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CCAV菜农、农民,兼对“我爱吃西瓜”观点的看法 -- 巅峰背影

共:💬154 🌺1381 🌵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些层层盘剥,层层倒卖,其实只是挣了他们的工资

亚当斯密在经典的国富论里,以药剂师的药为什么这么贵,利润这么高为例。药剂师只是挣了他们的工资,并没有得到比工资更多的暴利。

这些从事物流层层倒卖的也是一样。

这些菜价的算法,只是算了每次倒手,加价了1毛几分钱每斤。却没看到,没个人处理的菜量是有限的。如果一次能拉一亿吨菜从山东到北京,那一定是发了。但两个司机,只能拉有限的一车菜。一个批发商,只能管理有限的一些菜。处理这些菜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确实需要劳动力和经营经验。这些人都是要工资的。

设想一家公司,独自经营蔬菜从地头到超市的批发零售物流过程。

雇佣两个司机从地头装车验货,然后昼夜兼程拉到北京,不是要付工资嘛。然后北京卸车检验入库,也需要人工工资。然后从大车倒小车,大包装倒小包装,进入超市,或进入大菜场,也需要人工工资。而这些装车卸车转包装过程中,蔬菜也会产生大量损耗。

可以证明,这家企业独自经营所付的人工工资,不会比这些单独的零售商所得利润更少。

另外我猜司机从地头把菜拉到北京,转卖给当地批发商而不自己继续经营下去,一定是有道理的。首先他们付不起北京的住宿费。所以到晚上他们一定连夜赶回。其次加快车的周转。他们让车多跑比多卖点价合适。其他批发商的人工付出,代替了他们的人力。本地批发商也更清楚本地行情和渠道。

我猜这些获取了9倍暴利的两个司机,一路上一定是吃喝睡都在车上的,没有挣到可以支付住店的“暴利”。

亚当斯密早就以药剂师的药为典型,讲明了这个道理。

家园 香港有红油,早在过去看地下录像厅的时候就知道了
家园 送花有好报,呵呵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家园 老乡啊,握手,献花

我也是晋南运城农村出来的

激动了,运城干旱,黄河流经我家时经常都已经是没水了,农业发展不起来的。

说到农民穷,穷的村庄很多很多,家里人到现在还是吃不着肉、喝不着奶,我们村的平均寿命比城里低很多,经常能见到小病扛,晚期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变成大病了,治不起了,(包含我的父亲)。索性不看病了

看到讲家乡的穷苦农民,含泪献花支持

通宝推:巅峰背影,
家园 这句话有错吗

呵呵,谢谢你帮我找出来。我可没说所有农民,也没说大部分农民都比城市人好啊!,我说的是很多农民比城市人过得好,难道你觉得有问题?请问珠三角那些每年拿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分红的农民算不算农民,还有江浙一带的农民算不算农民,他们是不是过多比城市人过得好。你现在让这些地方的农民不要农村户口,做个城市人,看他们愿不愿意?如果你觉得这些地方特殊的话,我身边就有来自江西和福建的朋友,他们都说出来城市只是为了趁年轻闯一闯,他们觉得城市没有农村好。江西的朋友还跟我说,在家能分宅基地,该房子,比在城市买个鸟笼子好多了,他都不想要城市户口。那在你眼中,这些看来都不算农民了咯。我说很多农民过得比城市人好,有错吗?你那里过的差,不等于全国地方的农民都过得差。就我接触,只要一个地方种植蔬菜如果能够形成产业,那么,那里的农民生活是不会很差的。你去过寿光没有,那里可不比城市差。

