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雅言,官话,和其他,以此纪念75一周年 -- 一一一一一一一

共:💬72 🌺40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雅言,官话,和其他,以此纪念75一周年

以此纪念75一周年

汉语里边,同一个意义的东西,往往有不同的字来表示。当然,音更是不同。

河流,北方,再大的河流,也叫河,比如黄河。而南方,再小的河水,也叫江,比如闽江。另外还有什么什么水,什么什么溪,如此等等。

对亲人而言,也是同样。爸爸妈妈,阿爹阿娘,阿爷阿母,称呼的都是同样的双亲,但是却用截然不同的发音。

中国的古人一开始应该是没有书的。距今最早的,被专家认可的文字,是甲骨文。那么,甲骨文之前,大禹治水,整个有夏几百年,应该都是没有文字流传下来的。或者至少现在的考古还没有发现这样的文字。商时期的甲骨文,也不是拿来写书的,而是用来占卜的,这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月下]插话说,商朝人会写甲骨文,怎么可能只用来占卜??就不会寄个信,写封情书?只是在今天人们找不到那些信和情书而已。但幸亏还有人说一句: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朝的祖先,已经有典和册了。上面讲的太不严谨了。。。

俺继续说。

中国的古书,应该是从周朝才开始有的。一开始的书,是写在了青铜器上,是为金文,或曰大篆。但是金文与甲骨文是一脉相承的,这一点应该是没有错的。尔后就有了书,各种各样的书,诸子百家的书,用各种不同的大篆书写的书,一直到秦始皇书同文,大家一起用小篆。

秦始皇没有字同音。

从秦汉开始,现在之前学文化的人都要先读尔雅。尔雅前三句:

  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

  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

  弘、廓、宏、溥、介、纯、夏、幠、厖、坟、嘏、丕、奕、洪、诞、戎、

  骏、假、京、硕、濯、訏、宇、穹、壬、路、淫、甫、景、废、壮、冢、简、

昄、晊、将、业、席,大也。

就是说,始,这个意思,可以有初、哉、首。。。十二个说法,君这个意思,可以有十一个不同的说法,大这个意思,可以有三十九种说法。

大家知道鲁迅小说里的孔乙己是怎么来了吧,回字,不就是四种写法么。就是这么来的。

不学尔雅,就不是古代的文化人。因为,你连别人说什么都听不懂。

在尧舜禹之前,是没有汉民族的。有的,只是太古氏羌人,从西边游耕而来,太古夷越人,从东南游渔猎而来,还有太古胡狄人,从北边游牧而来。炎帝,黄帝,伏羲,大概就是这三只人群的称呼而已。为什么是游耕?因为还不会土地的休养生息。为什么是游渔猎?因为野兽和鱼群都是会跑的。那么游牧呢?逐水草而居矣。大家游啊游的,就火星碰地球了,碰出了太古三大战争。涿鹿之战,蚩尤(东方夷越)踢跑了共工(西方氏羌),冀州之战,北方西方联手,炎黄让蚩尤没有水喝,擒杀蚩尤于冀州之野。再然后,就是阪泉之战,炎黄分出胜负,胜者为王,诸侯咸归轩辕。

这就是中原逐鹿的开端。尔雅中一个意思有十几种说法二十几种说法就不难理解了。大家各自从不同的地方来,当然是南源北择的发音,但是大家想说的都是同一种东西啊。怎么办呢?于是大家相互学习,你会偶的,偶学你的,大家一起学他的,学啊学的,同一个意思就有了几十种发音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就是从这里开端的。

后来的夏商周,相应地各自继承了北方胡狄,东方夷越,西方氏羌的传统。大家在中原你来我往,你征我服,你说我写,于是有了原始的华夏民族。华夏华夏,现在读作huaxia,古代应该读作huahia的,其实就是美啊,大啊,爽啊的意思。而那些没有被搅进中原这个漩涡的,当然就不美,不大,不爽,就继续作氏羌,作胡狄,作夷越,哦,还有一支,做苗蛮的。现代的藏缅民族,就是当初的氏羌顺着川藏那三条大江峡谷往南发展而来,而现代的侗台民族,就是东方的夷越,留在了当地没有北上西进的那些人的后裔。而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等的,就不说了吧。至于现在的苗瑶民族,是过了清水(长江),到了浊水(黄河),然后又被赶回南方的那一群人,古称三苗。

