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土地私有化的浪潮开始了--看胡景涛访小岗 -- 猪头笨笨

共:💬147 🌺10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否认你所看到的情况的真实性和土地转让呼吁有一部分

民意基础。

否则也不可能推出这样的政策。

但我觉得应该进一步分析。

农村劳动力入城打工背景是过去10年的全球经济大发展,而这一基础很快将不复存在。城市是否还能提供你所期望的那么多工作机会?

目前存在着这样的需求并非意味着长远看会有好的效果,当初房改医改教改之初也存在着一定的民意基础,但效果大家都很清楚。

我们是没干过农活,但下面这位应该干过吧?

外链出处

家园 还是不能一刀切呀

各个地方搞试点然后汇报,然后每个省内部搞政策,大方向不变。

家园 也不是咱们老百姓好惨忽的

虽然理论上来说是可以参户。

家园 我以为,如果外部条件没有,那就应该努力在内部创造

而不是说,外部经济不好,我们就让农民在家老老实实种地,等条件好了再改。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搞起来,那些抛荒的,租地给别人,容易搞规模化经营的地方可以先做起来,那些愿意自己种地的,不合适大规模种植的地方就先放一放以后再搞。

说到底,农民靠自己手里一块地发大财是不可能,但是作为农民的失业保险,对整个社会的稳定有巨大作用。那么,如果变通一下,土地租金不是一次支付,而是按年或者按季的形式来支付,是不是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家园 如何左转?

貌似这个调调很难左转啊?

家园 客观现实不会因为主观努力而改变

中国的内需再大也赶不上世界,世界经济不景气工作机会减少是必然的。

规模化经营是方向,但不是只有资本下乡+用包制+使用权转让一条路。但这条路是最可能推行下去的,因为它符合中下乘官僚的利益。

资本下乡过程中官僚们能得到的利益太大了,以中国的政治传统,我怀疑他们会不顾有没有客观条件都把这一条政策允许变为强力推动,甚至逼迫农民签订不平等条约以实现他们的政绩和利益。

土地租金的保障作用并不能代替土地的保障作用,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钱远不如土地上的出产实惠。这还是不考虑条约本身很大可能不平等的情况下。

家园 我也不知道会怎样转,我就瞎乐观

我不是开车的,所以不知道怎样转。我只是觉得这车好像要转了。正如老邓开车的时候,大家也不知道他会怎样右转一样。

家园 话语权在右派手里,所以每次开会前他们都会造舆论

造舆论说:“右右右!种种迹象表明,将更加地右!”但等会议开完一看,哪一次都没有他们说得那样右。

其实这是右派的老伎俩了,开会前制造舆论,说:“我有内幕消息,中央要向右!”然后开会中就对中央说:“我代表群众,群众要向右!”而一些群众也真就急了:“还右,再右就掉山脚下去了!”等结果一出来,既没有右派说的那么右,也没有群众想象的那么左,大家都不满意。右派不满意就回去赚钱去了,左派群众不满意就上网当网络革命派。

中央无论是向左还是向右,都只能是小幅度的,避免制造态度强烈的反对派。所以常常需要左灯右转或右灯左转。

家园 看看党国英在强坛怎么说的.

回答网友没事别说话acv:请问佳宾,土地流转是什么意思,相信大家都不太明白,是农村农民的土地允许私人买卖吗?早该这样了。

党国英:我刚才已经讲到,我们现在不是不能流转。比如我们承担地,可以有承包权、使用权,可以出让、出租,农户之间的地块可以调剂,就是换地,这是流转的方式。我们为什么还说要加强流转,比如说耕地。如果我们承包权进一步长期化,比如,实现永包制,如果我把一块地出让给我的邻居,这就意味着你永远承包,你子子孙孙都可以继承承包权这样一个土地,就变成别人的地了。而且这个地实际上它和我们所讲的私有权非常接近了,甚至它可以说是准私有财产,你还可以转让给邻居。因为我们现在实行“十五年承包”、“三十年承包”,出现了承包期到了怎么办,所以我们现行的制度影响了流转。

耕地的流转还有一件事值得注意,我要取得生产资金,我要贷款的话,我就要把土地抵押,抵押之后,如果我还不了帐,金融机构会把我的地收走,这种流转方式也很重要,但是我们现在法律不允许,《物权法》明确讲,农村的耕地、自留地、自留山是不可以进行抵押的,有一些通过拍卖、公开协商、招标一些荒地可以抵押,而农民的耕地不可以进行抵押。如何扩大流转,就是因为抵押的方式,永久转让的方式,可以通过我们深化改革产生出来。

