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土地私有化的浪潮开始了--看胡景涛访小岗 -- 猪头笨笨

共:💬147 🌺10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请看清楚了,所举的例子有针对性。

这里有些人呀,一看到土地流转就想到土地兼并,就想到农民破产。

土地流转也可以是好的。比如象你说的,每亩200元左右吧。也要过白送人去种。起码每年这亩地有200元。甚至于要贴钱给人种的。

不说例子。请问:租赁是土地流转形式之一吧。农民租出去起码要算过帐的。起码要农民受益才肯租。所以,你管他200元还是900元。900元是听大平山的朋友说的,他家出租的。两年前听过,今天又去证实,还是这个价。邻近一个镇少一点,700-800元。

我不知你要反对什么?反对我不了解农村,起码我就在农村,多少了解一点。你说这些个数字,我也不是专家。就象900元,只是问朋友,也不敢保证他骗不骗我。但有一点敢保证:起码他家里租给人种甘蔗是赚的!这里有些人呀,还真的一点不懂。你反对我的观点?大家就事论事,好么?

家园 群体性事件怎么了?是因为农田补贴的事么?

是土地流转的问题么?

你说那里还没事情

你更能扯,谁敢说一个地方不会出事?

为什么你老是扯不清。

打住好么?

家园 网上也有数字

3万多亩果蔗共支付农民土地承包金2700万元

广西兴业县力扶果蔗种植外链出处

每亩大概800元。其实900元恐怕是很高的,因为朋友家里的田地理位置还是土质,都太好了。邻近的一个乡镇,听说是七、八百元。但是怎么说,起码农民不会让自己亏。

老板可能也不仅是种一造甘蔗,也许还要种别的。

江湖险恶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然后到人身。。。。。。

打住,扯乎!

家园 我搞错了,向你道歉

刚刚问了一下南方的朋友,果蔗跟糖蔗不一样,卖的水果价,每吨可以卖1000元左右,每亩产4-5吨,大概是收入4000-5000元。

这样付900元田租是合理的,每亩总成本1500-2000,净利2000-3000。

所以你说收入5角,是指每斤果蔗5角钱,是比较合理的。

不过你举的例子,实在太特殊,非常非常特殊。每亩净收2000-3000,是付的稻田价,挣的果园钱。北方承包果园,每亩交上万的都有,看种什么果树。

大概也就种植中药才能比了。

不过,大声叫好的是老板吧,当地的普通农户能受益多少?

家园 这是这里土地流转的典型。

农民还是受益的。抛开这个特例,起码农民出租地,是要赚点钱的,900元也好,200元也好,总之是赚点钱。自己不用出本,而且他就可以去用本来用于种地的时间去做其它更能赚钱的第三产业或打工之类的。你是知道的,种地效益很差。结果一算总帐,农民觉得还是很合算。特别是有时能就地帮老板干活更好,不用跑到外面了。现在农村劳动力价格不低的。具体我就不好说出来又惹事非。你可问问你那位南方朋友。

老板发财是正常。他也要承受很大的风险,出很大的成本,没有一定的财力是不行的。象甘蔗价格波动很大,今年赚了明天不一定,还有天灾什么的。今年的台风“黑格”就让种植作物的损失不少。而这些是普通农民缺乏的。所以,农民不一定眼红。

其实,现在农村这些老板都是能人,可以帮农民开拓市场,带动发点家。平时修桥补路建设球场等等公益事业少不了他们牵头。及至热心的竞选村干部,他们部分人是得人心的。

就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老板和工人,关系怎么样,好不好,仁者见仁。我所接触的农民,还是能接受一部分人先富的。毕竟,农村的老板,都是实干出来的。

也谢谢你!

家园 水稻田改成果蔗田是否违反规定?

