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土八路也当了回索罗斯 -- 谈国十条引起房市调整 -- 萨苏

共:💬115 🌺30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也是我最近一直说的,可是河里没人信

我的同事们就算在准备买房子的都没有表现多大的愤怒,只是感慨一下买迟了

家园 我没那意思

你说的1,我自己的生活过的还不如一些老家出来打工的农民,还有个屁优越性,我是引用的依比的说法。

家园 三四线城市子弟到了上海北京还不是一样?

过着想做房奴而做不了的生活。他们虽然不叫农民,但他们的痛苦与愤怒和农民有什么不同?

家园 一边倒的舆论也蛮可怕的。我这个回贴本意不是想谈房价,说的

是房价以外的事情。可惜回复的大部分还是绕不过这个问题。

你我就别螳螂挡车了。

任大嘴的4万,5万论我从来不看,但是他最近一篇博客倒好像有点意思,摘抄如下:

“国务院10号文件是对1998年的23号文件和2003年的18号文件的彻底否定,也仅仅是个开始性的否定。此后出台的各种文件也许就会是彻底的否定了。

中国房改的核心文件是1998年的23号文件,而23号文件的核心除了强调要取消福利分房制度之外,还要建立相应的住房供应体系,就是按不同收入标准分别由市场化方式、政府补贴的方式和政府保障的方式分别解决住房问题,并且在取消福利分房的过度期间用经济适用住房的砖头补贴和房价高于四倍工资时的工资补贴方式实行双轨制。同时用廉租房等方式对低收入和住房困难家庭给以保障。2003年的18号文件再次强调了这三种供应体系的关系,尤其是逐步向市场化过渡中扩大了应用市场化方式解决住房问题的收入人群,强调了应配套的相应制度改革和保障制度的建立。

但遗憾的是各级政府只注重了这两个文件中的市场化部分,而忽略了补贴,特别是廉租房保障体系的建立。直到2007年保障性住房体系才正式以国务院文件和部委文件的形式下达,已错过了最合理配套建立的时机。

这次的10号文件已从根本上否定了房改之后的供应体系的建立和分工,而将住房问题不分商品房与非商品房的混为一谈,列入了民生问题。并且不分收入层次的将除享受低收入与住房困难户的保障之外的所有居民都列入了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行列。取消分层收入的住房供应体系,实质是推卸了国家应承担的责任的一种方式,让本来清晰的针对不同收入层次的政策变为了全部由市场承担住房责任的单一供给体系。”

刚从八大处回来,天空蓝蓝的,风暖暖的,二处佛音袅袅,世界还是那么美好。追求幸福,需要的不是怨气,而是勇气。

家园 不信,走着看吧

留名

家园 我昨天做了点评,呵呵

链接出处

天空蓝蓝的,风暖暖的,二处佛音袅袅,世界还是那么美好。追求幸福,需要的不是怨气,而是勇气。

家园 他不是农民,他们的家底也不是农民家底,他们和农民有

太多的差距。没真正在农村生活过的是不明白农村的状态。所以会爆出共产党从房地产收刮了多少,给了一点点就让农民俯首帖耳之类的话,说这种话的根本就没有在农村呆过。

家园 我没稳定的时候连恋爱都不谈,害人家姑娘等你

更别提买房子了,先把事业干好。

我们村里98年大专毕业的一个人到了30岁才结婚,当然他老婆跟他是大学同学,两个人一起走了很多年,有这样的老婆也是幸事。现在在南京有两套房一套商铺。我有个远房舅舅也差不多,31岁才结婚。因为之前事业一直不稳定。

我的以前老总29岁开始追一个女孩30岁结婚的。

人生很多时候,少埋怨一点,把事情做好,很多东西自然就来了。

我现在的公司办公室里的很多大专毕业的姑娘们,都比很多网上抱怨的来的面对人生更积极。每天都很忙还要分出精力来考驾照,考成人本科,考会计证。等等等等。平常办公室闲聊他们也很少在抱怨,大多数都比较积极的做事情,偶偶感慨下房价太高之类的。但是绝对没有人说什么这个国家如何如何差之流,他们关心的更多是怎么提高自己,往更高的方向前进。

就算你文中的那个小伙子,我想也是个积极的人。

家园 您说的很对!所以我说追求幸福靠的是勇气不是怨气

没有房子的产权就不幸福了?未必吧。有什么好愤的呢?

