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少林拳法·拳打八字说》注解点评 -- 京城马国兴

共:💬3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少林拳法·拳打八字说》注解点评

起、落、钻、翻、崩、转、横、竖

拳肘者,人之羽翼也。

但交手之道,全恃迟速。迟者负,速者胜,理之自然。拳出有字,收回有法,按“起、落、钻、翻、崩、转、横、竖”者八字。此学拳者最易模糊,教者总得明白指示。盖手伸出收回,攸乎之间八字皆备焉!

初学之时,则不辨其势。

何为起落?何为鉆翻?何为崩转?何为横竖?即手之动往上是为起,手之动往下是为落;手自另一手上或下前出是为鉆,臂手一翻由阴变阳是为翻;手腕一弹是为崩,手腕稍一扭是为转,臂手向外一靠是为横,手前出是为竖。

【题名解】

运用“融化法融化”的观点,总结认识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建体、至用的内容,无非就是“起落钻翻,崩转横竖”八个字的内容。这还是在内气、外形,阴阳匹配如一的“意气君来骨肉臣”的思想指导下总结出来的。是否如此呢?只有精心观读文章内容精义,才能知其论述内容的精旨妙谛呢。

【注解】

①、起、落、钻、翻、崩、转、横、竖:

起落钻翻者,起为钻,落为翻,起为横,落为顺,起钻是穿,落翻是打,起亦打,落亦打,打起落,如机轮之循环无间也。

崩者:劲也,身法五弓所发之劲势也。

转者:有身手步法的“拧转、旋转”两种不同的法式。拧转者,中轴基本不位移的旋转法式;旋转者,中轴位移的旋转法式。

“横竖轻重正隅”身法论

弟子问曰:前论闪展诸法之练、用宗旨,其精义已明,实为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练、用之良法。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中有“横竖、轻重、正隅”之说法,是何意旨?应如何运用?

师父答曰:古代先贤为阐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建体、至用之道理、法则、规矩、规律,又便于同道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为了传承推广,将传统拳术中各种具体方法都做了慨念规范的定名,即术语,行话。故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每遇到拳术中的名、动词时,必须多方面能清楚其名、动词的实指內容,则习拳能明理而有法可修炼矣!我认为:观谱或听人论拳,如不求甚解而以平常运用的字面领会,常有似是而非,会误导自己成为错误的认识,习拳则无法矣!传统拳术修炼、建体、至用之术语、行话之慨念的遣词用字,多与《易经》、《道德经》、兵法、《黄帝內经》等,及诸子百家学说的原著內容相关。如:健顺参半,出自《易经》;玄妙微通,出自《道德经》;肌肉若一,出自《黄帝內经》;以正用兵,以奇胜,出自“兵法”;中和之道,出自儒家学说;纵横,出自纵横家学说中。如果不读原著作品而于拳谱中望文生义,难免发生错误的认识了。故前贤云:“拳术体万物而不遗”。其中就有: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乃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武学拳门的具体结晶之说法,充分体现出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一面了。

横竖:乃拳术身法特定术语之一,是由身法的“纵横”说转化而来。在古拳论《九要论八要论》中有:“身法为何?纵横高低,进退反侧而已。纵,则放其势,一往而不返;横,则裹其力,开拓而莫阻”。这样的说法。其中的纵身法,就是正身法,即正面对着对手的身法;横身法,就是侧身法,即自己的侧身面对着对手的身法。后来,拳家将纵字改为竖字,而有攻防进退横竖找之说法了。这样,以横竖论身法之练、用就成为习惯的术语了。然身法的纵横之说法却依然应用着。

双方比武较技,以自己前胸正面对着对手施招用手、施手用招的身法为正、为竖、为重身法。竖有两个意思,一是指自己的虚中、实中的轴线竖立之义;为正,是自己以鼻为准左右平衡中正之义。一是由于正面对准对手,是以虚中、实中之竖立面,即任督二脉加虚中形成的板,以板的窄面对着对手发劲。即:

正身法歌诀

前足夺后足,后足站前踪。

前后一直线,五行主力攻。

《太极十三势歌诀》

取此正面对敌的身法发劲的劲势松沉势重、浑厚雄猛之义,故又名为:重身法。以上就是竖身法,正身法,重身法之名称的由来。虽然同一身法,而又三种说法。乃因为立义所取不同的缘故尔。

双方比武较技,如以身体的侧面对着对手施手用招、施招用手的身法为横身法(亦名扁身),为隅身法,为轻身法。这里的横,有两个意思,一是指自己的虚中、实中及与任脉所形成的板,以此板的宽面对着对手施招用手、施手用招,是将板横了过来了的身法,故取横立义言身法。为隅,乃指侧身法对敌时鼻准指向自己身体的隅向之义。因要头端面正眼勿闲,才有了这样的身法,此身法与鼻准的或左或右之调正为斜面平衡的隅向。一是由于侧面对准对手用招发劲,虽是侧身法,但攻防的效果是同样的。这有歌诀为证:

侧身法歌诀

打人如亲嘴,手到身要拥,

左右一面站,单手克双雄。

《拳法秘录》

但是,侧身法之发劲的劲势较正面对人发劲的劲势“轻”之缘故,故此种身法又名为:轻身法。此乃与正面对敌的重身法相比较而言的。这就是横身法,隅身法,轻身法之由来,虽有三说,却是指同一种身法而言的。

上面分析了传统拳术中身法常用的横竖身法正隅、轻重的名称含义及其作用。也就明白了拳术攻防双方的攻防招法如何变化运用,身法基本上只有“横竖”两方面的变化运用,即“正隅”方向相互变化运用。由于身法的横竖变化运用,则所用的劲势,就自然产生了“轻重”的互换变化之运用了。明白了上述內容,练习身法为核心的攻防招法则有具体方法內容了,便可按法精熟之,运用时就能成竹在胸,临场较技不会自乱阵脚了。

以自身对身法的横竖、正隅、轻重之种种说法的认知法、体认,再观谱参照前人的真传秘诀,就能明白的领会这方面真传秘诀的精旨要义了。

如“披从侧方入,闪展无全空”一句,也就知道对方以“披拳”法从我左或右之侧方入来,则我侧身化解,同时展身法正面竖向攻击其胸腹空隙之处,便可一击成功。此乃以身法横变竖的防守反击之策略,而所施用的反击法,乃“脚踏中门,神仙也难防”的正身法式,其劲势沉重,又攻其虚,焉有不胜之理。此又体现了“闪即打,打即闪,发手便是处”的秘诀之实用性,可靠性。

如谚云:八翻子,六合手,神仙都难走,老僧甩袖最为先,专破六合和八翻。此谚语是说八翻拳,六合拳,多直拳正面对敌之式。而老僧甩袖乃横身斜向招法。亦如太极拳的揽雀尾式的隅向击打,乃取横破直立意,为以隅击正,以侧击正的法式。此即古传的披法,前贤有专论歌诀为证,以资对证,录之如下:

一、披无真传,静悟书旨

披揭机关不可言,千金无虚觅真诠。

非为直诠人不识,纵识真诠真不传。

我欲人间留秘诀,不遇知音也枉然。

大道无传终斩绝,载诸书旨遇诸缘。

二、披揭身式

蹉身披揭手平肩,须教拳尖对脚尖。

休将身步交十字,更嫌乘手压胸前。

三、披揭手法

披揭蹉身披到底,反掌撩阴高揭起。

连肩带肘往前推,后手加推循环理。

四、披挂身手重如泰山

披手挂入身骤坐,莫把手儿先快落。

更加身步往前推,力大金刚也打挫。

五、单披手诀

披人力在肘和肩,连披带劈耳门鞭。

推跟祗用肩头掇,压倒还须肘吐尖。

六、辟沿习十字披之谬

世传十字披推裹,不知一字连身坐。

千字裆里如翻身,一字披人无逃躲。

七、披揭披兜当辨

三盘名式欠披承,口谈披揭打披兜。

不知反复循环变,错打兜拳当揭扭。

八、操练披揭,毋忽人言

披揭操成莫大功,休听盲人毁正宗。

举世尽嘲者道异,谁知异处是神通。

九、入盘要略

提胸直进最堪嫌,步前身后祸招先。

尽力发人人不动,必定三盘不对天。

《张横秋秘授跌打抓拿拳经万法统宗》

又诀言:正对正,两无用;轻对轻,全落空。本来拳法乃是正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化何须愁的攻防变化以制胜的。以正隅身法而论,乃以我之正身法攻击对方之隅向,或以我之隅身法攻击对方之正向,皆可制胜,反之,以正隅身法走化,亦可指胜。如果以正对正,易产生冲撞而犯双重之病,就要相互顶抗斗力了。故曰:正对正,两无用。如对方以横身法而来,我以横身而走,属于轻对轻,亦名:角对角,等于丢了对方,达不到闪展防守反击之效果,故曰:“轻对轻全落空”的毛病,必须从身法的“轻重”变化运用说,才具备以重击轻、以轻避重、以轻击重、以重避轻的效用,才能有身法轻重变换以制胜的可能。这样才能彻底明白“正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化何须愁”之真传秘诀的精旨妙义,其法则而为己所用之。

