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吴晓波 中国民企错失的半年 -- 谢家堂前

共:💬169 🌺131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吴晓波 中国民企错失的半年

失去的意思有三层。一是,他们对扑面而来的危机无能为力,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倒闭、歇业、出逃、缩小经营规模成了惟一的选择;二是,在中央政府力图被经济拉出泥潭的过程中,他们成了真正的“旁观者”,巨额的“铁公基”投资与他们几乎毫无关系,产业振兴计划的受益效应也非常的虚幻,有力使不得,有钱不敢使,前景不明,政策不清,陷入了特别的焦虑,这是二十年来第一次发生这样的景象----中国的民营企业集团在经济复苏过程中显得无足轻重;三是,他们对下半年的经济走势充满了彷徨,通货膨胀的泡沫眼看着已经起来了,可是,这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一个好的泡沫,还是坏的泡沫?

因为被边缘化,所以,今天的他们,不知道该进还是退。

我最近在企业界行走,发现了三个很有趣的反差现象。

一是中央与地方的冷热反差。上面信心十足,股市上涨了,楼市反弹了,石油涨价了,家电下乡了,汽车卖到全球第一了,总之,各种数据显示一切都在好起来了,在很多人看来,保八不是问题,中国经济不是起不起得来的问题,而是U型起来,还是V型起来的问题。但是,很多地方官员则表现得忧心忡忡,为什么?实体经济没有起来,进出口贸易还在下滑,工业用电还在下滑,工厂厂房的租金还在下滑,PPI还在下滑,税收还在下滑,那么到底什么在好起来?沿海地区的一位官员对我发牢骚说,中央要保八,省里就一定要保十,市里就一定要保十二,重点的县区就必须保十四,这样的数据会是真实的吗?

5月18日,审计署发布《关于中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审计情况》,指出2008年第四季度下达的中央投资和今年第一和第二批中央投资项目中,有些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不高。审计公告显示,截至2009年3月底,审计抽查的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35个新增投资项目,中央投资资金平均到位率为94%,其中有的项目按工程进度地方配套资金到位仅为48%。地方资金为什么不到位?答案是,地方没有钱。即便在江苏、浙江和广东这些富裕省份,地方财税的弦也已经绷到了极限。

第二个冷热反差,是国营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冷热反差。无论是四万亿计划还是去年11月份以来的巨量放贷,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根本与之无缘。

第三个冷热反差,是经济学家与企业经营者的冷热反差,目前绝大多数的学者都认定,宏观已经触底,微观开始回暖。但是,很多企业经营者对这样的判断却很迷茫。

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景象,全世界似乎都在欢呼泡沫的生成,而没有人警告,这将是下一场灾害的开始。美国的事,我们管不了,关于中国,我们则必须思考:我们是否在以改革的方式走出困境,如果不是的话,那么,我们现在的工作,其实是在用一个更大泡沫掩盖一切,在把危机让后推延。

改革在当今是一个很尴尬的话题。如果它还是必需的话,改革需要被定义、量化和有时间表。

在目前的学界出现了一种非常独特、而又很有代表性的观点,一些专家认为,中国经济要走出本轮经济危机,首先必须靠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大型国营企业来发挥作用,而要让“热”起来的经济持续下去,就必须依靠社会消费和中小民营企业的投资。这种两段论让人想起一个比喻:好比一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父母把好吃的都给了大儿子,然后对二儿子说,这个家要维持下去,就全靠你了。

通宝推:杀猪杀屁股,
家园 对于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态度,我挺疑惑的

事先声明:我的印象大多来自于吴晓波的几本书和河里的帖子。

疑问是:政府现在是否认为民营企业的历史作用已经结束了?下面就是指望央企和外资了?还有记得有河友说过是因为有政治上的考量(外资的政治诉求是可以轻易掐断而民营不能),是否如此?

