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区分核心利益与非核心利益:我看中国参与印度市场问题 -- wage

共:💬66 🌺169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呵呵,这个案例正是有日本的国家利益在里头的

当时随着日本经济的腾飞,

以及美国处于经济战弱势的情况下对于日本的不断敲打,

日本从民间到政府层面已经对于脖子上的狗链越来越不满,

那个年头日本最火的书籍里头有一本叫

《日本可以说不!》

石原慎太郎写的,

当时的那一单生意,

不排除有日本政府投石问路的意思在里头,

否则,日本的警视厅和情报机构是吃素的?

家园 没错啊!我也说的可以进入民生如水务食用油之类

有样学样啊,现在西方怎么弄我们的

家园 分裂的结果就是提纯?

搞不好就会出现一个3~5亿人口的有发展前途的国家,也许能真正给中国带来一定威胁。

那前提是,这部分人口是精挑细选的,思想觉悟也高的,占的地盘也是比较大的。不然,会跟现在的印度的社会状况有分别?

家园 中国的“核心”技术

就是中国人,已经成为历史的,现在的,乃至未来的。

这个信心还是有的!

家园 你就是个轮子!看看你所有的回帖充分证明你来自大妓院
家园 嗯,自卑的心态。
家园 中国的现代化任重道远,现在还没资格去“遏制”别人

这里有些人整天高喊“中国崛起”,好像中国已经跨入发达国家行列了。

有数据表明中国这100年来的钢产量远不如日本,钢是工业化的最好的标志,说明中国工业化还在进行时中。

我想说的是,中国这几十年来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怎么会有人可以有骄傲自满的情绪,认为中国真的能与美日国家平起平坐了?

中国块头大,制造规模大,这是中国的优势,人口和土地面积摆在那儿。但目前中国还是从一个瘦弱的人“长胖”的过程中,还谈不是“长肌肉”。

说到底,中国现在制造业的关键设备还是完全依赖进口,中国的研发部门基本是个空。不要说日美了,法国,北欧什么都有几项别人没有的领先技术,而中国基本没有,中国有的,或者引进的,别人也都有。

我发现这个网的网友都没有什么自我批判思想,容不得别人说两句自己的不好,这是不是自欺欺人?中国现在的工业化规模大,但水平的确不高,我不认为中国有什么东西可值得骄傲的。还要一门心思去“遏制”印度,跟印度这个烂国家比本身就是一桩丢人现眼的事儿。

我希望大家可以去看看天涯论坛的经济版,里面有多少在制造业第一线的国人痛陈中国制造业的危机和落后现状,句句诤言,这让这儿的某些网友看起来可能是“长别人志气”,呵呵,他们可能想回到慈禧太后时代去。

甚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精密制造业方面,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会是拉大,而不是缩小。知道70年代国外专家来中国看我们的计算机时怎么赞叹我们的水平高的么。

我非常担心中国目前仍然是一昧大干快上,而没有人用心下来搞研发,搞基础科学研究。中国目前的体制和人心,都阻碍着研发的进行,优秀人才全部出国去。日本就算他们的金融和服务业全毁了,他们靠制造业也能领先中国,这才是国之根本。

外国人有时候喜欢给中国贴贴金,中国就像个戏子般的兴奋。一句话,中国现在不热衷于搞科研,但美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研发能力强大,中国就没有一天看的到希望,中国与美国的差距是越拉越大。

家园 高铁这个例子就说明西方国家没有对中国实行狭隘的封锁

你说的公路,港口,船舶,绝大部门都是基建项目,请问有多少核心技术在里面?中国生产的远洋轮的轴承,内部的导航设备全部都是进口,为什么?中国货质量不可靠,中国人只能去焊焊铁板,这叫造船。您说的这些只能说明规模问题。

请看关于动车组的技术是怎么来的

中国是否掌握了高速列车的“核心技术”?在这个领域,哪些技术算是核心技术?

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说,有9项核心技术,可以概括为五大方面:列车总成、高速转向架、车体、牵引传动控制、制动系统及网络控制。这是广泛征求意见后得出的结论。

“和谐号”动车组的核心技术来自阿尔斯通、西门子、川崎重工、庞巴迪等国外企业,现在国内的技术掌握情况如何?张曙光说,经过近3年的消化吸收,我国已完全掌握了动车组9大关键技术及10项主要配套技术。时速200公里动车组的国产化程度已达到70%以上。这个级别的动车组一共采购了160列,其中整车进口只有6列,散件进口国内总装12列,其他142列全部由掌握了国外技术的国内企业制造。

2如何获得核心技术?

中方整体战略控制谈判主动

高速列车凭什么能够拿到国外的关键技术?

