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孩子是我们的老师(五二)十万个为什么 -- 荷子

共:💬38 🌺9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孩子是我们的老师(五二)十万个为什么

小朋友爱看书,曾经在姥姥家捧着一本怎样养花除虫的书看了大半个下午,让姥姥很惊诧。昨天,为了迎接新年,把我小时候的少年百科丛书等等找出来让他挑,结果人家要求全部摆上他的书架,号称要在五年内全部读完。

一起整理图书的时候,看到《十万个为什么》,小朋友突然提了个问题:

“爸爸,我一直有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数数,数到九十,后面就是一百,而没有十十,数到九百;后面就是一千,没有十百;数到九千,后面就是一万,没有十千;但数到九万,后面却有十万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听到他问这样的问题,我真是很高兴。

前一阵子丁坎兄从两个经典智力题上讨论了知识表示的重要性,很是心有戚戚,这次就着这个《十万个为什么》的问题,简单的说两句,算作一个小包子吧。

随便聊,都是一家之言,自己的粗浅认识,说的不对的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语言特别是文字,事实上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描述,也就是说,是一种表示,既然是长期历史和环境形成表示,当然就有局限性,夏虫不可语冰,不同的地域,会形成不同的文明,当然也就有不同的文字表示,这个话题很大,这方面我能说得很少,而且不是本文的重点。

但是反过来,这种表示对于我们认识和改造(没想到更好的词)世界,是有相当大的影响的。

方言甚至不同的语种,有待专家考证,这里仅仅说说数学符号的变迁对思维的影响。

记忆最深刻的关于计数的故事,当然来自于《从一到无穷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两个贵族决定做计数游戏——谁说出的数大谁赢。

“好,”一个贵族说,“你先说吧!”

另一个绞尽脑汁想了好几分钟,最后说出了他所想到的最大数字:“三”。

现在轮到第一个动脑筋了。苦思冥想了一刻钟后,他表示弃权说:“你赢了!”

这两个贵族的智力当然是不很发达的。再说,这很可能只是一个挖苦人的故事而已。然而,如果上述对话是发生在原始部族中,这个故事大概就完全可信了。有不少探险家证实,在某些原始部族里,不存在比三大的数词。如果问他们当中一个人有几个儿子,或杀死过多少敌人,那么,要是这个数字大于三,他就会回答说:“许多个”。因此,就计数这项技术来说,这些部族的勇士们可要败在我们幼儿园的娃娃们手下了,因为这些娃娃们竟有一直数到十的本领呢!

小朋友关于《十万个为什么》的这个问题,我小时候有过,相信不少朋友也有过。简单的说呢,十进制计数法,除了0-9之外,还要求我们的文字中,每一级都要有一个文字来表示基本单位,个十百千万,但同时,万又是一个更大的基本单位,这样方便表示更大的数,而不需要太多的基本单位。

记得三年级左右,还学习了三位一节(加逗号),四位一级(西方计数法的基本单位是千)

后来,还找到并记住过中国古代的十个大数,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还有受佛经影响的恒河沙,那由他,不可思议等等

由于电脑的普及,CPU的主频,内存和硬盘等存储介质,现在的千兆吉泰KMGT系列为更多人所熟知了,以至于兆这个词最常见的含义由万亿变成了百万。

0的引入和相同的数字在不同位置表示不同的意义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而且,这是计数法极大的进步。这一点,现在仍然在很多地方使用的罗马数字就是个典型的落后的例子——

虽然IX XI(911)具有很强的对称性美感,但罗马计数法每个符号代表的数值大小固定,再加上用小单位符号在大单位符号的右/左表示加/减,使得计算极其复杂,记得在《数学的童年》里有这么个例子——用罗马数字计算123*165,竖式就不用说了,结果竟然是有20个M(1000) ,2个C(100), 1个L(50), 4个X(10), 1个V(5)表示的20295!(没找到图,遗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难怪说中世纪的时候会做除法的就是数学家

无论如何,数学符号的统一,是人类交流的福音,也是人类思考的利器,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反过来,也会影响人类的思维(关于微积分符号等等的变迁也是很有趣的事情,剩下的以后再说吧),而且,也必然会不断发展前行。

今天忙里偷闲,啰嗦这么多,似乎和亲亲宝贝离题太远了。

祝大家新年快乐!

关键词(Tags): #孩子是我们的老师元宝推荐:希宝,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
家园 您的书真好,还能买到吗?

您的书真好,还能买到吗?

家园 看到了儿时熟悉的书

十万个为什么当年似乎是每家必有的科普读物吧。

很怀念那个时候的书籍,根本不用怎么动脑子选。

现在你玩命也不一定挑到几本好的,反而不如去逛旧书摊收获大。

家园 说得太对了,

现在需要的,是“选择的智慧”

家园 很难了

少年百科丛书,后来90年代出了一次精选本,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当时买的太少,没有多补几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十万个为什么,现在的版本太多了,

倒是从一到无穷大,后来有修订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现在有重印版,我又买了一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您要有好书也请推荐一下

荷子:【长期有效】请大家推荐给孩子们看的好书好电影,有花有宝

家园 双语小朋友就时常会混淆

万和十万,新加坡大人小孩都这么说:十千、一百千。中西结合。

家园 有好几本书,我都没有看过
家园 盖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我也买过,

还有另一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的书也很好。科幻的最有名的就是儒勒-凡尔纳了

家园 上花。您是怎样给小朋友解答那个问题的呢 是不是

说 一百就是十十 一千就是十百 一万就是十千 十万就是十万 然后百万 千万 万万(亿),在这个量词系列里面,十万 百万和千万这三个量词没有使用新的词,只是在万前面加上不同的倍数词。

家园 荷子,请教一个问题

8+?>13,最小数是?

