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del -- 米高扬

共:💬56 🌺1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del
家园 有个小说叫抗战狙击手

写的特好,看的过瘾。

我也时常意淫如果TG有好的狙击器材,训练有素的狙击手,是不是会多留一些鬼子在中国肥田。

据说山东军区的TG就出了不少好枪手,似乎就有狙击手类型的牛人。

家园 观望兄说绝对了吧

抗战时候的情况不好说,

但你说现在中国的光学仪器"是垃圾"

可能绝对了吧

海欧相机,可是引进的东德的来卡生产线呀

65(?,是这个型号吗)望远镜 可是公认的光学精品

88的镜子,可是山寨的人家原装镜呀.

你说提出的 :到目前都不能生产光学玻璃"太离谱了吧.

99G上面那个激光压制系统里面的光学棱镜组,是哪个国家出口给中国的呀?? 那个算不算光学玻璃,多镜面要求高不高呀.

家园 激光压制的我不知道,

但中国目前制造镜子的玻璃是进口的.还有,中国不少光学设备的材料(特别是激光类的是新材料而不是玻璃).

望远镜的材料,要求不算高,但就是望远镜的材料一直也是进口的比较多.当然,也有国产材料.但高精度的国产料就不行.象海鸥相机.早期的镜头都是进口的,后来才利用设备自己制造.

象中国的制镜玻璃.透光效果等比不上日本德国或者原苏联的东西.

还有,我没说现在不生产光学玻璃.但比不上外国的.象现在国际市场的低挡相机,它的镜头一般在深圳或者东莞磨的,就有一部分用国产料.

比如,九八年在中国,最好的玻璃是广东中山的玻璃.它的一毫米的一箱是三千二(50CMX50CM一百片装),而德国的是八千九.日本的便宜点.但日本的一般没多少人用.

做镜头的玻璃,日本的都还是没到顶级的水平.但比中国好多了.象中山那个厂就是日本人带设备和技术人员开的.日本原装的进来也就做他们的佳能,索尼等傻瓜机的镜头.

还有,国内的冲印照片的机,国内有不少厂生产,但镜头全部是进口的.一套国产抗冲印机,就十来万快钱,但就几个镜头的成本就几万了.

还好,今天已经是数码了.那种底片用的不多了.但你也从中看到这些镜头的处境.比如照片的抗印设备.放大机吧.国产的原装的只有黑白机是用国产镜头.彩色的一个国产的镜头都找不到.

当然,国产的望远镜当然有一些是好的.但望远镜它并没有要求的很苛刻.但阻击镜的要求就高了.

阻击镜的工艺要求比其它的都大.接近天文望远镜的要求.今天,中国在做这些东西的时候,还是水平不高.

象八五阻击步枪,它的镜的问题就很大.朋友说过.九几年在俄罗斯收垃圾找回一批SVD的镜,装在八五上,朋友的话,那些枪就活了!

中国在新材料上是占有一定的优势,您说的激光压制系统里面的光学棱镜组这些东西材料已经不是普通的玻璃了.而就算是这样的东西也不能类比阻击镜.

---------------------------------------------

想一下,就算是今天,中国的阻击镜在国际上也是属于低水平.您能想象六十多年前的敌后根据地能做出阻击镜吗?

家园 狙击类架空看多了就容易把“狙击”想像成包打天下的万能药

“狙击”作战多爽,舒舒服服地远远地呆着,二拇手指头一勾,敌人就放倒了...

问题是这么“爽”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狙击手是练出来的... 别听他瞎扯什么“狼奶养大的天生神枪手”,没谁是天生神枪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

抗日根据地最缺乏的就是子弹,要么熊大缜临死还要求人家用石头不要浪费了子弹... 普通战士战斗前也就能领个三发五发子弹... 《董存瑞》最真实,没看过的回家再看一遍,八路逼急了只好往子弹袋里塞高梁竿来吓唬鬼子汉奸... 哪里来的子弹给你敞开打?没有充足的子弹,怎么可能有神枪手?

神枪手是节约弹药,培养神枪手的过程可一点都节约不得...

八路的弹药好多根本就是用打完的弹壳复装的,那种子弹顶多就是“能打得响”而已,跟日军原装的友坂弹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狙击手还得配好枪,光凭缴获的那些旧枪,叮咣乱响,膛口都磨光了,百米开外就很难说子弹会往哪里飞,用什么去狙击,意念?

相反,日军极度强调准确射击,无论共军国军,在几百米的距离上跟日军对射,基本上就是找死...

家园 没错,现在的小孩都被忽悠得只知道镜子

不要迷信光学镜,在抗战的时候,用水连珠千米外阻击的,120师就有.用三八阻击五百米的那在八路里不少

我老人家早就指出了:长期严重依赖饭勺吃饭,其后果就是离开饭勺忽然发现不会吃饭了!

家园 求你了,那个字念居好不好?

