不要是虚构的电文哦

想要为张自忠翻案,劳驾先把张俊声转述,张自忠称“被鬼所迷”的事情说清楚;以及解释一下,宋哲元怎么会26日还想接老婆来北京,28日连女儿都来不及安置就落跑的?

-------------------------------------------------

蒋介石致宋哲元密电稿 (37.7.27)

限即到。北平宋主任明轩兄:偃密。此时先以固守北平、保定、宛平各城为基础,切勿使之疏失。保定防务应有确实部队负责固守。至平、津增援部队,可直令仿鲁(孙连仲)随时加入也。此时电报恐随时被阻,请与仿鲁切商办法。必以权力增援,勿念。中正,感辰。侍参。京。

蒋介石致宋哲元密电稿 (37.7.28)

限急到。北平宋主任明轩兄:感末参电悉。偃密。孙部应即前进勿延,庞部现尚未集中,应令在沧州待后方部队到后向前推进。此时应敌,先要固守现有阵地,然后方易出奇制胜。所谓先求稳定,次求变化,请兄切记之。中正手启,俭辰。侍参。京。

家园 蒋介石7月28日上午电令宋哲元秦德纯的电报确实有

由二档馆编的,江苏古籍出版社在1987年出版的<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一书,P233-234

蒋介石致宋哲元指示速离北平到保定指挥电

1937年7月28日、南京

北平。宋主任明轩兄:希速离北平,到保定指挥。勿误,如何?盼立复。中正手令。俭辰。机。京。

蒋介石致秦德纯并转军事委员会政训处处长刘健群等饬请宋哲元离北平到保定电

1937年7月28日、南京

特急。北平。秦市长勋鉴:缄。并转健群、卓超兄:接此电时,如平保线尚有汽车路或小道可通,不论如何,应即硬拉宋主任离平到保,此非然为一身安危计,乃为全国与全军对倭作战之效用计也。望以此意转告明轩主任,对中央命令更应服从毋违为要。

近情盼时时详告。中正手启。勘辰。机。京。

家园 再补充一条旁证

由中央党校资料室编的<芦沟桥事变和平津抗战(资料选编)>一书 P186 刊有徐永昌给蒋介石的密电电文.

徐水昌等报告二十九军宋哲元部在平津对日寇作战退却经过电

(1937年7月30日)

限即刻到。南京委员长蒋钧鉴。密。顷与明轩绍文等晤谈得知情况如下:

1.俭日(28日)午后我军在南苑团河等处受敌爆炸,炮击伤亡甚重,佟副军长麟阁,赵师长登禹均阵亡,情况逆转,明轩因钧座屡令来保,遂委张自忠代理其委员长及北平币长职务,离平南下,平币秩序现尚安定,电话可通。

家园 87年版《正面战场》233-234页不是你说的内容

87年版《抗日战争正面战场》P233-P234不是你说的内容

二档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出版过两次:

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2册,1700多页。

凤凰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的新马甲)2005年版,3册,2835页。

如果你说2005凤凰版我一时还有点摸不着头脑,但1987年古籍版就对不起了,我手头备查的就是这个版本的电子版,在网上很容易找到。

P233、P234是卢沟桥事件第十五次会报,内容如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有疑问的可从新浪共享上下载全文自行核对。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丛刊·抗日战争正面战场》

那段时间的南京、北平政军要人来往密电,均收录在87版《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卢沟桥事变》之1、2两节中,页码为163 - 208;

你给出的这两份7.28蒋致秦、宋电报,如果你看到的来源,声称是87版中P233-P234页中的内容,抱歉,该消息来源高度涉嫌伪造资料来为张自忠开脱~

家园 电文还有做假,确实没想到

我的来源是内部刊印的纪念“七七事变”的会议论文汇编.