家园 【文摘】吴晓波 首富与二富的劫难

杜如华则是另外一个故事。在成为百富榜上的“探花”之前,杜和他的日照钢铁并不为公众所周知,报道显示,到今年5月底,日照钢铁产量达到444.6万吨,完成产值189.4亿元,实现利税5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58.3%、268.1%和162.9%。很显然,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企业。进入夏季之后,随着国内外经济骤然走冷,钢铁业也遭遇寒流,而日照钢铁面临的困境则可谓“天灾人祸”一时双至,9月份亏损4亿元,10月份预亏接近6亿元。” 深究原因,除了宏观环境的变化外,一个更重要而敏感的原因是,国有的山东钢铁试图将日照钢铁“重组并购”。

来自官方的资料显示,按照山东省政府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日照大型钢铁基地将成为山东钢铁工业区域布局调整的重点。按照上述“意见”,日照钢铁将成为国营山东钢铁的一部分。日照之所以被看中,除了有很好的制造和盈利能力外,还因为它拥有条件优越的日照港,其海岸线具备30万吨级泊位的条件, 近几年杜双华的大部分利润投到了港口和船队建设上。据称投资已达14.164亿美元,购买了3艘矿船,并在国内大连、上海船厂、韩国东方船厂等购买了12条矿船。把私营的日照并入国营的山东钢铁,如果采取的是市场化的策略倒也无可厚非,而人们看到的事实却是另外一个景象,媒体报道,“有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近来,当地银行齐刷刷不再对日照钢铁提供更大贷款。日照钢铁如果遇到困难,这将是重要原因。”2008年的日照钢铁让人联想起2004年的铁本钢铁,在当年,政府以整顿钢铁领域里的投资过热为理由,对民营钢铁企业进行整肃,铁本创办人戴国芳被捕,铁本被迫停产,迄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意义上的结论--有关细节,我都记录在《大败局2》之中。在整顿“钢铁投资过热”之前,全国年产1000万吨的钢厂有两家,整顿完成后,则陡增到了8家,其中7家为国营公司,其整治目的,昭然若揭。四年之后,日照如果再陷“铁本逻辑”,不知让后人写史至此,该如何落笔。

似乎没看到河里有讨论日照钢铁啊

家园 民族资产阶级现在还是具备两面性吗?

真要民资承担民族利益,在逐利性的大前提下,那个谁放心么?

我想这才是政府对民资态度的根子。

家园 一驾马车上的三匹马,马车跑的好与坏还是看御者的能力吧。

改革三十年,TG对民营资本的态度确实令人玩味,民营资本真正提供了改革成功所需要的活力,三十年来大家都已经接受了这样的观点。期间,虽然政府针对民营资本的政策大多匪夷所思,但民营资本还是顽强的体现了自己的拉动作用。前段时间,在河里看到央企要收缩到小于一百家的消息,也在吴晓波的书里看到民营企业生存艰难很多被外资收购,这竟然和民国时很类似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外资是在民营资本被扼制的时候大举扩张的。这后面的考量到底是什么?国家利益到底是如何体现的?

家园 任何一个政权追求的都是控制,控制到极致

对外资,当年引进的时候,是有建国初期无条件没收这个榜样的。

民资?对不起,把我放到肉食者的位子上,我都想不出怎么去控制它。民资哪怕有天大的功劳,资本逐利就是原罪。最简单的,在原始资本积累阶段,民资怎么在政府缺钱的时候去主动地承担社会保障功能?(这几天刚看到一个垄断资本部分承担社保的帖子,我觉得很有道理)危机来了,关厂一走了之把失业工人丢给政府,这是事实了。企业要有道德?这话影帝说说行,其余就拉倒吧。

民营资本真正提供了改革成功所需要的活力,三十年来大家都已经接受了这样的观点。

我大概不算是“大家”里的吧。呵呵。

国家利益的体现在自然人而不是法人,切记,不然还是活该被杀年猪的下场,几千年了这个小道理应该懂。现阶段民资应该是可以在政治上提要求了,这个无可厚非,到这个阶段了。

最后说一句,中国走的不是四平八稳的路,是在赶超,所以不要指望共产党会松松手培养出一个资产阶级,哪怕前面冠以民族二字。

家园 还有一些疑问一并说了吧

比如骂房地产商,比如骂温州炒房团,比如骂血汗工厂,比如骂黑矿主……,我所疑惑的是这些问题的根本责任到底在于哪一方?上述问题都很可恨,但根源在哪里?资本天生就是逐利的,施政者的作用就在于监管在于引导,我觉得出现这些问题,该追究的追究,但主要责任还是应该由监管者承担,这本来就是你的工作啊。引导舆论转移民众注意力去转嫁责任,这似乎不是正当的行为。

还有,我疑惑的是,如果说我们的民营资本不会主动去做产业升级,那么美国等发达国家是如何完成产业升级的呢?