讲到流转,其实社会的有一些部门,特别是商界,他们关注农村的建设用地如何流转,我们也给了一些限制,大家可以看到一些法律文献就可以知道,这个资产搞不活,经济影响会比较大,我想流转简单来讲,现在也可以流转,但是会受到一些限制,我们把一些不必要的限制搞掉它们,扩大流转的范围,提高流转的程度。

至于私人买卖问题,如果我们实现永包制,一块耕地我世世代代都承包的话,现在我全家要到城市去就业了,我把我世世代代可以继承的地,我要转让给我的邻居你要把它看成私人土地的转让,我认为也未尝不可。我想多说两句话,尽管我刚才强调,我们实行深化改革,未必就会出现大批的农民失去土地,出现土地占有的两极分化,未必会这样。但是我的意思,我们要对这样一个问题要有一个防备的办法。至于怎么防备,我们随后看时间,有时间我们会再进行讨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流转回人民公社?!
家园 所以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嘛。

在下面的人都知道,农业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大半来自于农民的首创,政府是发现、引导,成绩归功于农民。土地政策也要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成立和推广。胡温政府从政来,农村受益不少,如农业税,如农田补贴,农民是很感激的。当干部的只要把这事一亮,立马干群关系转缓。一般人我不告诉你。所以,即使土地政策有变,胡温也不会一刀切。

一看到土地改革就想到卖地,农民才不干呢,命根子呀。一刀切是不可能的。除非要在中国再来一场革命。

家园 只是随手记下一个感受

“客观现实不会因为主观努力而改变”

这句话我以前也比较认同,还有一种说法是客观是主要的,主观是次要的,客观决定主观而主观不能决定客观。

现在萨的看法有了改变。

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个时代,“大自然”这个词都已经变成了一种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残存的东西,所以,人类主观努力之作用巨大,已经足以对客观产生超越性的影响。

比如现在金融技巧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比客观规律有时候作用更大。

更极端的例子是如果有人通过主观努力把世界所有的核弹都引爆了,那一切的客观主观这类玩意儿就都见鬼去了。

我的看法是,在办好事儿上,主观努力无论如何无法超越客观现实,比如现在面临的全球经济衰退,靠主观努力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它扭亏为盈的,这里头,必须尊重客观的规律,主观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但是,在办坏事儿上,主观努力完全可以超越客观现实,起到主导作用,并完全逆转客观现实的正常发展方向。两宋文明被野蛮灭亡,就是人类主观努力给客观规律开了倒车。

所以,对人类的主观努力啊,顺着客观规律走最多是事半功倍与事倍功半的区别,倒着客观规律走,那足以带来灭顶之灾。

所谓逆历史车轮者,真是可以成功的,顺之者昌说的过去,逆之者亡可就没准了,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把开错了航道的船拉回来。

这或许是很值得我们恐惧和戒惧的一件事情。

所以,自古以来拨乱反正的功臣都是值得敬仰的,他们并非天然就会出现,要有极大的智慧和勇气。

家园 历史上消亡的民族和文明早就证明了

人类不是自然的宠儿,走错一步万劫不复的民族和文明太多了。

还有那说不清的未知大灾难,人类能强过恐龙吗?

家园 但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能把自己收拾了

非人类莫属,恐龙可没有这个本事

家园 说种田,谁能比得上我们这位老人呀。

袁隆平:应推行农民入股种田新模式

http://www.dami.cn/dami/hyzx/2008-09-02/dami.1220321445d77885.html

应该把这些农户农田集中起来,由种粮能手采用机械化种植,实行规模经营。”袁隆平说,他建议农业应该进行生产、经营模式改革。袁隆平解释说,现在,农民种粮大多都是散户,这样种植的粮食参差不齐,有的不懂技术。另外,很多农村青壮年劳力都出去务工了,这对种粮不利。农业生产应该规模化经营,由具备资金和技术的大户以承包或者其他更好的方式经营,其他农户以入股方式加入其中,收获获利后,再分成。这样,大量劳动力被解放出来了,粮食产量也提高了。

因为他看到什么呢?袁隆平忧农村无人愿种田 吁出台惠农措施http://bbs.0595bbs.cn/viewthread.php?tid=40304

总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李先生的看法也许对,也许不对,不敢断定。但是相信李先生和袁先生都是经过观察和认真地思考才得出自己的结论的。

个人看法,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这才是胡竞赛讲话的精神精髓。每一次农村的进步和创新,都是农民发明出来的。三十年承包权,狗屁!你敢在农民面前说一句,小心锄头。那是命根子。如果是一刀切,只能再来场革命。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尊重差异,尊重农民意愿,一步步来,慢慢来。其实,民间早就干开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