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实施全面预算的几点体会1 -- wqnsihs

共:💬72 🌺41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送花
家园 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钱也不是万能的

例如海湾石油国家,除了钱还有什么;例如香港几个地产大佬,除了钱还有什么。有钱以后可能还得有想法、有目标,才会有后面的故事。你说呢?

家园 lz要常来啊

关注中……

家园 送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老大,俺就是齐齐哈尔滴

但对一机床和二机床不太熟悉,俺是华安厂子弟.........

家园 是华安兵器吗?这可是个大家伙,去过,但不敢碰

《中国机电工业》日前独家获悉,最近一个多月以来,齐重数控就有近200名员工离职,转投齐二机床旗下。而据知情人士透露,从2003年到现在,陆续从齐重数控前往齐二机床的员工人数累计已接近500名。这些人中有技术工人,也有研发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但与此同时,几乎没有人从齐二机床跳槽到齐重数控。如此单向的、大批量的人才流动,为业界所罕见。

  

  是齐重数控出了问题?还是齐二机床蓄意挖人?伴随着这两家老国企改制重组的尘埃落定,这场仍在持续的人事异动背后,是一盘怎样的棋局?

  

  “离职潮”

  

  齐重数控的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当时被称为我国机床工业的“十八罗汉”之一。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由于企业陷入严重困境,齐重数控也曾出现过一次大规模的“离职潮”,大批技术工人南下打工。不过,这在当时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几乎是每家企业都存在的普遍现象;此后,随着企业的复兴,人才逐渐回流,遂有“北雁归巢”的佳话。

  

  此番情况显然与前不同。

  

  即使像齐重数控这样拥有数千人的大厂,短时间内数百人的流失也不能算是小数目。何况这些人都投向了隔街相望的对手。

  

  “大部分从一厂到二厂的人都是下了很大决心,甚至做出了一些牺牲,才迈出这一步的。毕竟我们在一厂工作多年,对一厂是有感情的;而且很多人的档案和社保关系也还在一厂。”一位前齐重数控员工称,他之所以转投齐二机床,一是因为“二厂的待遇比一厂好”,二是因为“一厂管理太压抑,缺乏人性化”。

  

  据他透露,相对于齐齐哈尔的其他工业企业,齐重数控和齐二机床的工资水平都算是比较高的。“但二厂工人的收入情况普遍要比一厂好,有的时候甚至会相差一倍以上。两家企业离得又近,工人们私下里常在一起交流,互相之间就会有一个对比。”

  

  而尤令他难以忍受的是“一厂的管理模式和诸多不近人情的规定”。“比如,一厂的食堂不叫食堂,叫商务中心。盖得倒是非常豪华,号称是星级标准。”他说, “但员工到里面吃饭,衣服、鞋子要干净,不准互相说话,不准掉饭粒,不准剩饭剩菜,否则都要罚款。监督的人就站在旁边,让人感觉不是进了食堂。”

  

  一位前齐重数控的中层称:“一厂在干部任用和技术人员岗位的变动上非常随意。通常就是领导一句话;事前没人跟你商量,事后没人找你谈话。这导致了一部分骨干的流失。”而他就是被“莫名其妙地”调动了工作,“在新岗位上呆了一年,实在不能适应,于是选择离开”。据说,齐重数控内部非常推崇一本书,书名就叫做《骨干是折腾出来的》。

  

  该中层同时透露,自2007年浙江天马入主以来,齐重数控员工跳槽齐二就变得比以前更加频繁。截至目前,经多次增持,做轴承起家的上市公司天马股份及其控股股东天马集团所持齐重数控股权已超过87%。这意味着齐重数控已彻底变身为民营控股企业。而今年7 月1日,齐二机床正式加盟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成为“投身央企”的又一地方国有企业。上述中层认为,在齐齐哈尔这样“国有情结”比较浓厚的老工业基地,国企对国企的整合,因天然的“血缘关系”容易为人接受;而民企入主国企,一旦沟通不畅,难免人心思变。

  

  据了解,在此次人事异动过程中,齐重数控已多次与离职员工对薄公堂。一个颇具戏剧性的细节是,齐重数控的一位法律经理两个月前还在代表公司起诉离职员工,两个月后也“倒戈”投向了齐二机床。

  

  齐二“挖人”?

