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俺的牛皮吹破了。 -- njyd

共:💬89 🌺13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还有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个个工程

还有一种无价的遗产叫文化。三峡曾经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当时匆匆忙忙搞一个抢救性发掘,出土文物极为丰富。

南京的城墙,当年拆得多开心,现在是尽量要修回一部分。

按照你的思路,哪天把长城也拆了吧,八达岭上风大,多修几个风力发电场多好。这么多绿色能源白白流掉,再用多少条人命去换替代的每年几亿吨原煤?再每年向大气中释放几亿吨碳?再增加本来就很紧张的铁路运输压力?

家园 兄弟,我们没有在讨论这次泄洪,是在讨论三峡能抗多少年一遇

因为前面吹牛吹的太大了,07年都吹到了千年一遇,怎么今年反而却遇不到了,呵呵

还有,如果三峡没有能力不泄洪就抗洪的话,这个“X年一遇”的抗洪能力就是假的。如果说要泄洪8万方可以达到千年一遇,那么是不是可以换个说法,说要是泄洪18万方就可以达到万年一遇?要是泄180万方就达到亿年一遇?

我下面的一个帖子说了,三峡论证的时候提出的一个功能就是让下游荆江区域的抗洪能力从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三峡这么大容量的泄洪,让下游怎么办?还能达到100年一遇的标准吗?

家园 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外链出处

2.5 三峡工程有哪些显著的防洪效益?

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时,有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防洪效益及其连带的环境效益十分显著。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防洪作用有:

l)如遇“千年一遇”或类似1870年特大洪水,枝城洪峰流量达11万立方米/秒时,经三峡水库调蓄后,枝城流量可不超过71700?77000 立方米/秒,配合运用荆江分洪工程和其它分蓄洪区,可控制沙市水位不超过45米,可使荆江南北两岸、洞庭湖区和江汉平原避免发生毁灭性灾害。

2)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即遇到不大于“百年一遇”洪水时,经三峡水库调蓄后,可控制枝城流量不超过 56700立方米/秒,沙市水位不超过44.5米,可不启用荆江分洪区和其它分蓄洪区。

3)提高了对城陵矶以上洪水的控制能力,配合丹江口水库和武汉附近分蓄洪区的运用,可避免武汉市汛期水位失去控制,不但提高了武汉市防洪调度的灵活性,还对武汉市防洪起到保障作用。

4)减轻了洪水对洞庭湖区的威胁。三峡工程能有效控制上游来水,减少汛期分流入洞庭湖的洪水和泥沙,不但可有效减轻洪水对洞庭湖区的威胁,还可延缓洞庭湖泥沙淤积速度,延长洞庭湖寿命;可对澧水洪水进行错峰调节,减轻其下游的洪水灾害;并为洞庭湖的治理创造了条件。

5)增加了长江中下游防洪调度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便于更好地应付各种情况。例如:若遇特大洪水需要运用分蓄洪区时,因有三峡水库拦蓄洪水,即可为分蓄洪区人员转移、避免人员伤亡赢得时间。

据1991年调查资料综合分析,按1992年价格水平计算,三峡工程防洪多年平均直接经济效益为每年22?25.2亿元。另据计算,若遇1870年特大洪水时,直接经济效益为:可减少农村淹没损失510亿元,可减少中小城市和城镇淹没损失240亿元,减少江汉油田淹没损失19亿元,以上3项合计为769亿元。除直接经济效益外,还可避免因大堤、垸堤溃决而造成的大量人口伤亡;避免洪水对武汉市的严重威胁,避免京广、汉丹等铁路干线中断或不能正常运行;避免灾区的生态与环境恶化,疾病流行,传染病蔓延;避免洪灾带来的饥荒、救灾、灾民安置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显著的环境效益是很难用经济指标具体表示的。

关于下游水位,你可以看看我贴出来的三峡过去一年的水位,里面列出了葛洲坝下游水位。目前泄洪量基本就是保证下游水位在警戒水位附近,高了下游大堤有危险,低了不能尽快泄掉洪水,水库不是只蓄不泄的,主要就是调峰.