如果涉及是基本粮田,是不允许改种的。

另外我也觉得,你所说的这种流转大致上相当于办合资企业,中方出土地、劳力,外方出资本。如果收益不好,可能发生利益冲突。

家园 这两个问题

水稻田改成果蔗田是否违反规定? 如果涉及是基本粮田,是不允许改种的。

连片种植果蔗,国道沿线很普遍,都是公开的。除此之外,非国道线还有很多。网上讲的“3万亩”(实际没那么多吧,但也不会太少)主要集中在三个乡镇(只是印象,但不会超五个)。这样,对于这三个乡镇,可就不是特例了,是很普遍的现象。南方水田,每户按人头,每个人只有几分田而已,而且是分散的。除了租出去种经济作物的,自己还要留下部分自己种粮食,确保自己有米吃。而其它乡镇,规模种植的发展就没有那么好,大部分以种粮为主。

原因我想可能是,就全国来说,广西不是主粮区,影响不了全国粮食形势。所以对粮食种植抓得不紧。就我们这个地方说,粮食基本够吃(其实内部还是有点紧张,如饲料要从北方送来,也有过政府紧张粮食的时候,但就农村来讲,不愁米是基本情况)。农民最关心的还是多赚钱让自己过得好些。

所以,当部分地方将农田甚至基本农田用作规模种植经济作物,无论是政府还是群众,都不反对,甚至是支持的。底线是:不能将农田特别是基本农田用作建设,造成无法恢复耕种的局面。但是你想想看,种果蔗,或种其它作物,都是能恢复的。不影响农民的生计,又可让农民受慧,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经济,为什么要反对?事实上,这些乡镇是这里最富的乡镇,跟这个有一定联系。

另外我也觉得,你所说的这种流转大致上相当于办合资企业,中方出土地、劳力,外方出资本。如果收益不好,可能发生利益冲突。

我不敢说没有利益冲突。但冲突到什么程度,能不能承受?是不是到不可调合的地步?“如果收益不好,可能发生利益冲突”。用事实来说,租金方面,你老板种之前先得给农民支付了。一部分农民就有时间可以自己干自己的去赚钱了。然后是有些农民在自己地里帮老板找工,涉及工资问题,一般按月计、按工作量计,即使最后老板破产,还是能得到部分的。象种果蔗,一年赚了,可以吃几年,即使今年赔了,也死不了,你农民的工资还付得起。再说了,老板一般的长期投资,这年的工资不给,明年租地、用人,都没戏。还有一个就是说,农民是土头蛇呀!共同的利益和密切的联系,让同一村或同一族的人共同来跟你干。外地的老板恐怕吃不消,本地的老板也不敢太嚣张,自己家在这块地里呢。可能有些人怕什么官商勾结。其实,整个历程来看,政府在发展规模种植里面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政府主要是干些把别人果实吹成自己成绩的活。老板租地、种植,都是自己跟农民打交道,而这些老板也大都是来自农民又在农村中发财的,他们的脚上还沾着泥巴呢。

我们这里农民靠什么发家致富(农村是这么说的),主要靠规模养鸡,养公司的鸡,有好几家公司,保价收购,这个可以致富。种植是富不了的,种植能富,自己不会去种呀,是不。所以,把自己的部分水田租出去,自己种点够吃的,然后去养鸡,就成了这里农民在自己家里发财的路子。养鸡好的话,小康是没问题。不好,也饿死不了不是?这样的局面,出来反对,不是疯了就是丧心病狂了。(也许话重,但不是针对你,只是假设有人如果这么干涉、破坏)。

在农村,我有个感觉,农民其实是很聪明,只要为了自己的利益,总会想出办法,有些点子的灵活性,真是叫人叹为观止的。反倒是有了外来干涉,才是束缚农民智慧的障碍。

总之,拿这个跟中外合资来比喻,不太妥。致使可以成立,也不能全盘否认了。这是农民自己闯出来的路子,不说支持,但是大家能不能给它一个机会,让它自己发展看看呢?

