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春节了,接触的人都在谈房子,都疯了! -- finalgod

共:💬275 🌺1540 🌵1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家园 没有执行力全完蛋

1. 放松土地建设限制会导致土地的大量被囤积或者钓鱼式开发;

2. 减国税,就算国家一分钱不收了房价也不会降低5%。 那时开发商就会说动迁费用,水电煤配套费用, 学校医院配套占大头,自己微利云云。

家园 有些是您对北京地理不熟悉的缘故

东坝地区,不过刚出东五环,以北京人的眼光看现在算是标准的城区了(内是朝阳区的房子);房山地区区政府所在地也在五环外六环内,离河北可有小一百公里的样子了。这跟您说的河北移动欢迎您,差距大了去了。在北京一般要能收到河北移动欢迎您,那得是琉璃河以西才行。

第二点,我说过了,我说崩盘的是股市,房市现在这种政策,在短期内非但不会崩盘,倒是会短期上涨,很简单,因为供应量变小了。

第三点,这个我确实不了解上海所谓的经适房是什么概念。在北京,经适房的限制其实主要是在交易时间上,即若干年内是不能上市的,若要以市价转让需要交纳土地出让金的差价。我理解的共有产权是真正的共有产权,且以国家产权为大头,个人为小头,如果上市,则溢价平分。当然了,长远看的话,似乎仍然是以完全公租最容易抑制房价。

家园 得了便宜还卖乖,有本事你去买啊

北上广以自身的工贸产值足以到世界上买到更好更便宜的粮食

北上广那么有钱你去国际市场上买啊, 十几年如一日的省长负责制逼着农业省提供足够廉价粮食算什么?如果中国进口20% 粮食,你看看国际粮价是不是还这么“便宜”?

欧洲、日本、美国的农民富裕是因为他们工业发达、用贸易顺搞补帖的结果。

你也知道现代农业需要补贴啊。 北上广不说超美,和欧洲至少可比了:就说房子吧,德国IKEA 室内装修的样板房是三口之家55平米,北上广大叫房价太高的小白领们居住条件比起这个是好还是差? 不说象欧美那样补贴农民, 还想着继续让农民牺牲补贴城市, 和茅于轼那样的JY 有什么区别!

家园 听其言,观其行。反正我不看好官僚集团的自省。
家园 真正有多少存粮恐怕谁也不知道

参看2008年的新闻“袁隆平反映个别粮库已空”。 只怕不是个别, 我接触到的每个了解粮库的人都对此忧心忡忡。

中国究竟多少存粮, 恐怕胡温都未见得清楚。 粮库让人担忧, 但从好处说,产粮区农民家里有多少存粮也没人清楚,大家都是瞎估估:粮价长期被人为压低, 产粮区农民惜售也很正常,没脱壳的粮食存上几年没问题。

这事不能说太明。 想一想,如果真的弄清了中国存粮只有两个月(完全假设), 世界粮价会应声而涨多少?重要的是不要自己把自己忽悠了,内紧外松。粮食问题,一点都大意不得。

家园 呵呵 你想的太复杂了

我的意思是说 早五六年前房市就是大家谈论的热点 如果是热点就该崩盘的话 那岂不是早就应该崩了

家园 第一个问题你已经回答了、

只是你没有明白仕么叫"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如果中国进口粮食20% 仍至50%、那是美帝的梦想、如果成事实我们就只剩下任人宰割了、但如果放开粮食市埸、我们的农民会更惨而不是你单厢思的更好。

看清我的帖、再搞清老毛"痛苦"选择的意思。

至于"还想着继续让农民牺牲补贴城市, 和茅于轼那样的JY 有什么区别"是你的想法吧?

不要以愤青自居以骂人jy而以为道德、更不要随意曲解他人原义。

几十年前中国土地改革的主力军是农民、为什么?以前中国农民很强大富裕吗?

我上帖谈的是工业化是彻底解决中国农民乃至全国人民富裕问题的唯一出路。

家园 去年国家粮食普查有数字的

当然你还是可以不信。

家园 前总经理还说过中国粮食三年不收都没问题呢

从字面上真信了这种话的傻的不能再傻。

家园 2010 年12月的新闻, 大火烧出南昌第一粮仓无粮

南昌第一粮仓,是国家储备粮食仓库。央视4频道12月10日报道,该粮库起火,13辆消防车赶赴现场,火苗有四五层楼高,而且,大火被很快扑灭。这则新闻没有引起重视,但是,这则新闻有一句话,印证了我们对粮食问题的深深担忧,这句话是:这个国家粮食储备仓库里“根本没有粮食,只有一些冻猪肉”。

  粮仓里没有粮食,只有冻猪肉,说明了什么?央视新闻只报道大火,而没有关心粮食问题。事实上,我们一直担忧的正是粮食。前不久,发改委宣布,今年国家向市场投放国家储备用粮2536万吨,那么,明年呢?还有多少储备用粮可以投放市场?

