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安卡拉战役和帖木儿东征看中亚地理 -- 泉畔人家

共:💬38 🌺4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从安卡拉战役和帖木儿东征看中亚地理

河里可能很多人总觉得中亚地理恶劣的不得了,1-2万人的部队,在沿途能获得一定后勤保障的情况下进行3千公里级别的机动根本不可能,事实如何,咱们事实说话。

先上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404年11月27日帖木儿率领号称百万铁骑进攻明朝(出发地,帖木儿都城撒马尔罕),结果1405年2月18日在进军途中,在讹答剌病死,化为尘埃。

帖木儿汗的前锋部队,也就是从塔什干出发的右路军已经在公元1405年新年翻越天山,1月6日推进至伊犁河。当日地球、土星、水星连珠,巫师占曰不利兵主,帖木儿汗心情大坏。但他还是渡过锡尔河,并命令右路军总司令、他的皇孙哈里·苏丹加紧进军,务必在三月初拿下整个新疆,而自己则暂时留在讹打刺。前锋军打起仗来还是不负众望,于2月下旬推进至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位于吐鲁番的东北方,上面的地图标到吐鲁番的西北方是错的,那其实是乌鲁木齐),此处离明帝国西部边界重镇哈密卫还剩大约400公里。

另一段史料

安哥拉战役 1402年7月28日(一说20日),土耳其苏丹巴耶塞特一世率军(约7万人)与蒙古帖木儿征服军(14—16万人、32匹战象)在安哥拉(今安卡拉)附近进行的会战。 1402年春,帖木儿连下数城,其中包括安哥拉以东瑟瓦斯。为保卫首都,巴耶塞特在距瑟瓦斯150公里处利用山林地设防,因而帖木儿不能发挥军队主力——骑兵的作用。为切断土军与埃及的联系,进而把土耳其军诱至平原,蒙古军向克萨里亚进发,由南方逼近安哥拉,并将其包围。土军被迫放弃阵地急速回军首都。于是,蒙军解除对安哥拉的包围,作短距离转移后设营固守,土军经急行军已疲惫不堪,仓卒将主力部署在中央投入战斗,而蒙古军相反,有强大的两翼和雄厚的预备队。蒙古轻骑兵发起进攻。帖木儿凭借兵力多和机动性强的优势,以重骑兵连续攻击,打乱土军左翼,并迂回成功。位于土军右翼的鞑靼雇佣军(1.8万人)首领倒向帖木儿,安纳托利亚诸别伊(内有土军卫队1.8万人)叛变,加速了土军的崩溃。 点评:此战,帖木儿善于用兵,当作战地形不利于蒙古军队时,帖木儿用围魏救赵的方法诱土军脱离有利地形,在野战中将其歼灭。土军在安哥拉城下的失败,大大推迟了奥斯曼帝国中央集权的形成进程,同时也推迟了土耳其对拜占庭的征服和对欧洲的进攻。

帖木儿生擒的土耳其苏丹巴耶塞特一世

斯曼苏丹巴耶塞特一世; 绰号闪电

介绍一下“闪电”的战绩:科索沃战役中大败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联军,巴尔干长达500处于被奴役状态;尼科堡战役,十字军最后一次正式的东征——一举打败了匈牙利、法兰西、德意志等国的联军,将近一万名十字军被俘,除了用巨款赎回300名贵族骑士外,其余的几乎全部被杀,值得一提的是,此战塞尔维亚骑兵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里1402年7月28日,帖木儿15万大军击败奥斯曼土耳其主力与今天土耳其首都安卡拉附近,生擒土耳其苏丹。

1404年11月28日,开始对明朝的进军,1月进入伊犁河流域(伊犁河四分之三流域在哈萨克等境外),2月中下旬就到达今天新疆吉木萨尔县。从11月28到2月中旬,不过70-80天,帖木儿大军攻击前进至少2200公里以上。