  

  不过,以上说法和具体的离职员工人数并未得到齐重数控方面的证实。齐重数控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近期公司确实有员工离职去齐二,但数量不多,属于正常可控的范围,公司的日常工作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该人士还透露,齐二机床曾在齐齐哈尔当地的报纸上刊登招??广告,专门招收立、卧车床设计及工艺人员和立、卧车床装配调试人员,并分别开出了每月 6000~8000元、3000~5000元的高薪。他认为此举有故意挖人的嫌疑,因为这样的薪酬在齐齐哈尔“不可能持续”。

  

  据了解,立卧车是齐重数控的传统优势产品,铣镗床是齐二机床的传统拿手绝活,两家企业在过去各有侧重。不过,目前,齐二机床正在积极介入立、卧式车床领域,并已经实现1.6m~10m立车产品的产业化,市场成绩不俗。齐二机床有关人士在回应记者时表示,公司的招聘广告面向全社会,不是针对哪一家企业;同时,齐二机床一贯为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这也是公司能吸引众多人才的原因之一。

  

  而针对备受争议的“星级食堂”,齐重数控上述人士表示,企业过去没有大型食堂,员工中午吃饭很不方便,新建的这个“高水准”的食堂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一律免费,深受员工欢迎。至于出台的一些规定,一是为了保证食堂的卫生和用餐环境,二是为了借此培养员工的素质,“让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并把行为变成习惯”。“而且我们并没有强制员工必须去食堂用餐,你要是觉得不舒服,可以回家,也可以去外面的餐馆啊。”他说。

  

  这座豪华食堂共三层,一层是普通工人的餐厅;二层是自助餐厅,供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三层是VIP包间,主要招待客户。坐在三层的包间里可以对一层一览无遗。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们按不同部门划分座位,大家非常安静地吃饭,吃完后自己收拾碗筷,用抹布把桌子清洁干净了才走。大约15~20分钟,第一批工人用餐完毕离开,第二批工人紧跟着进入,秩序井然。齐重数控上述人士告诉记者:“凡是来这里参观或吃饭的客户,基本上都和我们顺利签下了合同。”

  

  他同时指出:“过去,齐重数控虽然是国有企业,但我们很早就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在管理模式、员工观念上不断进行转变,积极与市场接轨,这使我们与天马的融合非常顺利。当前,公司上下人心稳定,士气旺盛,发展态势很好。”

  

  不过,据记者了解,一家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目前已进驻齐重数控。但不能证明此举与员工离职是否有直接关系。

  

  同城殊途

  

  “这两家企业应该合在一起。”谈起齐重数控和齐二机床,一位当地人士说。“如果那样,齐齐哈尔将有可能很快诞生中国乃至世界重型机床的霸主。”

  

  无论政府还是民间,业内还是业外,持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在两家企业欲合又分的历史上,整合者的身影如走马灯般变幻,但两家企业总也“捆”不到一起。甚至在浙江天马入主齐重数控之后,一度有传言称天马将整合齐二机床,话音未落,齐二机床已经加入大型央企??中国通用技术集团。

  

  这两家企业有着太多的相似。同行、同城、同岁,有着大致相近的发展经历和行业地位。它们又有着很多的不同。有人戏称,单从工人走路的姿态就能分辨这个人是来自一厂还是二厂。太多的相似让双方互不服气,而不同又令二者难以兼容。最终,两家企业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

  

  在上述当地人士看来,这种不同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人格因素”在起作用。齐重数控董事长刘建荣和齐二机床董事长曲波差不多是同时挂帅,他们都是临危受命,而且都不辱使命将企业带出了低谷,并由此在组织中享有威望。“但二人却个性迥异。”上述人士评价说,“曲波有儒将风采,刘建荣是枭雄本色。”

  

  现在来谈两家企业未来的成败,似乎还为时尚早。背靠通用的齐二机床或能借助更雄厚的资源,加盟天马的齐重数控或将会有机制上的优势。而不论天马还是通用,显然都在齐齐哈尔永安大街的两边各自投下了重注。这已然吸引了整个机床行业的目光。

  

家园 是啊,的确是个大家伙.....

整个区就是一个大厂,本厂加周边产业工人足有十来万..........

早些年很惨,工人快要饭了,现在有了点起色,不过还是半死不活........

我有个初中同学是二机床的工人,据说待遇还不错,就是累,没白没黑的加班,24小时厂房不断人,没有节假,一月杂七杂八都算上能开3000多.........

家园 黑龙江的大企业在东三省中是最惨的,

尤其是岳岐峰,田凤山在任时,辽宁还到中央去闹,要点政策,吉林开点小灶。黑龙江不但大庆要继续贡献,还要试图要什么国企关停并转先进试点,拿老百姓性命染红顶子。不过田凤山也没有好下场。真的惨不忍睹,我不愿写那些东西,写出来会是爆炸性的。

家园 新疆呢?讲讲新疆。

为什么新疆开采石油、天然气,就业、收入都没增加?资源税是中央税,进中央国库,西气东输,铺设管道的成本加上沿途损耗,越往东应该越贵呀,可为什么新疆的天然气比上海还贵?

