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关羽的谥号看蜀汉内部阵营-兼复萨苏 -- 温相

共:💬17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从关羽的谥号看蜀汉内部阵营-兼复萨苏

这篇文章是我当年参加三国研讨会上的一个发言,后来被整理收入我的那两本关于三国的书里面。现在,我把它的部分段落贴出来,供大家品评并指正之。

三国时期,蜀汉政权内部一直是比较安静的,和魏国、吴国相比,阵营壁垒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但是,也有,我现在提出一个问题,可以说是接着植老(指马植杰先生,《三国史》

作者)的话说的,就是关羽的谥号问题,我们都知道,关羽谥为“壮缪”,但是,时间呢?

关羽死于建安二十四年,在他死的四十一年后,蜀汉接近灭亡之时,才给的这个尊号的,以

刘备之于关羽的关系会健忘若此吗?这也是植老说的庞法二人的地位的重要性的一个侧面。

但是,我们回忆一下当时的情况,就会发现,刘备是在221年称帝,这是距离关羽的死已经一年多了,而且,刘备此时的想法主要是谋夺荆州,可以勉强的解释为没有时间考虑这些细枝末节(其实不是小事)。但当刘备死后,诸葛亮执政包括以后的蒋琬、费掉的时候,还能

解释为没有时间吗?那么,为什么公元260年的时候就有了时间了呢?(蜀汉灭亡时间是263年)我觉得这个提问是可以说明一下蜀汉内部阵营的一个缺口。下面我就我的研究说一些。

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首先,要承认,诸葛亮对于关羽镇守荆州是不甚满意的,但是,那时候,旁顾无人,而且,蜀汉阵营中关羽的地位非常超群,是刘备最早起兵的左右手,三国用人的特色就是对故旧的

因素非常在意。吴国就更严重一些,搞成了世袭(比如韩当等),而刘备的原意也是以诸葛亮为主镇守荆州的,只是庞统的死改变了原计划。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了,问题是关羽由于本人的失误使得荆州沦为人手,这点不能全部责怪关羽,谁没有想到,孙权这个盟友会走的那么远,可是,如果说荆州的丢失关羽不负主要责任自然说不过去,诚然向襄樊推进是刘备、

诸葛亮的既定方针,但是,笨人下棋才会死不顾家的,对不对?我说的这些,意思就是关羽

的失误在蜀汉阵营内是引起了很大的计较的。只是因为刘备的关系和当时对外的局势,所以

,才不了了之了。

其次,刘备讨伐东吴没有关羽的因素吗?史书说:“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有人包括

植老在内的都认为这句话似嫌单薄,我以为这正是史书作者的风格所在,记述一件这样大的

历史事件,个人的东西只好一笔代过,否则则会主次颠倒。伐吴一方面说明刘备不甘心荆州

的失败,另一方面出于对东吴杀害亲信的愤怒,两者兼有,只是前者重于后者,因为刘备不是江湖分子,而是政治家,政治上的利害得失是他首先要考虑的。关羽的事情是副产品。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刘备之于关羽的关系是何等的深厚,这时,问题就出来了,刘备是不可能忽略关羽的谥号的问题,所谓的忽略只能有一种解释就是:惩罚。在古代,举凡

军前战败或者贻误封疆都有不予谥法的惩处。而且,我请大家注意一点,就是后汉时期包括

以后的南北朝时期,谥号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皇帝也不例外,在西汉谥号甚至是作为对皇帝

盖棺论定的最后考评。只是到了隋唐以后,谥号才开始泛滥的。所以,不予谥对于身后的关羽的处理虽然不是过于彰显,但是,却是明眼人一望便知的。而且,我以为,这可能是武侯

提出来的,不是说武侯如何仇恨关羽,而是从武侯一贯的主张赏罚分明和政治的角度出发。

再者,当时的蜀汉也只有武侯敢于或者说只有他的地位才配出来建议这样的事。也因此,在

刘备死后,诸葛亮执政的时期,依然执行这条规定,直到蜀汉后期才给予一定规格的谥法,

而且,壮缪不是一个完全赞美的谥号,缪字本身就有疏阔的意思在内。

此外,就是和这个问题连带的事情,也就是葛派的提出,春藩先生对此有过考证,我在这里

就不再重复,就这个谥号的问题一并讲出,比如赵云和马超的使用,包括魏延的问题,说明

在向来主张团结的蜀汉内部隐然存在着一个以诸葛亮为首的小阵营,就是葛派,当然不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派系,和曹丕的那个截然不同。

