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个没有去过新疆的上海人对维族印象之羊肉串 -- 养女化石

共:💬100 🌺10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种豪爽不仅仅是维族大叔的

“塔度来,小跌就好了”(太大了,小点就好了),这充分展现了阿拉上海男人的细致。想不到的是这番善意的建议却遭到了烤羊肉的维族大叔一脸不屑,“我们哪儿,这样的小孩儿都吃这么大串的!!”说着他就向阿拉一指。

西北大都如此。我妈妈当年去天水上街买肉,也嫌块大希望能切一半。结果卖肉的说我妈妈不爽快,不肯卖。我妈妈只好全买回来了。不过这种人也实诚,缺斤短两的事情从来没遇到过。哪象现在看上去服务周到,到处是注水肉。

家园 豪爽的性格有好处也有坏处,在现代社会中基本上坏处大于好处
家园 【阿拉也有所属格的意思吧?】阿拉阿哥=我(的)哥哥

上海本地人讲自己时称:伲。但是现在这个词几乎没人(指都市男女)用了。难道都用“我”了?

家园 本地人称“伲”吧
家园 还记得那个小品不?

陈佩斯和朱时茂演的

陈佩斯演新疆小贩

家园 是呀!陈佩斯长的是负面形象,朱时茂才是正面的
家园 用“吾”
家园 作所属格一般和某个集体挂钩吧

通常用在家庭成员或学校单位等称谓上吧,譬如阿拉姆妈、阿拉屋里、阿拉学堂等。

家园 作者原来不是...mm?

可另一篇里面怎的和老爸去“打浴”。。。。这个这个到底是男是女,弄勿清爽哉

俺看文不仔细,小囡应该是小孩子罢。。

家园 这种不是豪爽吧
家园 小姑娘也可以自称“阿拉”的。。。

发嗲时候的用法

家园 那里还有个驻沪办的伊斯兰餐厅,现在好像还在

里面羊肉包子很好吃,去年去居然还是用那种80年代的蓝边白瓷盘,不过服务员态度也像80年代的,对人爱理不理的,呵呵

家园 哈哈,勾起了我的回忆呀~

总的来说那时卖烤肉的维族大叔,小叔都挺和蔼的,时不时的冒出两句陈佩斯的台词“烤好了,烤好了,新疆羊肉串,味道好极了!”岑几何时,这种场景不复存在了。现在的烤肉摊都是单兵作战,而且买卖交易中,双方都很冷态。那时买了都是围着吃,因为钢丝要还的;现在买了以后走着吃,因为竹签可以随便插。烤肉还是那个味,感觉却是大大的不同了。

哈哈,是啊,围着火炉吃肉串,这个场景好令人怀念呀~

家园 是搭上鼻子吧?哈哈。非认证的要确认啊
家园 还有,是用车辐条穿的吧。哈哈,不是车轴

楼主有才,写得挺搞笑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