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12) -- 江南水

共:💬75 🌺52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12)

武安君很郁闷

秦昭王四十七年九月,是这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对秦国人来说,这是极不平凡的一个月,是因为辞旧迎新,更是因为他们终于完成了今年的工作计划。

在写这一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我想秦国的有关部门应该会这么写吧:

先省略废话若干。

……

在四十七年(水注:前260年)的最后一个月里,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大王为核心的中央政府周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胜利的完成当年的主要任务,把抢着摘我们桃子的该死的赵国人,赶出了上党。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这个胜利告诉天下人,谁要想拿我们的糖,我们就让他灭亡!

再省略废话若干。

……

最后,让我们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大王为核心的中央政府周围,万众一心,开拓奋进,为夺取下一步的胜利、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即使没有中央政府的号召,秦国的将士也很自觉,胜利后的秦军将士,掩埋好同伴的尸体,舔干身上的血迹(不少是赵国战俘的),继续战斗。

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年)十月,前线的秦军将士,在军营里吃完年夜饭后,就开始着手新一年的工作计划,新一轮的战斗马上就要打响了。

无比佩服他们的敬业精神。

在前线跟士兵们共迎新年的武安君,首先分配任务:王龁,给你一支人马,去给我拿下赵国的武安(今河北武安县)、皮牢;司马梗,给你一支人马,去北面,把太原郡给我拿下来。

太原郡是上党郡的北方邻居,这疙瘩再落到秦国人的手里,那秦国就在宽大的正面上,给赵国施加了不可承受的压力。

记得小时候,最high的事儿,就是看去我们那儿表演杂技的,每当到胸口碎大石的时候,那可谓是:争睹,争睹,惊起尖叫无数。

后来上了中学,知道了“压强”这个词儿后,就有了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白替那帮家伙担了好几年的心。

秦国人把上党郡和太原郡连成一片,只是在赵国的胸口上压了一块大石,赵国这个病人只要还有一口混元丹田气,就能挺一会儿。

不过,再一看王龁的行程,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赵国这个病人,悬了!

王龁就是一根针,这根针一下就扎到了赵国的命门上,武安离邯郸很近,很近……

打发走两位手下后,武安君并没有成为光杆儿司令,他手里还有一票人马,随时准备去挑最重的担子。

白起是个好同志,武安君是个好领导,是一个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好同志、好领导,总是把最苦、最累的活儿,留给自己。

武安君的活儿是啥重担呢?

看看先出发的王龁,一个左庶长都去了那么艰苦的地方,好同志、好领导,怎么能更轻省呢。

司马梗此前没有特别的表现,他负责去打扫赵国的外围;王龁此前表现不错,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不是,他负责去捅赵国的命门;武安君水平最高、能力最大,当然得去最艰苦的邯郸了。

武安君真是一个量才为用的好领导啊!

要是秦国人只在上党、太原折腾,赵国人应该不会有太多意见,现在不比从前了,这会儿他的正事儿是,尽量快的恢复自己的造血功能。

一看王龁这根针扎了过来,赵国人知道,再不做点儿什么,他就该站历史舞台上,三鞠躬,然后谢幕了。

如果这个时候赵孝成王跟白起说,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也该歇歇了。

白起应该不会买账。

当年就曾经拿下了楚国的都城郢,这会儿要是再拿下赵国的都城邯郸,不要说国家还给自己奖励,就是啥也不给,这份成就感,也足以让武安君倒贴钱去满足。

赵孝成王不愿意满足白起的成就感,不过,也没法让白起停下不知疲倦的脚步,但是另一个人可以让白起歇一会儿,白起的老板秦昭王。

面对着又一个攻陷其它国家都城的机会,秦昭王应该也不会轻易放手。能把两个大国都搞得迁都,这份荣耀也足够吸引秦昭王。带着这份荣耀,他可以昂着头去见爷爷和老爸。

赵国跟楚国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他的领土没法跟楚国比,所有的黄金地段都集中在都城邯郸附近,丢失了邯郸,他只能到更遥远的北方去跟匈奴厮混。也就是说,丢了邯郸,赵国基本上就算是亡国了。

面对着这个基本上让赵国歇菜的好机会,秦昭王跟白起是穿同一条裤子的。

不过呢,有一个人并不希望赵国歇菜,这个人就是范雎。

这么说也不对,精确一点儿的说法是,范雎不同意白起去攻陷邯郸。

范雎就是赵国人的突破口。

找准了突破口的赵国,赶紧动作起来,慢一点儿就要出大事儿了。

代表赵国前往秦国的,是苏代。

苏代也是奇人,公元前316年前后,就掺和燕国的禅让,近一甲子过去了,还在掺和国际事务。

个人认为,这里所谓的苏代,应该是某个游说人士的代号,并不一定就是那个掺和燕国禅让的苏代。如果真的还是那个苏代,我除了佩服他的长寿,还要佩服他那半个多世纪如一日的掺和精神。

来到秦国后,苏代没有搭理秦国的政府,带着硬通货,直接奔着突破口就去了。

见了范雎,苏代明知故问,武安君是不是已经把赵括搞定了?