×注意:本文是选取,因而有删节。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拜读,感觉基本和我想的差不多,荆州是诸葛心中的痛苦所在
家园 跟着温相真是长知识
家园 论理透彻,利弊周全,是好文。
家园 丞相高见,这个号的确不太好,而很少有人注意。

关于此问题,在大话三国有陆逊少年时的文章专门论过,这里不多叙了。壮本身就有死于非命的意思含在里面,缪呢,连“乱”都带了,看来是有反省的。

展开一点,诸葛亮运用的文官儒将集团带有较强的铨叙色彩,刘备则带有破格提拔人才的特质 -- 不客气的说,三国中第一会用人,会识人的,其实正是不起眼的刘玄德,两个人在对人才的认识上,选拔上都不是很一致。不过这不影响蜀汉政权的稳定,因为就像曹操留守合肥的三员上将一样,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就谈不到互相补充了。

蜀汉阵营中所谓葛派刘派的存在,因此也很自然,不过派别么,并不意味着分派就要争斗。唐太宗手下也分派,人以类聚,好的政治家对于派别也未必都采取一律抹杀的态度。让相互有机配合的人员构成小集团,有的时候还更利于做好事情。不过是个“Group”么。对于关羽问题,兄弟以为派别也许还不是主要问题,诸葛亮的审慎大家都是知道的,他对关羽镇守荆州的疑虑,很正常,换了别人他也一样会疑虑。就像对汉中战役,如果不是杨洪的鼓动,他也是顾虑重重的。多谋善断是诸葛亮的特点,多谋,疑虑就多些。

多说几句,荆州这个地方,蜀汉政权中只有关羽能守。这是谁看的呢?刘备。他看人的眼力之毒天下无双,这个选择我以为是正确的。地理上蜀汉十分特别,不能像其他国家那样形成统一有机的整体,荆州是一个单独的战场,难以得到有效快速的援助,因此,要求的统帅必须是能够震得住场,令人望而生畏的,是敌方不敢动手,否则只要有一方下决心攻占荆州,另一家一定窥伺,则蜀汉必无法守此地。放关羽在此,乃有“不战而屈人之兵者”的意味。能够保守荆州许久,关羽属于超额完成任务。

关羽的骄傲不是问题,他其实相当清醒,比如吴国进攻三郡的时候他并没有冲动,只有刘备出川以后,才南下救援,当然晚了,但是如果他得到消息立即南下援救(郝普守零陵还是守了一阵的),荆州的心脏南郡必入曹魏之手,那就是满盘皆输了。说关羽是帅才并非虚妄。他的所谓骄傲,带有三分故意的成分。因为他所在的位置,不允许他让步,必要表现强硬方可,而刘备从益州,就大可和东吴讲怀柔,奇正相和,东吴虽然对南郡如弄丸在口,却迟迟不能吞下,这个蜀汉整体性明显的战略,颇得远交近攻的三味。

其它的候选人呢?从历史来论都有缺陷。

马超显然是不行的,他独当一面,会弄出第四国来。

张飞显然也不行,徐州丢过一次了,下卞也失守,可见他不善于守御。

法正,是一个满宠一样的人物,善于军谋,但是作为后来的,在军中需要借助刘备的统帅力,他必须和刘备在一起才能发挥威力。

诸葛亮,他一直是蜀汉政权建设的中心,他在哪里,蜀汉的政权中心就在哪里,把他和蜀汉的主要部分 -- 益州分开,显然不妥。

庞统,如果活着当然是一个选择,和关羽基本持平,他守荆州会比关羽多留心东吴,因为他本来出身周瑜的功曹,熟悉东吴,可是他文重于武,荆州是“用武之地”,用他也勉强。

魏延太合适了,可是他戍守汉中前线,也是重任,无法调过来,就算过来,某以为此人和关羽好像前世兄弟一样,大概结果也差不多。

邓芳呢?他是少数民族事务专家,用他在东方,属于南辕北辙。

黄忠,赵云和李严呢?黄忠只是战将,荆襄熟悉他的人很多,而那时他威望不高,虽有乡土之情,威慑不够;赵云担任方面军司令职务时间还短,资历经验不足;李严是西川土著首领,派他出川,吴兰雷铜的先例已经有了。