上述所举之例的运用身法的法则,都是前人总结的很宝贵的经验,皆须仔细研究运用。

由于身法的横竖之法式不同,身法正隅的方位不同,身法之劲势的轻重自然有别。故由身法所形成的具体攻防招法变化、攻防方法则不尽相同,然各种攻防招法的实施之避实击虚的法则不变,曲化直发的变化规律确是一致的。

已将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中“横竖、正隅、轻重”之身法说的含义谈清论明了。然而,“横竖、正隅、轻重”除了身法的慨念运用,还有其它方面应用之慨念,此又不得不知。

正隅:虽有上面所论身法本身方位的运用意境,还有环境方位的运用慨念,及所实施攻防招防招法的方向之慨念。

自身方位,乃指自身的前、后、左、右为四正,前左、前右、后左、后右为四隅,此乃自然方向定位,亦简称正隅方位。实施攻防招法的方向定位,即自身运用的捋、挤、按为四正手;採、挒、肘、靠为四隅手,即拳之八法。以应拳打八方之用。此乃拳法方向定位,亦简称正隅方位法。

上述三个八方定位、正隅定位,在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中的运用是统一的,皆统一于以自己为核心的八方定位、正隅定位,这就是“离开己身不是”之道理。

如果正隅而以阴阳分的话,正是阳,隅为阴,正隅变化,不就是一阴一阳之变化吗?然只知一阴一阳之变化,不能完全阐明正隅所含的八方定位之精义,故必用正隅以论之,而正隅又含八方定位法。而八方定位法的运用,能明白传统拳术动手较技全在方位角度之变化的应用,即动角度的运用,亦是传统拳法用“度”的规矩慨念之一。谁都知道,圆周乃三百六十度,四分之,乃九十度,八分之则为四十五度角,45°角的变化,即是正隅的变化。

八翻拳的八手,八行门的阴阳八手,自然门的前八打、后八打,绵掌的明八打、暗八打,米字拳法,井拳法八打,九宫手,其中皆暗含八个角度用招之拳法,八极拳、八卦掌,乃公开表明拳打八法的拳法。以己为中心的向外打八方,即正隅法。上论几家拳种的拳法,最后皆归为“正隅”法中,即用的是方位角度的变化。不管是內劲的变化,不管是外形的变化,还是內劲外形的相互变化,都是动角度越小,就越隐蔽,拳法攻防功夫艺境就水平越高。即拳法严密的道理,实质就由“理精法密艺自高”一句诀言中体现了出来。传统拳术是立体方圆的攻防技术,技巧、功夫,故拳打八方,正隅方位,不单是水平的八方角度问题,亦包括任意垂直方向的和任意方向倾斜方向的八个角度问题,这是从一个中心点而说的,实际就是一个圆融的无间境界。但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将这复杂的现象,只以“正隅”的慨念而简约的慨括了而已。这就是“正隅”除身法的慨念外,又有方位的定位之应用的道理、法则。

轻重:虽有上面身法的意思,又有攻防招法的用劲“力度”的內容。这里的“重”乃是“沉”的意思,应呼为“沉劲”,指发劲松沉浑厚,劲势沉重,重击对手,乃拳法雷霆万钧的一面。但要注意,一味贪重则易偏而失中,容易被对方利用。重,实指松沉的劲势沉重而言。并非血气之横力的痴重,呆重之重,此乃拳之病也。其重势如山,就是松沉功夫的最好描述,乃內劲凝聚而形成的劲势,故曰:沉,曰:重,似水之沉重也。从坎卦之象。

轻,乃指松沉之中化生出的“轻灵”的劲势。由于轻灵之劲势变化迅速敏捷无滞,不易被对手利用,故有“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毫不受力的特点 ,还有轻灵如羽之境界的最好描述。轻灵乃內劲气化而形成的劲势,故曰:轻,曰:灵,似火之轻灵也。从离卦之象。轻沉者,坎离之功夫者也。

轻灵功夫是从沉重功夫基础上练出来的功夫境界。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重乃轻根,静为躁君。乃表达的就是这样一个意思 。在《习拳八难》里论述拳术攻防招法的运用时说:打重容易打轻难。这条诀言,同样说明习沉重,用沉重于攻防之中容易练成。但习轻灵,运用轻灵而恰到好处,确实不容易,因为轻灵乃上乘拳道功夫用劲之方法。前贤描述轻灵功夫艺境时说:来无影,去无踪,一阵轻风倏忽。试想这是何等的轻灵功夫,也就知道了。

沉重和轻灵的用劲方法有别,但攻防技术效果,使对手失去反击能力而失败是相同的。但松沉之重的用劲有发劲不准而误伤人的可能,轻灵之用劲则无此弊,故有用必打犯不伤人之效果。

再者,观察初期修炼之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与人较技多发沉重的用劲之手法;而高手与人较技多轻灵用劲的手法。此可知重、轻之用劲功夫之差距了。这是为何?因初期习拳,必从松沉入手开始,乃因內气、外形的阴邪未尽之故,故用攻防招法多沉重之劲势;沉重之中自尔腾虚,內气、外形之阴邪退尽,是为纯阳,故用攻防招法多轻灵的劲势了。

当然,攻防拳势不管是初期修炼者,还是高手之人,所用劲势都是“轻重”互换而相为用的,这一点也不假,本是如此。但初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用劲的轻重互换而相互为用和高手之用劲的轻重互换而相互为用的轻重层次决不会是相同档次的,故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应仔细的加以区别。

顺便解释一条谚语,传统拳法有用劲的“用重不如用轻,用轻不如用空”之说。此条谚语中的重和轻,前面已然论的清楚明白了。只是空字,此空并非是空劲,常有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求空劲,其实是慨念上的错误。传统拳术根本就没有空劲一说,但有空法之用,即与对手较技或太极推手,由于对手失重而偏,而由于借用我的身体接触之某部位来保持其自身平衡,我即相对用法,骤然巧妙脱开,乃不樱人之力,造成对手自身瞬间失控而跌扑于地,或失控难立的状态,是为:空力法,简曰空法。此即引进落空妙如神之法式的运用。杨谱中早有空力法之论述,可为之证矣!录之如下:

补泻气力於自己难,补泻气力於人亦难。补自己者,知觉功亏则补,运动功过则泻,所以,求诸己不易也。补於人者,气过则补之,力过则泻之,此胜彼败,所有然也。

气过或泻,力过或补,其理虽亦然,其有详夫过补为之过上加过,过泻为之缓他不及,他必更过,仍加过也。

补气泻力於人之法,均为加过於人矣。补气名曰:结气法;泻力名曰:空力法。

《清代杨氏传钞老谱太极轻重浮沉解》

当然,具体在较技过程中,采用空法的方法很多。有主动造成对手落空,可有顺其势变化而使其落空;有使对手招法的落空、劲势的落空,皆为空法。如能在较技过程中处处使对手落空,则拳技已成妙手艺境。这也是传统拳法中用轻虚比用实重的功夫境界高的一个方面,故拳谚云:妙手空空精艺成,不争不斗真英雄!乃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又一上乘功夫境界。是传统拳术练、用的又一特点,则能明白无争为争的无为拳法之精髓矣!能明白处处用空之妙手的境界,并能实施精熟,已经是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练、用之行家里手了。

横竖:虽有上述身法本身的“横竖”说及运用艺境,还有许多运用“横竖”慨念的各种说法。

如《內功真经》中说:横劲竖劲,辨之分明,横以济竖,竖以济横。其解曰:以一身而言:自(天)井(穴)顶至足底竖劲也;自背骨至于手头横劲也。以一臂而言:自腋至两肩云门穴竖劲也;自中腑(穴)转于斗骨横劲也。以一腿而言:自內胯至于足底竖劲也;自膝至臀横劲也。总而言之,横中有竖,竖中有横,遇敌之时,横以克竖,竖以克横。

