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团购:简单还是不简单 -- forsake

共:💬58 🌺24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支付宝当然是马总的宝贝疙瘩

马总不是说了,巴巴是养家的泥腿子大哥,淘宝是漂亮小妹上复旦,支付宝是要去哈佛的。

上次温相视察,马总也说了,必要的时候,支付宝可以献给国家。马总可不是献芹献曝的人。

家园 今年的super bowl之前根本没听说过这个公司

看了那个恶心广告以后就记住了这个反胃的名字。国内居然没人提这事?

http://www.nbcchicago.com/news/local/Groupon-Super-Bowl-Ad-Fails-Badly-115480369.html

http://dealbook.nytimes.com/2011/02/06/groupons-super-bowl-debut-raises-ire/

http://www.readwriteweb.com/archives/why_groupons_super_bowl_ad_was_so_offensive.php

家园 好文章,还是有疑惑

楼主分析得很好,Groupon的大火特火让我觉得很费解,从技术上说,基本就是一个Weekend Project的美化版。当然需要很多台下和商家沟通的活。

我注意到Groupon通常是推出高利润的本地服务,如Spa、按摩、学骑马、学滑降、学开小飞机、护肤美容、牙齿保健美白,当然还有饮食。通常都有50%甚至更多的折扣。

这些服务有一下共性:

1,本地化:基本都是服务类,而不是商品类,更不是标准商品类(如书本、音像、电子产品)

2,价格不透明,用户很难用比价网站做参照

3,服务本身非生活必须,Groupon比较有砍价空间

4,这类服务抓首次用户困难,留住客户相对容易。商家也不是傻瓜,一般没事,谁会想到去学小型飞机驾驶,但如果你第一次感觉不错,以后就没有Groupon了,牙齿保健等等都是一个道理。

我认为Groupon抓住了以上各点,所以脱颖而出,但我觉得这些都是不难复制的,Groupon的触角还远没有到无所不在的地步。

为啥居然在美国挑战Groupon的公司都很少呢?(好像只有LivingSocial)除了知名度以外还有其他原因吗?Groupon的知名度也就是最近半年才为人所知的。

家园 流行的解释是先发优势带来的群聚效应

团购是个正反馈市场:你吸引到的顾客越多,折扣就越低,然后就可以吸引更多顾客……因此一旦先发优势确立,别人追起来就比较困难。

但我个人认为竞争者并非没有机会:

1.团购主要靠和本地中小型商家的议价能力,这一点只要努力,总是有希望超越的;

2.Groupon现在是50%的分成,竞争者有压价空间;

3.对比较大的城市,Groupon一天一折扣的模式显得少了些;

4.最关键的,此类网站的进入门槛很低,总会有人尝试的——现成的就有google和facebook,尤其是后者,一旦做起来,很可能会要了groupon的命。

所以对groupon来说,只能拼命往前冲,一旦迟缓,就可能被吃掉。

家园 开什么玩笑,团购在中国都热了一两年了

09时就听说中国流行团购网站了,那个潮流还都是从groupon这开始的,你看多久之前的事了。groupon在美国都已经淘汰了一圈了,竞争高潮是大概两年前,现在都听不到了。只是这半年是进入了爆发阶段,一下子家喻户晓了。

家园 国内团购细分起来门道还是很多的

比如折扣,餐饮类4、5折是主流,美容、健身类才会比较多1、2折,前者还是有个原材料的费用需要考虑,后者其实多半提供出来团购的也只是一两次服务,图的是用起初的这一点甜头吸引你之后去购买全价的长期服务。至于那些零点几折的,点进去细看大多是用低价买抵用券,去店里还要另外付钱的,并非真的是那么低的折扣。

“而在用户看来,在团购网上打广告的,往往都不太了解。”事实上,虽然上当受骗的不是没有,但更多的用户还是会在团购之前通过大众点评网、口碑网……之类的地方对店家进行一些事先调查。事实上团购网上最吸引人的并非精品网购,而是同城的实体店消费,这类店家想要捞一笔就跑,就得冒着砸实体店招牌的风险。