有意思的是,上古华夏语言是混合而成的,但是文字却是由夷越一方传下来的。大概是因为商(殷)敬鬼神,大事不决问神,小事不决访鬼,所以留下了大大小小的求神问卜的乌龟壳,记录下了现在知道的华夏最早的文字。

后来的氏羌周人全盘拿来,再加以创造发挥,当然不排除那些文字原本就有氏羌人的功劳。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是周人把这些文字推广到了全中原,因为周人是封建的,封土建国的,把自己的人派到远方的土地去当统治者,建立国家的。那些远方没有土著吗?有啊,这又有什么关系。建国吗,不就是筑一座城,城里的叫国人,城外的叫野人吗。这些被封土的周人,当然也包括周人的同盟,自然把周人的语言也带了过去。对了,还有殷人的文字。

于是西周东周几百年,有了秦风齐风楚风,大雅小雅周颂,这些用原始的大篆甲骨文记录下来的各地的优美的成段落的说话,经过孔夫子选编,是为诗三百。

一开始周的政治中心在镐,也就是宗周,也就是现在的西安附近。但是从一开始,周的文化中心就不在那里。在哪里呢?那要看文化人在哪里了。什么是文化人,至少要懂得大这个意思,可以有三十九种说法的人,才算得上文化人吧。他们大多数都在成周,也就是现在的洛阳附近。为什么?因为那里是以前殷商的中心啊。

百度里边讲

周武王灭 商後﹐为巩固周朝对 东方的统治﹐计画在伊﹑洛二水一带夏人故居地建设新的都邑﹐但未及实现﹐武王病逝。成王继位後﹐三监叛乱﹐周公东征三年﹐始得平定。于是成王将武王的计画付 诸实施﹐先派召公勘定建邑位置﹐周公随後视察﹐以地图及占卜结果报告成王﹐命殷民和诸侯共同兴建新邑。新邑建成後﹐成王莅临﹐举行祀典﹐返宗周时命周公留 守。当时认为成周位于天下中心﹐四方贡赋道里均等﹐又把曾反抗周朝的殷民迁到其东郊﹐藉以控制﹐所以成周在西周的政治经济中起有重要作用。

到后来周室东迁,去的地方,也正是洛邑,也就是现在的洛阳,而把西边的关中之地封给了与西北的义渠戎狄作战几百年的秦。

于是华夏的文化就开始以洛阳为中心辉煌起来了,至华至夏了。诸子百家,对后世的中国最为重要的儒家和道家,一个老子是在洛阳看图书馆的,一个孔子是跟着老子学周礼的,换句话说,都是从洛阳开始他们的文化苦旅的。

西周东周几百年,南到楚越,北到燕赵,西到大秦,东到齐鲁。几百年下来,原来同出一周的各个国人的后裔早就和他们城池外边的野人混同为一了。于是,原来就已经一个意思几十种说法的华夏语纷纷有了鸟语,兽语,鱼语,植物语的掺沙子,变得相互间更加听不懂了。

听不懂吗?没关系。大不了大家来继续补充尔雅喽,二十种说法和二十二种说法对文化人而言算什么区别呢?

但是普通人不行啊?我情哥哥要去对着小妹妹唱小调,难不成还要我去学二十几种发音,才能说出一个爱字吗?当然不需要。我只要说一个就够了么。

够了么?不够么?够了么?够是够了,但是要是她听不懂,那不是白唱了么?