此论以自身部位而论劲之横竖,方便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练、用尔。

而肩撑肘横之横,乃此论中自背骨至手头横劲也;自中腑(穴)转于斗骨横劲也之横,乃指劲之横而说的。

而撑裆开胯之横,乃指由裆间将两胯用劲势将其撑开的状态,谓之横,即言劲势,又言外形,即胯之状态也。

形意五行拳中之后天有形之横拳,乃小臂的天地骨由上下竖向转成水平横向而置;同时亦有身之脊椎、胸骨,由竖身法转为横身法之态势而言的,是以外形态方位动变立论的。

而武术无横力。此指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中内家拳法的以神为主,以气为充,形从则利的健顺和之至,太和一气之气力为用而说的。绝对避免外家拳法的以形为制,尚气用力,神从则害的筋努骨突,尚血气之横力之力气为用而说的。可知武术无横力之横字,应读hènag音,不能读成hénag音。此乃说明字同音异,则在传统拳术中所用之意自不同尔,希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明之。

通过上述对横竖、轻重、正隅的身法诸说的论述,及对横竖、轻重、正隅其它方面的慨念运用之分析介绍,可以明白一条拳谚:攻防进退横竖找。此中的“横竖”,除指身法变化的道理容易明瞭了,还有其它含义蕴藏在其中,如“劲势”说,而“轻重、正隅”亦反映如此之情况,于此可见前贤论拳之练体用言简意赅,须后人正确的阐发和运用,是为学习,挖掘,是为继承,传统拳术攻防之道才能得以发扬光大。

综合前面的先天之横、后天之横、一行之横的内容考虑,有关“横拳”的问题就清楚了。

②、拳肘者,人之羽翼也:

拳肘者,人之两条羽翼也。古有明确论述,以资对照,录而并解之如下:

第七大劲 曰:二门

二门者,肘也。在劲在十二大劲中成之最速。其用有二:曰横肘,曰竖肘。竖肘者,竖吾手头在吾面侧以肘攻人也;横肘者,横吾手头在吾怀中以肘攻人也。用法虽多,必本乎也。 《内功四经神运经》

【阐 释】

手为头门,肘为二门,肩为三门,此乃纵深的三门定位分法,来源于三才法说。虽曰三门,既是防守时纵深的外、中、内三道防线,同时又是进攻的三支奇兵。故三门之手、肘、肩的用法,有防守护身之功能作用,又具有攻击制胜之功能效用;然必与下边胯、膝、足的步法;中间腰、脊、颈的身法,三法合一而用,才最为完善;才能有“梢节领,中节随、根节催,三节齐到力增加”的攻敌制胜、防守缜密、无懈可击的一派堂堂正正的拳法。

肘在曲使。虽说在十二大劲中,肘劲炼成的时间较短,然能攻防至用,也并非易事。拳门所传:“肘法三十六,打人够不够。”充分说明肘法的数量不少,在较技攻防中可运用的机会相当多。因为肘法的运用是由肘的五个部位所决定,有肘尖、肘前、肘后、肘里、肘外,故各拳门皆有用肘方法之名称,如:里鸾肘、外迎肘、蹲坐肘、下挫肘、上挫肘、后捣肘、占阴肘、钉心肘、挑心肘、挤肘、泰山压肘、团肘、头肘、羊蹄肘、肩肘等。然本拳经所总结的只有“横肘、竖肘”的认识,认为肘的“用法虽多必本乎此”,乃是很有见地的。初学拳者有此清楚的认识,对于用肘,可以由简入繁,再以简驭繁了。其实这是习拳练艺的必经之道路,因为拳法至用的掌握在熟不在多。这里举几个运用肘法的例子,对学拳者掌握用招攻防是一启发。

倒插柳:亦名栽肘,也为本拳经的竖肘。对手右直拳顺步直取我面门而来,我起左手上攉挑由对手里门拦截,同时上左步插进(或上右步)进身,竖吾左手头在吾左面侧,手心捂左耳,屈肘以肘尖栽打对手面门或胸膛部位。此乃抢里门用竖肘的法式。

还可抢外门复从里门用肘:对手仍是顺步右直拳直取我面门而来,我上左步起右手上攉其右腕外侧;同时左手下搬对手右肘弯,复竖吾右手头在吾右面侧,手心捂右耳屈肘以肘尖栽打对手面门或胸膛部位。此乃抢外门复抢里门用竖肘的方法,招法运用一气呵成,才见其妙。此乃本经文竖肘的运用法式。

金鱼斗鳞肘:亦名横钉肘,本拳经的横肘。对手左直拳顺步直击我面门(或胸部)而来,我起右斜领手顺势领接其左腕外侧、上右步;同时左手上起反摘(地骨向上)对手左肘外侧,复横吾右手头,手心向下,在吾左胸怀中(此时我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形成双小臂十字交叉状态),屈右肘以肘尖击打对手左腋下(或左肋),即可制胜。此为抢外的横肘用法,亦是古拳谱中所记载的“金鱼斗鳞在池塘”,运用横肘之一招法。

此横肘法亦可用于抢里。同样,对手左直拳顺步直击我面门(或胸部)而来,我起左斜领手顺势领接其左腕里侧、上左步;同时右手上起反摘(地骨向上)对手左肘内侧,复横吾左手头,手心向下,在吾右胸怀中(此时我右手在

家园 【原创】少林拳法·注解·点评·接上页

阴阳体用歌诀

拳道承传本一理,虚实阴阳论形气。

形有形之阴阳体,气有气兮阴阳用。

气形体用分阴阳,阴阳开合是真趣。

心意如梭六合形,乾坤定位明尊卑。

歌诀内容表达了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千古一脉承传,不外是“太极阴阳的天人合一之理法”。故阴阳学说用于传统拳术之中,有“修炼、建体、至用”的分别,下面先说自身的阴阳之体,及身体的阴阳划分,然后再表其用中的阴阳说法。而“练”也就在其中了。这样论述条理分明便于习拳者熟知、掌握、运用,是为打开习拳者的思路、意境,提高练、用中的悟性。

人身一立,便为太极之体,自有“内气、外形”的阴阳之划分来分别对待。内气为阳,似天乾,具健运不息,阳刚之性;外形为阴,似地坤,具镇静厚载,顺随之德,阴柔之质。内气、外形,柔外刚中的匹配如一,“意气为君骨肉臣”,乃是自身内气、外形的君臣主从匹配的基本法则。即“健顺”二合一的阴阳、虚实、动静、刚柔统一的德之体。此乃按“乾坤”功能的性质划分的阴阳之体说。

外形体之阴阳位置的划分

一、天地定位:腰脐以上为天,属阳,轻虚为本;腰脐以下为地,属阴,松沉为本。此乃上下的天地阴阳之定位。

二、各部位的阴阳定位:全身形体经络,凡阳经所行部位为阳,为伸展;阴经所行之部位为阴,为收缩。

三、根梢阴阳定位:实足乃一身之根,头乃一身之梢;胯为虚足之根,足指尖为虚足之梢;肩为一臂之根,手指尖为一臂之梢。根节属地才,为阴,梢节属天才,为阳,领气之所。

四、内外阴阳定位:一身按部位分,内者为阴,外者为阳。如果细分的话,以腰、背、胸、腹而论,阴阳划分如下:腰脐为中界,上至颈喉,下至会阴。腰背为阳,胸腹为阴。

腰至大椎的后背,为阳中至阳,名太阳。

腰至会阴穴臀后,为阳中之阴,名少阳。

肚脐至喉的胸腹,为阴中之阳,名少阴。

肚脐至会阴少腹,为阴中至阴,名太阴。

以此为例,说明自身各部位阴阳的分别。划分已定,则阴阳的属性,功能作用是不变的。只有“体”的阴阳划分明白,则“用”就必须清楚。下面在论“用”法的阴阳概念。

阴阳诀

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开合问刚柔。

正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化何须愁?

