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日本政坛掀“世袭议员”风暴 -- 萨苏

共:💬72 🌺16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说的这是另外的问题。

很多人都这样想

如果看到日本选举前,干部动员到每家每人,就能理解普通人和门阀竞争的难度了。

你说的这是另外的问题。外来者挑战在本地经营多年的“地主”当然有难度啊。问题在于,在其他地方,推荐自己子女来选的胜率未必有有推荐弟子来选的胜率大。这种情况下,地主的接班人仍有优势,却不一定是自己的子女,而是他选定的弟子。

家园 估计在90年代选举制度改革之前不会是这样。

其次,这种划分固定势力范围的“世袭”现象,也导致自民党内部新鲜血液的流失。这是因为,当在一个选区中存在某个世袭门阀的时候,自民党不可能在这个选区再推出新的候选人。那样将导致票源的分散,而无法与反对党抗衡。作为一个党派,所能控制的选区和选票大体是固定的,所以“世袭”议员的存在,就自然减少了非门阀出身,但有才能的新人得以上位的机会。
如果采用即时复选制度也是不用担心选票分散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加强竞争性。甚至于改回过去的中选区制,也会让二世子与党内其他候选人加强竞争性。

家园 这些人说的完全在理。

从这几天日本政界的反应看,对此自民党内出现了更多反对的声音。包括众院运作委员会委员长小坂宪次(父为原外相小坂善太郎),代理干事长石原深晃(父为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行政相甘利明(父为众议院议员甘利正)等纷纷发表反对意见,认为日本宪法规定每个人都有当选的权利,而且,每个人都有自由择业的权利。从这个角度说,限制门阀子弟参选是违反宪法的行为。
这些人说的完全在理。所以在我看来,要解决世袭问题。一是加强公款补助候选人参选的力度,降低私募资金对选举的影响;二是针对选举制度进行改革。要么改回中选区制度,要么不改选区,但把投票制度改为即时复选(也称“单一记名可让渡制”)或博达-计分制。以避免选票分散可能对本党造成的冲击,从而鼓励党内竞争。鉴于单纯的中选区制度下,仍然有选票分散的问题,所以我倾向于对投票制度进行改革。

家园 台湾的门阀政治也开始形成了

门阀政治能流行揭示了民主制度的一个巨大缺陷,即在选民对候选人不熟悉的情况下,光听选举期间的表面之辞,很难作出正确的选择。因此,与其选个不知路数的新人,不如选个有根底可查的世家子弟。

议员世袭就赖于此。政治世家通过在选区的常年耕耘,选民对这个议员已经很熟悉了。在这个选区,该世家拥有相当的人气,信用度高,且培养了选民的忠诚度。当政治世家推出子孙辈作为议员候选人时,有长辈的背书,选民很自然会把票投给世家子弟。

因为对于选民来说,世家子弟虽然年轻,没经历,知名度不高。可他的祖父辈咱们熟悉啊,是知根知底的。其他的新人,生面孔,鬼知道是什么路数,值不值得信任。

家园 世襲をなくさない?

 

家园 在自己的选区,子女和弟子也是一样的机会

子女能否被选上关键是长辈愿不愿为其背书。选民的票其实是投给长辈的,而不是给子女。

家园 是不是也有很多日本人这么想?

“咱们家从大正13年起就投他们家的票了,老祖宗这么做一定是有道理的,咱们这一辈还是继续投下去好了。”

记得老萨在哪个帖子里说过,日本人常常在工程问题上这样考虑。那在政治问题上是不是也这样想啊?

家园 台湾也挺严重的

国民党9个正副主席,5个是政治世家出身。

家园 你可能没理解我说的区别是什么。

在自己的选区,子女和弟子也是一样的机会。子女能否被选上关键是长辈愿不愿为其背书。选民的票其实是投给长辈的,而不是给子女。
你可能没理解我的意思。如果子女是在政治上出众的人,那么子女和弟子就没有区别。如果子女是政治上的门外汉,那子女和弟子就大大不同了。因为弟子起码是门内人。

家园 门内人又如何?

没有大佬的看顾,门内人照样选不上。大佬不提名你参选,你怎么选?

家园 这种所谓门阀不是民主制度特有的吧?

台湾的门阀政治也开始形成了

门阀政治能流行揭示了民主制度的一个巨大缺陷,即在选民对候选人不熟悉的情况下,光听选举期间的表面之辞,很难作出正确的选择。因此,与其选个不知路数的新人,不如选个有根底可查的世家子弟。

这种所谓门阀不是民主制度特有的吧?西方中世纪封建制和中国周以前,门阀是法定的。世家大族的官场影响,在唐朝初年还很大。新中国,不也还有李鹏、薄西来什么的……

不是说有世家存在就是缺陷。关键在于看世家出身的人本身是否具有适宜的政治能力。如果是无能力而居其位,那才是缺陷。

家园 听不懂我说的话,那就算了。
家园 当然不是

但民主制度的这种缺陷为门阀政治在民主政体下开花结果提供了温床。

从理论上讲,民主制度和门阀政治不是应该格格不入的吗。

家园 不同集团实力不同,才导致政治地位不同。什么制度里都一样。

当然不是 [ 纪琮 ] 于:2009-04-24 07:41:01

但民主制度的这种缺陷为门阀政治在民主政体下开花结果提供了温床。

从理论上讲,民主制度和门阀政治不是应该格格不入的吗。

我认为恰恰是不同集团本身实力的大小有不同,才导致在政治上占有的位置不同。门阀只是集团政治的一种体现。这在一切政治制度上都是如此。要想消除集团政治,根本上是达到共产主义。难道不是这样吗?

你应该是不熟悉中外古代史的。我不理解为什么你单单认为民主制度下有门阀政治的温床,而封建制度或极权制度下就没有门阀政治的温床。而且,在极权制度之下,搞定几个领导就可以了。民主制度下还要想办法搞定那么多选民才行。明显是民主优于极权的,怎么到你的眼里就变味了呢?

家园 嗯,台湾地区也是

记得曾经看到说连战胖儿子,升的挺快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