没有关系。俺们的古人很有科学精神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华而且夏的?科学告诉我们,只有可重复的。才是值得信任的,也才是好,美,又华又夏的。对,重复,再重复,对楼的小妹妹,看俺来开嘴。偶的心上人啊,只有你最美。这就是押韵。

诗三百,就是押韵的情歌宝典。而楚辞,就是南方楚人的押韵的情书大全。

换句话说,管得你用什么秦地的兽语,还是越国的鱼语,还是楚地的鸟语,到了洛阳的图书馆里边,通通用大篆记录下来。这下知道为什么汉字的同音字和同义字有那么多了吧?一个意思有几十种说法,一个说法有几十种发音,就算是相同的说法想通的读音,还有东西南北各种不同的写法!你以为文化人那么好当么。

这样子下去不行的,会知识爆炸的。

所以后来秦始皇受不了了,就书同文了。换句话说,不管你兽语鸟文,通通翻译成小篆。

但是,但是,这里没有语同音!

第一是不可能。第二是没必要。

没必要是因为,小篆也好,大篆也好,甲骨文也好,都是又记意思,又记读音的。读音?是的,你不知道汉字里边有很多很多形声字么。

只不过,这些记录的读音不是注音,也不是单个单个的读音,而是告诉读书人,也就是文化人,注意了哦,这些字都读同样的音,那些字又都是另外一个读音。这样,不管是秦始皇的秦,还是项羽的楚,还是刘邦的汉,只要有诗三百,有楚辞,大家就知道,哦,原来这些字读同样的音,那些字读另外的音。那么,这些字又是什么意思呢?尔雅不够了,于是说文解字来补充。于是,文化就这样传承下来了。

换句话说,什么是共同语?笑话,孔夫子需要和李聃发同样的音么?屈原需要和秦王发同样的音么?不需要。只有他们发的音差得不远,就行了。雅言是什么?雅,就是华,就是夏,就是崇高,就是优美,就是。。。重复。

换句话说,雅言,就是押韵的规范。

雅言,其实并不是标准的发音,只不过是标准的规范,哪些字发音相同,哪些字发音不同而已。这样,对学过尔雅的人,纪录诗三百,会写楚辞的人来说,从一组字对应到另外一组字,不要太简单哦。但是,让他们去学同样的标准发音,好像很难,而且,没有发音标注,没有录音机,没有回放健的情况下,在东西南北方圆几千公里的条件下,就算有标准发音,也必定是你的标准我不懂,我的标准你不听,必然会在文化人圈子里组小团体,搞派别,闹党争。。。但是但是,从春秋以降,我们的祖先好像从来没有记录下这样的事情。

这说明,上古华夏语,就算有所谓的标准发音,也不被人当一回事。相反,对一个意思几十种说法,更在意一些。这就是会有尔雅,会有说文解字。

关键词(Tags): #雅言(喜欢)#历史(喜欢)#说文解字(喜欢)元宝推荐:水风,抱朴仙人,海天, 通宝推:迷途笨狼,桥上,二至,云淡风轻,水风,chaos,胡丹青,王树,王二狗,煮酒正熟,海天,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雅言,官话,和其他(二)

雅言,官话,和其他(二)

现在我们自己普遍的看法是,汉民族这个民族的名称,来自于汉朝。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倒不是说这个名称来源的合理性,而是指,一群人(偶们的祖先们),其实正是从汉朝开始,才开始自认为属于同一个人文群体的。

其中的意涵就是,当(东)汉衰微后,三国分裂,但是大家想的,不管是诸葛亮北伐也好,司马晋南征也好,最后还是要一统。

前面的秦不算么?算,也不算。因为秦始皇开始了郡县大一统,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但是,秦朝太短,短到秦始皇一死,各地就开始造反。打的旗帜,正是秦之前战国以及再之前春秋各国的旗帜。而项羽的西楚,不过是继承了霸王这个名义上的共主称谓而已。换句话说,是封土建国的封建复辟。春秋战国时期,或者夏商周时期,我们的华夏先民自认为同属于同一个人文群体吗?

