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所经历的豫东平原的葬礼(一) -- 方解石

共:💬64 🌺20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所经历的豫东平原的葬礼(一)

虽然我迄今为止已经经历了三场葬礼了,但是只有最近这场是亲身从头到尾,虽然没有烧五七纸,基本的场景是大体了解的。飞天mm讲了下老外的,我就讲下我们那边的吧,作为一个参照。再过些年,不知道这些规矩民俗,还能剩下多少。

在我们那边,人去世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活动,个人的感觉一切还围绕着两千多年前孔子所制定的“礼”来进行。这个“礼”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传昔日孔子制定礼仪,以及棺木的形状和厚度,这个一直沿用到现在。

我们那边的风俗,人去世之后大概是三天到四天下葬,可能有个别的要看时间,但是大部分是不看的,具体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家人的方便程度。一般是三天。不过坟地的风水一般是大体要叫算卦看风水的人来看看的,有些人不信,或者没有其他地方可以葬,就会省略。

我们当地的习惯是人未断气的时候就开始穿寿衣。之后家人会尽快叫水晶棺来,将人身体放入。寿衣是预先买好的。棺材,听我爷爷说过去是很忌讳的,现在不了,甚至不少农村老人是提前做好放着以备到时候要用。

以人去世之后三天下葬来计算,人下葬的前一天,是最繁忙的。人下葬的前两天,也就是人去世的第二天,是准备各种器物和宴席的重要日子。这天每个人都非常的忙。首先,去世的人的子女要去报丧,一般是去人生前所在的单位和配偶所在的单位,如果是女人,则要去她的娘家,因为下葬那天,亲友是要到场的。下葬前一天,则是外人,如同事好友来悼念的日子。因此至少要提前一天通知。

如果去单位通知,重视一点的要子女亲自前往,不重视的,可以给办公室主任或者是人事上的负责人打个电话。但是如果是女人去世的话,娘家是必须去不可的。去了也不用说多少话,就是坐坐提一下,就回来即可。但是有个重要的礼节——戴孝磕头。一般子女的孝,至少应该在脖子里和腰间各挂一条。到了单位里,见了自己父母生前相熟的人,就应该跪下磕头。到了逝者的娘家,那更不应该吝惜磕头了。磕头,一个即可。

人去世后第二天还要做的事情,是决定各项事务的规格,如棺木的 价格,要去看棺木,买棺木。如要不要请吹鼓手,唢呐队,要定下来白事宴席的档次规格,和厨师。要定下来灵棚搭建,以及各项繁琐的事务。这些一般由逝者的配偶、兄弟姐妹(如果去世的是妇女则由其丈夫和兄弟姐妹共同决定),或者子女来决定。亲人去村里喊来旁支近门以及关系好的那些人,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定下流程并执行。

这里有个细节,就是第二天停灵的房子,门口就会放一个火盆。逝者的子女要出钱,去买上三斤六两黄纸,放在门口烧。烧的灰烬要放在逝者的手中一点。剩下的,则被藏起来。包括之后亲友送来的黄纸等物,都被保留起来。之后三年内不许再买新的纸,统一用这些。

关键词(Tags): #豫东(大圆)#葬礼(大圆)通宝推:藏猫猫,大圆,
家园 记得第一次看<礼记>时

一翻看就是说一些葬礼时,谁当去,谁不当去,那时候感觉这些事情也有硬性规定,竟然被写入礼记,惊叹了好长时间.

现在慢慢发现,我们的生活琐事往往就是这些红红白白的事情里面的规定,才可以更清晰的看出我们家庭脉略来了.

家园 我所经历的豫东平原的葬礼(二)

第二天的事务主要是为去世后第三天做准备的。第二天,还有一个重要事务,就是去请人。一般请的人包括自家的侄子侄女的亲家,自家的外甥辈的亲家,自家的堂亲,自家的表亲。如果是妇女去世,则是请自家的丈夫的这些亲戚,而娘家亲戚不在其列的。道理也很好理解:嫁出去的女儿,是已经算夫家一员的。

到第三天,灵棚就搭建好了。在我们那边,一般吊丧的人是下午来。但是,白事宴席的时间我们县也是有差别的。我们县有条河,还算不小。以河为界,河南的是在晚上进行,而河北的是在第二天早上,也就是人去世之后的第三天,下葬的那天的早上进行。白事宴席一般虽然也有鸡鸭鱼肉之类,但是比起红事的宴席通常是大大不如。

按照中国的通例,来吊唁并赴席的,钱是肯定要带的。目前我们那边的底线是20,低于20的不收;上限则不限。农村的小院门口一般会放个帐桌子,有人在那里记账。而孝子要带着孝到门口磕头迎接,进了院子,走到灵棚前的时候,孝子还要磕头叩谢。

这里,我们那边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风俗,有几个乡,倘若结亲时间离丧事不到一年的,就要白事当红事来处理;人家去赴白宴席是送钱,然后吃,至少比较肃穆,不能划拳猜酒行令,不能喧哗的,而这种情况下去赴席的亲家们,除了带钱外还带一条红色的被面,以显示这事情并非按照白事来办。

