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胜利之后(十五) -- 朱百山

共:💬30 🌺12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胜利之后(十五)

省里来的救灾工作组回去了。一天,吴云霞来到朱平球房间,往床上一倒,蒙脸就哭,哭个不停。朱平球当时没有想那么多,以为小吴可能在工作中碰到了困难,就对她说:“有话好好说,哭什么,工作中总有碰钉子的时候。”小吴站起来,从衣袋里掏出一封信,往朱平球手里一塞。朱平球一看信封是安徽省委信笺,抽出信一看,什么都明白了,原来小吴这一段时间反常现象是有原因的。信中写道:“云霞同志,你真是我······,我回省委后时刻都在想念你,真是······,我很快就办完离婚手续,到时我俩正式结婚。关于您和朱平球的关系,望您接信后一刀两断,因为朱平球有重大政治问题,不日要调回省委处理。云霞同志,你是一个年青的共产党员,要考虑个人的前途,千万不能和有重大政治问题的人、朱平球组成家庭,他会影响你的前途。这是知心人的帮助,盼接受知心人的帮助。祝你愉快!安林、一九五x年十二月八日。

朱平球把信看完后对小吴说:“你不要难受,安林同我的关系,我暂时不和你解释,也许以后你会知道的。你和我的关系是经过组织介绍的,但现在你和安林的关系已到了这一步,安林是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我朱平球无权和他争夺。你今天把安林的信给我看,说明你处理这件事的态度是真诚,老实的。我向你小吴明确表态:朱平球为你小吴绝不与安林争夺。”还对她说:“安林在信中告诉你、朱平球在政治上有重大问题,不日将调回省委处理。你想想,朱平球是共产党员,县委委员,公安局局长。安林是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信中这样写妥当吗?符合组织原则吗?再说,安林是有妻之夫,来枞阳县是搞救灾工作的,同你······,请你想想,这是不是······,这样的人······,靠得住吗?”最后又对小吴说:“现在我告诉你,请你从今天起,不要进公安局的大门。不是因为你同安林······,而是我有重大政治问题。"说完头都不回,走了。朱平球对小吴毫无后悔之意,他觉得:一个女人,这样······。

安林回省委两周后的一天,朱平球被请到县委,一进县委书记马数鸣的办公室,看到县委大部分领导都在。马数鸣书记指着桌上的一份函对朱平球说:“这是县委接到省委的一份函,你看看。”朱平球一看,函中写道:着调你县公安局局长朱平球同志,回省委处理他的问题。

县委书记马数鸣问朱平球道:“老朱,你到底有什么问题?”

朱平球回答:“有吊问题,什么问题都没有,都是人为的问题。”又把自己和安林在河南工作时的矛盾,在省委党校学习时,安林挑动不明真相的学员整自己,后来学员们明白真相后都帮自己,使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安林下不了台等情况向大家叙述一番。最后把安林给吴云霞的信拿出来大家看。

大家看完信后,马书记骂道:“他妈的个x,太不象话了。省委部长级干部,下来搞救灾,乱搞男女关系,还搞到自己同志,战友的头上,真不是个东西。”

其他同志看了也骂个不止。

马数鸣书记对朱平球说:“老朱,你把这封信保存好,到省委打官司,我们县委支持你。”同时还告诉朱平球说:“前几天,桂林栖书记和雷文部长来枞阳,非常关心你。对你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和实干精神很欣赏。你来枞阳这段时间的工作成绩,工作作风,工作能力,个人品质我们县委都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地委作了汇报。”最后马书记很无奈的说:“老朱啊!我们县委对省委是抗不得呀!这你要理解啊!我们写个介绍信,你就到省委去一趟吧。”

朱平球拿到介绍信后,仔细一想:不对啊!我来时,是由省委介绍到地委的,再由地委分配到枞阳县工作的。现在省委组织部直接下文到县委调我,好像手续不对?