生克二法随着用,闪进全在进中求。

轻重虚实怎的是?重里现轻勿稍留。

摘自《牛谱杨氏九诀》

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中,有“体”,就有体之“用”。然以法而论,“体、用有别”。即“建体之法”和“运用此体攻防之法”是有分别的。习拳者不能不知。今以“阴阳诀”中所论的数相内容,择其要者,以明传统拳法“阴阳之间”的概念。

先要明知:内气、外形,皆具有“吞吐、开合”之用。而内气、外形的柔外刚中的匹配合一之用中,又有气开形合、气合形开;气吞形吐、气吐形吞的“阴阳”同时存在的艺境。何止“开合、吞吐”如此,开吐为阳,合吞为阴。凡两两相对的诸法中,皆用是法,皆如是法,可知传统拳法“阴阳体用”的运用之妙,存乎其中矣!

如:进退、动静、虚实、攻守、伸缩、曲直、方圆、刚柔、吞吐、趋避、闪展、收放等项目中,以阴阳区分的话。进、动、实、攻、伸、直、圆、刚、吐、趋、展、放皆属阳法;退、静、虚、守、缩、曲、方、柔、吞、避、闪、收皆为阴法。再有“开”者为阳;“合”者为阴;“升”者为阳,“降”者为阴。凡此种种,不可胜数。明此“体用”之阴阳,则知:“动静互为其根,阴阳迭神其用;虚虚实实得中平,松紧紧松勿过正”等拳诀谚语,无不是说“阳刚之内气”和“阴柔之外形”的相互为用,相互作用的。

然要知道传统拳法中“圆机活法”的“伏机”之法的阴阳之运用。即“内气、外形,阴阳逆从,劲形反蓄”是为“伏机”。即潜伏待动之机制,简名之曰:“伏机”。拳论云:“习拳要先求伏应,再明转关、过角”中的伏应二字,就是潜伏待动的应变机制之简说。伏机之制广泛存在阴阳两仪诸法中,自见“四象法则之妙用”,伏机之制是拳势生生不已之源头,是明察攻防阴阳变化的根本法则。举例说明:“见入则开,遇出则合;看来则降,就去则升。夫而后终为真及神明矣”(语出《杨氏传钞老谱》)前两句说明:见对手之势入来则形开以化之,形开为阳、为动。配以“看来则降”,即内劲之降,降者为合、为阴、为静。内气、外形,开合、动静,阴阳匹配,对手攻势自然化解;对手无隙自然退出而去,以合击之,形合为阴为静。配以就去则升,即内劲上升,升者为阳、为开、为动。内气、外形,开合、动静,阴阳匹配,其走化亦难逃粘逼追击。此乃内劲、外形,阴阳逆从、劲形反蓄的相互为用的“伏机”之制。也是本《拳经》所说的“势去意回”的自身动变平衡的机制之方法。只有运用此法,才能时至神知,达到神明艺境,具备神化之功。

如再以“气刚形柔”的阴阳刚柔之观点,分析攻守两势的刚柔之运用,更为明晰。《陈谱》云:“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不能化解对手之攻势;“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逼不捷”,不能摧毁对方之守势。此乃解文所说:“需要配合阴阳,方知阴来阳破,阳来阴破之妙”的精义。如“以阳刚健之体,阴柔顺之体”的“柔化刚发”的各自功能作用来论,则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基本技术方法就是“以柔用刚”了,此乃真攻防功夫。

通过如上论述,习拳者若不明“阴阳、刚柔、气形”的体、用,则拳法无变化攻防之妙可言了,自然便有呆钝之嫌。故应明白传统拳法“阴阳体用”之理法,才能知道胜败之机制。

先贤所云:“敌未交手,便知胜败,乃明阴阳之理法”,又能审视在先之明,知其未发之招,悉其将发之意。又曰:身法为良,乃明阴阳之妙也。即言“伏机”之法也。以此而观之,欲想传统拳术攻防功夫上身能以至用,就应从上述“气形、刚柔、阴阳”建体至用入手修炼,可入正途,可望修得正果,而能入上乘艺境。此乃“求察阴阳”之大作用尔。即首求阴阳伏机之制、之用。

三、浑身着力,脚跟乃强

阐释:

此言能明阴阳,则当察其周身用力是否均匀。而周身用力,可有两种说法,一是外形之劲力,一是内气之力,再就是内气外形匹配合一之力。本《拳经》有“用力”一说:“周身用力,逐一细推。头如顶千钧,颈如搬树转,下颏如龙戏珠而挺出。肩膊如铁,浑坚而陡来。前手如推石柱,后手如扯拗马。前脚如万斤之石压,后脚如门闩之坚抵来,臀如坐剪夹大银,身如泰山无可撼,此周身用力之妙,暮神设想之巧者也”。此用力的周身之法,非外形单独能做得到,从“暮神设想之巧者也”一句可知,尚有运用内气调身之法才能做得到。然综观本《拳经》之始终内容,没有“气贯周身”之内功法的论述,只有一句“夫气者,力也”之内容,只好借用《剑经》的“气贯周身法”加以论述了。“夫内气起于丹田,升于泥丸,降于背,入于肩,流于肘,抵于腕,至十指尖,此气之上贯也。气生于丹田,入于两肾间,降于涌泉,此气下贯也。气随心到,心逐气穿,心能普照,气自周全,久则力自加焉。式如行云流水,无停无滞,功夫到此,可谓通真”。

上面两段之论述,配合互用的理解,其精旨妙义正是周身用力均匀、自身头顶至足底的内外如一,上下周身一家的“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的身法功夫。

习拳者能明阴阳,则当审查其周身用力是否均匀,自身自头至足底,是否内外如一,上下周身一家。足的蹬踩之劲势,是否可以满足周身上下左右前后的攻防之用。是否能手、身、足三节齐到。能齐到者自强,能周身均匀,落点不先不后而均停者为强。拳讲一片之法,即内劲、外形之拳势如行云流水,动静轻清而灵,又要一时分别有序的同到当到之位。若内气、外形,不在一时同到当到之位,是谓“当至不至;不当至而至”。是自己不合,先有弊病在身。不知浑身着力之精义。

欲避此病,当知“真实虚败”之理。内劲真实的功夫是“神以知来,智以藏往”,乃制胜的根本。外形虚假的功夫,当为不为,不当为而为之,乃致败的根源。真实的功夫:意气君来骨肉臣,内外周身一家,神、意、气、劲、形、中,六合一统“,内外无牵扯吊挂、游形离位的乖戾之象,动则一动无有不动,动的恰如其分;静则一静无有不静,止于至善。知阴阳之玄机,明变化之妙用,顺其势,借其力。以柔用刚,粘走相生,化打合一,分毫无差,胜机稳握。虚假的功夫:阴阳内外不明,自身内外不能如一,上下周身不为一家,只知手舞足蹈,不知中气窍要,攻则蛮横、僵硬,筋努骨突,尚气用力以图取胜;守则不分门别户,破绽百出应顾不暇,顶扁丢抗,百病丛生。此等身法,何能言战。如何能气形的时空统一的得机恰势之用招。于此之论,可见少林拳法精且详矣!

“脚跟乃强”有两解,一为:“手到脚必到,打人如薅草”。是脚跟步到位的意思。一为:“支点力增加”之用;又:劲从足下起,传于腿,主宰于腰,腾越于胁,运化于胸,发于脊背,过肩肘达于掌指,气升于头顶,壮威之势。而此三项内容,皆关乎浑身着力用势之中的效果。故格外提出“脚跟乃强”之说法。如与拳谚:“手打三分脚打七;手是两扇门,全凭腿赢人;落步成招;八卦全凭步来转,站住便是落地花”等说法合观,则知上述三项内容的精义都存在着。

四、起伏进出,得先者王

阐释:

起伏进出者,此处乃言“势”所用之法,然“势”者何?拳论云:“拳术之为用,气与势而已”。气者,内气、中气、内劲的意思。势者,形势、外形之势,即外形以势论。《易经》中:乾卦曰:“天行健”;坤卦则曰:“地势坤”。此乃言天地之德的,乾天刚健而坤地柔顺,坤顺乎乾。惟有坤顺乎乾时,才能显坤德的效用。即拳法中外形顺从内劲,只有外形顺从内劲时,才能显外形柔顺之德的效用。然外形处明可见,内劲处幽不可见。故将内劲、外形主从合一的拳势,以“势”来言之。故知“乃势之所用之法”中的“势”,又是“拳势”之意。说明“拳势”之用,有起势、伏势、进势、退势、展放势、卷蓄势等等的多种变化之用,皆是自身内气、外形的阴阳变化而成之。再一次申明这个道理、目的是说明“得先者王”的精义。