家园 给您送宝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家园 我所经历的豫东平原的葬礼(三)

第三天的事务较为繁重。特别是下午,各路同事好友以及配偶的同事好友都来悼念吊唁了。一般单位里面会拿至少一个挽联,我们那边叫做“帐子”,是一块白布,上面用深紫色的纸,写着白色的字,都是些悼念的话。单位来人,一般是主要领导(未必是正职,如果去世的是普通职工,就是主持内务的副职来吊唁)带头,其生前的同事好友一起。目前单位吊唁的礼金大概是每人50-100?没有亲自来的,钱让别人给带来,都有单位里的人代售记账,交给逝者家属。这是为了以后还人情好还。

门口的唢呐也到位了,见了重要的人物来就吹吹打打。最重要的客人是娘家人,要接到村口的。

院子里的灵棚的样式,大体是和传统的客厅一样的,中央放逝者的遗像,挂着灵位,灵位是毛笔手写。灵棚一般是正对堂屋门,放着棺木,而此时逝者尚未入棺,放在水晶棺里。棺木头朝门外,脚朝内。棺木头上,放着几碗果菜、面条,还有一块已经轻轻煮过插着筷子的猪肉(这种猪肉好像不放盐?)。棺木头上还是焚烧纸的地方。棺木两侧,地上铺有麦草,可以躺卧,这是供孝子贤孙守灵的地方(我是没有守灵的,因为家人都觉不必要,且身体又不好,熬夜太伤身体)。灵棚口上是块破草席,上面也铺着麦秸,孝子就在这里叩谢来吊唁的人。这块草席必定是破烂的,如果没有旧的,新买一领,必须把边撕毛才能用。

来客的时候,若是单位里的人,其仪式如下,先是门口唢呐响,孝子跪接,进了院子后,在司仪的指挥下,每个人发一个黑色袖章,对逝者的遗像行礼,然后绕遗体一周作为告别。之后出来再次鞠躬行礼,然后孝子于灵棚内叩谢。

来的人若是亲属平辈,程序与之相仿,先进院,每人发孝布,鞠躬即可。若逝者的辈分较高,则要磕头。之后是孝子叩谢,没有绕遗体告别一章。

家园 我所经历的豫东平原的葬礼(四)

下葬头天,这天的白天,还要把棺材上漆。棺材下面,在接近头尾各三分之一长度的地方,要锯一个豁口,这个原理我不知道,不知道是礼节还是实用的需要。但是据我观察觉得多半是个礼节。具体为啥有那个,我也不知道。

这天还有一个工作,上午逝者的子女要去给村里各家来帮忙的人磕头,请对方来帮忙。什么话都不用说,你到人家门口一跪下,人家就知道是干嘛来了。去磕头是不能进院子的,因为死了人总是不好的事情,不能把晦气带入别人的家。

棺材内里,四面和底是钉好的红布,而棺盖内是蓝色布,应该是代表天吧。至于为何用红布钉棺里,我也不知道。

晚上的宴席,对于来吊唁的一些人来说是重头戏。其实白事来的客人并不像红事那样大部分是有直接的利益关系的,很多人可能连逝者都不曾见过。但是,这种礼节是要有的。在逝者家人来说,白事的宴席一般是草率对待即可。这操办不过是敛财,以收回逝者过去在世的时候送出去的钱。当然,来的人还是有很多比较亲近的亲戚的。若逝者家属特别认真,感情真挚,则另当别论,宴席也会不错。

宴席一般是请人来做的,洗刷类的事情,自家人多少要承担点,吃剩下的菜,也不会浪费,要回收留着,是喂猪还是热了自己解决,那就不一定了。

宴席一般是落黑的时候开始,大概半小时到一小时后结束。白事的宴席是比较快的,因为不能说笑划拳。但是是有特例的,倘若这家去世的是年纪很老的人,都八九十了,则被称为喜丧,宴席上可以划拳猜枚。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孝子贤孙可以减弱他们的悲伤之情。

由于第二天就要入土,这天晚上还有几项工作,一个是掘墓坑,至宴席完成之后逝者的子女要去村里找人掘墓,是要给掘墓人磕头的。家族的墓地,一般会给每个人留出空间,在哪里是谁的位置都要留好,深度也要掌握好。坑是长方形,略大于棺木。

另外一项工作,是晚上亲人和子女要出去到路口烧纸,并哭丧。过去是要跑出去哭三次,每次的程序,是要走到路口,然后回头跪拜,并大声哭,同时别人要烧纸。现在的程序是只哭一次。一直走到下葬的地方的最后一个路口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逝者的灵魂,让他们能顺利找到地方。过去三次,其中包括一次是拜庙,要去本村的土地庙那里报到,现在各个村子土地庙都拆了,自然这一章就取消了。

家园 谢方兄宝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家园 我所经历的豫东平原的葬礼(五)