朱平球拿着省委下的文,到安庆,找到地委干部科科长曾余同志(桂林栖书记的爱人)。曾余同志看过文说:“这不符合干部调动,处理手续。你是省管干部,在地区工作,所有相关手续都应经过地区组织,人事部门。你的组织关系不能直接由县转到省里,必须经过地委转,才是合理合法的手续。”曾余同志又问到:“老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平球又把对县委一班人说的、自己和安林的矛盾及及安林乱搞男女关系的事情,又对曾余同志说了一遍。

曾余同志听后很恼火,说:“不像话,等会老桂回来我给他回报。”

正说着,桂林栖书记来了。曾余同志把情况向桂林栖书记做了回报,桂书记听后,火了,大声说道:“胡闹,哪能做这样的事?”又对朱平球说:“朱平球同志,过去我们对你不了解。你来枞阳工作的这一段时间,全县上下都认为你工作能力强,工作方法多,经验丰富,能实干,人品又好,我们地委也是这么认为的。再说你在自卫战争初期就是盱,来,嘉三县工委书记,现在担任县公安局局长,职务太低了。我和雷文部长已研究过了,准备给你调整一下工作。”最后又说:“老朱,你去省委,不要怕,我们地委支持你。”

朱平球到合肥,去省委组织部报到,把介绍信交给了组织部干事李英同志(省委组织部部长夫人)。李英说:“老朱,你来了,先到招待所住着。”

朱平球说:“我不是来住招待所的,我是来处理问题的。”

李英说:“你先住上,到时会通知你的。”

在招待所,朱平球和马骞同志住在一屋。马骞同志是定远县县长,因病调动,修养,暂住在招待所。俩人住在一起,无事就谈谈心,朱平球是一肚子牢骚。一天,朱平球把自己和安林的矛盾全部倒给马骞同志听,马骞同志很同情朱平球。朱平球又把安林写给吴云霞的信拿给马骞同志看。马骞看过很气愤,认为安林这样对待同志,不管是从公,从私都不对。

两人正谈着,招待所协理员来了,问他们谈什么?因和协理员不熟,所以朱平球没告诉他。马骞同志对朱平球的遭遇愤不平,就把安林乱搞男女关系,欺负朱平球的事说给协理员听,还让朱平球把安林写给吴云霞信拿给协理员看。协理员看过后也很气愤,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朱平球当时认为:都是共产党员,看来都是同情自己的,所以未做任何防备。给协理员看过信后,就把信放在枕头底下。吹哨子开饭了,朱平球大意了,未收起放在枕头底下的信。老特务给小特务算计了,给安林手下的哈巴狗有了可趁之机。

午休后,朱平球要出去,想起要把信收好。哪知拿到信一看,光剩一个空信封,里面的信不见了。朱平球马上意识到,坏了,有力的证据不在了,主动权丢失了。

这封信到底是谁拿得?马骞同志绝不会干出这种事。可以肯定,就是那个哈巴狗协理员干的。这个协理员有吊本事,后来为什么步步高升,青云直上。

省委调朱平球到合肥处理问题,朱平球住在省委招待所。组织部,安林迟迟不找朱平球谈话,就是因为安林给吴云霞的信在朱平球手里攥着。

安林头天拿到这封信,第二天一早,就派人找朱平球到组织部谈话。

安林的办公室门朝西,部长的办公室门朝东,隔着一条走廊,说话听得清清楚楚。

朱平球走进安林的办公室,安林说:“朱平球,你的问题,现在有人要跟你对证。”

朱平球说:“好啊!对证的人来了好啊,就是要对证才能搞清问题。”又问:“要对证什么问题?”