应该还没有。或者有人说,那不是有夷夏之分吗?是的。但是,夷夏,分的是文明与否。所以才会有夷夏互变,才会有中原华夏,北狄西戎东夷南越。这里,靠的是文明的远近程度。而不是简单的人文区分。中原文明,中原文化本身,就是个混杂同一,和而不同的综合体,融合体。自然,慢慢有了融合的核心边缘,融合的程度高低,融合的时间先后。但是,那个时候的这个夷与夏的区分意识是不绝对的。对中原人而言,秦就是西戎。楚就是南蛮。而对楚越来说,中原的九鼎是可以问候的,天下的霸主也是可以争一争的。

但是,匈奴与汉的关系不是这种关系。

因为,匈奴,从来不认为自己应该融合进南边汉朝的文化中去,也不认为自己应该是全天下的主人。相反,他们认为自己是夏的直属后裔,自己是正统的夏文化传承。他们攻打秦汉,只不过是为了抢钱强女人。秦也好,汉也好,也不把匈奴当作自己远方的堂兄表弟,相反,那是不文明的野蛮人,那是另外一群人,是来抢自己财产,抢自己女人的强盗。对中原的华夏人而言,天下,五服以外,那就不是天下,而是天外了。(现在的我们倒老是觉得天下,就是全天下。。。)

中原人,就是以匈奴为参照,认识到自己定居农耕民族的身份。同样,匈奴,也同样以中原人为参照,强化了自己马背上的游牧人的身份。中原帝国和草原帝国的对峙,开始在东亚正式展开。

中原的文化开始正式有意识地进行传承。太学系统开始建立,博士制度开始发端。经典文献开始汇集到官方保留。这一切,都发端于周朝流传下来的古文献,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学说典籍,更重要的是,是诗经和楚辞。最后的这两项,直接演化成为两汉魏晋的古诗和文赋两大韵文系统。

汉朝时人们的说话有没有标准音?好像应该有吧?要不然,刘备三顾茅庐还要带翻译么?

那么汉朝时人们的标准音是什么?杨雄不是写了方言么,里边说得很清楚啊,有蜀楚越杨各种方言的,相互间都听不懂的。但是并没有说哪里的口音是标准口音啊?

还是那句话。首先,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全汉朝统一的标准音。还不要说远了,就是长安和洛阳对同一个字的发音就很可能不一样。

但是更重要的,是没有必要有全汉朝的统一的标准音。因为,洛阳口音就算和长安口音有差别,但是这个差别也是有规律的差别。换句话说。用洛阳口音读起来押韵的文章,用长安口音读起来也应该押韵。他们的差别,不会影响到对韵文的押韵理解。

也就是说,当年刘备和诸葛亮很有可能一开始先说,俺叫刘备。。。孔明一皱眉头,柳。。。备?玄德赶紧接口,俺叫刘备,文刀刘的刘,诺,就是这样写的刘。。。。几句寒暄的话一说完,双方就知道该如何理解对方的口音了。

这和八路军士兵(以北方农民为主)听刘伯承训话(四川话,川东口音)一个样。

当然,如果你一定要说,不对不对,刘备诸葛亮曹操孙权都说的是标准的洛阳话,俺就真的I服了you了。

不过,尽管没有硬性规定的,可能连想都没有想到过要去做这样的规定的,必须普及的全民族共同发音标准,两汉四百多年里边,文化人,或者懂点文化的人的口音,相互间还是听得懂的,而且大致都和长安(西汉),洛阳(东汉)地方的口音为坐标原点,进行摆动。摆动的方向以用韵为标准,摆动的幅度以受文化的高低为尺度。注意,是指受文化的高低,而不是以距离长安(西汉),洛阳(东汉)的距离远近为尺度。

这是至关重要的标准。因为,这里说的口音,是指读书人的口音,或者说是人读书时的口音。而不是平时夫妻父母兄弟间说话时的口音。换句话说,中文,在古时候,就是文白区分的。汉字,不光是拿来记录口语的文字(用殷商的甲骨文记录周人秦人的土话么?)。相反,它更是拿来规范口语的文字(知道不知道这句话该怎么说啊?告诉你哦,在哪本哪本书里边,是这么说的哦,记不住!打手板心!打手板心!)。