孟达,刘封,黄权,都还不够独当一面。

算来算去,关羽是最好的人选,他也的确干得不错。

好话说完,就要说坏话了。

他还是栽在骄傲上。这个骄傲是在水淹七军以后。最大的问题就是违背了当时的战略局势,把一次战术进攻变成了战略进攻,遥封盗寇,威慑许昌,过早的引发了三国在中原的争夺战,在蜀汉没有做好战略准备的情况下试图“以向宛洛”,也就是说,背反了扩充战略缓冲地带的初衷,变成了真正的“北伐”。

事关国运,吴魏怎能再以局部战争相视?荆州矛盾顿时激化。两国对一支孤军,关羽之败已在情理之中。他本来是具备帅才和战略眼光的人,和诸葛亮,刘备配合最为默契,这次却目空一切,走出倾覆之棋,不但自己兵败身死,而且把隆中对的战略格局彻底破坏。其实当时通过上庸和益州的北线交通已经打通,应该见好就收了。下一步蜀军主力出川才是荆州北伐的时机,这一点关羽显然是清楚的,利令智昏,蜀国最高层对此的痛切,从壮缪二字已可看出来了。

千万不要以为罗贯中是小说家,这是兄弟读三国最为胆寒的一个体会。此人“有志图王”,是用小说写军政大书也,他说关羽骄傲,那就绝不是指的如小儿负气般“虎女不嫁犬子”,这家伙道深阿。。。

家园 观点基本一致:

我认为罗贯中如果不是对诸葛亮和关羽的关系研究的很深刻的话,不会有关羽和诸葛亮的那段描写了:“云长曰:“大丈夫既领重任,除死方休。”孔明见云长说个“死”

字,心中不悦;欲待不与,其言已出。”我想,当年罗贯中之于三国已经浑然一体,只可惜

,斯人已逝,不能请他来谈谈,否则,决非泛泛而谈,真正是空谷足音啊。

家园 战术行动变成了战略行动,又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
家园 有启迪!
家园 细微之处见功底
家园 温相这个发言足以作为研究三国的侧面的一个范本了,顶!
家园 讨论

关羽失荆州,也许刘备、诸葛亮、刘禅等人真的对此极端不满,一直耿耿于怀。

但试图从关羽得到谥号的时间以及其字面上找出证据来,就显得勉强了。 原文

解释了半天,却没有提三国志蜀书中以下两段,

赵云传,

------

初,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後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蒋琬、费玮荷国之重,亦见谥;

陈祗宠待,特加殊奖,夏侯霸远来归国,故复得谥;於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

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

------

后主传,

------

三年(景耀)秋九月,追谥故将军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

四年春三月,追谥故将军赵云。冬十月,大赦。

------

蜀国的文臣武将中一共只有12个人得到谥号,六个还是追谥,而诸葛亮主政时更

是没人得到谥号。可见在蜀国死后就得到谥号应该是特例,不能把死后没有

得到或没有马上得到谥号,说成是对某人的惩罚。 而关羽是和其他几个重要的武

将一起被追谥,在时间上也并没有因为其过错而被另眼相待。总不能说成是其他

几个人因为关羽的缘故一起倒霉了罢。

曹魏的谥号与蜀则完全不同。重要的谋士,位高权重的公卿,屡有战功的武将,

还有诸夏侯、曹等等,只要没有被罢黜、杀头,生前封侯,死后大多有谥号,

甚至连被曹操逼死的旬??,被曹丕羞辱死的于禁也不例外,当然于禁的谥号也许

是骂他。

关羽死后四十一年才被追谥,大概只能说明蜀的官品、爵位、谥号等制度有其特殊性,

关羽的地位也并不比其他人高出许多,仅此而已。就像蜀国只有许靖作过太傅,

而其他人谁也没有位列三公一样。 似乎没有必要由此而引出其他过多的推断。

至于“壮”、“缪”字面上是不是有问题,“缪”字不知道什么意思,hehe ...

但“壮”作为谥号应该是没什么贬义的,魏武将中徐晃、张颌、曹休、庞德、文聘

等的谥号都是“壮侯”。

讨论
家园 也是好文。但是从谥号的角度来看,的确是有批评的意思

“名与实爽曰缪”这个爽字应该作“不符合”解比较对。比如爽约。

参见: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05;ID=20022

家园 又多认识了一个字, hehe, :)
讨论
家园 有道理
  • -- 系统屏蔽 --。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