安林说:“你自己清楚。”

朱平球说:“我什么问题都没有,经得起审查。”

安林拿出部长的派头,把桌子一拍,大声喝道:“朱平球,你不老实。”

朱平球一看,火了,确实被他激怒了,心想:这么多年我惹不起你,我躲着你,我一门心思的工作,就是为了让你们抓不到我的错误。现在当副部长了,竟然在我跟前拽起来了,硬要骑在我脖子上撒尿。想到这,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朱平球站起身来,对着安林大声骂道:“你这个狗日的,今天老子和你拼了。”说着伸手抓起身旁的椅子朝安林头上狠命砸去。安林一看不好,顺椅子往桌底下一跅,钻出桌肚,夺门而出,一溜烟跑了。

朱平球打不到安林,气急之下,把安林办公桌上的玻璃台版砸了,水瓶摔了,茶杯摔了,屋内所有办公用具等物件一打干净,最后连办公桌也掀了。安林的办公室被朱平球砸的乱七八糟,一片狼藉。

这时李英同志过来劝朱平球说:“老朱,你这是干什么?”

朱平球没好气的说:“管他妈的干什么!”

李英一听朱平球不理她劝,又说:“哎呀!老朱,你不就是在闹地位观念,嫌官当小了吗!”这一说就像火上浇油。

朱平球一听火冒三丈,明明是安林在整我,欺负我。你们官官相护,反倒说我在闹地位观念。又想到:你李英二十多一点年纪,嫁给部长、四十岁的人,为什么?于是高声对李英说道:“对,你说的很对。我朱平球就是在闹地位观念,你现在晓得了吧!外边,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有的是。我们内部,年轻的伙夫,马夫,小兵多得很,又漂亮,我就不和他们睡觉,为什么?他们地位低。我就要找一个老家伙,比我大十几二十岁,睡觉,结婚。这又为什么?因为他官大,地位高,我就干。这就是我地位观念的具体表现。”最后又说:“别人说我还情有可原,你还有脸说我闹地位观念。”

部长就在隔壁,听得清清楚楚。

这下好了,原来就一个对头、安林。现在骂到部长头上,又多了一个对头,这个对头比安林权大得多。朱平球知道这下真的没有好日子过了。也多次考虑过和安林拼掉算了,这些混蛋能害人,我也能害你,先写好遗书,再动手。

朱平球在省委组织部打过,骂过,闹过后,这事非同小可,一下传开了。有知道朱平球的同志说:“朱平球这下祸闯大了,要吃亏。”

有知道事情真相的同志说:“打得好,安林这帮东西太欺负人了。”

有的同志不知道朱平球,到处打听,问:“朱平球是什么人?干什么的?这么大胆子。”

还有的说:“大闹省委,这是反党,反革命,要逮捕法办的。”

一时,大家议论纷纷,这确实不是小事。自解放到现在,不管资格多老,地位高低,有理无理,从来没有一个人敢在省委这样大闹一场。

第二天一上班,安林就来到省委书记曾希圣同志办公室,把连夜写好的材料呈上,递给了曾希圣同志。

曾希圣同志看过后,递给了在对面办公的省长黄岩同志。黄岩省长在抗战时期曾任二师六旅政委,朱平球是定凤怀支队的特派员,是黄省长的老部下。黄岩省长看过后没说话,递还给了曾希圣同志。

此时,安林坐在下面,哭丧着脸,一副无辜,可怜巴巴的样子,正等着两位大人怎么发落朱平球。

曾希圣同志说话了,话不多,一共说了四句。第一句、(开口骂道:)他妈的!这是在有意捣蛋。第二句、朱平球这个穷当兵的出身,粗里粗气的,也太粗鲁了。第三句、我们执行政策有没有问题?也得检查。第四句、叫朱平球写检查。

安林在下面一听,曾希圣同志说的这些话都是不痛不痒,不上纲上线,无法逮捕朱平球。

这件事,曾希圣同志就这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处理了,朱平球躲过了一劫。但朱平球心里清楚:不是因为事情小,或朱平球有什么过人之处,曾希圣同志不好处理。而是因为曾希圣同志和朱平球的老上级,顶头上司龙中部长是老战友,关系非常密切。曾希圣同志知道朱平球是龙中的老部下,是龙中在二师锄奸部的得力干将,所以才手下留情。