而对不同地区的口语(方言)而言,所不同的是,理论上纪录他们所需要的汉字,与实际已有的书本典籍中的汉字之间的差异。至于读音么,你爱怎么读怎么读(玩笑话。。。应该是父母兄弟所教,所谓母语),但是,作为文化人,你至少要知道这个意思在书本里应该如何写,如何读吧。而这,就是今天南方各方言里都普遍存在的,对同一个字却有文白异读的音的由来。其实北方方言也有文白异读,连北京话里都有。所不同的只是文白异读的多少而已。

相对而言,中原的口语用字与书本上的文章用字重合程度更高一些,南方越人楚人蜀人,北方高丽人匈奴人旁边的地方文白差异更大一些,如此而已。

不过话又说过来,经过了西周的国人野人同居,再经过春秋你来我往的争霸,再经过战国秦汉之际的你打我杀的兼并统一,再经过西汉东汉四百多年的统治,大汉境内的书本用字用韵(在诗经和楚辞里边的差别看起来还是蛮大的),原本就应该差别不大了。差别大的,不过是口语的口音而已。而读书人间的的规范用字,规范(还达不到标准)用韵,相互间的交流是不会有问题的。毕竟都是华夏嘛。洛阳读书音和长安读书音有那么大的差别吗?江东读书音和西蜀读书音就没办法交流吗,当然不是。虽然不尽相同,但是翻译好像还是不怎么需要的。至少在三国演义里边,我们没有看到任何真正意义上对翻译的渴求。

但是,这一切,在五胡乱华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通宝推:上善若水,一无所之,
家园 笑着来送花

古今语言和文字的演化是一门复杂严肃的学问,LZ做这个的普及性工作善莫大焉。

家园 我是一块砖头,希望能够迎来几块玉,呵呵呵呵

非专业票友的不成熟乱参与

家园 东北是个例外

河流,北方,再大的河流,也叫河,比如黄河。而南方,再小的河水,也叫江,比如闽江。另外还有什么什么水,什么什么溪,如此等等。

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

家园 东北不是例外,而是因为

太古东方夷越人的北上路线是从东南到东北。所以嘛,辽河浑河是河,而鸭绿江汉江就是江了。

家园 【原创】雅言,官话,和其他(三)

雅言,官话,和其他(三)

一个理论,是怎么产生的呢?往往是有这个理论产生的需要的时候,它才会产生。

汉语是有声调的。但是汉语分四声这个理论,又什么时候开始被我们了解的呢?

答案是南北朝。始于南朝,梁,沈约,提出,汉语四声理论。古四声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先不讲这四声究竟是什么。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在南北朝的时候人们会想到去研究研究,去发现发现,汉语是如何如何的有声调,又如何如何地押韵呢?难道那个时候大家突然想到要写文章,评职称吗?

不是的。其原因很简单,因为客观需要。同样,中古汉语的36个声母,两百多个分韵(切韵系统),几乎都是在这个时期,也就是南北朝到隋唐初年期间被先后确定了下来。

什么是客观需要,那就是,不搞清楚就没办法活了,就才叫做客观需要。否则都是吃饱了饭找事情干的主观需要。

那么,从没有这样的客观需要的汉末,到有这种客观需要的隋唐,这中间的三百多年,除去语言文字自然进化的因素外,究竟发生了什么,推动我们的祖先要想办法弄清楚这些东西呢?

