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教一下关于印度GDP的增长模式 -- 冷启动

共:💬20 🌺52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求教一下关于印度GDP的增长模式

我对印度的好奇,起源于葡萄几年前在天涯国关发的一个帖子,几年下来,发现印度的GDP增长率应该不算低,而且也没有受经济危机的太大冲击,因此,我们能不能从正面讨论一下印度是如何实现经济不断增长的?支持其增长的因素有哪些?如果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印度在未来20到30年会达到一种什么程度?

请各位老大指教一二.

关键词(Tags): #印度 经济
家园 几个基础

1。农业,印度的气候条件太好,不用什么高科技也不用修什么水利和化肥投入之类的就能有保障,这部分占了整体GDP增长的近1/3。所以如果印度常年GDP增长为9%的话,有3%是农业贡献的。

2。软件外包产业

这部分印度确实NB

3。生物制药产业和医疗旅游产业

这部分印度也很NB,但这块儿跟美国形成直接竞争了,未来不好说,前两天的NDM,对印度还是有很大的打击的。

4。出国的印度回流外汇形成的投资。这部分也很NB啊。要知道,目前美国IT公司和大医药公司,不少高管都是A3,比例比华人高多了。

家园 说到底是有1亿人干活很努力,也有成效

但是如果他们的发展成绩不能惠及大众的话,说到底还是没有意义的。

楼下分析的很好,但那都是软产业,发展前景和市场都有限,一个国家没有真正硬工业实力支撑很多产业都是无法发展起来的。另外印度基础设施太差+穷兵黩武,也限制了印度的进一步发展。

家园 我开这个贴主要想换个角度来观察印度

说实话,单从增长速度来说,如果不和中国比较的话,印度以其庞大的规模,相对东南亚其他国家,表现已经不错了,晨枫老大那个描述印度人上化工项目的帖子,从反面来看,倒是说明了印度一直在试图发展重工业,并且也确实在动手做,只是从中国人或者西方人的角度来看,对其组织模式和发展效率颇有微词而已.

家园 zt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的情况

优势:印度的发展模式重消费而非投资、重内需而非出口、重服务业而非制造业、重高新技术产业而非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低的工业,这种方式使印度经济对全球经济不景气冲击的抵抗力较强,表现出比较强的韧劲和经济平稳增长的长周期性。

印度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比较好。例如,印度国内的储蓄水平只有中国的一半,每年流入印度的境外直接投资大约只有中国的10%,印度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比中国落后大约10至15年,但印度却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速,而且它有30%至4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自生产力的增长,而不是资本或劳动力的增加。

不足: 印度国内办事效率较低,往往不能集中力量在某一方面取得突破。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报告称,在印度开办一项业务所花的时间是在中国的两倍,注册资产在印度要花67天,而在中国只要32天;履行合约在印度要花425天,而在中国只花241天。印度社会经济的分化也十分严重,现代化与落后共存,是一个对比鲜明和充满矛盾的国家。印度位居世界经济强国之列,但世界上最贫困的人口中有1/4生活在印度;它是世界第六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但数以亿计的印度人却缺乏电力能源;它的250多所大学培养了300多万名科学精英,但40%的印度人口仍是文盲。在德里和班加罗尔等城市,茅草屋往往与跨国公司的摩天大厦交织在一起。

与中国相比,印度在很多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

(一)软件业方面。印度的软件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名列前茅。印度目前拥有巨大的软件人才库,有大量的专业人才。产值、出口比重都很大。据麦肯锡的报告预测,到2008年印度的IT服务和后勤工作将会雇佣400万从业人员,成为年出口额达到570亿美元的行业,占印度GDP总额的7%。相比之下,中国的软件业发展的起步较晚,且差距很大。

(二)金融机构方面。印度的金融系统运行比较健全,不良贷款比例较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10.8%。印度的股票市场比较成熟,成为印度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场所。

(三)企业制度方面。印度的私人资本在运作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印度独立后,过去就存在的私营财团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产生了一大批新的私人财团。在印度实行经济改革后,一大批从事信息技术产业、制药工业、食品加工业、服装纺织业、水泥建筑业和旅馆旅游业的私营企业或私人财团迅速发展壮大,并很快进入全球化经营。印度的现代企业制度比较完善,企业的管理水平较高。

(四)人才和教育国际化方面。印度的人才国际交流多于中国。由于印度英语普及,高等教育机构使用的教学语言为英语,印度高校学生能够较顺利地获得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信息。印度大学教育比较重视创新教育,学生创新能力较强。印度某些大学和专业学院已在国际上有较高的知名度。