这些事,朱平球怎么知道的?省委组织部有位干事,人很正派,七十年代任省委党校副校长。平时对安林他们打击,迫害,排挤异己的一套做法看不惯,对朱平球的遭遇很同情。晚上,来到朱平球住处,悄悄地把这些告诉朱平球。

通宝推:johny,
家园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老朱同志吃亏了。

对安林这种卑鄙下流的家伙一定要有警惕心。

家园 说穿了就是曾希圣护着安林嘛

信没了还有那么多看过的人能作证呢

要想处理他还不是一句话,整个党委的人作证呢

家园 如果这样的人渣也配称“知识分子”

那还真应了毛主席的话:对知识分子还真就不能给好脸。

家园 安林是个高明的混蛋

安林是个高明的混蛋,阴面里什么偷鸡摸狗黑良心的事情都能做敢做,可有一样;阳面里有涵养的很呀,冠冕堂皇人模狗样,硬生生把个有方法讲政策有心胸的朱平球逼到砸桌子大闹省委的地步,牛呀!

家园 老农对这种知识分子有个描述

叫做“吃屎分子”……

家园 一个老鼠屎坏一锅汤

安林这样的人渣有一个,就足以毁掉一批好同志的前途。

老朱也是大意了。一时气愤,办事不密

家园 这个分明就是水浒的白虎堂么
家园 太愤怒了,我只有一句话

安林是个狗日的。

家园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老朱对“自己的同志”太信任了,即便那些“同志”正在给自己下刀子,也不知道防范一下...

家园 看得真火大

看得真火大,安林不说也就罢了,李英这种人也有脸说朱平球有“地位观念”。

家园 人事升迁决定了一个政权的兴衰,看来衰变从建国后就开始了

国家是否正常运转,政权能否顺利执政,在政经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最终都会集中体现在执政官僚的素质上,也就是吏治上。从因果角度讲,我们可以分析一个朝代的兴衰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因素,但不管这些因素是什么,最终都会体现在政权不能使品行兼优的人上位,吏治变坏上,这个朝代最终就会被结束。同样,反过来,当我们看到一个政权的吏治开始出现问题,在变坏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个国家、这个政权肯定出现了问题。虽然现在问题还不严重,但如果不变革,不解决问题,这个国家、这个政权必然会陷入到历史周期率里去的。

具体到看楼主的文章,刚刚建国,且是在打天下的人还掌权的情况下,一些人就已经蜕变到排除异己、搬弄是非、乱搞男女关系等等。而且,这些人不仅没有能被清除出去,甚至还能上位。如果不是一同打天下的有功加个人关系,恐怕这件事也不能大事化小。试想,经过十几年掌权后,即使仍是打天下的人掌权,还能有多少人保持原状,政权会是什么样子。几十年后,掌管这个政权的又能是什么样的人。那么近百年后呢,苏联是70年。我现在觉得,也许只要毛泽东不死,文革的出现就是一种必然。只不过是66年还是6几年而已。只是,毛泽东的方法没有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反而带来了惨痛的教训。不过,也不能完全否定文革,没有文革,也许我们就紧步苏联的后尘而去了。

历史和现实,就像一棵树。主干清晰,枝干复杂。分析起来容易,头头是道,思路清晰。但具体做起事来,大到树干,小到每片叶子,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难度重重。能在历史和现实中冲浪的,都不是一般人呐。

家园 这段回忆说明了一个事实

执政方针是 党纪大于国法

不管谁是谁非 要处理 先要看谁是谁线上的人 是谁的老部下

建国初期 经过血雨腥风考验过的人 也许在这个方针下还有是非观念

经过历次运动以后 剩下的安辈之流 谈是非已经成为奢求

既便如此 还是觉得当年的人纯真得可以

见过用办公用纸写情书的吗 呵呵

家园 没有了安林这封信,朱百山完全变为被动,而且

连楼主文章的可信度都会被打折扣,事关自己的政治生命和前程,怎么会这么大意呢?

家园 正常,以己度人嘛

脑袋就那么大,想的就那么点事,当然就想不到别人还有别的想法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