在北方,先是八王之乱,然后就是五胡乱华,中原,加上西边的关中,巴蜀,北边的燕赵,东边的齐鲁,南边的江淮,是晋人,氏人羯人羌人,匈奴鲜卑,一个个杀来杀去,打来打去,五胡十六国,再然后就是鲜卑北朝。而南边呢,原本南边是江东孙权那些人的后代,所谓陆顾孙等等大家族。但是北方动乱,司马晋室南渡,在江东建立侨洲,以王谢为代表的大批中原大家族南迁江南,其后果就是直接挤占了原来吴越楚的地盘。大量的非华夏人加入了北方中原人的行列,大量的北方中原人挤进了江南吴越楚人的身边,大量的家庭分散离合,大量的读书人非读书人流离失所。于是,南北方,东西方的口语,不可避免地在本就相互很难听懂的情况下你喧我闹地混杂在一起了。在北方,华夏语是主体吗?大家杀来杀去,说不清谁还有文化,谁没文化。你有文化又怎么样,俺有狼牙棒!在南方,华夏语是主体吗?你中原了不起啊,怎么说你也是落难而来的,给你块地盘,分你点米粮,够对得起你了。因此,南北东西的华夏族群的口语同时发生巨大的转变。

所谓,北染胡虏,南浸吴越。

读书音呢?在两汉的时候,读书音虽然相对口语要规范,但是和口语还有着相对密切的联系。而到了南北朝,连南北的读书人都战乱流离了,有那么容易保有纯正的读书音吗。

于是,一时之间洛生咏在江南被强调,被正音,被学习。为什么,无他,不学习,江东土著怎么和北方佬讲道理?再不学习,就没有了,世家大族不就都成了未开化的山越水越人了。

贼道三痴在上品寒士里面讲到,东晋南朝的世家子弟凭什么比寒家子弟优越?说白了,不就是世家里边的藏书多,以至于可以家学渊源,从父兄那里读到书,学到读书音吗?而讲学,上书院,也正是在东晋,那个乱世当中的偏安环境下开始兴盛起来。上书院学什么?很大一部分就是去学,什么是应该的标准读书音。(想象梁山伯和祝英台吧,他们是怎么用江东口音读关关雎鸠,在河之舟,又怎么用洛生咏来谈论家里的九妹妹的。)

北朝,当(北方)天下动荡不安的时候的时候,那些没有南迁或者来不及南迁的世家之中,总是要寻求安身立命的办法的。而当天下慢慢安定的时候,总是要去当权者,也就是拳头大的人那里去要点利益的。用什么安身立命,用什么讨利争益,当然是文化,是文明,是优美的东西。这样在乱世当中一家家地坚持了三百多年,一方面去文明化不开化的武夫野蛮人,一方面是保持自己的世家传统。

这样,到了隋朝统一的时候,就必须要对华夏的读书音从新进行审定(因为,南方北方,连读书音都不一样了,更不要说口语音了)。从而,有了切韵系统,也有了36个声母汉字,也有了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同时,也发现了,才过了三百多年,诗经和楚辞里边有些地方读起来不再押韵了。。。

于是,上古汉语进入了中古汉语的阶段,而华夏民族,进入了伟大的唐宋时代。只有汉文字,还是原样。大家认同样的字,读同样的书,写同样的文言文章。但是因为读音变了,于是,唐宋的祖先们读诗经楚辞的时候,不得不进行叶韵处理。就是说,改变自己的读音,用自己估计的,瞎蒙的,或者推测的某个上古发音来读那些已经不再压韵的诗经楚辞。

于是,大家发现问题了,不爽啊,不美啊。废话,老是强迫自己开口前去想,这个字三百年前该怎么读,那个字三百年前该怎么读。。。怎么用韵呢?不能完全按照诗经楚辞汉赋了。怎么办,于是律诗格律兴起,按照今天(唐)的读音来规定格律。于是唐诗辉煌,宋词婉转,这些都是建立在经过三百多年破坏重建重建破坏再重建的中古汉语读书音的基础上,建立在平上去入四声的平仄基础上,建立在中古读书人的文韵坚持,对优美的汉字文学的理解上。格律,词牌,就是这么样逐渐规范而来的。

