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汉宣帝元帝西域汉军史实 -- 老芒

共:💬64 🌺160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千万别跑

真的;要跑也要马上回来。

家园 逼人到墙角是好事啊,真的,其实,苍野兄也是不留情面的,

这样好,说历史不是说评书。我就特别服你们这些认真的而且真正有料的人。每次看到你们啊,王树兄啊,等等,我都剧服。其实,我们多数人在历史这块都到不了你们这个水准,术业有专攻嘛,所以,如果大家都嘻嘻哈哈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浆糊,不是什么好事情。

我是历史版面的潜水党啦,不过我确实希望大牛们能保持自己的认真,任何版面,都需要一些明白人撑着,就是词锋利点,甚至尖刻一点,都是好事,只要不愤而离开就行。

其实,网络上让人自认错误,其实很难,而且网络上确实也没有判官,但大多数人还是能开清的,呵呵。大家继续就好哦,开心最重要,呵呵。

家园 把近代史大牛吸引来了,这也是种肯定啊:)

老芒兄应该高兴,你俩肯定聊得来。

家园 不跑啦,刚跑一天就被抓回来了,然后就熬夜整理资料

不跑啦,刚跑一天就被抓回来了,然后就熬夜整理资料。再跑,那不是白费劲啦?所以坚决不跑啦。

家园 他帖子我都看呢,嘿嘿

不过那边我是送花潜水党,近代史手头资料不多,也不方便说什么的。这边这段历史和这个地域,正好是我关注和工作过的,所以能说上两句。

家园 哈哈,我送花少,经验不足,我经常欠宝欠花,

只能悄悄看帖偷着乐

家园 我曾有一段时间天天欠花欠宝的

后来看某妹妹说经验不足多少发帖就得到新兵营去,吓得我赶紧养了点经验,结果发觉这话有问题,于是又开始重新散花啦。嘿嘿,撒花也是一种乐子。

家园 我现在:)

需要至少[经验20]来进行【送鲜花】操作!!

你现有:[18]经验

哈哈

家园 嘿嘿,就差那么一点点,老铁应该宽松点,四舍五入嘛
家园 这个争论看到这里实在是无语,再也不想看了。

某些人的逻辑足以逆天:

这就是汉军干的,史书没有记载是保密工作做的好;汉军机动能力超过pla;

3天2000公里小case。

老芒兄还是省点力气,开心开心好了,别费这个劲。

家园 哈,这些数据不从他嘴里出来,大家哪能信服啊

史话里有人把汉军不可能之事说成是贬低伟大的汉文明了,咱不给他指出来问题,这不是默认是崇洋媚外么。

如果看到这里,某些人还以为如何如何,那就只有等着他画完那条高速驿路出来,让他骑着马跑一下啦,我倒看看他能不能跑下来。

力气也不会再费了,他的帖子我已经不随着他的思路跟他转进了,所有他说的史料不管怎么回事,我都听他的解释啦,至于时代穿梭啊,飞马啊,咱都不管啦,咱就让他沿着他划的路线自己虚拟的跑一下,这总可以吧。如果这都办不到,那他自己所有观点就不用大家评价了吧。

家园 去过一趟哈萨克,说几句

1,首先,只是喜欢那段历史,没有研究,也不知道这里是否属于汉唐所谓的西域?汉军是否到这里征伐过匈奴人?不过江布尔城也在哈萨克,据说陈汤和高仙芝都来过,那么阿拉木图这个大绿洲在古代应该也有游牧民族栖息,很可能过汉唐的大军吧;

2,城外就是天山,不知道是否是葱岭的一部分。3000多米的高山一座连着一座的,我坐车到2000多米,然后两手空空的爬到3000多米了,道路湿滑泥泞,很累人。看远方望不尽的都是这样的高山,心中对那时候的汉唐将士非常敬佩。他们在1000-2000年前,只能依靠体力和畜力,一路顶盔贯甲,带着武器辎重万里远征而来,真是奇迹;

3,如果葱岭也是这样的地理气候环境的话,翻越的难度是很大的。10月到3、4月,大雪覆盖,没有路,难找宿营据点,连草都被几尺厚的雪埋着,雪崩的危险几乎到处都有;4月底开始融雪,一片泥泞湿滑,非常难走,而且凹处都是积水,我看到有近20米深的积水,遇上雨季,山洪也有。

4,从博物馆来看,汉唐在这里的历史几乎给忽略掉了,除了有些钱币展览。本来是想去看汉唐古物的,结果很扫兴,没看到什么。不清楚过去2000年这里历代居民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但是博物馆绘制的历史演进史,画得都是白种人,近代照片却基本是黄种人。

5,看电影波斯王子,说当时阿拉木图毗邻的就是中国,那是什么时候呢?