这个问题,植物人也知道,不用回答。

接着,苏代又装傻充愣,下一步就该包围邯郸了吧?

这个问题,自己还会思考的人也知道,还是不用回答。

得嘞,废话就不说了,咱拣干的捞吧,苏代很关心范雎在秦国的地位,赵国要是歇了菜,秦王差不多就是天子了,到时候,武安君就应该是三公(最高级别的打工者)了。那时候,你范雎就得听他吆喝喽,即使你范雎打心眼儿里愿意听人家的吆喝,怕是人家还不答应呢。

不得不说,苏代这剂药下得够猛,范雎跟白起不怎么对付。

还记得吗,当年范雎鼓捣着秦昭王,把穰侯赶到了封地,穰侯恰好还是白起的贵人。白起跟范雎的关系,要是到了四大铁,那才是见鬼呢。

如果范雎听了这一通忽悠,就火上房的去把白起从前线拽回来,那也显得人家范雎太没素质了。怎么说范雎也是秦国的丞相啊,有没有先公后私的觉悟不知道,但是先公后私的架子,还得要摆起来的。

苏代也很照顾范雎的面子,说了一个事实,前两年上党的广大人民群众,就不愿意跟秦国人打交道。同理,赵国的广大人民群众,也不愿意跟秦国人掺和,秦国人来,他们就走,全部移民到国外。

那年头的国家税收,主要来自土地,不过呢,国家是不指望土地自己来交税的,他需要人民把种的粮食拿出来交税。

人都跑光他娘的了,谁来交税啊。

所以,苏代先生劝范雎,别费劲去拿那些没用的土地了,还是让赵国割让土地比较划算。这么一来,不但能够阻止武安君立功,还能增加自己的政绩,一举两得啊。

听了苏代的一通白话,范雎赶紧找到秦昭王,前线的士兵太累了,还是让赵国人割地赔款吧,也让咱们的子弟兵喘口气儿。

秦昭王一听,有理。

这一年正月,秦国中止了所有的军事行动,并把白起从前线召了回来。

正在床上妖精打架的人,眼看就要渐入佳境了,这时候,该死的电话铃响了。如果有可能,这人会顺着电话线,把打电话的那个小子拽到自己面前,大卸八块。

对白起来说,范雎的那一通嘚啵,就是那该死的铃声。虽然不能真的把不开眼的范雎大卸八块,并不代表白起心中不想把范雎下十八次油锅啊。

听说自己的千古伟业,因为范雎的一句话就成了一阵风,白起就更加不待见范雎了。

当年被揍得七荤八素,眼看就要断气儿的时候,范雎都能想出活命的点子,这会儿,神清气爽的范雎,不会不知道,苏代所说的赵国人全部移民国外,是在瞎扯。即便赵国人民都很有种儿,为了不配合秦国,放弃安土重迁的传统,毅然决然的离别故土,哪个国家又能消化这几百万的难民呢?

但是,范雎依然决定建议秦昭王休养生息,这里有搅和白起的意思,范雎打心眼儿里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冤家武安君风头太劲。

武安君实在是太恐怖了,自从出道以来,别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得到,别人做得到的,他能做得更好,正经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万一让武安君再拿下邯郸,就等于撵走了穰侯,成就了一个比穰侯更难缠的武安君,穰侯主要靠的是裙带,武安君靠的可是硬邦邦的军功啊。

不过,要说范雎纯粹是为了搅和白起,也不那么准确。当时秦军前线将士的状况,的确不是太乐观,刚跟赵国人死磕了半年,现在再去啃邯郸城墙,这其中的风险到底有多大,没法用数字来量化。