家园 新疆情况不了解,大约是为某人的错误决策买单吧
家园 我不太了解石油开采业的情况

可这次七五事件,少数民族不满政府的原因之一就是经济问题。有文化的少数民族振振有词的拿这些问题指责政府是掠夺性开采,我没有力证据反驳,也没见政府就这些说法澄清或给个理由,哪怕说人家上海财政有钱给当地老百姓的价格含补贴,可貌似天然气价格比新疆便宜不仅上海一地。吐哈油田的生活基地在库尔勒,的确也没见解决多少当地人就业,还把物价抬得老高,迷茫中。

政府得给个说法吧,否则我们缴税养着宣传部门的公务员干嘛用?不能当猪养吧?!

家园 是啊,惨啊

我小时候华安效益还好,起码四处乡镇的适龄女青年都以找一个华安厂工人的男朋友为荣,等到我高中时.........

我记得高三时华安厂的厂长好像姓陶(一个工厂普通子弟学生,本就对高层领导不熟悉不了解外加不感兴趣,上大学后又离开了家乡,具体情况真就不太了解),被工人们起了个外号叫陶四停。哪四停?停水停电停暖气停工资。停电:因为拖欠电费,每天只分阶段保证供电四小时,也就是早晚做饭那段时间,当时正赶上我们高三准备高考,结果......那阵子充电应急灯脱销,后来好像是中央某个大人物亲临给电厂下了死命令不管工厂拖欠电厂多少电费不准断生活用电才解决了工人日常用电问题。到现在华安工人家庭几乎家家都有至少一个那种带大号蓄电池的充电应急灯,就是那段时间的遗产。停暖气:大冬天的,集资修建集体供暖的楼房住户在室内睡觉要戴着棉帽子,吃饭时去碗柜拿碗一拿一摞——冻成串了。以前平房区羡慕住楼的,现在掉过来了,因为平房可以自己烧暖气。停工资:工人每月工资只发30%——50%,据说到现在还有拖欠工资没补完的。那阵子工人真的是快要要饭了,因为拖欠老工人工资,集体上访卧轨拦火车的发生了不止一次。

不堪回首啊。

转几个当时厂区里流传的顺口溜:

XXX给俺个铁饭碗

XXX上来捅个眼

XXX过来踹个扁

XXX想要捡起来,他还没那胆(请河友们玩玩填空游戏,有益身心)

还有个说领导买车的:

领导发文件

集资四千万

买个乌龟壳

坐个王八蛋!

家园 你说的问题在陕北也有

当地老百姓穷的要死,钱都不知道流到哪里去了。

家园 又见PDCA

现在大家都在提着个东西,特别是国企,总让人觉得是个新鲜玩艺。不知戴老先生有知会做何感想

家园 不宜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企业有多种形式,归根结底企业的存在只是为了迎合一种社会需求,当需求消失或转变的时候,企业也就随之产生变化。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必须去做百年老店,也不可能。

其次百年老店并不是企业的常态,只是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殊的行业的一种产物。以中国之悠久,能够屹立300年不倒的政府尚且尔尔,何况一个企业?企业存在的根本在于产权,一旦产权(制度)发生变化,企业不变几乎不可能。

追求财富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企业存在的目的,如W兄所说,如果法律允许,绑票抢劫是企业最想干的。比如说每一个企业都梦寐以求的定价权和行业垄断,可不就是合理合法的从客户那里掠夺暴利的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主如果不爱财如命,企业是办不好的。

中国舆论目前动辄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云云,实际上是一种泛道德化,政府推卸责任的行为。一个好的企业,注定是一个嗜血的经济动物,否则就像是拔掉牙老虎,撑不了多久。当然我不否认企业应该去承担社会责任,但企业无疑应该把最大限度的盈利视为首要责任,否则如何对其雇员负责?

还有,实际上当今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并不是很好,法律、道德、政策实际上都对民营企业不利。大凡中国做大的民企,多多少少都要和政府来一腿,有些甚至主动邀请政府入股。毕竟在一个私有制属于过街老鼠的国家,明火执仗的为小团体谋利是一个政治上不怎么正确的事。一个"补充"充分说明了民营企业的二奶身份。

最后,W兄可能是没在社会底层呆过,不太了解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如果用杜月笙的话来说,就是"W兄原来是一条鲤鱼,修行了500年跳了龙门变成龙了,而温州小老板呢原来是条泥鳅,先修炼了1000年变成了鲤鱼 ;然后在修炼500年才跳了龙门,倘若一起失败那W兄还是一条鲤鱼而温州小老板可就变成泥鳅拉"。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