习拳用招、较技攻防,虽然知道运用起伏进退者,乃势之所用之法,尚不知拳势之所如何至用。只有“得先者,方可为胜利之王”。而关于“得先”之论,得先之法,要在先明自身攻防机制,“得先”之精义可明矣!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机制,乃“听探”的良知,运用“顺化”的良能。即“驭动以静、动中亦静,动静互为其根”,说的是“驭听探以顺化,顺化中亦听探,听探、顺化互为其根”。然听探的功能有“眼之见性,耳之听觉,皮肤之触觉,神之灵觉”,眼之见性灵者,审视有先见之明,知其未发之招,悉其将发之意,此乃得先之一法尔。耳之听觉,可闻声变位,闻风变势,此亦得先之一法尔。神之灵觉,神以知来者如何丝毫无差,乃得先之上法也。此诸法合为“听探”之良好的知能,简称:良知。乃得先之妙法尔。虽有听探的得先之妙法,还不够!还要能在此基础上“先机于人”,才能胜人。即顺化的机制之良好能力,才能先机于人。有此“先知于人的听探之良知,再有此先机于人的顺化之良能”,便能时时处处“得先”而胜人,便可有王事之举了。即较技攻防可为胜利之王了。而关于“得先”之说,各家皆有妙论,可共参之。

如太极拳门李亦畲先生曰:“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人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并阐发说:“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又论动手较技之时:“又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将发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先不后,如皮燃火,如涌泉出。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此所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此论“得先”之法,可谓精且详矣!

习拳者可从前贤之论述中,品味“得先”诸法之精义。明白得先有“先知”和“先机”的分别,必须弄得清楚明白,方知“得先”之精义,以为己之所用,自不迷矣!

然本《拳经》曹氏注文之论,另有妙解,亦不可忽视之。“诀言以快为主,不可濡滞也。然得先者王,不是先去打人道理,是我先有预防攻诱之备。谚云‘快打慢者,即此之谓也’”此正是即能先知于人,又能用先机之法、先机于人。备而无患之谓也。此亦是:“知在机先,机在知后”的精义。

先说不可“濡滞”也。濡滞者,迟滞、阻塞停留之意,涩滞不连贯之象。即自身之神、意、气、劲、形、中,六合一统,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存有“濡滞”之景象,是谓贯串如一,周身一家。如有“濡滞”之景象发生,自生“隔”病,而出“断”象,自不接续贯串如一了。正后面所言“拳有寸隔,沾衣便亡”的自伤之病。

再说“以快为主”。这里所言的“以快为主”,不是肢体、身法的妄动,盲动的无序之蛮快,而是自身的神、意、气、劲、形、中,六合一统的有序之一气贯串的及时到位之意,即“动急则急应”的真快之法的体现。而且这个以快为主又是在“意在人先”的基础上的“快”。这可由“我先有预防其攻、诱之准备”的意在人先,故而能及时的做出对策,有对古拳诀:“快打慢”的如此准确之解释,此见解极为精辟得当。

同样是对古拳诀:“快打慢”的理解、应用。但对“快打慢”的定义,却截然不同。而此少林拳经的解释,又是严密精细而无可挑剔的。但在《太极拳论》中,王宗岳却有如下论述:“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在这里王宗岳对“壮欺弱、手慢打手快,快打慢,有力打无力”当做旁门功夫做了批判。是不是太极拳法就不讲“快打慢、强胜弱,大力打小力”了?非也。太极拳法讲究:“意在人先,尚意不尚力;顺势借力”等法则,是崇尚先天自然之力,以先天之神为体用,向机御变,极变致神的无为法式。只是不崇尚努筋突骨的尚血气用外形的蛮横之力的有为法式而已。其已经提出:“柔化刚发的基本法则,以柔用刚,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不先物为之“无为”的不尚力的攻防技术方法,并立为准则。实质上讲,以柔用刚,一点子粘走相生,化打合一。是诸拳法当中,最快捷便当的打法。什么:一触即发;沾衣十八跌;浑身无处不太极,挨着何处何处发;浑身无点不弹簧;荷叶滚珠等等,无不是“以柔用刚”的技术方法,皆是“快打慢”的最精良之无为的方法。但绝不是肢体的妄动盲动之快的有为方法。而是有备无患,意在人先的避实击虚,避向击背之快。此快不是在外形之动变中能够显现的出来,而是在劲意换得灵中之表现,故有拳诀曰:“善变无形又无穷,不疾而速得真宰”。其较技施招用手,实施此“避实击虚,避向击背”的以柔用刚的技术方法,能够“静以待动有上法,动中处静有借法”。动静变化皆自然,当然不快自快,其快捷无比自在其中了。而今见到少林《拳经》的“是我先有预防其攻、诱之准备”来解释古拳诀“快打慢”之精义。可见少林拳法,太极拳法的一致性。由此而见识到,传统拳术各门派、拳种,无不以此论认识“快打慢”之精义的!由此看来,拳法无二意,的确不假。习拳者能从正统的无为法和旁门的有为法中,分辨清楚“快打慢”的技法之精义,攻防功夫的精髓实质得矣!习武练拳的建体至用,始终可不迷矣!

故习拳者不要轻易否定“快打慢”的这条古拳诀的说法。要知道:先有预备的防备对手的进攻、引诱,可做到有备无患了。是能先知于人,才是实现“快打慢”用法的先决条件。而避向击背、以柔用刚,粘走相生,化打合一,正是“快打慢”的技术方法。但是,筋努骨突任气尚力的拳法,又确实做不到这种“不疾而速得真宰”的“快打慢”之用法的。故有的只是盲目的肢体妄动的线速度之快,其实,此种尚血气任横力之蛮快,自身早已危机四伏了,乃资敌自败、求荣反辱之法,何能还言打呢?王宗岳批判的是此种“快打慢”概念的人之用法。故千万莫要忘记了经言“得先者王”的本义,方能彻底明白“得先”,才能体现出来的“快打慢”之精旨妙谛的绝对正确性。失去了“得先”的先决条件,“快打慢”就会是蛮干、妄动的代名词,而又是导致动手较技资敌自败的根源。已有先知在先,再有伏机疾动随机而动,此乃“快打慢”的精义。拳诀言:“善变无形又无穷,不疾而速得真宰。”说得就是无为法式的快打慢之技法的。这样,传统拳术较技攻防中的“得先”和“得手”两种说法的异同,习拳者自思而能辩知了。自能考核你的知解分辨能力了。

五、拳有寸隔、沾衣便亡

阐释:

有的《拳经》谱上写作“拳无寸隔,沾衣便亡”。一个“有”字,一个“无”字,含义截然不同。通观歌诀十则所论内容,皆以己为中心而论述功夫、功法内容的。故以“有”字为是,这可以和下一句“腰无少主,巧终狼狈”。成为工整的对应句式。即“有”对“无”。这还可以从曹氏注文:“拳有寸隔,见肉伤锋之谓也”的实施中知道,拳无寸隔是功夫好的语句,怎么会“见肉”而拳“锋”倒“伤”了呢?应该是见“锋”对方的“肉伤”才对呀!况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中讲求“全体透空”的功夫。全体透空,拳锋锐利如何会“见肉锋伤”了呢?故我认为此句经诀,应是“拳有寸隔,沾衣便亡”。乃自身内阻塞隔断之病。

如以歌诀十项内容本就有上下衔接的连续性作用的意思来看,此是说上句,虽然“起伏进退,得先者王”已经做到得先了,但自身内有“寸隔”阻断,不能上下内外贯通,发招之势沾到对手皮肉处已成强弩之末,发不得人出。拳有寸隔,可见两种病势,一为“见肉锋伤”,是自软之病,拳势没有威力,后续之劲势不足造成的。一为“沾衣便亡”,是自己蛮横僵硬造成的。劲力淤在自身内造成的。拳诀讲:“有力者无力,无力者纯刚”。此乃属于“有力者无力”之病。欲治此病,是气贯周身,自身劲道通畅无阻而通透,则劲势锋芒锐利无比。也就是“拳无寸隔”,便可做到对手“见锋肉伤”,沾衣对手便可跌扑败阵了。