当年辽沈战役结束后,东野的计划是休整一段时间,然后再入关。后来因为形势的需要,提前入关,为了提前入关,东野的那些思想工作者没少费心思。

现在赵国人主动来割地求和,于公于私,范雎都该提醒一下秦昭王。

六十多岁的秦昭王,也不是任凭范雎摆布的提线木偶,作为一个老到的政治家,他不可能不知道范雎跟白起之间的芝麻绿豆。

不管范雎有没有私心,他说的的确是实情。这一点,秦昭王本人就深有体会,最困难的时候,他亲临前线,带头违法,动员了所有能动员的力量,才勉强搞定赵军。

有长平大胜这支兴奋剂撑着,如今的秦军看上去士气旺盛、所向披靡,但是万一出现什么意外,这支秦军极有可能会一败涂地,长平的空前战果,转眼就是一场空。

有时候,从成功的顶峰到失败的深渊,只有零厘米。

绝境中的齐国,让不可一世的燕国,一下就回到了解放前,这一幕就在二十年前,秦昭王亲眼所见,他不能不谨慎。

安全第一,如今的秦国只要保证犯不下太不靠谱的错误,天下诸侯只是他手中的玩物。

可惜,秦国还是犯错误了。

元宝推荐:擎箭天使, 通宝推:iedgar,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水兄,在线不?18朵花竟没有沙发,震住了?
家园 最后把白起同志送上死路,太过了

不过估计秦王自己也想干掉白起了,留着他,老让自己想起好像放了个大错,太摸不开面子啊

家园 终于等到更新了,送花
家园 雪夜送花

江南兄再接再厉!

家园 俺猜秦王比范雎更想让老白回来。

几十万秦军常年在外作战,总司令一不好色,二不贪财,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秦王自己晚上肯定睡不好觉。

家园 应该还行吧,可参看司马昭评价钟会

关键是秦王手上还有兵,这就有办法对付。毕竟白起手下的家人都在秦王手里

至于后来王翦拿着全国的兵去对付楚国,秦王就很难入睡了

家园 挑个bug

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年)十月,前线的秦军将士,在军营里吃完年夜饭后,

家园 武安君,大良造,爵位赶上商鞅了

留着再立军功,拿什么封他?

怨隙已生,如不除掉,流落到别国,那如何是好

楚人无罪,怀璧其罪

家园 范睢只是个引子 关键在秦昭王

就算可以拿下赵国 那还是换个人拿比较合适

胡乱比一下 抗美援朝的人选

燕王倒是不换人 结果自已没挺住

不知道乐毅跟田单干起来结果如何 呵呵

家园 王翦将60万是空国,白起将60万怎么就不是空国了

两代秦王手里剩下的那些,半斤八两把

家园 白起死的时候怨气很重啊

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杀。武安君之死也,以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

以前看这段,以为是杀降不祥,现在感觉到更像是对秦王的控诉。毕竟,拿大功为罪,死都不服啊。

家园 bug在哪里呢?

秦国的历法以十月为岁首,秦昭王四十七年九月长平战役结束,说前线的秦军将士,在前线过年,没啥错啊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13)

给还是不给,挺闹心的

长平大胜一年后,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年)九月,秦国还是决定出兵邯郸,距离中止所有军事行动,只有八个月的时间。

秦国这一次出尔反尔的攻打邯郸,倒不是他又(这个可悲的“又”啊,让秦国人都用过N遍了)不守规矩了。这次不守规矩的是赵国,他违约了。

正月,秦国同意停止军事行动,但是并没有便宜赵国,既然你赵国主动割地求和,那我也就不客气了,拿六座城池来。

围绕着这六座城池,赵国又吵成了一锅粥。

虞卿问赵孝成王,秦国停止军事行动,是因为他没劲儿了呢,还是老虎发善心,对您特别照顾?

在概率学上,老虎发善心是小概率事件,秦国特别照顾赵国,是零概率事件。虽然赵孝成王没有学过概率学,但是他也知道这一点,只好老老实实的承认,是秦国没劲儿了。

着啊,要的就是你这个态度,虞卿谆谆教导赵孝成王,现在秦国没劲儿了,你给他六座城池,喂饱他,来年他缓过劲儿来,再来,赵国就死定了。

是这么个理儿,赵孝成王找来跟秦国签停战协定的赵郝,打算毁约。

赵郝一听就急了,虞卿咋就知道秦国人一定是没劲儿了呢?再说,即使今天秦国真的没劲儿了,你葛朗台这一口面包,他也不会太在乎,人家照样能在来年缓过劲儿来。那时候他再来,赵国就该出更多的血了。

给还是不给,在赵孝成王的脑子里搅成了一团浆糊。

赵孝成王只好向赵郝要一个保证,现在割让了,你能保证秦国人明年一定不来吗?