文章是:“七七事变”后张自忠留守北平的真相

第一作者是 张庆隆 单位是 美国俄亥俄州立克利夫兰大学

第二作者是 车晴 单位是 中国传媒大学

多亏兄台认真,真没想到,电文还有人敢做假。简牍做假的我亲眼见过几次,现在还真是什么都来假的啊,服了。

家园 唉,二十九军的历史

真是不能细看

家园 后一封电报行文上的两个可疑之处

网上也有文章说,后一封电报出自台湾1986年出版的《总统府机要档案》,

似乎可以印证前面zdzdzd所说台湾存档电文云云;但如果全文是如你所说,那么有两个疑点:

1.查当时电报,只有吉星文致何应钦等的快邮代电,为公开宣传鼓舞士气计,使用“倭寇”字样;政要来往密电,对于鬼子,绝大多数称“日”、“敌”,并不s使用“倭”字,此电文用词和当时政要密电行文习惯大不一致。

这一段要修正。

郭汝瑰《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2002年版P336页,蒋介石致电宋哲元:

27日,蒋介石再次致电宋哲元:“请兄静镇谨守,稳打三日,则氛受挫,我军乃易为力。务望严令各部,加深壕沟,固守勿退。中央必星夜兼程,全力增援也。”

看来有“倭”字也不奇怪;但另一方面,《作战记》和二档馆里的三封27、28日蒋致宋哲元电,在中日即将大打之际,蒋的态度已从月中要宋去保定,变为要宋先守几天,而不是要宋立刻跑去保定;作为上述电报的例证,严宽在28日致蒋介石电报也说,宋向他保证守三五天没问题----结果第二天宋就落跑了。

总之,张庆隆引述的电报还是存在很大问题。

2.请注意,二档馆《抗》书中的P200页蒋介石致宋哲元7月28日密电,日期时间为“俭辰”即7月28日辰时(7-9时);前一封电报也是俭辰,后一封则是“勘辰”;虽然勘也是28日没错,但二档馆《抗》书中收录的37年7月28日七封电报的韵目代日都是“俭”,为虾米只有这一封会是“勘”?

另,张庆隆是张自忠的孙子~

家园 为先人辩解,何必出此下策……一叹

我考证未详,冒失了。

家园 张庆隆文章的另一处对原始文献的扭曲和伪造

《“七七事变”后张自忠留守北平的真相》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第三小节 宋哲元、秦德纯、张自忠一起会见蒋介石特使刘健群,摘录刘健群回忆力证蒋要宋去保定,接下来就是

与刘健群同行的戈定远也曾证实,蒋介石“召戈定远传达命令给宋”,并且刘戈两人是在27日“星夜驰赴保定”的。[4]P23, P29

这个[4],就是何基沣等人的《“七七事变”纪实》,中华书局1960年版。

言下之意,就是戈定远证实蒋介石命宋撤去保定;

----但是,该纪实第23页的原文是:

蒋…在谈话中表明了和平解决需要固守的四点最低限度的立场…随后又召戈定远传达命令给宋,大意都不出蒋在庐山谈话的范围,表示了对宋的信任和支持。

即,通过戈转达给送的命令,是训令宋哲元不得对日过于妥协,而不是要宋跑路;

《“七七事变”纪实》相关原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张庆隆又一次扭曲和生造,篡改文献资料来为自己撑腰。

张庆隆的文末称:“第一手的文献资料和所有直接当事人对此问题的说法都是一致而符合逻辑的。”

其实应该是:经过张庆隆炮制扭曲后的文献资料,和所有直接当事人对此问题的说法都是一致而符合逻辑的。”

虽然说,宋哲元的儿子宋华玉猛踩张自忠,外甥女李惠兰开脱宋哲元把责任全往蒋、张头上推,也是歪曲史实的行为,

但张家后人发文章时的伪造扭曲,以及通过关系去篡改文史资料,以掩盖先辈污点的种种,正是越描越黑:张自忠真的没有"逼宫"的话,你们何必搞这么多小动作? 你们搞这么多小动作,不正说明你们的心亏?