按照规矩,逝者的父母长辈是不能参加下葬仪式的,至少不能到下葬的地方去。但是,其同事好友想送最后一程的,和亲人一样是可以参加的。

这天,在逝者停灵的房顶上,还要扔上一件逝者生前穿的衣物。另一些被保留下来,因为它们还有用途。

下葬那天早上,众人合力将逝者的躯体从水晶棺里面转移到棺材里。按照规矩,在逝者的棺材内放上东西。现在这些一般都包含在寿衣里。如果想另外放些什么,那就看家人的想法和逝者生前的意愿了。

此时的棺口是错开的,非常惦念的亲友,和逝者的子女可以来看最后一眼。一般由逝者的子女来给自己的父母最后一次擦脸。然后,棺盖就被封上,众人用大钉子钉上(盖棺定论),其声音洪亮,沉闷。这宣告逝者和亲人的永远分离。

这天早上还要准备一个盆,盆底上钻上眼,逝者有几个子女就钻几个眼。

正式出殡的时候,由逝者的儿子带领,拿着逝者的灵幡,在门口将盆摔碎,然后在别人的搀扶下向坟地里走。灵幡顶的灵位是从灵棚上取下来的,灵幡棍子是柳木的,挺直,大概两米多高。在路过树木的时候要将灵幡甩在树上,把那个灵位甩掉。哭灵队伍里的晚辈每人要拿一根麻杆。队伍里面要有逝者的外孙子孙女一辈的,或者逝者的外甥,这个人来拿一个斗,斗里面装有粮食。

到了坟地里,逝者的儿子或者兄弟要下墓穴试试深度。架子已经搭好。棺材被吊上去,缓慢的放入墓穴。逝者的外甥从棺木的头上往尾部抛洒粮食。逝者的儿女下去擦拭逝者的棺木,然后,逝者的孝子叩谢用的那领破席子被放在棺木上。再放上一个篾片扎的弓箭,将柳木棍子插在棺木的脚处,就开始埋土了。土不能撒成圆坟,要撒成椭圆的。逝者的亲人在坟前跪在脚头哭。等土撒了差不多,就可以走了,一般是别人旋即把他们搀扶走。

家园 我所经历的豫东平原的葬礼(六)

可能有的人会问,到此是不是一切都结束了?还早。

我们当地风俗,下葬这天下午,逝者的亲人,主要是晚辈,要去地里送茶水。烧开一壶开水,拎着到逝者的坟前,先放鞭炮,然后在坟前烧点纸,然后每个人拿着开水壶转三圈,一边转一边倒。送水要连送三天。

下葬这天不仅仅是送水烧纸,还要在逝者坟前将他/她生前穿的衣服烧了。其他两天,仅仅放炮烧纸送水即可。

下葬仪式上手里拿的麻杆也是被埋在墓葬里的,孝子手持的柳木棍也是被埋在墓葬脚头上的,要晃一晃那个棍子,注意不让柳木生根。说是不好。

下葬那天,娘家人是重头戏。如果娘家人与婆家人素来不和,或者这媳妇死的不明白,则娘家人一定会闹会吵,会给下不来台。下葬那天娘家人要抬一个盒子来,内容包括纸、鞭炮、猪肉和一只鸡。下葬第二天,逝者的子女要去谢孝,由自己家的堂姐妹兄弟陪着,去逝者的娘家。猪肉、鞭炮原封带上,纸留下,鸡要杀好褪好,在路上还要自己买菜买馒头去了吃,以显示不麻烦娘家人了。

到了逝者的娘家,孝子和陪同的晚辈要去逝者娘家坟地里烧纸。流程还是差不多的,先放炮,然后磕头烧纸。其目的是禀告逝者的先祖们,他/她已经过世了。

然后,就该烧一七的纸了。

烧纸也是有讲究的,平辈和晚辈,每个人拿几捏,每个人要留一份不烧,还要带回来。烧纸的时候,先放炮,再在逝者的脚头插木棍的位置画个圈,在圈里面烧。规矩是要跟逝者说点话。不能不说话。晚辈可以磕头。如此这般一直烧到五七。

无论是送水,还是烧纸,要去坟前,都是要戴孝的。但是烧过了五七之后,进地就可以除孝了。

家园 我这边乡下的酒席都已经外包了。

宴席很早就是请人做,以后桌椅碗筷也包进去不用去租去搬,再备菜端盘洗碗都外包(以前备菜自家人一起做,年轻男的端盘,女的洗碗),现在连买酒肉菜都外包了,有专门的人做这个,价钱和自己去买差不多或稍微便宜些。一般人去大市场买东西容易被骗,这些人是行家价钱会便宜些且不会被骗,他们就赚中间的差价,名声还可以。主人家就落得轻松。

家园 给您送宝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家园 我们这边买菜会派一个人跟着

就是看花钱大体多少。洗碗的事情,因为这回请的做饭的只有两个人,所以忙不过来,自家人多少动动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