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与CRH1动车售后服务人员一席谈 -- 忘情

共:💬81 🌺248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与CRH1动车售后服务人员一席谈

与CRH1动车售后服务人员一席谈

一直以来,关于高铁、关于CRH系列动车组的种种争议不断,坊间各种传闻颇多,真假难辩。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光看那些公开的宣传资料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同时我觉得调研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要调查产品的使用方、维修方的意见以及乘客的感受,厂商的说法也应该作为一个参考。

非常遗憾的是,我只是一名基层技术人员,不可能象铁道部总工程师那样掌握全面情况,也不可能拥有装备部那些详尽的材料,甚至连本局CRH系列动车组的故障统计我也拿不到。所以有些网友向我提出的问题在我看来其实更应该去问部长、总工程师、铁道部发言人、相关研发厂商。因为资料的缺乏,我拿捏不准的事,不敢轻易表态。

咱们局在第六次大提速时,使用的是CRH2型动车组。后来部里下来调研,把CRH2调给了兄弟局,把兄弟局觉得不好用的CRH1调给了我们。谁让咱们是个小局呢?

CRH1刚来时,我们动车所的弟兄们一致强烈反映不如CRH2好用、好修。但经过这么长一段时间适应,现在反映情况比刚来那会儿好些了。

相关生产厂商在我们这里有一个售后服务组。今天上午,我和他们的负责人进行了一次交流。说实话,这个交流过程在我看来更象是外交辞令,对方非常非常警觉,对我的身份和意图反复进行盘问,有些问题的回答语蔫不详,而有些问题则是刻意回避。我把这次交流的主要内容如实记录于下,作为一个资料留作日后参考。因为对方姓X,所以下文中我就用X代替其姓名。另外,为了让大家能看明白,有些地方我换成了浅显易懂的说法。

。。。。。。

忘情:我们普通车上都装备了轴温报警器,但如果轴报探头途中损坏引发误报警,列检人员需要采用其他方法、甚至是经验进行判断比对,既要求避免盲目停车,又要求绝不带高温车运行,请问CRH1上有没有综合诊断系统,车载电脑能否根据其他传感器传来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过滤掉误警?

X:没有。CRH1上的轴温报警和普通车上的轴报器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数字信号。你所说的综合判断误警在技术上是可以做到的,比如说通过时间节点对比,温升曲线的对比,可以判断出是轴温真出了问题,还是系统误报。不过我们认为没有必要这么设计,太麻烦。而且部里刚下了文,如果司机发现这种报警,有权立即停车,无需请示任何人。

忘情:中途停车非同小可,尤其是CRH动车,一停车,部里就立即知道,马上要追问原因,如果是误报,相关方面会不会受到处理,这是个麻烦事。

X:这是部里的最新规定,如果司机和随车机械师配合得好,提前做好准备,车一停就在报警车厢下车,那前后只需要两分钟。上一次之所以停了七、八分钟,那是因为随车机械师没做好准备,一时没找到点温计。

忘情:你们CRH1是瑞典的,CRH2是川崎的,CRH5是阿尔斯通的,当初招标时为什么会这么搞?

X:铁道部希望从不同渠道引进不同的技术,想把各家的东西揉合到一起去。

忘情:CRH1和CRH2现在各有多少组在运行?

X:我们CRH1是40多组,CRH2是60多组。

忘情:你们CRH1卖给中国的单价是多少?

X:这是商业秘密,我不能告诉你。

忘情:我不问具体数额,你说个大概就可以了。

X:一点五亿左右吧。

忘情:冒味地问一句,07年“4.18”大提速第一天,全面开行动车组,据反映,CRH1的故障率远远高于CRH2,请问这可能是哪方面的原因?时间仓促,磨合期不够?还是设计问题?质量问题?水土不服?

X:CRH2前15列全是日本原装进口,我们CRH1是全国内生产的,当然会有区别。

忘情:有一种说法是CRH2只是前3列原装进口,然后是散件组装,再逐步国产化。您说的前15列全是原装进口,确实吗?

X:确实。

忘情:CRH1一列都未原装进口?

X:没有,我们都是在国内生产的,不断进行本土化改进,现在为止已经做了1200项改进。CRH1在国外只有三节车厢,而国内五动三拖,而且还两组重联,跑的强度远远高于国外。

忘情:我听说CRH1在国外不仅只有三节车厢,而且是那种观光列车,一周也只运行一、两趟,是这样吗?

X:是这样的。

忘情:你们的生产基地在青岛?

X:是的。

忘情:具体位置是在吉洪滩吗?

X:是在吉洪滩。

忘情:那你们和四方有关联吗?

X:我们是合资的,老板是以色列人,四方在我们公司有股份。

忘情:能问一下四方在你们公司的股份比例吗?

X:四方占百分之五十。但实际上我们公司只是使用四方的土地和厂房,它就以这些东西作价入股,其实我们和四方是竞争关系。

忘情:既然是这样,那为什么四方又要以土地、厂房入股呢?