故有拳论:“将力打在身之外”之说,说明自身内外劲道通畅,便于劲力的发放。即将拳势的由内奋外之力放到对手身上、身内,才能将对手发放跌翻,达到预期的效果。勿要将劲力淤在自己身内,如果劲力淤在自己身内,不能运化,曰“隔”,即“隔断”,乃不通之谓。瞬间无法续接。只有“寸”许的劲力“隔”断,都会严重地影响拳势威力的效果。尤其是已经得先在前,正是乘势重创对手的瞬间,因自身内有寸隔不能续接,反而自被其害,除劳而无功外,还会因此遭到对手有力的反击而速败。故拳术行家里手皆讲究“气道”通畅为功夫,道理即在此。拳术界早有流传之言:“师父,弟子请问:如何打人最妙?师父答:隔空打人最妙”。此中“隔空”就是气道通畅之意。故拳术攻防之道将“全体透空”称为太极境界;“无形无象”称为无极境界,此两种境界皆属大成艺境的功夫。

更有谚语:“有形如流水,无形如大气”。请问,这两种境界之人,能在自身中产生阻塞之劲力不通的“隔”病吗?肯定不会。

这样,在“得先者王”的概念里,含有“先知于人”的“知先”在前,继有“先机于人”的“机先”在后相随而行之。才是“得先者王”的全部内容之精义。即“听探”的“先知”于人,继有“顺化”的“机先”于人,才是战胜对手的根本保证。

故本句经诀应是“拳有寸隔,沾衣便亡”。这样,前后文之意相连,注解之文亦通。

如以“拳无寸隔,沾衣便亡”。解之亦通,只是自己身内无寸隔,又能与彼敷贴一片,沾衣跌人,对手失败之意思。

“拳有寸隔,沾衣便亡”。乃是自身内有隔病,拳锋沾对手之身,则无效,取败矣!

故此以通融之法解之,只有阐明其中拳理、拳法、拳术功夫之精义。虽细论而不赘。左右逢源之意。

六、腰无少主,巧终狈狼。

阐释:

一身上下、左右之枢轴者“腰”也,腰为一身之人才,故阳攻阴守,动静变化,虚实辗转,具属于腰。腰要轻灵松活圆熟以利于防守变化,直鞭坚固利于攻击。气从腰运化以升降,力亦从腰出,即“弓张把要顶”的发人之威出于腰。闪展、腾挪变化至巧至妙出于腰。故《杨谱》中的歌诀有:“腰顶穷研妙无穷”的说法,来申明腰应具备的刚柔功夫。腰曲,则气闭力阻,上下不能相通,左右虚实不明,进退碾转不顺,手足不能上下相随,虽有一身至巧皆无所用,谓之“腰无少主”。即腰不能主宰于身,故诸拳病生焉!此正解释“腰无少主”之原因,是“腰有寸隔,沾衣便亡”之病也。腰的部位出现“曲”之病,则成“气阻力闭”之现象,故诸病丛生,诸巧不能致用。而气阻者,原因有二,一为内气濡弱运行不畅,二为外形不空而僵实的气道不通畅。力闭者,外形僵拙,又用力聚于骨内。凡“气阻力闭”者,皆为“隔”病。故“腰曲”,或曰“曲腰”,完

家园 【原创】少林拳法·注解·点评·接上页

因为,各家论述可以相互补遗、佐证,我们方才得以全面的承继下来,使之继往开来得以发扬光大,造福于国民。

为何有捶发如钉若矢之效果?有“顾定、对定、内中一切门户,为贵者,谓紧依内门也”。但何谓顾定、对定?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中讲求“进退顾盼定”五行法。进在有隙、退在无懈,顾在三前,盼在七星,定在得中。是说动手较技的身法运用的基本法则。即如《浑元剑经剑髓千言》所说:“有隙而进击之,无懈则退守之;乘机以进,无隙则退。乃《易经》云:“知止止者也”,亦进攻退守之道也。进攻之道,见机而作;退守之道,忍辱为先。进退得宜,便为知止,此乃上手也。若茫然而进与退,昧然而守与攻,非徒无益,恐招尤之媒来自面前,而晦已晚矣。是求荣反辱。欲固守己身,多助敌资,取败之由,良可惜也。”而明进退之法者,首先要“顾好自己的三前”。即眼前、手前、脚前。名曰三顾。这需要内功法的“气随心到,心逐气穿,心能普照,气自周全”,勤练于平时,方能做到:眼清明、能有先之明;手灵妙,物不能逃;步法精巧,才能有载身进退,来无影,去无踪,一阵清风倏忽之妙用。还要“盼对手的七星”。即对手的头、手、足、肩、肘、胯、膝,七星之动变状态。即“知其未发之招,悉其将发之意”。可有敌动知其咎之效果。此名盼七星。

定,有:定中、固定、定止,三重意思。中定,即逢中必定,定必用中;固定,定而坚固,坚固之定而不可移易之谓,又是规矩,又言技法,亦含功夫;定止,当止何处即定在何处。止于当止谓之止,止于当行即行亦谓之止,则定止谓之止于当行之定止。而中定,乃用于大身法中的“用中而得中之用”,则有逢中必定,定必用中之法。固定,以规矩言,三才顺逆,四象法则,六合一体,乃自身规矩,拳势万变,此规矩不变也,即“无定有定”中之有定也。以技法言,攻防招法含形随应致变,皆以他力取法,即以柔用刚,粘走相生,避向击背,化打合一之技法不变,可时致神知之谓也。从功夫说:动静互为其根,阴阳迭神其用,因时致变,因力制人。至于立体方圆变化之妙,件件原委于自然之神,悉出于无心,系自然之运用。例如:用于接骨斗榫的瞬时的稳固之定,即屈之不能伸,伸之不能屈之“定” ;支点力增加的支撑点位催力加固之定。定止,即小了说,有:手有手窝、肘有肘窝之定。从大了讲,有形拳的攻防招法变化致妙之自出;有神拳的攻防招法含形随应致变,皆以他力取法的“定”。而“中定、固定、定止”,又可皆以“定”而言之。故有“逢中必定、定必用手,以定用手”等系列内容。

而“顾定”合说,就有了顾和定的双重意思在其中了,即复合法的概念内容了。而在顾法中,又有“何谓打?何谓顾?发手便是处”的说法,而此说法内又含“定”的意思在其中了。这样,“顾定”的意思,恍惚中也就明白了,顾有一定打法,定有一定所在。

对定:拳法中有“八难”说,其中有“拜师难、学艺难、对当难、打重容易打轻难,要知来意更艰难”。此乃言用法之“对”的。而自己的骨节要对,用于防守时,不对则不能节节贯串行化解之功;用于攻击时,不对则不能节节贯串行攻击而有力。此乃自身内的“对”。较技时,“与彼呼吸成一体,牵动往来得自然”。此乃与他人的“对”。自己体内及与彼的两个“对”的意思,乃“对定”之对的含义。而“定”字在前面已经论明。对、定合用,就是“对定”的全部内容。如攻防较技的“彼此呼吸成一体,牵动往来得自然”。这句拳诀,就说得是“对定”的至用时之精义的。

而要做到攻防拳势的“顾定、对定”,又是指“内中门户”而言的,即紧倚内门。一言是自己的内中门户严谨,一言是紧倚对手内中门户而用招。是要自己的内中门户“顾定、对定”,才能有紧倚对手内中门户的施招用手之捶如钉“钉”之打,势若闪电疾似剪矢的效果,即“跌落点对即成功”的“对定”之精义。可知顾定、对定的含义之丰富,皆习拳者应知应会的技法功夫内容。

而内中门户者何?谚云:天为门,地为户;手是两扇门,双足立成户。此乃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中将自身各部位合理分工确定职能的基本概念。上以手臂而论;手为天门,亦名外门、头门;肘为人门,亦名中门、二门;肩为地门,亦名内门、三门。又有臂内为内门,臂外为外门的划分。下以足腿而论:足为天门,膝为人门,胯为地门。双足内为内门,双足外为外门。亦以户论蝼蛄上手下足统称“门户”。而“内中门户”,即上以肩言,下以胯论。而上面所论门户之内容,统说是为“内中一切门户”。知此,门户的概念清楚了。

为贵者,紧倚内门也。是说紧倚肩胯之内门户也。才能有更好的“顾定、对定”之发拳用招“如钉如矢”的攻击效果。是紧倚“肩胯”内门的结果。其原因何在?因为传统拳法讲究“梢节领,中节随,根节催,三节齐到力增加”,“稍节起,中节随,根节追,捶打三节魂魄飞”。可以看出,所谓内门乃是指“根节催力之所”而言的。内门的“顾定、对定”做得完全正确,则攻防招法的威力自然显现了出来。这也体现了自身的“以内治外”的法则。故说“紧倚内门、方为贵也”。此乃解释了自身的“紧倚内门”的道体妙用之不可言说的精义了。