粮食普查,这么大的问题都没有查出来,其数字可信度可想而知。

家园 您想法很好

只不过执行起来怕没你想象那么干净。

根本还是要种粮有利,那么大家自然会把一切能利用的地边全部利用起来。或者大家有能力去城市,这样自然土地就集中了。

问题是现在种粮完全没有任何吸引力(就我们村情况说),去城市根本不被接纳,虽然你干的活再苦再累,可是还是不如人家城市户口蹲家里面划算,这样你想让农民折腾是不可能的。

我们村附近开始按照你说的那种盖集中的“小区”,根本没人去,每平方1000块(去年价格),上下2层,水电煤气,门口有路。

问题是谁去?按照您想象的,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土地节约了,国家有利,农民享受各种现代设施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为什么没人做?

因为你不是农民,你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做事不能一厢情愿,我劝您考虑农村问题时候多切实站农民视角考虑问题,他们虽然很多人没什么学历。可是大事并不糊涂的。

家园 你跟这些吃着商品粮长大的城里孩子讲这些没用,

他们哪里会了解这些,就算是了解了也不相信,相信了也会认为自己生在大城市是非常有福气的。

粮食问题不是现在才有的,10几年前我在国内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那时候在老家每个村子都有抗交公粮的,一来农业的费税多的到了离奇的地步,二来那时候的收购价低的和明抢是一样的。那时我们老家种一亩麦子要是交了公粮得来的钱,不够一亩地的种子加上化肥的钱。别以为我在信口开河,我从初中二年级起几乎年年回老家帮着爷爷收割交公粮,虽然我具体的价钱记不清了,但是这个结果绝对不会错。那时候每个村子都有因为抗交公粮被乡里派民兵五花大绑抓走的,抓走也死都不交的,就关在乡里,最后就拆房子,抓牲口。那个时候是我听到老人说这比国民党还坏最多的时候。

当时最可恨的就是白条,那个时候老百姓也真傻,我真的见过几百斤粮食交进去,就给写个条子,上面个连个章子都没有就一个龙飞凤舞的签名的条子,就把农民给打发了的,当时我见到最多的一个农民有2千多块钱的条子,我看的眼泪都出来了,这以后找谁要呀?

当时的政府也知道粮食有问题,对粮食控制的很严,一个就是下面的征收抓的很紧,暴力征收屡见不鲜。 一次我在粮站等交粮闲转的时候,和几个粮站的工人聊天,他们说粮食最多在他们库房里面呆1,2天,大部分不在他们库房里过夜直接拉到县里的大库去,每天都有上面的人来催粮食。我说还以为你们要在这里加工好了再送过去呢,他们就笑说等我们这里收完了粮食,处理好了给他们集中送过去怕得是一个月以后的事情了,城里人早就饿死了,我听就吃了一惊这完全不是什么官方说的库里有存粮的说法呀。

这个结果就是后来农民大量逃离农村,农业产量大幅下降。粮食危机在国外从06年后几乎每年都在讲,我还奇怪加拿大2/3的粮食是出口的怎么也谈粮食危机,如果这样的话那粮食就真的是问题了。即便加拿大大量的粮食出口温哥华附近也有法定的农业保留地的。

国内的思路一直在发展变态大的城市,对粮食的问题认识根本不够,什么农村问题都是说说没有实际的动作,而且骨子里瞧不起农民,根本意识不到农业的重要性,以前没钱的时候如此,现在有钱了更是如此,动辄就是拿钱买,我看真的要买粮食过日子的时候,中国那点钱能买多少东西?今年全国粮食干旱签收是肯定的了,这边加拿大已经在谈今年农业可以出口中国多少东西了,这价钱照我看比去年最少要高10%去,要是进口的多了这价钱肯定就上去了。什么时候中央委员有半年是在农村的这才是真的着急了。

下次真的粮食问题来了,我看要动用军队才能从农民那里抢到粮食了。倒时候大家都守着房子当饭吃吧。

通宝推:阴霾信仰,花大熊,蓝色帝国,坚持到底,苦药汤子在美国,烟动午夜,cngood,玉垒关2,西瓜子,越夜越有机,洗心,
家园 这个也不能这么绝对

这些年来,有数亿农民转为了城市居民,这是事实。农村建设用地有很大的节约的余地,同时还能让农村的公共服务更好,这也是事实。而且这些都是发展方向,难道让农村永远和原来一样么?

家园 这个公开场合还是不要说的为好。

实在太敏感了。容易造成恐慌。

家园 那些农民工家里地都留着呢

考上大学的学生确实地没了,这个我还可惜着呢,可惜自己没什么办法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