通宝推:秋末冬初,
家园 【蒋中正电宋哲元速离北平到保定指挥】1937年7月28日

看了苍野兄主帖与楼下夹报纸的怪叔叔和zdzdzd 网友的讨论,其中zdzdzd网友认为张自忠真的没有“逼宫”,理由是台湾有档案电文可证实:“蒋在七月连发了几通电文,28日发了两封,一封发给宋,一封发给秦德纯,让秦拉宋走”;怪叔叔则夹来旧报纸引述的电文,均遭到苍野兄的质疑。

但据我所知,他们说的那两封苍野没见过的电文,确有其事。

这是发给宋哲元的电文档案目录:

蔣中正電宋哲元速離北平到保定指揮 (日期1937-07-28;(典藏号002020300001074)

这是发给秦德纯的电文档案目录:

蔣中正電秦德純並轉劉健群設法讓宋哲元離北平到保定(日期1937-07-28;(典藏号002020300001073)

之前还有一封:

蔣中正電秦德純轉宋哲元請與來北平之劉健群接洽(日期1937-07-23;典藏号002010300001027)

前两份是否就是与怪叔叔夹来的旧报纸所引的两份电文完全相同,因我未见原电档案全文,不敢铁口直断,不过从档案目录对电文的上述“内容描述”(其实就是编档者对电文所作的内容概要)看,应可推定是指同一件事。

以上电文目录出自台湾国史馆收藏的蒋中正档案,原藏桃源大溪,也就是两蒋陵寝所在地,故以前也称两蒋的“大溪档案”,后来移交给了国史馆。这些老蒋档案也称蒋总统文物,应属原总统府文档,虽然与原国民政府档案有很大部分备份重合,却未必同属一卦,所以台湾有档大陆没留,或者大陆有档台湾没留,也是正常的。另外,二档馆史料浩若烟海,出版的史料很多时候也只能择要刊登,未见得出版物上没登的,档案里也无留存。所以,若要切实的结论,做Due Diligence还是得慎之又慎哪。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该两电文有假?未见得吧

禅人:【蒋中正电宋哲元速离北平到保定指挥】1937年7月28日

家园 我并不排斥台湾档案里有这两份电报,但仍然保持怀疑

在点出张庆隆的注释8是乱说的之后,还是按照台湾档案里有这两份电报的说法做了质疑。

这两份电报的疑点不仅在于行文格式,还在于和那两天的政治军事形势有矛盾。

7月中旬,蒋介石担心宋哲元在平津为日人凌压和亲日派包围作出重大妥协行为,因此一再要求宋去保定指挥抵抗;

到宋哲元7月27日发出抵抗通电,这一重担心可以先放下;那么还要宋去保定的理由,就主要是担心战斗全面开打后,北平守不住,宋哲元被俘被杀动摇士气的了;

这重担心不无道理,但问题是,7月27日、28日,需要这么担心,以至于要秦德纯“拉”宋哲元跑路吗?

虽然从大的形势来说,北平处于北(北苑)、东(通州)、西南(丰台)、东南(天津)各方向日军的环逼的极度不利环境下,但是,28日辰时,即台湾档案称蒋发那两封电报的时候,蒋能看到的军事形势,是日军在平、通(州)、丰(台)一带集结有万余名兵力,而华军则包括冯治安37师、各保安旅、陆续开到并已经在团河接战的赵登禹师一部,南苑各部,总兵力不下三万,以及老蒋正在命令北上增援,前锋已到良乡的孙连仲部,后面还有中央军;就算北平最终不可守,也可以和日军周旋一段时间再撤;

因此根据郭汝瑰《作战记》老蒋在27日的电报,是要求宋哲元至少在北平“稳打三天”,宋哲元当晚也和严宽表示,打三天没问题;二档馆的两封27、28日蒋致宋电报也是符合这一要求的。打几天,提升一下全国士气民心,给国内外一个交代,如果力不能敌再组织部队有序撤退正理;

而如果宋哲元28日仓皇落跑呢? 一下子放弃北平指挥岗位跑到保定,以当时平保间的联络条件,宋根本不可能在保定有效组织北平城内的29军、无法协调北平周围和29军有联络而准备反正的伪保安队,无法协调正在赴援的其他援军(史实就是这样),突然丧失指挥的华军在大战关键的初始两三天内成为一群无头苍蝇,开盘大不利(史实如此);蒋会笨到这种地步咩? 会认为北平周围的几万华军保不住宋哲元三天? 所以,就算知道台湾有这么两封电报,我还是很怀疑~

家园 对头..!呵呵
家园 有道理

有苍野在,河里被人忽悠的机会就少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