通宝推:老芒,
家园 很不错的地理材料

阿拉木图的山属于天山山脉,和葱岭还不是一回事。葱岭还要更靠南,在东西向的天山之南。葱岭的环境比这还要恶劣,山更高,雪期更长,洪水期更是可怕,基本无路可走。我的前辈曾在那边发现过栈道的些许痕迹,都是在崇山峻岭间,如同现在著名的挂壁公路,地下就是万丈深渊,危险之至,并且也不是到处都有这种路,只发现一小段而已,或许是觉得那一段路必须架栈道才行吧。

穆斯林势力来以后,中亚很多历史的东西都被扫荡了,难得有留下来的。另外,当时虽然这里属于中国,但实际上中国人比例很小,且多为军人。

阿拉木图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属于中国的,到了19世纪中叶才被割让。所以说它紧挨着中国,要看具体年代了。要按地理环境肯定是翻过山就到中国的。

波斯王子这个感觉更像是穆斯林时代的事情,其他波斯时代,这块属于波斯的记载好像是没有的。

家园 芒兄你比我认真多啦

这个话题。。。

汗,看你们打嘴仗,都有点看不懂了。。。

关于哈萨克,我了解的比较少。河里有人贴过帖子,讲哈萨克的一些情况。这里是我所看过的一个网站:

http://www.deray.org/

对比下国内的哈萨克牧民。。。汗,或者不民主也是个优势呢。

家园 老大,你是走的那条路去的啊?

阿拉木图南边的山也叫外伊犁山,从阿拉木图沿着伊犁河到伊宁,一直到巩留县,新源县,到那拉提草原,这一片在乌孙时代,估计是连片的,统治不会被分割。实际上就是清朝时期,这一片也大多数时间是统一管理的,哈萨克一独立立马就迁都,毕竟他们心里明白,这片土地是沙俄扩张带来的,是沙俄带来的嫁妆。

1860 中俄北京条约

2.中俄两国未经划定之西部疆界,今后应顺山岭的走向、大河的流向以及中国现有常驻卡伦路线而行,即从沙宾达巴哈界牌起,经斋桑湖(今哈萨克东北)、特穆尔图淖尔(今吉尔吉斯伊塞克湖)至浩罕一线为界。3.俄国在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设领事官,“遇有大小案件,领事官与地方官各办各国之人,不可彼此妄拿、存留、查治”。

1864年10月7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共10条,主要内容有:1.重新规定从沙宾达巴哈起至浩罕边界为止的中俄西段边界,新界以西原属中国的土地划归俄国。2.划界后,新边界线附近居民,“地面分在何国,其人丁即随地归为何国管辖”。3.换约后满240天,两国立界大臣会同,“按照议定界址,建立界牌鄂博”,并拟定国界记文,互换为凭。4.立界后,位于新界俄国一侧的原有中国卡伦,应于一个月内迁往中国一侧。塔尔巴哈台所属巴克图卡外民庄五处,限10年内内迁。

1881年 《中俄伊犁条约》又称《中俄改订条约》、《圣彼得堡条约》

根据条约及其子约,中国虽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河流域附近的领土,但仍割让了塔城东北和伊犁、喀什噶尔以西约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1820,中国疆域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实际上,汉唐清3朝在中亚的控制范围,我感觉是一朝比一朝小的,西汉实际控制范围最大,唐次之,清还要小些。

汉代从新疆去哈萨克,主要道路应该是走喀什,先从喀什到楚河平原,再折回到阿拉木图地区。东汉应该有了新道路,从吐鲁番到乌鲁木齐,沿天山北到赛里木湖,过果子沟,进入伊犁河平原,然后就进入阿拉木图。古代人不会像现代打隧道,架大桥的,能有绕过去的路,估计都是会绕的。直接翻越天山,他们一般还是不会干的。

另外,汉代乌孙时期,乌孙人主体还真是白种人,体型类似今天北欧人。但黄种人可能是统治阶层,比较乌孙是靠匈奴翻盘的,上层社会里估计都是匈奴血统的多,解忧去了以后,乌汉混血的也会不少。

在波斯人心目中,过了阿姆河就是中国领土的观念曾经长时间存在。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伊犁将军府,按西方法理讲,是绝对的领土。人家波斯人如果到了乌孙,结果发现宣战外交一类的权利都被汉朝中央政府控制,乌孙王必须经过朝廷册封确认,乌孙和匈奴打仗,败了把王子当人质送给匈奴,结果汉朝朝廷一道诏书,匈奴就得把人给放回去,谁说了算人家波斯人心里就有数了。原来董事长大老板是在长安的,西域诸王,只是总经理罢了。

当然,哈萨克人要是强调汉唐文物就有鬼了,本来心里就不踏实,尤其估计上层社会的人,掌握教育文化话语权的人都是俄罗斯人,展示汉唐文物,那不是自己颠覆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吗。估计反而真正的下层牧民啊,农民什么的,可能到更愿意讲些汉唐故事。细君,解忧2位公主的故事,可能民间反而还能有所流传。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