家园 根据特点发展特色农业是好的

这个没有疑问。但愿你们经营好,能致富。

我只是问一下,改做果蔗田的是否动了基本粮田,如果动粮田了就不能多说,自己偷偷摸摸干得了,否则会惹麻烦。

养鸡其实风险也不小,要瘟了或者禽流感整场的鸡都没了。我挂职的时候看过养鸡场灭禽流感,一个大鸡场全空,那真是一个上午损失几十万。

实际上这个说明,要保证粮食和农民增收已经有矛盾。国家对粮田的补助还是不够高。田就那么多,要农民种粮收入就不高,要做别的粮食就保证不了。

家园 哈哈,我们这里用基本粮田种蔗是公开的

大家都没想到应不应该、合不合法的问题。要不你想想,为什么国道两边都到处开花,大家见怪不怪了。

养鸡是这样的。公司加农户。公司一般先给农民鸡苗、饲料,平时的技术、疫苗、药口也可以给;农民负责盖鸡棚,自己管理养鸡。养了一百多天这样,出栏了,卖给公司。公司保价收购,或设最低价,收上再卖到外地。公司扣除过去给农民的鸡苗、饲料等等款后,剩下是农民的。每次农民赚多赚少不一定,大概每只鸡利润1元左右吧。但是,一个棚可以养鸡三千,有两三个甚至更多棚呢?一年至少可以养两批的。等于公司和农民一起养鸡,一个出钱出物出技术,一个出地方出力,结合起来。这里面有剥削,但也有合作。起码,得让农民赚钱,而且要比种田的多,要不没有农户参加,你公司也发展不了。这样的公司很多,还有许多是小规模的老板也搞这个,这样公司就有竞争。农民可以选择公司,公司要千方百计发展养殖户,谁也离不开谁。所以,到这里会发现,山上都是鸡棚。

养鸡怕发瘟。我们这里还没有大规模的疫情造成大规模鸡死亡的情况。可能是公司和农民都很重视,技术、管理到位。最大的灾难是“非典”时期,差点一锅端。但这是人瘟不是?哈哈

实际上这个说明,要保证粮食和农民增收已经有矛盾。国家对粮田的补助还是不够高。田就那么多,要农民种粮收入就不高,要做别的粮食就保证不了。

确实是这样。种粮的越来越少。而且现在种粮的农民都是年纪较大的,年轻的不是不懂种就是不想种,也不想在农村待,也许有一天会没人种田。真让人担忧!如何让农民种田也能有较好的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这是个大问题。

集中土地,规模种植(已经在电视上看到湖南有农民租数百亩水田种粮食的)。是一种办法。这样可以提高效益发展精耕。袁隆平老人也提到过。他还说,粮贱伤农,要提高粮食价格,政府可以高价收购粮食,然后低价出售。基于这一点,他反对农田补贴,因为农民种不种粮都有补贴,还是提高不了种粮积极性。当然,就怕粮价上涨,带动物价,农民种粮的钱又打折扣。但,这些都是可以考虑。慢慢来,一步一步来,为了我们以后有饭吃。。。。。。。

家园 不采用粮食收购补贴是有原因的

你们那里,如果确实不适合种水稻倒也无所谓,但经合法手续把农田用途改一改会比较好一些,少麻烦。

不用粮食收购补贴是有原因的。

一是会引起国际贸易纠纷,有些单位怕惹事(但这其实是全世界通行的做法,做了也没什么好怕的);

第二个是现在对购粮款的管理监督不够,粮站经手的购粮款曾经出过大问题,波及面非常广,而国家收购粮不经过粮站又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要发放购粮补贴也必须经过粮站,先要把粮站这一头整好了再说。

不过到一定阶段,是肯定要用补贴价收购低价销售的。

家园 感觉LZ不了解农村

人家农民愿不愿意种地还是一回事呢,要发感慨也要问问当事人如何想吧。

我们这的农民早就在那么搞了,把地租出去给别人种,自己再打工或者做买卖,收益比单纯种地高的多。

别以为现在地主是什么好职业,不信的话LZ自己去乡下试试看,搞几十亩地很容易的,反正我们这那么干被农民欺负的反倒不少,毕竟人家是地头蛇不是?

家园 小块地没收益,土地面积大了就有收益了

所谓种粮不挣钱,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农户的粮田太少。

一家十亩责任田,收1万斤稻谷,最多也就拿7、8千,扣掉化肥农药种子等等,估计只能剩3、4千元,种两季最多就8千,这可是一家人一年呢。

可是如果种一百亩,一年可以收8万,这样才可以考虑买个拖拉机什么的。

家园 我们这边拖拉机倒是普及率很高

那东西不是只能种地,还可以跑运输赚钱,很多家里都有。

收割机之类大型机械个人买不划算,不过现在有出租的,到了农忙季节开出来挨村的转帮人收庄稼。

家园 挂个拖斗做运输车呗

我就是听着那个挂斗拖拉机声长大的,叫“啪啪车”。

如果种一千亩田,弄个收割机可能比较划算了。

家园 最后想通了,人家在海外,不懂是正常的。

别以为现在地主是什么好职业,不信的话LZ自己去乡下试试看,搞几十亩地很容易的,反正我们这那么干被农民欺负的反倒不少,毕竟人家是地头蛇不是?

哈哈!他们是不会想到的。他们以为中国农民都是愚昧无知好欺负,等着他们回来引路或打救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