(五)法律体系方面。印度的法律体系较健全。印度独立后,法律体系逐渐完善,公众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市场经济是法制化的经济,没有完善的法制,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无法实现的。

(六)基础设施方面。印度社会基础设施要比中国落后几十年,这也是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百度知道: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的情况

关键词(Tags): #印度经济
家园 去年中国软件产业规模大约1W到1W2K人民币左右

从业千万以上

光说规模的话,三哥没啥好吹的,

去年软件出口200亿美元左右,好像印象中是有下降,所以说三哥相比中国,发展模式重消费而非投资、重内需而非出口,至少在软件产业来看并非如此

家园 是1W到1W2K亿人民币左右吧?

对,印度的软件-产值、出口比重都很大。2008年印度的IT服务和后勤工作将会雇佣400万从业人员,年出口额达到570亿美元。

中国的软件从业千万以上,2010年软件出口200亿美元左右,出口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不是替三哥吹,是分析它的经济结构。毕竟,如果三哥的经济没有任何优点,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

我国软件收入去年(2008年)已经达到人民币7573亿元,印度现在加起来也就700到800亿美元,算下来相当于人民币6000亿左右,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已经超越印度。

不过我们和印度还不太一样。印度基本上是一个服务外包,给美国包了,而中国软件90%以上是国内市场,10%是国外市场。所以意味着这个产业本身对其他行业的拉动,我们这个包括了嵌入式软件,包括了自己的软件产品,包括多端的应用,而不光是服务的应用。

腾讯新闻:中国软件产值早已超越印度

家园 【讨论】看到很多中印对比的都说中国依赖外需

印度注重内需。因此印度经济更健康云云。

但是我一直不明白的是,就这么个号称侧重内需的国家,最大的经济亮点是软件外包业。不知道这个外包,跟内需有多大关系。

家园 软件外包方面,老中比较吃亏啊

我前一家公司,分别有IDC和CDC (就是India development center 和 China development center了),两个branch都是从美国总部抢项目,等于也是一种形式的外包了。

CDC是先成立的,所以那个时候日子比较滋润,规模也不停的扩张。后来IDC成立了,虽然总部说IDC和CDC没有竞争关系,可是竞争是明摆着的啊。

然后总部那边的老中都是干活的,老印就不一样了,有不少会忽悠的高层,一开始CDC有个老中大老板可以平衡下,但是后来这个大老板走了。结果就是CDC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终于有了大规模的裁员。

所以在美国的码农们,要使劲往上爬啊。爬上去以后,多往中国发包项目,这样的话,你回家探亲/出差两不误嘛。

家园 未来10年GDP增速还可以提高

其实他每年新增那么多劳动力,自然会经济增长

所谓人口红利

但是他没有挖掘好自己的增长潜力

现在在慢慢上去

20~30年后会和中国有竞争关系

但是太遥远了,没讨论的必要

家园 只是劳动力增长好像并不是必然带来经济增长吧

我觉得需要不断增加的就业机会,而这些就业机会是从不断发展的经济中得来的.

老毛说过,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我觉得我们现在不应该象西方20年前看我们一样看待印度.

如果目前印度的经济增长率是真实的话,我认为是很有必要认真研究一番的.

家园 一招鲜最大的麻烦是,一旦人家也有一招,你就没路了.

印度靠软件等几项拉经济,但又都不是最高端,如果中国在相应产业,作大的投入,赶上他,那他们就完了.

如果中国对与印度平行的一些产业,如软件等,作政策倾斜,把印度人挤出市场,并不是不可能的.

家园 新增劳力如果不能进化成产业工人,是无红利可言的.

软件之类市场,不可能按印度人口增加比例来扩张,相反由于可能的竞争增加,比如要是中国在这方面作更多投入的话.

那么他们在软件之类地方,不管是收益,还是用工方面,还会有潜在的收缩可能.

如果新增的人口不能进化成产业工人,那么就只能进化成死尸或革命者了.

家园 印度的经济增长有多少是资本市场推动的。

即就是热钱流入推动的。

这个问题很关键。

家园 你不觉得你担心的很多余么

你知道现在多少公司都在争相扩大在印度的规模

什么叫growing market

日本和印度的EPA马上就要生效,这个EPA影响今后10年可以说毫不为过。

反而中日都没有签下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