最近一年里,我身边使用团购的人越来越多,就拿自己来说,现在和朋友们出门基本上都会提前通过团购网预定好吃饭和看电影的地方,截止到目前为止没有遇到上当受骗的,倒是聚会一次的开销算下来确实节约了不少。

年前市内一家以高档菜肴出名的酒店也组织了一次团购,我这种平时只能从店门口路过的小老百姓,也趁机带着爸妈花了不到200元消费了一顿。老爸一直吃得很不放心,觉得会有陷阱、会有隐性消费,结果一顿饭吃完服务生彬彬有礼把我们送出店门,他老人家才松了口气,说光是那盘鲍鱼平时就该要一百多了吧,这团购都是怎么做生意的?

家园 各团购网站折扣价,我用淘宝的搜索很容易找到同样价格的卖家

不过,淘宝的“聚划算”里的折扣价,淘宝搜索就不是每次都能找到了。而且,聚划算的东西,品质还大都很不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聚划算可以很方便的退货,所以,商家很难以次充好,货不对版的话,会很快接到大量退货的。

家园 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当天的聚划算有哪些商品。哈哈

我确实在聚划算平台上,买到过巨划算的东西。

家园 非常好的亲身体验

谢谢啦

家园 口碑网里的职业托儿很多

我回杭州后到处找羊肉泡馍,查到一家老陕面馆,有三个分店,两家离我骑十五分钟路。口碑网上的评语都很不错。

我跑过去后,两家都没找到,打电话给总店,说分店老早就关门了,现在只剩一家总店了。

但是口碑网上给几家分店的许多评语就是一周前的啊!店都没了,店主自己当然不会去发评语。

显然这是很久以前店主从某家网络推广公司那儿购买的服务,现在服务还没到期,所以这家推广公司还在努力地发评语。

家园 我也不是你认为的那么无知

第一次听说真正的团购网站确实是从中国开始的(mitbbs上团购钢琴的模式不算),北京的一个朋友2006年就开始做类似8j、dianping这样的网站,后来到了2008转型做团购,一开始针对的是家装,后来滑雪票、健身卡啥都卖了。2009年中就不做了,大概是因为竞争的原因吧。

Groupon在美国流行也就是去年的事,这已经是结果了,根据http://www.crunchbase.com/company/groupon,最早也是从草根性的在BBS上凑一伙人去砍价或是筹款发展起来的。之前它怎么走来的,一定有其特别之处。

根据http://thenextweb.com/location/2010/03/24/groupon-ceo-andrew-mason-talks-growth-clones-groupon-coupon-site/,Groupon这种模式正式上线还是在2008年10月,到去年底也不过两年,就已经一家独大了。中国起步更早,却还是群雄并起。

家园 没有无知的意思,如有冒犯请原谅

groupon是第一个做dailydeal的, 团购则早就有, 再之前的thepoint.com 2006就有了。放心好了,国内在互联网模式方面,做的最好的就是缩短复制的时间差,原创还没看到。复制不到位的倒是很多,groupon这样的国内所谓群雄并起的团购中有类似的么?这个我并不知道,但我估计不会多。

国内真正的原创应该是百度帖吧这样的,中国人口味不一样,互联网是非常社会的产品,中国社会跟美国社会不同,自然有不同的需求。但一个有利条件是,中国在向美国看齐,与国际(主要是西方)接轨上大踏步前进,而把国外概念引进则容易的多,很容易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如果能够很快的根据中国社会改造自己产品,还是有很大成功机会的。

家园 商家也赚啊,省了不少广告费。

报纸的美食版经常会一版介绍一家餐厅,写拿本报前去就餐打几折。 Groupon就是这东西的发展版。按照我的思路,团购网站要做大,应该在这方面下功夫,争取商家更高的广告费来打折。 比如弄点视频介绍下商家,团购完了搞点回访一类的。或者弄些时令土特产来卖。不过国内的网站都奔着高点击量去了。最近国内团购网站搞得0元抽奖很有意思。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