X:这是98年朱容基总理访问加拿大时就鉴订的框架协议,这只是中方履行协议而已。我们公司引进的是加拿大庞巴迪的技术。

忘情:那么四方作为你们公司的股东,它能获得技术上、经济利益上的收益吗?

X:经济上肯定有收益,我们每年要上交利税的。技术上嘛,我们公司是独立法人,铁道部一威胁,四方厂的头儿就吓坏了,我们公司是独立法人,按合同办事,不吃那一套。(这个问题其实是我真正想问的核心问题之一,但只能绕着弯问,可他的回答让我越品越觉得不是滋味)。

忘情:你们公司有多少人?和四方在人力资源方面有没有什么合作关系?

X:我们公司的产值和四方相当,但我们只有2000人,四方有20000人。我们的人是对外招的,到处挖墙角挖来的。四方有许多人想到我们公司来。

忘情:你觉得你们的CRH1和CRH2相比,哪些技术有优势,或者换句话说有什么特色?

X(踌躇了半天才回答我):我们CRH1是欧洲90年代的最新技术,而且我们正在开发380公里的动车组。CRH2是新干线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技术。小日本是绝对不会把核心技术交给你们的。

忘情:这么说来CRH1的核心技术我们都已经掌握了?你们现在生产的产品所有的东西都是国产的?比如说分散动力包、车载集中控制系统?

X:象动力包,转向架这些东西现在都是国内做的,但有一些电脑芯片国内还做不了,还得用原装的。

忘情:你觉得和CRH2相比, CRH1在可维护性的比较上,有什么差距?

X:这个问题我想问你,你们通过比较有什么看法?不要紧,有什么说什么。

忘情:我们的职工反映,也许是因为民族特性的关系,CRH2有许多方面设计得比较人性化,用惯了CRH2,刚开始用CRH1时感觉非常不适应,感觉许多方面与CRH2差距较大,但用过一段时间后,适应了,感觉也还能接受。

X:CRH2的设计理念是全车只需要一个技校毕业的电工就能把维修工作全部拿下来,我们CRH1则要求至少是本科以上学历才能全面掌握,我们公司招员工也是这个标准。但是,我们的维修费用比CRH2要低。

忘情:虽然现在本科生卖成了白菜价,但中国铁路的现实摆在那里,人员素质摆在那里,要想让每个维修人员都有本科以上学历怕是不太现实。况且现场维护、运用和厂品生产、研发不同,未必需要什么都从原理到工艺样样精通,

X:这个就不是我们公司所考虑的范围了。

忘情:CRH1的车门设置和国内大不相同,它设置在全车的五分之二处。请问它这个设计理念是什么?

X:是二分之一处,这是为了分流旅客。

忘情:但中国旅客习惯从车端门上车,朝一个方向走,寻找自己的位置。如果不是经常坐CRH1的,可能上车后并不明白左手半截车厢和右手半截车厢的座位号设置,反而可能会走回头路、拥堵走廊。

X:这就不是我们所考虑的啦。

忘情:CRH1现在的标定速度是200公里,我想问一下,如果按其实际能力,能跑到多少公里?

X:实际上能跑到250左右。

忘情:那么既然这样,你们除了在监控系统里做了限制,使其无法超速之外,是否许多部件做了降级处理?

X:这个我们是按合同来的,铁道部招标时标书里明确是200公里,我们公司就按200公里做,当然了,我们也留了提高速度的余量。

忘情:那么有没有可能,比如说取消设置里的速度限制,来达到我们所需要的速度?

X:这个必须要通过我们,别人破解不了我们的东西。我们是独立法人,严格按合同办事。当初铁道部合同里就是说200公里,如果现在要我们取消限速,那得另签补充合同,我们是要收费的。别说我们的东西别人无法破解,就算是擅自破解了,一经发现,我们公司是要追究其法律责任的,不管对方是谁。

忘情:京沪线上那种全列卧铺的动车组是哪家的基本技术?

X:是CRH2的,我们公司也参与了竞标。

忘情:这种车下面反映很大,基本上是一个失败的运营理念,当初你们厂家是如何考虑的?

X:这不关我们的事,铁道部提出标书,标书里怎么写,我们就怎么做。理念不是我们该考虑的问题。

忘情:铁道部最近签下了京沪高铁100组动车组的大单,总金额达300多亿,请问这是以哪家公司为主?

X(犹豫了半天):我只能告诉你,我们公司也在其中参与了。

忘情:我能不能这么理解?京沪高铁的这100组动车就是部里对几种CRH引进后这几年的表现进行综合评订后,各取所长,将各种技术揉合在一起的结果?

X(思前想后老半天,吞吞吐吐欲言又止):这个就说不清楚了。

。。。。。。

以上就是交流的主要内容,我如实记录下来,但不能保证他对我说的全是大实话。至于从这个谈话中能得到什么信息或结论,那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元宝推荐:爱莲,
家园 沉宝

忘情兄怎么评价四种CRH的优劣?

