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帝国和王朝:我的部分中国古代史观点 -- 晚湖楫韵

共:💬3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帝国和王朝:我的部分中国古代史观点

这个帖子主要是我自己对中国古代史的一些观念的整理,拿出来和大家探讨。本人并非专业研究者,观点也会比较单调和幼稚,希望能抛砖引玉。中国古代史的脉络和史实,大家都耳熟能详,然而传统中国古代史学的范式(paradigm)往往却是有失严谨的,因而经常造成矛盾和混乱。

中国传统史学主要的问题在于:

概念缺乏定义,标准不一。比如何谓“统一”。

随意解读,成王败寇。比如“正统和僭伪”。

过度迁就现实政治和外交。比如对某些政权是否算作中国历史。

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一个症结,缺乏一个明确,公平,可操作的原则。在此试图对中国古代史进行自己的梳理,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教。

以下主要讨论的是中国古代史,确切说是1912年共和以前的历史。共和以后由于现代国家体系的确立,一些观念不再适用。

(一)“中国历史”的范围

首先,第一个含糊的概念就是何谓“中国”。谭其骧先生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画出了“中华民族”范围内各政权的统治范围,但在某些地方的处理却颇有争议。比如高句丽被画出“中华民族”范围的问题,以及对某些地方势力是否划归中原王朝管辖的不同处理等问题。当然,由于当时的政治压力,这些问题不能怪谭老。而对于一介草民如我而言,这些都是可以讨论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历史研究不能不考虑现实政治,但不可迁就现实政治。

我对于“中国历史”的范围是这样理解的:

以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控制和声称领土为范围,活动中心在该范围内的各个政权历史,以及前述政权和周边政权的交往史,均构成中国历史。

这里特意选取了相对确定的现代中国的主权范围,以取代变动的“中华民族”。由于古代东亚地区是相互关联的整体,在东亚范围内以“中华民族”为标尺进行截取,操作性不强,易引起争议。而以现代中国为衡量标准,或许会引起“以今度古”的批评。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研究毕竟是立足于当代。这个定义秉承“是我们的一个都不遗漏,不是我们的就不要”的原则。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历史”并不是“中原王朝史”,也不是“汉族史”。尽管中原王朝和汉族在绝大多数时期占据本地区的主导地位。

按此观点,高句丽作为以中国东北为立国中心的政权,肯定算作中国古代史范围;新罗百济的立国中心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其内部历史不必计入中国古代史,但它们对中原王朝和高句丽的影响也应计入。朝鲜和韩国可以认为高句丽部分遗民是他们的祖先,这和高句丽构成中国古代史不矛盾。

今越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但汉朝越南属于汉帝国领土,汉帝国的活动中心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以内,故当时的越南历史也计入中国古代史。

比较引起争议的是蒙古问题。今蒙古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按照本观点,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的历史本可不计入中国古代史,但蒙古汗国后来对中国的影响巨大,甚至统治中国全部,使得我们不得不追溯其建国史。但应该明确这是追述性质的。为此,我对“成吉思汗是否是中国人”的回答是否定的,但承认他是今中国蒙古族人民的祖先。这就好比美国人多是欧洲人后代,但美国人不会把他们的祖先也称作美国人。

明代,蒙古不属中原王朝统辖,而各部势力范围在今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外,惟其对中原王朝影响可计入中国古代史。清至民国,蒙古作为中央帝国/共和国领土,则构成中国历史的一部分,直至1946年民国政府承认蒙古独立为止。

需要强调的是,过去我们一直重视的是汉地,中原王朝的历史。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也是中国古代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新疆地区的亦力把里汗国,比如西藏地区的古格王朝,都不为人熟知。另外,既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放弃台湾地区主权,那么台湾地区原住民的历史理所当然应该构成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而不是像大多数历史地图那样反灰显示。

关键词(Tags): #古代史
家园 【原创】帝国和王朝:我的部分中国古代史观点(2)

(2) 代,国,和朝

民国以前的“中国”的确不是一个国家概念,她是一个地理,文化,政治的综合概念,指的是“王化”所及之处。可是,比如一个小学生问起我们的历史,我们不能说,“说中国历史其实不准确,严格来说可以叫做东亚共同体,但这个共同体和现在的欧盟又不太一样。他没有明确的疆界,而是以中原王朝的首都为中心,统治力和影响力逐层递减的体系…”他保证被雷倒。这时候必须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来告诉他,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发生在我们这片土地上的故事”,这就是“中国历史”了。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政权统治过这片土地。这些政权彼此轮替,构成了中国古代史中的一个基本名词:“朝代”。其实,中国的“朝代”和西方国家的“朝代”是很不一样的。不同的“朝代”是不同的政权,更明确说,是不同的国家。依照本人的观点“代”,“国”和“朝”,是三个不同角度,构成一个“政权”的历史上存在的三个要素。