用文字规范读音,用读音规范格律,用格律规范读书(诗词吟诵)。

写文章也有问题了。文章写来不是光看得。对中国人而言,文章写的好不好,是要看读起来有没有力,有没有韵味,有没有抑扬顿挫的。自古文无第一,那么,怎么办?好办,复古!放眼四周,除了古人,还有谁比俺们更有文化?于是古文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一直到两宋。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到了近代,都还被偶们的太祖年少时当作学习的范文。那么,八大家们的学习范文呢,就是那些虽然读音可能已经有了变化,但是大家都还看得懂的汉字保存的上古先秦两汉的文章。

那么,这个时候有所谓的全国的标准音吗?大家都说有。大家一致认为,动乱前的洛阳音是标准音。问题是,三百年前的洛阳音在哪里?在隋唐时期的洛阳吗?不知道。但是大家知道的(书上讲的,大家口耳相传的),是东晋谢家曾经在金陵教授洛生咏。而下江一带,是大量中原世家大姓侨居的地方。于是,切韵系统,据说就是参考侨居在金陵的洛阳音,参考北方世家大族流传下来的读书音,从新一个字一个字审定清楚的。按照百度所讲,

切韵是现今可考的最早的韵书,是在隋文帝开皇(公元581—600年)年间,陆法言的父亲陆爽在朝廷作官时,由陆法言执笔把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 若、萧该、辛德源、薛 道衡、魏彦渊这八个当时的著名学者到陆法言家聚会时讨论商定的审音原则记下来,於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编写完成的。。。萧该是南梁的人,陆法言是河北人,颜之推是山东人。陆法言切韵序又说:「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萧颜多所决定。」如果仅是记录实际语音,何 须讨论决定呢?因推「切韵音」起码是折衷了南北的音系。

这里的南北音系,不是指南方的吴楚越杨蜀的口语发音,而是指,在下江,也就是金陵一带,由南渡的北方世家流传下来的,古时的,被南方口语浸染过的洛阳读书音。而北方音系,也同样不是指燕赵齐鲁的口语音,而是指留在燕赵齐鲁以及中原的世家大族世代相传的,被北方胡虏混杂过的洛阳读书音。

所谓,南浸吴越,北染胡虏。

用李葆嘉的话说,这是第一次中原语音从长安(秦汉)到洛阳(汉魏晋),到金陵(南朝),再回到长安(隋唐)这一变迁。而这一次变迁,带来的就是唐宋六百多年中国诗词文学的昌盛。

与上古时期相同的是,这一中古时期的标准音规范,同样只是规范了字与字之间的相对读音的区分,而不是绝对化地用某一地的口语音来标注汉字。换句话说,平上去入固然可以读成平声舒缓,入声短促,但是你一定要读成入声舒缓,平声短促,也不会让人听不懂,更不会破坏诗词的格律。最多寒暄几句就可以相互转换了。也不影响读书人之间的交流,反而带来了各自的活力与乐趣。

切韵系统并没有直接流传下来到今天,而是在后来北宋的广韵系统里边被全盘继承。再到后来的平水韵,词韵等等,都是如此平上去入的分韵。直到近代敦煌考古发现了手抄的切韵残篇,进一步佐证了唐宋六百多年间规范的读书音系统。而这六百多年间,按照李葆嘉的说法,又再一次地发生了中原音系从长安到洛阳,也就是隋唐的长安,到北宋与金的汴梁(汴洛),再到金陵的转换(宋室南渡杭州,北方宋人南渡江南再到岭南),从而直接导致汉语口语音从中古到近代汉语口语的蜕变。但是作为读书音规范的切韵广韵系统,则不受影响,稳定地略有变化地运作,一直到了近代的五四白话文运动,其间只是韵类有些合并,减少,但是平上去入的基本体系一直稳定不变。

通宝推:迷途笨狼,方恨少,
家园 谢谢啦,老乡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不好意识,三花两宝。多谢,再定你一下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乖乖,这个科普非常之要得
家园 没看够,还接着写吗?花盼。
家园 真是好

又营养啊

家园 文字流畅,表达清晰,真是文化普及的佳作啊!

花一个

家园 俺也喜欢看贼道的《上品寒士》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