赵郝也很实在,这我可不敢保证。

在赵郝看来,明年秦国人来不来,跟他没半点儿关系都没有,关键是看赵国的态度,只要赵国比其他两晋更能巴结秦国,那就啥事儿都没有。

赵孝成王又找来了虞卿,转达了赵郝的意见。

虞卿对此不屑一顾,割地都不一定能换来一年的安全,那还割个什么劲儿啊。来年秦国人来了,再说明年的话,宁愿被打死,不能被吓死。

虞卿还断言,秦国肯定是没劲儿了,一时半会儿缓不过来。即使明年他再来,他主攻,赵国主守,赵国虽然差了一点儿,但是防守还是没问题的。

虞卿还指出,赵郝那个巴结秦国的主意太馊,纯粹是在惯秦国的臭毛病。让秦国吃顺了嘴儿,哪天不喂他了,他还是会动刀子。

听了虞卿的一番话,赵孝成王心中也很矛盾,今天给了,明天就得接着给,一天天下去,赵国就是座金山,也填不满秦国那个无底洞啊;今天不给,万一秦国人马上来,咋办啊?

就在这个时候,楼缓正好从秦国来到赵国,赵孝成王又来向他讨主意,到底该不该给秦国六座城池啊?

楼缓很谦虚,不知道。

赵孝成王很执着,谈谈个人看法嘛。

刚刚跟秦国人打过交道的楼缓,对秦国人的德性,一清二楚,那帮孙子,对土地的渴望,远远超过啼哭的婴儿对母乳的需求。

楼缓表示自己很为难,自己刚从秦国来,说不给吧,恐怕不是个好办法;说给吧,好像屁股坐在秦国那一边。

表完态后,楼缓把屁股挪到了赵国这一边,就是为赵国考虑,也得给。

一看楼缓这么为赵国考虑,赵孝成王立马拍板,那就给。

虞卿听说后,赶忙来劝,那都是胡说八道,千万不要给啊!

听说虞卿又来搅和,楼缓主动找到赵孝成王,跟他分析天下的形势,只要赵国跟秦国掐起来,天下人民都很高兴,他们会趁着赵国和秦国死磕的空当,来找赵国的麻烦,到时候说不定就瓜分赵国了。快点儿下决心吧,别磨蹭了。

虞卿一看楼缓还不死心,就找到赵孝成王使出了绝招儿,不是说赵国非得留住这六座城池,给秦国不如给齐国,然后联合齐国,找秦国算账。只要赵国跟齐国联合,都不用做什么军事动员,秦国就主动来求和了。只要秦国主动来求和,韩国和魏国还不得赶紧上赶着来当跟班儿啊,到时候,赵国就取代秦国,成为新老大了。

赵孝成王一听,好主意啊,就这么办。

传统的观念告诉我们,虞卿的建议是有骨气的、勇敢的,值得大力表扬的;赵郝、楼缓的主意是没骨气的、懦弱的,应该大力批判的。

国际斗争,较量的是实力,而不是赌谁更有种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对个人来说,是有种儿,对国家和民族来说,就不是福音了。正如顾维钧先生所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子孙万代的事。我们这一代的人,只能当这一代人的家,那里能当子孙万代的家?个人还可以‘玉碎’,一个民族,是‘玉碎’不得的。”

现在回头看一下赵国的这次争议,虞卿主张违约,是因为他看出秦国的确是够呛了;赵郝主张守约,是因为长平惨败的阴影太大了,万一秦国人真的又来了,咋办啊。

双方的争论,在当时的情况下,很难说谁是谁非,都是为了赵国。赵郝的主张有割肉喂老虎的危险,虞卿的主张也有玩儿火的倾向,如果不是后来魏国和楚国及时出手,邯郸到底如何,谁能说上来?不是也有人说,明朝的灭亡,跟当时的士大夫不懂得妥协,有直接关系吗?

