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讲讲我对工厂中层的看法 -- wqnsihs

共:💬171 🌺827 🌵1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最近的一个国际性的、轰动的、因为监督问题而爆掉的

最近的一个国际性的、轰动的、因为监督问题而爆掉的,貌似是安然.....

另:那些股权高度分散的资本主义私人公司,按照S同学的理论,比如说思科,到底谁才是老板?谁才能对它终极负责呢?

党中央老胡有这个能耐去一一查看清楚么?他和古代的皇帝有什么差别?

好吧,思科有成千上万的古代皇帝。

家园 朱初期的观点

也是认为国企的问题不是所有权的问题,而且技术问题、资金问题、市场问题。国企上市解困,就是90年代初他这种思想的产物。奈何国企能搞好,那真是见鬼了!国企改革出现的问题,还是宏观政策不到位产生的:没有社会保障,没有劳动力市场。

家园 你那点水,又打得死谁?高看自己了
家园 不止是有效监督

更关键的是 投资/经营 vs. 做官 之间的矛盾.

投资/经营 是要追逐风险的,风险厌恶者天生就不适合管理企业.而做官在完善的监督/问责体系下,则是要回避风险的.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这个是做官的基本道理,也是国企的基本原则.你要多做,就要冒犯别人的利益,有成绩未必是你的,出了错则是你负责.

在何种程度上鼓励冒险,而在何种程度上控制风险,这个是很难把握的度.中航油在新加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规章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事事按规章制度做事,在美国是可以这样的,在中国你会寸步难行.那么灵活变通到哪个程度,放权放到哪个程度?这些都没有定论的.

我前面说,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你管得越多,结果国有资产的流失反而更厉害.就是指这种情况.监管得多,问责得多了,人就不爱去冒险.比如下次再有类似于黑石/韩国双龙的投资机会,你投钱还是不投?私人资本对自己负责,不需要考虑太多.国有资本就要瞻前顾后.

技术研发上也是这样,80-90年代,日本几大家电企业在高清晰度彩电上投了上百亿刀,最后因为数字彩电的出现,这些投资都打水漂了.如果有一个完善的监督/问责制度,谁敢冒这个险?

国企的这个矛盾是内生的,天生的,不可调和的.

家园 也许以后特殊的原因

比如说国企私有化在小国企和一些中国企还是应该做的。不然的话,你一走,就打回原形了。

另外国企私有化有可能是入WTO的入场券。

当然我对Z的批评是,选择高速公路而不是高速铁路作为交通发展方向,打压发电厂建设,还有就是教改和医改乱来。

家园 熊老弟太痞了

家园 国企的经理是官员,天然和竞争性事业绝缘的

这太正确了。

所以中国企业要焕发活力,要么私有化,要么弄出一个完善的制度,由职业经理人来管理那些庞大的大国企。官场一定要离开企业。

家园 有一点不同的经验

询价中心也不一定完全是好主意。最主要的问题是便宜的质量常常不好。结果是工程和采购上的矛盾越来越大。互相指责,没有人对质量负责。搞的也是一团糟。试了一阵子工程做为询价中心做资格认证,然后采购再做询价。试行了一阵子以后,原有的供应商很有一些不再出价,而且这些供应商几乎全是过去高质量的供应商。通过私人关系去问,人家说太麻烦了,能不做就不出价了。想一想也是,这些人都是一方的大佬,东西好是看得到的。人家不愿意做那些陪太子读书的事儿。

至于技术部门,因为是收购所以和楼主有些不一样。经常的做法是直接把原来的总工升一级,升成VP。这样就把总工的位置空了出来,下面的人就有了动力。然后,可以从下面的工程师往上拿了。

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在这个水平上,其实最主要工作是用人。只要有人可用,而且用对了人,其它的不是太困难的事儿。看了楼主的贴子,总的感觉就是楼主太能干了。这么做事儿实在是太辛苦了。不过这可能也是职业经理人难做的地方吧。

家园 辩证地看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M总在拯救国企的过程要是想中饱私囊一定是易如反掌。约束他不这样做的原因如果仅仅是职业道德话,这种约束则极其虚弱无力。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教改没有错。扩招也绝没有错。

很多人都说什么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这个问题。没有扩招,那就是初中生、高中生找不到工作,岂不是更恐怖

至于学费贵,学费贵,总比起当年根本就没有几个人能上大学好多了吧。何况名牌大学也不贵。

哦,还有什么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没搞,是民族的福气。温总说他发现名牌大学的农村学生越来越少了,他倒是明白人啊。要是搞了素质教育,嘿嘿,清华北大就更加几乎没有农村学生了。素质教育,纯粹是打压农村学生的利器。农村孩子有几个会弹钢琴画油画

家园 还是预设的问题

就是,企业,或者进一步说,个人,是不是“天然”就应该也必然在可能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利润。

从历史上看,这个预设是站不住脚的。大部分历史时期的大部分人或经济体并不是完全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标的。这在人类历史上实际上是古典资本主义时期才出现的现象。目前,即使在欧美,私营企业也被要求更多地考虑所谓“外部效应”“社会责任”。

现实地说,一个国家里有一大批不顾一切追逐利润的资本狼群也未必是好事。如果在产业链里有美国日本的地位也就罢了,狼们可以去国际上抢食,还可以分润一下国内的其他人群,搞搞工会和福利国家。但是如果狼们没有这个本事,那他们必然要转向国内的底层劳动者。古典资本主义时代已经过去了。

科技进步更是不必依赖私人资本。中国49-78年这段时间在科技上的表现要大大好于起点类似的国家如印度巴西菲律宾墨西哥。韩国台湾的技术发展有特殊背景。

家园 工人代表没有哪个精力

工人代表没有哪个精力,也没有那方面的知识去监管上层.我觉得还是得用一套标准,财务的,技术的等等,然后专门培训这样的一群人,受聘于工厂的各个方面.同时实行责任终身制,不管什么时候出问题你都得负或大或小的责任.

家园 好文,顶
家园 可以返聘退休工人嘛

我就不信,如果厂长要化公为私搞什么哩个楞,一个在这个行业里干了几十年的老工人会看不出来。如果你说工人只懂生产不懂财务,那工人们可以去大学里请会计学教授当独立董事嘛。工人也许不知道该选谁当国家主席,但绝对知道该选谁来当厂长,选谁进董事会。关键是当时流行的是一包就灵,发现不灵以后就砸三铁,就是死活也不肯把民主权利给工人。

家园 把利润换成资源

利润只是资源的货币化表述方式.

首先要保证简单再生产,其次要保证扩大再生产,最后要保证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说穿了,就是新陈代谢+遗传变弄.

所有的人类的组织型态,不论是企业还是政权,宗教,政党,如果不能维护简单再生产,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这一点和自然界没有差别.

从历史上看,这个预设是站不住脚的。大部分历史时期的大部分人或经济体并不是完全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标的。

如果都象你说的这样,早被淘汰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