注意,帖木儿的军队尽管肯定到不了百万,但20万肯定是有的,这个后勤压力要大的多。从帖木儿的多次战役看,中亚的地理环境,通行大军并不难,比新疆地区要好走的多。

家园 太胖了沙发
家园 安卡拉

1

家园 没有去过中亚。有一个大学同学是吉木萨尔县的。

中亚的地理环境,没有亲临过,还真不好说。从google的地图上看,那里的地理环境,应该比新疆、甘肃青海等连接处要好得多。新疆的西南部是葱岭地区,都是崇山峻岭。和吉尔吉斯的边界也是雪山地区。从乌鲁木齐向西,出了边界就是哈萨克斯坦的高原。从直觉上,新疆的西面和中亚5国接近的区域都是高山阻隔的比较多。这也是象中国的地理环境类似的一个区域。对于地区的防守还是比较有利的。

家园 又转进啦,用1500年后的蒙古人做例子了啊

这个例子还不够极端,你应该举例成吉思汗时期的行军速度才够劲,穿越整个亚欧大陆才2个多月。

这个例子也不够劲,还是举美军伊拉克战争的速度吧,那不是更有利?

家园 虽然差了接近1500年,但没本质变化

毕竟山川地形没大变,当时也没出现汽车火车,还是靠人力畜力。而且帖木儿军队的规模大的多,战斗推进的时候多。

帖木儿的主力也是骑兵,不是装甲师,不是炮队。他的骑兵部队也确实从从西边的安卡拉一直打到了新疆吉木萨尔县。当然,您老如果能证明汉朝马匹和帖木儿时期马匹比已经基因突变了,帖木儿的马已经是基因改良,远超过汉代时期的马的话,这个类比就不合适了。

家园 插句话

前一阵子中央四台有一个讲军粮的节目,说成吉思汗时代的骑兵比别人的行军速度快,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的蒙古人发明了一种可以在马上直接吃的食物。这样,部队就不需要埋锅造饭,每天可以节省差不多三四个小时的时间用于行军。毕竟在长途行军的时候,找做饭需要的柴火也是很花时间的,这个东西又不能长途运输,只能就地解决。

当时没仔细听,老芒知道不?

家园 这我知道一点

这帮人根本不考虑后勤的,连水都不考虑,没水的时候是喝马血的,讲究的就是速度,并且他们带的马不是一般的多。

还有就是他们可以昼夜行军,一切行为都在马上解决。

所以这波人能扫荡整个欧亚大陆,很多人认为他们是魔鬼的。

村长啊,我们现在是到了激辩的最后时期啦,呵呵,就等着他划线呢,咱不帮他转进了。

家园 老忙开专题讲讲吧

没这件事情,大家谁会知道老芒肚子里面干货多呢?

家园 哈,没本质区别?

嗯,帖木儿的军队情况和汉军没什么区别,1500年后的生产力没什么区别,连战术都没什么区别。

那我是不是也可以推出来,600年后,也没什么区别,您老人家可以飞马以这般速度穿越中亚草原呢?

走吧,赶紧上路吧。

家园 呵呵,本来一直想写写考古故事来着

一直为了生计忙,知道现在一切都结束了,才有点时间。居然看到某人还在别人的帖子里宣扬他的穿越理论,这才过来整理点材料出来。

军事史不好玩,回头还是讲讲古人的生活吧。

家园 NHK关于蒙古帝国的纪录片中有提到

蒙古人有一种特殊的军粮,是将牛肉(主要是瘦肉)风干,将肉干捣松成纤维状,类似肉松,然后压缩塞入牛羊膀胱中,食用时用水煮开即可。此物便于储存携带,一个牛尿泡装的肉松够10个人吃3-5天。

另外,据说蒙古人行军有大量牲畜随行,马匹中很多是母马,提供马奶,这些都减轻了后勤压力。

家园 在向中国进军途中,帖木儿本人向部下交代

要每个士兵除给养外携带两头乳牛和十头山羊,给养用完后,开始喝奶,然后吃肉。

家园 那这个放羊军的行军速度是多少?

麻烦达人测算一下?

家园 穿越一下娱乐娱乐也不错

不过坚持到底就不好玩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