(下面的是画图的,我不会,用数字代替)

两个五角=三个三角

四个五角+一个三角=几个三角

我现在为难的是如何让我家妹妹明白,碰到类似的马上可以做

还是觉的女儿不如儿子呵

(想当年,她爹一看就明白,提笔就做,做啦老师就拿来当标准答案贴在黑板旁)

难道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我快成啦九斤老头啦)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嗯,这个很有趣

百万呢?直接说兆了?那亿是不是百兆?这样就是完全西化了。

也正是我写这东西的目的——语言影响思维,没空展开了

家园 跟小朋友不可能说那么深

我就告诉他,十进制除了基本单位(个十百千)之外,对于大数,万是一个基本单位。

这么说他也未必理解,但重要的是鼓励他这种发现的能力,培养他体会思考和发现的乐趣吧

家园 【原创】孩子是我们的老师(外章5)数数的学问和发现的快乐

cococal兄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cococal:荷子,请教一个问题

8+?>13,最小数是?

(下面的是画图的,我不会,用数字代替)

两个五角=三个三角

四个五角+一个三角=几个三角

正好最近小朋友期末考试了,看了一些他的题目有些感想写下来

不用说河里的科学家,对于普通的成人来说,这两道题目都是用不等式和方程来解决的

但是对于6、7岁的孩子,这样做显然是勉为其难

我问了一下我们家小朋友,他的思路是这样

第一题,首先8+8=16肯定满足式子,要找最小的么,他就想8+7=15,8+6=14,8+5=13,嗯,这个不行了,所以最小的是6

第二题,两个五角=三个三角,所以四个五角=六个三角,那么四个五角+一个三角=七个三角

这样的思路,是典型的孩子的思路

我翻了翻孩子的数学书,感觉比我们小时候丰富了许多,虽然只是教20以内的加减法,但认钟表,分类,几何形状识别,还是相当有意思的,这个以后有时间再说吧

这里我想说的是,从cococal兄的第一个问题引发的思考,究竟数是什么?

看过一点皮亚杰的儿童发展心理学,记得他特别强调概念的形成,尤其是数量和大小

我是在初中的时候看的柯朗的《数学是什么?》的,现在复旦重版了,名字也倒了个个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本书给我留下的第一个深刻的的思考就是——我们的自然数,不但具有计数功能,同时还具有序数功能

所以我发现小朋友的练习题,很多都在反反复复的问这个问题——谁比谁大,谁比谁小,

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到比较一个数和一个算式;到比较两个算式;到有了不等式符号和一边的算式,在另一边填数,最高形式,就是cococal兄这种题目了

我们家小朋友我现在并没有给他额外的数学辅导,所以并不突出,连乘除法都不会(他表哥在幼儿园就学会了乘除法)

他最不擅长的题目,也是填数,主要是分组一类,简单的比如说把0-10不含5共10个数,分成两组,每组5个,和相等;难一点的就是图形的了,比如说中间是个3,通过这个3有若干直线,每条线两端有两个圆圈,要求把1-10的数字填到周围的圆圈里,要求每条直线上的3个数连减的结果是2

这样的题目,千奇百怪,当小朋友第一次遇到的时候,感觉无从下手是很必然的,我是这样跟他说的

1。数学就是要勇于尝试,不知道该填什么,随便填一个先,

很多题目看似困难,填上一个数之后就很显然了。比如上面那个连减的题目

2。很多时候,尝试要有规律,可以从大到小,也可以从小到大

这一点很重要,穷举法也得有个开始啊,有个顺序就不会遗漏

3。掌握一个平衡原则,如果最大的分到某一组,往往需要把最小的也分过去;或者最大的分到某一组,第二大的分到另一组(组数多了可以类推)等等

这三条,我写在纸上,压在小朋友的书桌上,现在看来,效果还行

cococal兄的第二个问题,我觉得更是依靠观察思考和实践的题目——其实就是人脑模拟解线性方程(组),必须养成他动脑思考这些小技巧,才能培养起对数学的爱好和能力

小朋友的表哥一直学习挺好,但前一阵子总是说学习没劲,为啥?因为觉得学的东西没用,他才5年级!

我这里有一个很简单,但确实很好的例子——数学有用么?

有一天小朋友的语文作业是写生字,但他的生字本只有最后一页了,他没有把握究竟能否写完,是否需要换个本子,正好我看见了,就坐下来和他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生字本一行有9个田字格,老师要求每个字中间空一格,那么,每行能写5个字(这是数的)

其次,生字本每页有7行,那么,这最后一页能写35个字(这也是数的,小朋友不会乘法,但恰好会一五一十的数数)

第三,就是数生字了,这里我帮了忙,前四课生字个数是4,4,4,3,那么一共是15(小朋友算的),接下来是3,4,4,4,那么也是15,这样一共就是30,最后一课是3个,所以,总共33个字

最后,我们发现,生字本的最后一页足够写完这次作业的

我的体会就是,培养孩子体会发现的快乐,比学会知识要重要得多

关键词(Tags): #孩子是我们的老师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几天没下河,刚看见,抱歉,回复在您楼上了

荷子:【原创】孩子是我们的老师(外章5)数数的学问和发现的快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