家园 从目前的抗洪情况看,三峡算完成了任务

只是目前流量还不是特别大,还看不出三峡的真正能力。

就看以后真正遇到“千年一遇”或者“百年一遇”的大洪水的时候(当然希望遇不到),三峡是不是真正能发挥预期的作用

家园 文章的意思是

千年一遇的洪水,洪峰流量是11万,三峡拦下3万,下泄8万,同时启用荆江分洪区,可以保证沙市以下长江干流不出问题。如果没有三峡,遇千年级的洪水,沙市以下长江干流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家园 三峡目前泥沙入库比预计的少

重庆清淤是回水问题,和泥沙入库问题没有关系

家园 嗯。明白

千年一遇的要求太高,咱先不去说它。希望三峡在遇到百年一遇的时候,用不着下游泄洪就能够起到调峰的作用,避免下游的损失。

不过这个百年一遇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标准,不会两三年就来个百年一遇吧~呵呵

家园 下泄4万是因为下游防洪还不太紧张,

  同时还要应付上游可能再来的洪水,同时这是瞬时流量问题,不是库容问题,现在三峡还有一百多亿剩余可用库容。现在下游还不太紧张,要大幅度减少下泄流量干什么?

  丹江口水库的库容还小了?全国有这么大库容的水库有几座?

  三峡往上在长江干流上的水库一样要建,只是个先后问题,先建三峡是因为当时超长距离输电还没解决。在建三峡之前,我国已有的输电线路最高是22万伏交流,最远五百公里,三峡的上马促近了能送一千公里的五十万伏直流输电线路,而这么长距离也就刚到上海,一百万伏的当时还没有能力,上游金沙江建了也送不出来电。

  这么大的水库不可能全面同时开花,国家的计划就是用三峡的积累和经验逐步建设上游的水库。但上游金沙江的建设现在受到“环保分子”的阻碍,正在往后抢。

  至于航运,你忘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再说水运和汽车运输哪个省油哪个成本高,你还嫌中国汽油消费量少?

  污染治理,地质灾害治理不建三峡一样要搞,地质灾害治理从五十年代就开始搞了,包括航道治理,只有污染治理才是借三峡东风有钱了提上的议事日程,建不建三峡以后也得搞。

家园 任何工程都有利有弊,三峡也不例外。

就是盖你住的房子,也不破坏自然环境,造成热岛效益的弊处,难道你就不建了?偏偏你前面提的都不是问题,就这个还上点路子。但是中国地下地上的文物多如牛毛,所有有文物的地方都不要建设了?

  拆城墙又怎么了?古代的城墙现在保留下的有多少?难道都要修回来?过去做过错事就能证明现在做的是错的?再说,修城本身就是个建设工程,与三峡一样有利有弊,在这个意义上与三峡水库没什么区别。

  至于如果(我是说如果,不是必须)要在八达岭建风力发电场,需要把长城拆掉吗?还有几个风力发电场能有多大装机容量,能与三峡比吗?

家园 百年一遇是每年发生概率百分之一的习惯性说法

两三年碰上一次也是有可能的。

家园 啊?我还以为是比较历史数据近百年最高水位/流量呢

如果是这样算每年发生概率的话,倒确实可能隔两年就发生一次,尤其是这个概率的条件放的比较松的话。

家园 我又没说只建小水库

你老倒是一下给我算进去400座。

库容问题上,现在的水平,重庆都要遭淹,你再加个100多亿,重庆改叫水城得了。

三峡上马能促进1000公里的50万伏直流线路,为啥金沙江先上就促进不了?金沙江上的建好,亦或者其它支流上的大型水电站建好,即使不能直达上海,转到华东电网覆盖范围还是可以的吧。供应华中也不成问题。

航运上,固然成本低,但是船闸一年运行时间就那么多,航运总量是受限的。长远看,进出重庆的公路/铁路还要修,否则满足不了重庆发展要求。晚修不如早修。蜀道是难,但不是技术上难到不可克服,不是成本巨大到修不起来。发展沿线经济,没有了拆迁,算下来比那点油钱还是划算的。

地质灾害原来是在搞。现在明显是次数地点更多了。需要国家拨更多的钱。你否认不掉的。污染上,现在江水水流慢了,污染面积加大,需要治理的地方更多,还是要投更多的钱。你的帐算得不灵。

家园 弊大于利,就不该修
家园 黄万里当年说的淤积问题

主要指水库库尾一带吧。

入库少也许归功于上游水土流失的减少和一些水坝工程吧。

家园 逐篇送花。标题党威武

前两天看到这个帖子我也被忽悠了。跨度七八年的新闻被这么高明地剪接起来,有些人真是有心。

建议开个主题贴辟谣。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