别老阻击阻击的,毕竟你在写一篇技术文章。

家园 所以我只能YY自己出马……

看很多以前的文学作品,八路的“神枪手”都比不上日军甚至伪军,《敌后武工队》就有伪军头目在炮楼被包围,提出比枪法的要求,被无视……武工队那种程度的身手,就已经是精英部队了。现在诸如《顺溜》、《军刀》之流,土八路和国军都成神仙了……

家园 与你商榷

同意在当年造镜子是不可能的,原因倒不是因为玻璃,而是整个制造业精度太差,做不成可靠的瞄具,瞄准精度和抗震都不会过关,还有金属材料问题,玻璃倒还真是最好解决的,国府那边昆明自己熬的光学玻璃透光度算不上好,但用来做瞄镜足够了,透光率差些而已.

85狙兄弟我就有一把原装的,镜子确实不够亮,可以理解,透光/镀膜都不够好吗,但不妨用啊.那枪的问题是瞄具座的设计安装容易磨损影响精度(只要不拆镜子也没事),更主要的是用的子弹.我用俄国的狙击蛋可以打出1.5MOA来,对于这把薄管子半自动挺不错了.要是手装蛋可能更好.

至于今天国产的镜子,我也有几个,玻璃透光差点,牢固可靠皮实还是能做到的,就是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的责任心很关键.所以问题主要是态度而不是能力.虽然能力离造精品还远,但满足使用还是可以的.

家园 毛瑟98K

有在照门处按瞄准镜的,几乎不用改任何东西,只要你有镜子,而且镜子出瞳长.

家园 您这说的也对!

不过我觉得堪用的狙镜,在两百米内应该是可以了.但再远的镜子句要高精度了.

别说昆明的东西,中国现在很多军用的光学器材也用它的玻璃.但真的和德国的有差距.国内磨镜的设备已经赶上去了.但材料还是和人家有差距呀.

放到民用市场的,就明白差距了.做照相机的镜头.连一百块钱的傻瓜机镜头,人家都不肯用中国材料.

家园 您说的没错

您说的没错,玻璃和镀膜的差距我肉眼可以明显感觉到.

不过我的经验国产30MM管径的镜子在六百米用308弹(指后坐力级别)对人型靶还是可以做到看得到,打得着的,功能上的能力没问题.当然,我的蔡司观靶镜可以在好的天气条件下看到同样距离下的弹洞,国产的不行.可狙击不用看弹洞也行,是不?

家园 这些东西要上去,靠的是积累!

往后做出好镜子,那是一定的.但六十多年前,华北敌后用土法做出来,那真的是也太难了.

别说是军用的镜子,民用的差距比军用的还要大.

家园 你个老观,呵呵 一看你就不是tg。

因为Tg最大的特点是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小时候被欺负后,回家关在屋里学习毛选,就觉得这一句特适合我,没条件打不过,也要想办法打呀。

闲话不说了,一边剧透一边和你探讨问题。

材料和加工问题,我没想让主人公从头开始造,也没想在根据地里面造,我记得在北京当年的北平,有一家照相馆生产了中国的第一台照相机。想让它在北平地下加工,另外指出一个问题,光学玻璃可以手工加工,高精度的镜片都是手磨出来的。给镜刻度,一般是镜片涂腊,画出要刻度的线条然后用酸腐蚀。不能按现在的要求和工艺刻画测距线,当时苏联瞄准镜里只刻画三条线。你说现在的中国瞄准镜在国外是垃圾,有一定道理,但是最不济也是6倍带变焦的瞄准镜。

再确定的说一句,你铁定不是tg,太祖当年教训小tg,如果一件事情很难办,该如何办?答曰:“方法有二,一,把这个事情分成几个部分,分别攻关。二是先弄出个简略的、大概。然后慢慢完善。”

我书中可不是16倍可变焦带测距的瞄准镜,是简略的4倍固定放大瞄准镜,也就是莫辛纳干的瞄准镜,里面只有粗三条线,没有等分线测距,只有三条粗粗的黑线。

莫新纳干狙击枪德国人压根看不上,德国步枪可以狙杀8百米的人物,但架不住对方的量多,人家配置到连,四百米内的狙击玩的不亦乐乎。我的书中,主人公不玩超长距离狙击暗杀日军高官,而是敌后大量改装狙击步枪,玩四百米,三百米、一百米的狙击。冷枪战术,让下乡剿共,骑着高头大马的日本下级军官出来一次,死一个。爱挎武士刀的日军军曹,战场上跨一次军刀死一会,把药膏旗绑在刺刀的日军尖兵,冲锋一次死一回。大量造成日军下级军官、军曹、尖兵、机枪手的死亡。你也许说很多老兵不凭瞄准镜也能完成四百米的狙击,但是那是天才是少数,根据苏军的战术,需要是大量能四百米狙杀对方作战骨干的菜鸟。这种菜鸟要用千来计算的,不是少数几个天才。

试想当年八年抗战,华北大平原上有一千多名像瓦西里一样狙击手,我坚信八年战争,敌我交错的环境,绝对有人能超越瓦西里。

家园 斗胆纠正一下

用高粱杆糊弄鬼子结果糊弄了八路新兵的似乎是《董存瑞》。电影里还表现八路把弹壳都带走的情节,土共就是这么从一穷二白出发打天下的。服!

家园 嗯呢

老萨文中还是表现过不少被狙掉的鬼子头,比如山东战区的某中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