当年我和老公租房住,收入也不高,我觉得蛮神仙眷侣的,有空的时候就到八大处喝喝茶,看看书,为了赚点外快,每天晚上挑灯翻译,急的时候通宵达旦地赶,好像比现在还幸福啊。

生活是需要慢慢积累的呀,没有速成班,不管是收入还是房子,一样的道理。

家园 我们村有个人大专毕业跟他女朋友(大学同学)一起在南京打拼

结婚的时候已经30岁了。有两套房子,一个商铺。他自己开了个公司。我上大学的时候经常去他们家,当年他第一个月工资是600。

刚发现,上一篇回复的就是你。。。汗啊,说重了

家园 旗帜鲜明的反对保障性住房

链接出处

家园 【讨论】因为大牛们知道

现在是上面需要“民愤极大”的时候了

所以纠结于是不是真的“民愤极大”没有意义

就像萨大说“我要认真了”

至于认真的理由你是不是理解或者你觉得是不是够充分,都不会影响“我要认真了”的这个态度和实际实行

家园 你说的很好,我就是这个意思,可能我歪楼了

因为看主流网站和论坛久了,就觉得这里头的“民愤”是很蹊跷的。大部分媒体都是推波助澜,在放大年轻人必经的煎熬阶段而不断搅动这锅粥。不只是房价的问题。这只是一个在现阶段最容易被夺取道德制高点和吸引眼球的问题之一。

我不是纠结,也不是质疑萨大的看法,更不是讨论房价该不该打的问题。只是最近闲的很,借萨大宝地发发感慨。

要说不公平,不知道80年代90年代初批文满天飞的时候,算不算呢?!说到底还是分配的问题吧。不可否认政府有过失,但是大部分安心过小日子的人,还是觉得生活比以前好吧。关于这点,在月色MM的帖子里也多有例子。

家园 萨大,中国的房价会进入一个政策操控的归值过程。

五年跌50%,这个不大可能,一是在有些地方可能很快就跳水到年底的时候,二是5年以后怎么样估计谁都无法预料,就像5年前谁都无法想到地产在中国发展的那么火,5年了,成为了一个拉动经济的标杆。

我觉得未来是一个持续的价值回归,而一切都为政策铺路,国家可以完全的管理好,只要它想。

1、全线的房价上涨,资产泡沫严重,仅一个北京市场就高达10万亿,这游戏还这么玩,将一半的话还有5万亿,股市不过17万亿,城区300的房子现在凑首付要100万,降一半还要50万,所以空间已经不大了。

2、一线城市还有二线、三线、四线城市的资金支持,因为户口制度和资源分配不均衡,所以一线城市的房价会分化,有的并一定跌,而有的会下降不少。而三、四线城市会十分尴尬,不能炒房的情况下,房价下跌?在资产泡沫,人民币发毛的情况下,可能谁都不愿意,就一直僵持在那。

3、一季度空置房6400万套(参照半年不交一分钱电费的标准)。这些巨大的浪费,已经无法容忍。所以如果不能实现资源的均衡,最后倒霉的是政府,而打击的显然是手上有闲钱一族,谁叫你拿那么多房子。日本不晓得当时空置多少套,中国现在这6400多万套,甚至更多,完全可以解决将近3亿人的住房,这也是公共资源。

4、土地是稀缺资源,以后大城市土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土地财政将告别历史,进入新的政策模式,或者说财政模式。土地税、物业税或者别的都是在考虑的,美国和德国以及日本都是很好的例子,现在中国已经动脑子了,当然整个过程会逐步的实施。

5、认真的调整,既是政治的需要,也是市场的需要,资金要出来,去到哪里,这是个问题。

家园 送花送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