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茗谈(十五)-1 -- 本嘉明

共:💬99 🌺757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诶,喜欢转基因大米你可以使劲吃~

后面你就完全抓瞎了,什么反动,自己百度下循环经济,没见过世面.说实话你的见识真的很差,基本上都是些被中国的垃圾媒体灌输的知识.当然向你这样住着辐射房还感觉着形式一片大好的主,我也是实在是没什么话可多说的.

家园 我没能力看懂缺乏科学常识和逻辑的文字,抱歉
家园 我感觉这是你没受过什么系统教育的原因~

主要还是见识面太窄,都是国内五流经济学那套娘娘腔.

家园 很遗憾,这又是一句毫无辩论意义的话

你觉得我如何就如何吧,我还真没兴趣和你分辨什么。

家园 这可不像你以往的作风啊

以前都像打了鸡血一样~你吃的什么牌的转基因米?介绍一下

大谬
家园 社会的大部分教育信息只是。。。培养合格的螺丝钉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家园 现在市场上没有转基因稻米供应

问问题之前先了解情况好么,别浪费别人时间。

家园 为好奇心鼓掌!

好奇心和想象力,是人类得以拓展能力边界的两大法宝。有时候想,扼杀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制度都是要扔进垃圾堆的。偏偏国内在这方面做的很糟。

我毕业时第一个老板,留学归国,却坦陈自己在 国外没有太多的见识,仅仅是在本专业拿了一个文凭回来,旧有的经验也没有得到国外实践的检验。真是悲剧,带着一帮刚毕业的学生一起悲剧。曾经开玩笑说,在国外这么多年,怎么也要泡个洋妞啥的。

家园 看看这个,呵呵比较可怕!

http://business.sohu.com/20100921/n275191600.shtml

家园 说的真好,三聚氰胺就是一种不违反任何已知规范的添加剂

确实是现代食品工业不可或缺的部分。

家园 【原创】茗谈(十五)-3

(三)

从本周来说吧,有几件事。一个,是瑞典大选,极右的民主党(党首为JIMMIE AKESSON)获胜。二,萨克奇驱逐吉普赛人余波未尽(这是为将来更大规模反穆斯林热身)。三,是爱尔兰的经济数据让人担心。这几件事,其实是一个茶壶里的风波,这茶壶盖上,写着“前方右转”。

另几件事,一,是澳洲再度加息。二,是中日钓鱼岛问题。三,是盖特纳已无力安抚国会(我看他的辞职,近在眼前)。这几件事,其实是又一个茶壶里的风波。这茶壶盖上,写着“人民币汇率”。

因为有群众反映,这小本说古啊,那是又臭又长。所以小本虚心接受,决定粗而糙之,简而化之,索性把这一壶龙井,一壶普洱,倒在一桶。不伦不类,这怎么卖?大笔一挥,茶壶盖上,写上“人民币右转”,创新,这就足以秒杀各位的脑细胞也。

所谓“人民币右转”,是指:“部分美元化”了的人民币,同“部分人民币化”了的美元,通过中国持续购买美债,而继续互相融合。以此为标志,中国和美国的两种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和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互相搀扶,共同进入了“制度化右转”的快车道。

中国拥有4万亿以上的美国国债,是可预见的,也是美国乐见的。这种大环境下,哪个金融大鳄敢进攻人民币?动不动中国就拍出三五千亿美元陪你玩。即便大鳄敢玩,中国一下抛出3000亿美元,美债市场和美元汇率受得受不了?只有主动派海豹突击队,代TG去把索罗斯做掉了事。

那将来,即使不是为了人民币,为了港币,台币,马来西亚林吉特,中国也表态要管一管呢?

所以,人民币和美元互相水乳交融,然后各管一摊,几乎已经是定局了。

迄今,TG由于有党纲和左派,美国则有民主党和社会主义思潮,强硬追求效率的右翼资本主义,在两个社会上并不是固定下来的,往往得逞一段后,总会有反覆。慈不掌兵。毕竟世界有60亿人口了,KB主义流行了,不管得严点是不行了;资源不大够用了,气候变暖了,不压着大家省点是不行了;原先的制度也确实要修补了。如何把一个较有效率的,中间偏右的社会经济制度明确建立起来,反覆少一点,同时也装上天花板,避免无限制地走向极右,确实提上日程了。