内中门户,了明如指掌,既知道自己的内门,还要了解对手身上的内中门户,能为我所用。即“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能够知彼知己,较技时在对手的一动一静,一转一移,变势换位之间,即能紧就促倚其内中门户,因其不得发招用势,乃不得力也。能紧就促倚其内中门户,其纵然有掀天揭地之能,亦无所施其巧。此乃短打胜人之妙处。但得“依”字之法。此经文所言之“一片”之妙义。何为一片?正附图二十一中所注之言:“肩必在敌人腋下,手必在敌人腰边,腿必在敌人腿腕边,臀必要紧粘敌人脚叉”。此法又名“熨贴”或名“敷”。总之是与人接触之处“形不破体,力不出尖”。则对手无所争之点位。此本内劲功夫极佳,外形功夫极妙时的触及他人之身的法式。即注文所言:“上等之拳法”。

由此可知,此经文所言“顾定、对定”的内容,正是“六合一体”和“六合一统”中的“体、用”内容。肩与胯合的相互为用,是顾定之意。此乃言己之说法,正是自己内门的功夫。皆在“建德体”之法中立论的。达标者方可以至道用。即体、用之顺序。

如上所述,习拳不得其门径而入,即不知“建德体、致道用”。若徒外形之拳势之凶猛疾快,怎么能称为上等拳法呢?上等拳法者何?形拳招熟之上等者,攻防变化之妙之自出,身柔若絮,灵活稳准,恍惚形如神飞无定。气、意拳懂劲之上等者,含形随应致变,皆从他力取法,心空灵而手灵妙,猝变无心动中惶惶之色,动静皆自然。即神以知来,智以藏往的艺境。神拳神明之上等者,“来无影,去无踪,一阵清风倏忽”。就是形拳招熟的上等艺境,也是以先天之神为体用的。总之,是“意气君来骨肉臣”的宗旨。并依此立法而论拳的。故学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人,对“内门”二字的体、用之深刻含义,宜逐一揣摩、研究透彻,练于平时,体认证验在心,用于当时,可不误己矣!必得精髓矣!

“如钉若矢,紧倚门墙”。短短八个字,所论拳法的修炼、建体、至用,规矩、法则、艺境之精义妙法叠出,层层妙境无穷,古人论拳精矣!真乃后人之师。但是,尚未论“墙”,似有遗憾!传统拳术讲求:“有形功法”和“无形功法”两种艺境,有形功法就是“形拳”的拳术攻防功夫;无形拳法就是“神拳”的拳道攻防功夫。故对于“墙”的概念,亦分为“有形之墙”和“无形之墙”两种功夫内容的。

紧倚门墙,只论了“门户”的内容,而“墙”只含蓄的体现在“拳打一片,一片打法,神形一片”之中。如果从有形的“形拳拳术攻防功夫”立论,则是“筋劲骨力肉为墙”。如果从无形的“神拳拳道攻防功夫”立论,则是“天心性体为墙”。但我以“健顺合一的德之体”立论,为应和初中级水平的习拳者阐释。即“神形一片、柔外刚中”较技时入门而与对手敷贴在一起,即不改变对手,又不干扰对手,自然不惊动对手,才能内劲一发,如摧枯拉朽,将对手跌翻,以贯彻“挨着何处何处发”的上乘拳法之打法。这就是所谓“肉墙”的功能。因为古拳论指出,肉墙乃人身之最大的气囊,此“墙”既能防人击打时有缓冲化解来力的功能,又有攻击时发放劲势之功能,不管此“墙”,是有形的“肉墙”,还是无形的“性体之墙”,就象一道防护的墙壁。而具有攻防的双重作用。无形的“性体”之为墙,古有“铁布衫、金钟罩”的功夫之说法,是“真气功夫”,就是真功夫。有形的“肉为墙”,亦是“柔外刚中”的真气功夫,只不过属于有形的拳术功夫范畴,只是功夫尚未“至德全神”之时罢了,乃至德全神的基础功夫。此中所论,皆是“依”字之法。即“依”拳术、拳道而循序渐进之修法的功夫之论述,习拳者必依此而修,方达上等拳法,方能得入圣之果。

八、自顶至足、节转轮防

阐释:

此八个字言简意赅,确感阐释之难,但又不得不详细阐明,释其精奥之妙义。

自顶至足者,上至百会,下至足跟趾稍,远达至手指稍,外连体表,一身也。节转轮防,节者通身之骨关节也。转,转动变化,此不得不说骨节之大概也。腿之三节:踝、膝、胯。身之三节:腰、脊、颈。臂之三节:肩、肘、腕。此乃一身九节之说法。而每三节分为地、人、天,即根、中、稍,三三见九,故以九节言之,而周身骨节通联者“筋也”,即“十二经筋”。腿之三节转动变化以成步法;身之三节转动变化以成身法;臂之三节转动变化以成手法。九节一气贯串转动变化以成拳势攻防。招法。以三节为单位的转动之“顺攻逆防”为一回合,则一身自有三回合之数。通身而观之,三回转动变化是九节一气贯串转动变化的结果。故有“三回九转是一势”的说法。而自身骨节的三回九转的确是一势,一势者,一个攻防之拳势。攻防一势也。而此“一势”者,以身法的劲势细分有“踩、扑、裹、束、决”的五劲之分。试言之:足要踩,身要裹,气要束,手要扑,劲要决。此乃形拳招熟的“节转“之要义。

如以“意气君来骨肉臣”的气意拳懂劲,神拳神明的艺境立论,乃是内气(即内劲)自顶至足,周身三百六十五节的转动。《武谱十三势说略》云:“每一动,惟手先著力,随即松开。犹须贯串一气,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既而劲动,转接要一缐串成”。此论乃说的是内劲在周身三百六十五节的节转的。一有形之拳术,一无形之拳道,就“节转”问题而言,在体、用上也是不相同的。习拳者一定要分辨清楚,方能练用不误。

轮防:拳论云:”立如平准,活似车轮”。虽然上有节转的三回九转是一势的说法,然要由此势到彼势,再到他势的轮番变化攻防的拳势之过程,又要有一定的攻防范围之变化,单纯以节转是述说不明白的。故又有“轮防”的概念产生,以论明拳法之体、用了。故知,此轮防和上边所言的节转,是有概念上和本质上的区别的。故节转、转防不能混为一谈,而是两说。虽是两说,而是一个攻防势之事,但所指技法内涵却是不同的。

如以太极拳中的”云手”招式的动作做分析,双手左右顺逆立轮环绕和同时身法左右的旋转,可称为“轮防”。轮防有一个“左手上起,左足塌实;右手下落,右足虚提”的手足虚实“上下相随”的法则约束着。身法左右旋转,亦有“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象动转法则约束着。而能完成云手的上下相随,水平旋转的轮防动作,是由节转完成的。节转的动变,有一个“顺逆”法则约束着、控制着。也可以由此来分别“节转”和“转防”的概念和本质上所指是不同的。也就是“上下相随、水平四象动转”此以“四象法则”控制着“轮防”的动作正确与否。顺逆两仪的法则控制着“节转”动作的正确与否。然而,需要明确地知道:顺逆的法则,是不能控制“轮防”动作的正确与否;同理,上下相随的四象法则,同样也不能控制“节转”动作的正确与否。这样,就明白“节转”是由两仪法则的“顺逆”法控制着;“轮防”是由四象法则的“上下相随”法控制着。

故拳术攻防较技之时,凡人进身,动以立势,静以潜形,直为进步,闪为进出,俱要节节顺逆转化变换,一身动转变化上下相随犹如车轮之状,圆转自如,其皮骨筋脉,皆要虚灵通顺为妙,便于内气的升降涨渺之腾挪运用。如上所述,已将自身内外、自顶至足,节转轮防能成攻防拳势之精旨妙义,阐释清楚明白了。可知少林拳法在当时已经精妙细密,自练能精熟之,必能超凡俗以达圣境矣!