铁道部副部长王志国分析,理论上说,巨大的中国市场对任何一个技术拥有者都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但如果这个市场被分割成小块,不同利益主体分头出击,就会大大降低各自分量,很容易被对手各个击破。鉴于此,铁道部充分运用了“战略买家”的策略。主持整个谈判的张曙光形容这是“用一道大墙把国内所有资源严密地围了起来,只给外方留一个小门”。这样,中方在谈判桌上以二家公司对四家公司,始终牢牢掌握着主动权。

-个案

过于自信西门子出局

中方购买策略让傲慢西门子二次竞标时被迫降价

据介绍,2004年,德国西门子公司参加了第一次动车组招标,非常自信地认为中国一定会选择它,因此开出了天价:每列原型车价格3.5亿人民币,技术转让费3.9亿欧元。

直到最后一天晚上,西门子仍不肯让步。

中方谈判代表说,如果技术转让费不降到1.5亿欧元以下,原型车单车价格不降到2.5亿人民币以下,这次你们肯定出局。西门子的首席谈判代表很傲慢地反问:“可能吗?”那时已是子夜。

第二天一开标:阿尔斯通、川崎、庞巴迪获得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机遇,而西门子出局。随即,西门子股票狂跌,总裁引咎辞职,其中国谈判团队集体撤职。第二年,西门子又来竞标,不仅原型车每列价格降到2.5亿元人民币,还以8000万欧元的低价转让了关键技术

清楚的表明,外国人转让技术是明码标价的。我就疑问了,像动车组这样的技术都可以出让,西方国家不是傻瓜,那中国去帮印度造几个基础设施就真对中国有危胁了?中国人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第二个说明,中国动车组技术是转让得来的,而不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你看那个和谐号的车头就看出来了。我不知道所谓“高铁”,中国人有什么好得意的,还不是“造船不如买船”么。

对于韩国,他们的液晶屏幕和手机芯片就是中国生产不出的。韩国的汽车在欧美国家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中国自主品牌连个汽车自动变速箱和发动机研究都在起步阶段。

家园 嗯?

印度继续大量资金去购买美俄欧洲军火,中国出钱去替他普世?

有这份钱不如给巴基斯坦

中国核心利益1.党的领导;2.领土完整;3.经济发展

印度能还给我们什么核心利益呢?他们在损害我们的2、3核心利益还差不多。他们停止损害我们2、3核心利益之前,做好人太早

家园 按照戴秉国的理论

中国核心利益有三条,第一现行国家制度。这个印度还没本事和我们交易吧

第二,领土完整。这个印度在持续的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

第三,经济发展

印度从“丧心病狂”的对中国产品进行围堵,而且印度与中国在低端产品市场上是竞争者。双方经济没有大的互补性

印度对中国核心利益持续是有威胁和损害的

家园 你说:有数据表明中国这100年来的钢产量远不如日本

del

家园 这不算全文转贴吧

世界前三大钢铁产量国家比较(单位:万吨)

年份 中国大陆 日本 美国

1980 3712 11140 10164

1990 6635 11034 8973

1995 9536 10164 9519

2000 12724 10644 10180

2005 35579 11247 9490

2006 42266 11623 9856

2007 48924 12020 9818

08年的时候,中国的钢铁产能是6亿吨,需求只有4亿,全行业亏的一塌糊涂。09年的数据我现在还没有。美日这几年由于经济危机,钢产量在下降。

曾经看到过一个20世纪里日本和美国的钢产量对比,但现在找不着了,但根据大致的印象,二战前,日本的钢产量也就是几百万吨的规模,真正的日本大跃进还是60年代以后,也不过就是几千万吨。

姑且认为在过去一百年里中国的钢产量还没赶上日本,但差距也是微乎其微的,而且,眼下的中国钢产量已经是排在后面的十个国家的总和,总钢产量超过日本,也就这几年的事儿了。

--------------------分割线----------------------------

补充一下,刚刚搜到了这样一段:

从1901年到2006年底,日本累计钢产量为44.96亿吨,美国为76.56亿吨,我国仅为35.48亿吨。

截止到06年底,中日之间的钢铁总产量差距为9.48亿吨,07年,中国比日本多产钢3.6亿吨,08年,多产钢约5亿吨,那么到去年年底,中日之间的钢铁总产量差距大约是0.88亿吨。

不出意外,中国钢铁总产量超过日本的时刻应该发生在今年的春节吧。

家园 大炼钢铁一年才炼了1108万吨,现在才是在大炼钢铁

8月份,中国粗钢产量达到5232.7万吨,同比增长22%,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高月度粗钢产量,继7月份首超5000万吨后,再次超越5000万吨关口,显示出中国强大的钢铁生产能力。截至目前,人类历史上仅有中国一个国家粗钢产量相继超过2亿吨、3亿吨、4亿吨、5亿吨关口,并且今后很有可能突破6亿吨大关。8月份,中国粗钢产量占世界钢铁协会66个会员国总量的49.1%。

亚洲其他地区,日本2009年8月生产粗钢831.1万吨,比去年同月下降18.3%。韩国2009年8月生产424.0万吨粗钢,同比下降了5.4%。 印度8月份产量估计为473.0万吨,一改前几个月增长的态势,同比下降了0.3%。中国台湾当月产量估计为124万吨,比2008年8月减少了27.6%。

外链出处

家园 三七年前后日本人钢产量是九百万吨或是六百万吨。
家园 基础观点不同,不会有共同结论的

无论如何你的例子说服力几乎没有,一个是资敌(夸张点),另一个是助友,不过你要是认为印度和那些非洲国家一样是朋友就另说了。还有印度的规模以及存在的性质能和那些非洲国家一样吗?这还是没有考虑到地缘政治情况下、资源分配的前提下。

再多说一点,你的所谓的世界和谐理论目前看的确是很天真幼稚(为啥不是江总就不能说你天真呢,难不成你是总理级的?),世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本身就是博弈的,类似的例子太多了吧,没必要非的谁再写宏文了吧(真希望美帝和澳大利亚同意你的世界和谐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