而TG的“名左而实右”,又确实右得过头,所以深化改革,可能就是摆回左一点,再站稳,挑明,制度化。因为“打左灯,向右转”,有几个缺点:

1)鼓励家长说瞎话。你两口子处这么十几年了,孩子都上三年级了,出息,当了大队长,把二队长山姆臊得,无地自容啊。结果街坊们一打听,居然还没领证,社会影响不好嘛。

2)北京市马路划白线,根本就没有“向右转”,只有“向左左左转”(XXX色市场经济),交警总队也说了,首都的童鞋们是真自觉,根本不用硬教,所以法规里不用加。结果呢,很多右转违规无法处理,交警索性就无视,搞得面的们无法无天,比人家鼓励右转的还狠。弄得交通部的张五常巡视员说,这是他见过的,最完美的只有右转,消灭左转的城市规划了。

事已至此,言行一致一点,摊开来,正视右转的利弊,把交通法规搞完善,大大方方地左右都可以转,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偏右制度,有一个天然倾向,就是对外扩张。两次世界大战,就是明证。

由于中美在经济上已经互相锁死,所以眼前,是中美关系最好的时候。就是说,两边管理层心知肚明,谁也离不开谁;而老百姓偏偏有些互相不对付,老觉得“对面的老狼看过来,看过来~~呀看过来”。这么一种局面,比蜜月得一塌糊涂,然后醒转,奶奶的不是那么回司儿麻,那要好上一万倍。

两大公司要MERGE,现在是刚开始讨价还价的阶段。如果太平洋上划了界,大家在这一接壤地区谁也不搞事,转身扩张,那么,G2个100年,确实是可能的。当然,中国不急于谈下来,现在就签协议,中国的市值被低估,美国的则被高估,不划算。因为美国急于谈下来,一根筋要整明白你到底是敌是友(友,也就是奴才,天无二日嘛),而中国拖,那么美国在什么第一第二“鸟链”生事,以变促谈,就很合理。中国很拎得清,所以也不生气,无非是你哪里生事,我哪里救火,淡定地继续拖。再说了,自己还一堆家务事呢,顾不上你。

总之,只要中美不要在这接壤地区同时扩张,互相碰撞,世界就安全鸟。

但,拖是为了什么?中国的改革,只能深化;发展,必须可持续。不然,中国的公司市值,突然掉头向下,岂不坏了,不如不拖?

而美国要止跌企稳,很多办法试下来,最后还会回到右翼资本主义。这一届民主党政府,只是为下届的共和党和茶党(联合?)执政扫清障碍,如果一届扫不完,就扫两届嘛。而左翼退潮,很明显的标志,就是绿党壮大。因为大批铁杆左翼,顾忌到左翼臭了,不大好再打左的大旗了,就都归附绿党去潜伏了。

一旦右翼一点,管束得严一点,人民自由散漫惯了,当然感觉痛苦。所以,怎么维持一个较好的“幸福口感指数”(重点是“口感”啊),就很重要。比如说,薄晴天在重庆经营,对于幸福指数,小本私藏的手抄本《推背图》是这么说的:

幸福不幸福?

人均五万五。

到了这条线,

老板全跑路。

那要是“幸福口感指数”呢?手抄本是这么说的:

人均一万五,

感觉倍幸福。

住房不花钱,

生娃有补助。

老板腰包鼓,

明年再加股。

由WORK FROM HOME中的“金融无门店化”为契机,推进新的社会生产力变革,大幅度改变生活面貌,有可能两全其美,就是ZF(或私人老板)的公权力伸张了,而人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对于较多的威权,愿意忍受。

这里,我们先说几点:

1)对旧式金融业的改造,我们先局限于说说零售银行业务,就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门市业务,这样大家比较好理解。

2)所谓改造,不是穿越回明朝,总兵游击参将都不变,丢开红缨枪,扛上五六冲就行了。如果是这样,跟今天的银行营业部加多几台电脑,没有区别。

3)其实,以前小本比较怀疑在中国大搞农村城市化(具体措施,就是建设小城镇)的正确性。日本某大商社专门研究过,结论是中国不适合大搞“小城镇”。我个人认为,小城镇一是资源配置的效益低,二是人口拐点到来后容易失修废弃。美国70%的GDP来自于服务业,因此WORK FROM HOME更合适。而中国以工业为主,需要专设的集中生产场地。但,如果中国以政策扶持,大力催生“在家就业”,长远看是正确的,同时也增强了小城镇建设的合理性,目前则分流人口,摊薄了大城市房价。

上一节,我们说到,加拿大企业凡是带工会的,从竞争能力上说,不少让人内牛满面。但加拿大好歹是G7的老常委,据说大山刚吃奶那会子就“发达”了,怎么说有几把真刷子吧?如果生了癌的不行,不就证明剩下没传染的,就更变态了?