家园 那么美国等发达国家发展早期是怎么做的呢?

谢谢您的回复。可是我疑惑的是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是怎么提供这些公共产品如社会保障等的呢?他们是怎么控制国内和跨国资本的呢?是否因为意识形态的关系才会出现杀年猪的现象?对于外资无条件没收或者说国家收购,那些好像只是极端条件下才会出现的情况吧,我们还有很长的发展的路要走,那一步还很远吧?简单来说,很多钱不让民营资本去赚,却宁愿送给外资,这个不好理解。

家园 这是屠龙术

引导舆论转移民众注意力去转嫁责任

现在是维持会,得过且过。

还有,我疑惑的是,如果说我们的民营资本不会主动去做产业升级,那么美国等发达国家是如何完成产业升级的呢?

这里要说两个问题

1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建立在人力资源不足的基础上,所以有机器,这是产业的基础,升级在这个基础上升。

2中国的国情是人力资源充沛,所谓的产业升级,会造成产出过剩——危机一来出口倒了,现在就是这个情况。

不要被一个名词哄了,这是两码事。我们的民企,最适合搞血汗工厂,而不是产业升级,因为没必要去升级。

家园 他们是资本控制政权

西方的福利制度 与苏联政权的建立有莫大的关系,归结起来,在福利上对下层的让步还是为资本自己的考虑,其中有可以敲诈全世界这个现实的条件支撑。

这次危机,这个支撑嘛被中国抽掉了一部分。

家园 这很简单啊

简单来说,很多钱不让民营资本去赚,却宁愿送给外资,这个不好理解。

对外资可以无条件没收,对民资这么玩要出乱子滴。

家园 我是看河里帖形成的这个印象

就是这样的说法:提“科学发展观”是因为我们之前血汗工厂的做法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资源消耗太大而利润很低。无法依靠这样的惯性做法实现国家下一阶段的经济增长。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生死关头,而民营资本由于没有动力主动实现产业升级,因此是罪魁祸首,必须被抛弃,或者说强制转型。

我说监管者推卸责任是针对这个观点说的。

家园 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生死关头……

你自己再想想,呵呵。

民营资本由于没有动力主动实现产业升级……

问问为什么。

家园 在现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是否还会出现强制没收或者收购外资

的事?我感觉很长时间内都不大可能啊,难道仅仅通过体内循环就能实现经济增长?还是说以后中国强大到仅靠国家资本就可以?即使行的话那也是很多年以后的事了吧,总不会为了以后一个飘渺的可能现在就做的这么绝对吧?

其实我的想法很朴素或者说是幼稚:政权的合法性在于能否为公民提供必需的公共产品。如果可以那就是好的,如果做不到,那再怎么强调别的什么理由也会逐渐丧失合法性。老百姓其实是不管谁当皇帝的。呵呵。意识形态这种东西TG自身都在慢慢淡化。换句话说,当年强调意识形态是因为有优越性的说法(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那么在现在TG自身都在不断庸俗化的时代,还有多少人真正相信呢?既然如此,还不如强调“只有我能为你们提供想要的公共产品”呢。既然如此,那么TG内部还有超脱到只为实现意识形态上的理想而奋斗的个体或者说集团吗?比如大棋派的说法。我个人比较悲观,更愿意相信wxmang河友关于偶然性的说法。如果没有,那么这一切和西方的资本控制政权还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无非是一个利益集团替换另一个利益集团,他们能否上台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还是说TG本身就只是一个超大的利益集团,仅仅在依靠自身的组织严密性和之前的行政资源惯性存在下去呢?

家园 是说血汗工厂的进入门槛低也可维持一定利润吧?

那么在国资全面退守垄断性行业的情况下,难道要依靠外资实现产业升级?怎么保证外资不走同样的路呢?就像那么多国际品牌的代工厂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