此论中的“九节”说法,是以形拳招熟的初级成手功夫而说的。如以“气、意拳懂劲”和“神拳神明”的攻防功夫艺境来立论,则应以内气在周身交会的三百六十五节来论说,才为精确。欲知此论之精义者,可观读拙著《中华拳术明镜录龙涎集续集》中的“传统拳术中“节”的精义解”一文。

九、接应变换、无仇为良

阐释:

“术语”连篇,深恐遗漏此中精旨妙义。“接、应、变、换”四个字,一字一义,一字一法。拳术较技攻防施手用招,施招用手,无非“接应变换”四法相连,相互交替为用。此“接应变换”四法,乃拳法较技深奥玄妙之机制所表现出来具体方法,自有其与神妙机制相宜至用之妙处。然而,将此四字之四法,分析清楚、认识明白,却又其法平常,显而易见,练而易会,但欲精其妙用,亦要煞费苦心,精心揣摩,方能体认清晰,妙用至精。

拳法攻防,自有从内门、外门之进入的方法。外门:手之腕部及臂外,皆为外门;内门:肩为内门,臂内亦为内门。自然就有破敌自外、内门而来的相应方法了。此方法就是“接应变换”。此四字表现的就是自身攻防机制的“应用之玄机”。玄机者何?机者,攻防之机体、机制的简称。玄者,“有化无、无生有,有无相生”的始终过程,谓之玄。玄机者:自身内气、外形,动静互为其根,阴阳迭神其用,有无相生的攻防机制及其妙用。既然有从外门、内门而入之法。也就有解决对手从外门而来,从内门而来的相应之方法了。

彼来入我外门之时,则用“接”法,接法者,你给我物,我以手相称接住之意思。以此法“接”住,以探其虚实,彼来入我内门之时,则用与其连为一体的“应”法,与其相连。以此“应”法,与其连为一体,以探其虚实。以此“接应”之法,与彼相连合为一体,探其虚实,其实力强大而不可能攻得动他时,就顺势借力,即避实击虚,或曰逊实击虚,避向击背,变被动为主动,反客为主以胜之。此正“逢强智取”的“顺从以为进退”的“四两拨千斤”之妙法。如在顺而变之的过程中,我又不能随其变化时,就要自己左右手相互交接,达到变手换势的目的。以自我的左右交手法,即用保佑之手(原防护之手),换而接应相连才能顺其势而变之,随其势相机以为进退,务必能反客为主得机得势,乘机打之,机贵神速,故疾字当头,稍涉迟延,即不能打,一涉犹疑,便失机会,过此机会不能打矣!上述乃对手实力强大,不可攻者之方法。而通过自我左右交手的“接应”之法,与彼连为一体,而对手实力虚弱,即时可攻之时的方法,又是如何呢?即直接用“以实击虚”的“遇弱力擒”的“逆力以为揭献”的“借力打人”之妙法,迎头给予重击,亦能胜之。此乃即时得机得势,是机势可打,乘机打之,机贵神速,亦疾字当头,稍涉迟延,即不能打,一涉犹疑,便失机会,过此不能打矣!故较技动手,能识此“接应变换”的“顺从以为进退”的“四两拨千斤”之“逢强智取”和“逆力以为揭献”的“借力打力”之“遇弱力擒”的攻防机制之“有化无,无生有,有无相生”的“玄机”之妙者,方可称为上等拳法。

但凡实施“接、应、变、换”的手法时,如能做到手若风烟,不撄人之力方能听探清晰,必然能够精确的做到“刚发他力前,柔乘他力后”而稳操胜券了。此不撄人之力的技法,就是在攻防较技之中不改变他人而只改变自己,才能更好的避实击虚,此即无争为争之“无为”法式。这样,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较技之胜负的关键,就不单纯在力大和速度上求之了,而是施招用手、施手用招的“恰到好处”是功夫。这一点,习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人一定要认识的清楚、明白,才能在修炼、建体、至用上不误入歧途。

“无仇为良”。动手较技是较量攻防机制的健全与完善,运用攻防机制的攻防技术、技巧、功夫水平之高低的。本是:

和颜悦色真刚毅,

心平气静自胜敌。

接应变换风雷响,

落空得手知用机。

之事,本是温柔儒雅之中,锋芒锐利。不争为争之法。明得此理,便知非是我能把人打,而是人让我打;非是我能胜人,而是对手让我胜之,因为他已处在失败的地位了。故与他人动手较技,最忌讳心中仇恨对方,也忌讳盛怒填膺。因仇恨、愤怒之情绪的影响,自然心机已自先乱,听探之良知功能消减,敌之虚实不清,先知之机已失;顺化之良能,因无主令,则自涩滞,先机之机又先自失。故而抓不住攻防机势。这样失机、失势,有此两失,何能一胜。拳家里手皆尚“无仇为良”,心平气和,故而善战,亦能战而胜之。必是先知于人,方能先机于人,胜人乃是易事。下面以两首古拳诀来结束本条阐释,习拳者自会有所醒悟。摘录自《浑元剑经》:

数条戒律记分明,

遇敌心和气贵平。

若不如斯当至败,

随机伸曲莫狂轻。

动静之为贵自然。

精神凝结一团团,

随所往来无阻滞,

任从指点合先天。

十、八锋不挠、随颠随狂

阐释:

八锋者,有谱写成“八风”。以此天有八风,周期循环变换,不屈不挠,以喻拳有八锋之锐利,亦在攻防中往来周期循环变幻无常。似天有八风,随颠随狂之义。

又:八风不挠之说,以象征拳道的大成艺境之“来无影,去无踪,一阵清风倏忽”的说法。关于这个论述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建体、至用的内容,我不为阐释的主要内容了。为求阐释的一贯性,运用八锋说,以“周身锋芒不断”好引发出德普三光的“周身光芒不断”的大成艺境之内容的论述。使习拳者知道习拳练艺以内劲为主的精旨妙义。

拳有八锋锐利,虽含蓄不露,但不得不知。八锋者,头、肩、肘、手、胯、膝、足、身。兵法云:“用兵必选锋,无先锋则三军不锐力也”。故拳亦必讲“锋”也。用拳必讲“锋线”锐利,犹如刀有刀刃,方能切物锐利爽快无比。较技时,以我之锋,攻彼之钝,则无法而不利也。

何者为锋?传统拳术的攻防拳法中讲求:虚中、实中,锋线之三条线。

虚中者:百会至会阴的垂直线,有性无形,故名虚中。虽曰虚中,但却实有,又是身弓之弓弦。乃外形动变之中枢,又是用以攻击对手之“实中”的“中枢”。又是“用中而得中之用”之中轴,乃此虚中之妙用也。

实中者:脊椎也,乃外形之中轴,身弓之弓背,外形身法蓄势发放之身弓,最忌对手攻击。

锋线者:以自己“虚中”为外形之中心,对准对手脊椎的直线中,停留在自身体表之点的上下这条线,定名为“锋线”,亦名“锋刃”。“锋线”是随时都因自己变动转换或对手变动转换而在自身体表不断地变换着位置的。拳势有锋线则攻击犀利,攻防严密。较技用招时,锋线又随用招之势而有方向和部位的各种变换。故习拳用招,知道锋线,可有配合身法之妙,又有身法配合巧妙之妙。有锋线的拳势,具有一种威慑力量。知道者可避其锋芒而用招,不知者蛮打硬上必定吃大亏而惨败。

但是,锋线的运用,亦有攻防功夫艺境高低的区别。如:“望之威严”的初成手的功夫者,其锋线较为显著。而“即之也温”的和“听其言也厉”的中上乘功夫者,其锋线就比较含蓄了。《浑元剑经剑髓千言》中说:

“剑(拳)者,护身之利器,儒雅中有正直之风,和缓中藏“锋”锐利,具温柔之气,灵则通神,玄能通妙。如龙如虎,变化莫测,转展无穷,可防一身之害,资三捷之成,光灵明而不昧,故应珍为至宝”。

可知,拳锋之论,古已有之。承传、研习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皆可从师处得到有关“锋线”的体、用之真传秘诀的。一但得师之有关‘锋线’的真传秘诀,就要细心领会,精心体认,操练纯熟,方能至用不误而有益。此即“备于平时,用于当时”的武备之精义,习武练拳之要旨。

拳法中说的“三点一线,三尖相照”,实际上就是说的一条锋线。如果用肘,则锋线在肘尖、鼻尖、膝尖上下一线。如果用肩靠,则锋线在肩侧至胯至足之一线。太极拳门所说;“浑身无处不太极,挨着何处何处发”。说的就是“锋线”无数,而又不定的意思,但即时自有一定之位、有一定之妙用的。故有“周身锋芒不断”之说,或“周身光芒不断”的说法。

王芗斋先生解释:“周身光芒不断”时说,就是“敌挨我何处,我以何处发之”。也说明了“锋线”无数,而又不定。但在运用过程中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