一个古代“政权”要在历史上留下印记,必须有以下几个层面:存在时间,统治疆土,组织架构。其中,“代”对应存在时间,“国”对应统治疆土,“朝”对应组织架构。比如,我们说,“宋代瓷器”,“明代小说”;“汉朝皇帝”,“清朝政府”;“大唐国土”等等。对于前者,叙述那个时代的科技文化水平,用“代”就比用“朝”确切。中者,叙述政府体制,皇族世系,就应用“朝”。后者往往是在考察本国和他国的关系时候使用。

惟独对于“代”,需要说明,有全局和局部之分。全局的“代”,即对中国区域范围整体而言,以占据主导地位的某政权的名称命名的时期。对于分裂的时期,全局和局部“代”使用的语境不同,比如420-589年,全体中国处在“南北朝”时期,而对于笔者家乡而言,则分别处于“宋齐梁陈”代。而公元11世纪,绝大多数汉地处在宋代,而今首都北京市处于辽代。详见下表:

中国全局时代划分 时间起讫

唐代 618-907

五代十国时代 907-960

宋辽时代 960-1127

宋金时代 1127-1276

元代 1276-1368

今北京市地区时代划分 时间起讫

唐代 618-907

卢龙-燕时代 907-913

晋-后唐时代 913-936

后晋代 936-938

辽代 938-1122

金代 1122-1215

蒙古汗国时代 1215-1271

元代 1271-1368

关键词(Tags): #古代史
家园 【原创】帝国和王朝:我的部分中国古代史观点(3)

(3) 何谓“统一”

按照我自己在(1)“中国历史的范围”中提出的观点,以及“统一”的字面含义来看,狭义的“统一”,就是现代中国的领土范围,被唯一一个中央政府所控制。可讽刺的是,真正做到这个标准的只有那个被很多人所不屑的“我大清”。以往的“统一”王朝,即使是大元,都或多或少没有统治过当今中国的一部分,哪怕控制了现代中国以外的一些地区。

实际上,这样定义“统一”,是倒因为果了。因为现代中国的疆域范围,直接继承于清帝国。随着清末中国(被迫)参与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其领土范围随即固定下来,在以往长期不曾归中原王朝统治的部分,如西藏,加入了我们这个大家庭;而另一些曾被汉文明长期影响的地区,如越南,却在中国之外了。中华民国成立,继承了清帝国的主权和领土,成为现代中国的发端。

显然,大家平常所说一个帝国是否算“统一”,显然不是如此定义。但这里有个问题,究竟统治了多大的领土才算统一呢?比如秦的面积其实和北宋相差不大。但前者被称作统一帝国,后者则不算。也许是因为幽云十六州的关系吧?幽州是如今中国的首都。中国的首都曾经被“统一”的帝国排除在外,恐怕怎么也说不过去吧。但当初的幽州最多只是一方边陲重镇,地位根本没有现在这么显赫。那么,南边的交州分出去多少年了,不仅是宋,后来的元和清都未曾收回,明收回却又丢了,那为什么它们都算“统一”的帝国呢(即便是当时)?这里应该需要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

古人概念中的“统一”,用两句话概括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其实这两句话从来没有实现过。古代帝国的国力不能支持皇帝去无限地开疆拓土,更何况蛮夷的教化和新土地的巩固都需要巨大的成本。所以我把这句话放宽了,简单说就是,王化所及,皆宗吾主。我认为的“统一”帝国的实质为:东亚范围内拥有惟一最高宗主权的中华帝国。这里两个要点是:一)最高宗主权,二)中华帝国。第一点好解释,就是拥有接受外国/外政权称臣的实力和权力。第二点,中华帝国,指的不是单一的一个国家,而是一类国家的总称,或者是一种国家组织模式。她至少包含以下几个要素,如果不是更多的话:

(1)具有定居人口和城市,农业经济至少占据相当比重。

(2)具有固定的首都和明确的中央-地方等级。

(3)元首世袭。

(4)采用成套的中华仪典制度。

具有上述特征的政权可称为“中华式政权”。其中元首称皇帝者称为“中华帝国”,其理论上具有接受外国称臣的资格。成为统一的中华帝国,就是以中原为中心,所有的“中华式政权”只向惟一的一个“中华帝国”称臣。不过,非中华式政权属于“王化”以外,不奉中央王朝为宗主,甚至与之对抗,则在此外。

这样一来,秦和北宋的区别就很清楚了。秦在整个东亚是唯一的中华帝国;而北宋和辽是兄弟关系,双方相互承认,都具有最高宗主权,接受其他政权称臣。此外,辽“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国”,可以视为一个中华帝国。因此,我们说秦是统一的大帝国,而北宋,最多是基本统一汉地的帝国。

这里需要区别的是,并不是自行称帝就相当于具有最高宗主权,而是要考察其在一系列国际交往中扮演的角色。比如西夏,虽然关起门来称帝,但面对宋辽两大强国,还是不得不向双方称臣。又比如日本,元首虽然在国内称天皇,但面对中华帝国还是不得不自降为王(不管怎样在音训上耍花招,终归不敢直接把天皇两个字堂而皇之拿出来。)因此我不认为它们具有“最高宗主权”。

关键词(Tags): #古代史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