再说,虞卿的主意除了是在玩儿火,也有点儿前后矛盾。且不说,齐国愿不愿意跟赵国掺和到一块儿,即使齐国愿意跟赵国穿一条裤子,赵国真的就能上位当老大吗?有这实力,赵国也就用不着每年都割让土地给秦国了,只要暂时妥协一步,缓过一口气儿来,就能跟秦国死磕了。以前的越王勾践,就用过这一招,后来的冒顿单于,也用过这一招。

至于楼缓是不是秦国的无间道,不好说,毕竟秦国人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如期来到了邯郸。

一看赵国人这么不上道儿,竟然违约,秦昭王急眼了。从来都是秦国人不提裤子都不认账,这次赵国人竟然也提上裤子就不认账,常年打雁让雁啄了眼,传扬出去,秦国还怎么在战国混啊。

秦昭王四十九年(前258年)十月,五大夫(九级的爵位)王陵率领秦军来到了邯郸。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孙子兵法.火攻篇》

简单说明一下,人的喜怒哀乐是很不靠谱的玩意儿,靠这个来决定打仗这种大事儿,太恐怖了,万一造成什么后果,没地儿去买后悔药。只要一动刀枪,必须有把握捞点儿什么,没啥好处,最好不要动用国之利器。

秦国自秦孝公以来,一直按照孙子的教导来行事,很少意气用事。当年在阏与吃了赵国的哑巴亏,秦国人忍了下来,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儿去做,直到长平大战才让赵国连本带利还了回来。

现在,为了价值并不大的六座城池,秦昭王竟然轻易的放弃了休养生息,派了一个九级爵位的将领去攻打邯郸,实在是有点儿跟祖宗唱反调。

看着邯郸城外的秦军将士,不知道虞卿是怎么想的,恐怕他也没有想到秦国人竟然敢这么玩儿吧。如果他认识紫霞仙子的话,俩人可能会交流一下体会,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这个结局。

幸运的是,这不是邯郸的结局。

虽然官儿大不一定水平高,但是爵位高的人,打得胜仗比较多,还是靠谱的。九级的五大夫王陵跟十六级的大良造白起相比,还是有相当差距的。当年大良造白起没费太多周章就搞定了超级大国楚国,并让他超远距离搬家,如今的五大夫王陵在邯郸城下,一点招儿都没有。十月,王陵就来到了邯郸,到了正月,一个季度过去了,邯郸城依旧昂然挺立。

看来邯郸真的是块硬骨头,人多力量大,增兵。

得到领导大力支持的王陵,依旧不怎么争气,非但没有拿邯郸城怎么着,反而让自己阵亡了五名校尉,士兵损失了多少就不知道了。

邯郸城外的秦国人,日子不好过,邯郸城内的赵国人,日子更难过。秦国人只是炒股赔了几块钱,赵国人则是在考虑,下一顿饭到底该吃几粒米。

虽然在国破家亡的节骨眼儿上,赵国军民迸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狠狠的打击了狗X的秦国人,但是赵孝成王很明白,再这样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早晚有扛不住的那一天。秦军比一百年前的魏军更加难缠,赵国目前的状况,并不比一百年前好到哪里去。

啥也别琢磨了,还是找人帮忙吧。求人帮忙并不丢人,那年头谁没有求过谁啊。

放眼天下,已经没有几个国家能够来给赵国帮帮场子了。

齐国,自从侥幸复国后,基本上就成了永久中立国,前两年连一粒米都不给赵国,还能指望他做什么呢,这个pass了。

燕国,自从放生了齐国后,就回到了解放前。再说,这会儿燕国跟赵国也有点儿不对付,燕国武垣(今河北肃宁县) 的人民宣布脱离燕国政府,加入赵国。要是让燕国知道了赵国的底细,说不定他马上就会在背后下黑手,这个也pass了。

韩国?赵国能够有今天,一半儿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再说,秦国的刀就顶在他的心脏上,他还能够自动呼吸就不错了,想帮别人也是有那个心,没那个力。

一圈看下来,只有楚国和魏国,可以去试一下了。虽然这两个国家也屡次遭受秦国的蹂躏,患上了“恐秦症”,但是此时也只能让他们来拉自己一把了,哪怕是死马权当活马医。

再说了,这两个国家也有拉赵国一把的动机。

魏国的动机比较明显,平原君赵胜跟魏国的领导人有亲戚关系,他的夫人就是魏王的姐妹,不知道是姐姐还是妹妹,但可以确定,赵夫人是信陵君魏无忌的姐姐(极有可能是同父同母)。

楚国的动机就不那么明显了,深藏在楚国人的心底,需要有人去把它勾出来,负责去勾出楚国动机的人,就是平原君。

之所以派平原君这种身份的人去担任使节,也是没有办法,出使的人身份越高,显得赵国对洽谈的事务越重视不是,同时也表达了赵国人民对楚国人民的最大尊重。

平原君这次出使,不仅挽救了赵国,也成就了一个人,在整个出使过程中,本来应该是主角的平原君,反而成了配角。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谢谢点明

我还以为新年都是正月。孤陋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