其他我不知道,我们还是围绕银行来说,因为这一篇着眼于银行的革命。以小本对中国的各商业银行营业部门,和加拿大商业银行对应部门的了解(美国银行我不大清楚),中国的银行,要强得多。

原因在哪里?中国的银行业,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我称为“四十剃头”,就是一般人员,如果到40岁还没有成为业务骨干和小头头,非常容易被淘汰掉,后面等着就业的弟弟妹妹,太多了。这是残酷的生存竞争。

而无工会的加拿大大银行,管理队伍有两个致命弱点:

1)变动太频繁,人员完全没有“以司为家,长期服务”的心态,并导致大批不懂该部门业务的“持证万金油管理者(如MBA或其他金融证书)”空降到基层干部位置,自己不懂操作,外行领导内行,直接导致人心涣散,大家比偷懒。

2)裁人的权力,在HR,不在一线的中层管理人员,根本无法临阵用威。

这一长一消,高低立见。而英美大银行,管理要好很多。所以,HSBC(汇丰)和花旗,能全球布局,而加拿大的本地商业银行,很难冲出去。

所以,将来全球银行业的竞争,必然在美,英,中(包括香港)之间展开。中国银行业对于美国的任何服务手段上的创新,要极为警觉。

家园 难道是沙发!!

内牛满面啊!!

特别花这句 :

所以,将来全球银行业的竞争,必然在美,英,中(包括香港)之间展开。中国银行业对于美国的任何服务手段上的创新,要极为警觉。

家园 送花!

言之有理

家园 另一方面美国也是为创新设置最大障碍的国家

如果我们假设一下,如果一个美国的新公司最后被明确是根本不可能在股市上市的,那么这个公司的创新就会变得艰难无比。

美国会不会有意识的做这件事呢?

不要仅仅用最恶意的推测来对待tg,这一点上美帝更是前科累累。

家园 【商榷】来说说信息化取代银行的事情

下面看到有人讨论用信息化取代银行的事情,恰好我对此有点兴趣,就来简单说两句。

其实,银行的功能,应该基本上分成两类,一是零售银行,这就是银行门市部,或者分行支行储蓄所,二是借贷。前者,基本上是对大众提供资金流动的服务的,提供储蓄功能。这个功能,不仅可能,而且非常应该尽快被信息化取代。哪一个国家能够尽快做到这一步,那个国家的经济就极大提高了活力。从本质上看,现有的银行门市部的那么多人员,其实都是在干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可以取代的工作,是过时的,迟早要被淘汰的。这么多人力资源,解放出来干其他事情,当然可以极大促进经济的发展。还不仅如此,银行被信息化取代的过程中,其他行业和全体大众,都将享受到效率提高的好处。我认为,这个趋势,是不容置疑的。

具体的技术问题,可以细致讨论。事实上,如果哪个公司,或者哪个个人拥有很能行得通的技术,就可以起到重新主导一个崭新行业的作用。

但是,借贷就不是技术可以取代的东西。下面有人讲,借贷是管理风险的问题。的确。但是,还是可以更进一步,即,管理风险其实是两个:一是预测未来,二是信任别人,因此,借贷也就是两个事情:预测未来和信任别人。这两个东西,是人类的最高智慧,当然无法用技术手段来取代。银行的这个部分,也就不可能被技术手段,包括信息化,取代。

但是,不能被取代,并不是说,不可能被信息化改造。而且,通过适当的信息技术,借贷可以被改造成面目全非的样子。前几年,web2.0很热闹的时候,很多鼓噪“People's Loan”的行动,就是一例。当然,这个没有搞成。但是,这的确也是一个新思路,那就是,把对于预测未来和信任别人的判断,适当分解成小部分,让更多的人来参与这个判断和决策。这种思路,未必就真的行不通。采用何种技术手段来促进这样的思路,就是技术问题了。我们可以多多讨论。

我对于美国中小企业融资,还是有一些实战经验的。对于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也多少知道一些。我希望听到有实战经验的人的意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