沉宝
家园 不好说呀

3型车,5型车我都没见过实物。1型车,2型车我虽然看过,但是没亲自动手修过,许多东西拿不准。况且我们局的动车数量有限,有效样本不足,而且我们这里的天气和路况很恶劣,有些东西是否有共性我不敢下结论。而且动车是我们的宝贝,许多东西是保密的,我不是动车所的工作人员,许多东西不能接触,只能在平时和工作人员的闲聊中积累一些信息。今天上午我和1型车售后服务人员的这个交流中,我觉得虽然他作为利益相关方,说的话可能不完全客观,而且态度比较傲慢,但有些东西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家园 这位X和他所代表的一方绝对符合亚里士多德的人体生理学。

他们脖子顶上那个脑袋不过是为了不让心脏太热,起一个“冷却”的作用。一个生产厂家不考虑使用方的维护,不考虑最终顾客的实用性感受,不考虑发标方标书的合理性,那他们考虑点什么?他们还能考虑点什么?

家园 唉,只能说忘情真敢问,他也真敢答。
家园 技术的归技术,商业的归商业

作为外行,只想谈谈读后感.

技术上

对于报警,石油化工行业的一些企业技术规范明确要求报警仪表和测量仪表分开,也就是说双重备份.一旦报警仪表失灵,还可以通过测量仪表读取正常操作参数.如果应用到LZ所在的行业,这牵涉到铁道部(标书)的技术规范,多用一个仪表要比工控机分析baseline基准线的方法更可靠.

商业上

X没有说错什么,一切都以合同为准,以铁道部发出的标书技术参数和规范为准.国外有些公司提倡lean production,也就是你出什么价要求的是什么,我就按照这个要求做,绝不给多余的,当然工程上总有一个设计余量(安全系数,SF)的问题.

如果我是你,会问的更详细一些.CRH1现在的标定速率是200公里,如果按其最大设计速率和测试速率,各自能跑到多少公里?标定速率一定小于最大设计速率和测试速率,这是常识.如果X所说的"实际上能跑到250左右",是指最大设计速率,那么提速到240应该没有问题.但如果250是最大测试速率,安全第一,保留一定的安全系数是应当的.也可能忘情写的简单了些,造成我的误解.

只要是购买了厂商的售后服务和保修,一旦擅自修改限速,保修就会自动丧失.至于如何取得厂家授权提速,只要在安全系数允许的范围内,都是商业行为.若大的中国市场,利润可观的零部件售后合同,有可能压低价格甚至免费获得提速授权.

这要看经办人的手段和良心了.

家园 【讨论】向忘情提个问题

象动力包,转向架这些东西现在都是国内做的,但有一些电脑芯片国内还做不了,还得用原装的

请问CRH的操纵驾驶系统呢? 是否已经达到“自主知识产权”呢?

因为,在留学时曾经与法国汽车零件制造商Valeo(就是在04年,诬陷一名中国实习生是商业间谍的公司),在法国的采购部门员工交谈。对方告诉我,他们在中国采购的零件已经完全达到欧洲标准(说明中国汽车主要零部件制造已经很高的水平),当然,工业设计这块就落后很多。那我就问是不是,用这些零件就能“拼”出一辆汽车呢? 他说没有这么简单, 因为目前欧洲出厂的中高端车,操纵系统基本上已经实现电传了,所以, 对电子传感器和操纵系统软件要求就很高了, 这方面中国还达不到欧洲的标准。

所以, 对照到CRH的引进, 你们局在实际使用中,对系统的使用有什么看法么?

家园 感觉就是老外拿中国作实验场了

顺便挣钱

家园 可最后你不是还买人家的产品了
家园 感觉这个X也比较实在

很多东西确实不是人家应该考虑的,只能说铁道部写标书的人有问题。我们以前单位写标书,就是拿生产厂家的介绍做参考。

家园 我觉得他能说的都说了

很多事情恐怕也不是他能十分清楚或者有权说出去的。

家园 说到技术转移的问题

很多人都觉得老外死活不肯把技术给中国人,我觉得和我们“山寨”的时候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有很大关系。

我讲个笑话,我有个室友参加我们学校和国内一个研究机构的合作项目(他是法律方面的专家),国内出人,国外出钱。开始的时候国内的那些家伙一心想早点拿到钱,对知识产权这个问题是能让就让,我们学校高兴的要死,以为占了大便宜,我舍友回来告诉我,我们两个吐了半天血,大骂买办卖国云云....

过了半年,我舍友回来告诉我最新进展,云:国内拿到钱了,直接不按合同办事,查不多等于单方面撕毁合同了....我们学校气的吐血,当初不要知识产权的是你们中国人,现在翻脸就不认自己说的话了啊?

一叹。

说真的,我要是老外,也不敢随便和中国人搞技术合作了。

家园 One shot game

Like there is no tomorrow.

界才认清发展中国家的实质,唉,就当作“南北合作“吧。

家园 不都是7\80年代的技术了吗?

磁悬浮倒是的,不过我们偷师也不少。

家园 获标前后目标函数 不一样的

获标之前,设计产品应该会考虑使用方的维护,考虑最终顾客的实用性感受。获得合同以后,当然只考虑如何完成标书设定,不必考虑合理与否--那时铁道部的问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