家园 同感

事实的确如此,就如我昨天去超市买酸奶,仔细看了一下其配料,发现添加剂的成分比以前增加了一倍还多,内心觉得很悲凉,那么这么多年,是我们的食品行业在发展还是添加剂行业的发展超过我们的想象。记得以前在技术部的时候,都是添加剂公司带着所谓的国外配方来推销产品,食品公司之间的技术也都是抄来抄去,基础的技术没什么门槛,变化就在添加剂上了。 农民种菜也一样,收购商为了好看,新鲜或者别的什么目的,要么自己来操作,要么提供方法给人做。素牛奶,真正养牛的人不会加,加毒的也在中介商。很好笑的是,国人的牛奶事件,猪肉事件,菜蓝子,出问题的更多都会是在中介商身上。大概因这些人最会想办法迎合企业需要吧。

通宝推:巅峰背影,
家园 呵呵,感谢你的回复

叶菜的确不能泡水,你说的情况我也同意。但我举得这个例子有点特殊,后来我

们分析了一下,因为这个地方其实不是一个蔬菜的大产区,很少蔬菜外运,主要

还是本地消化,所以农民可能习惯了这样,因为就像你所说的,他们可能已经是

最后一个环节了,有这种情况也正常。其他大的产区我们还没发现这种情况。

至于番茄,我就是在山东收了接近10吨番茄。我们的确没有让农户用药,除非是

接头人私自跟农户打招呼,但感觉不太靠谱。况且我们出货很快。这边就是入一

下冷库就可以了,番茄变硬,运输应该问题不大,番茄的确没必要用药。当然各

地地方的做法可能不同,不知广东这边如何做,这个我们可以私下聊。

至于你说的价格问题,现在的农民其实消息已经很灵通了,特别是当地已经做成

产业的,波动很快的。如果价格波动没那么剧烈,我们也好做。在去年底,还有

今年黔湘两省出现冰灾的时候,莴笋的价格可不是在高位一两天啊!持续了很长

一段时间。反正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种植莴笋的农民都应该赚到钱了。

当然,我也同意农民很辛苦,但活在人世哪有不辛苦的。有机会到广东找你,或

许还有机会合作呢。哈哈

家园 为了不偏不倚,宝推自己的回帖。

我支持和赞赏这个楼里的讨论风气和态度:(主体上讲)

1。角度不同,结论不同,但不“上纲上线”,不“扣大帽子”。

2。对问题,不仅仅摆事实,讲道理,还探讨解决的方法。

3。有“引申”,也有“推论”,但不“乱开无轨电车”。

4。不了解实况,也不理解问题的,就光“围观”,不“起哄”。

这样,才是真正地在探索“经济”和“管理”啊!

为了不偏不倚,宝推自己的回帖。

元宝推荐:GWA, 通宝推:常识主义者,
家园 你没仔细看帖子吧?

我绝对没说我一家子做农民啊,这点你要搞清楚,如果我是农民,我有下乡调研的资格?你晓得什么人才有“下乡调研”的资格不?正科级以下单位,也就只有“下乡”而已

我说的是,土地三十年不变,我家四口人这么多地,如果我们家像别的农民一样单纯种地,农业产出收入就是这么多而已,如果种菜,也是风险与种植对等,以数据、事实为例,我重点说的是,不是国家的概念,国家为什么要采取一些政策,采取这些政策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

至于你说的国家教育、医疗现代化,绝对不靠城市小白领阶级、小资产阶级、小市民阶级,如果你晓得国家主要资源掌握在谁手里。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取消农业税,是因为经过计算后,烟草实现专卖,当年缴税即比农业税还要多……

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但要尽可能公平,如果8亿农民不稳定,是什么样的后果,你晓得不?需知,农民,依然是廉价劳动力、粮食、蔬菜乃至军队后备力量等国家基础力量和城市发展基础力量的重要来源之一。

如果你真深入农村了,那你就会明白,农民的怨言是最少的……至于让农民过上吃肉吃腻的说法,嘿嘿,你如果认真看了,就不会提出什么了

家园 嗯,有人回答了,有些问题我就不多说了

借问一句,你要贩菜,最低需要多少资本?农民种地呢……

家园 如果你晓得寿光的背后,你就不会这么说咧……
家园 宝推支持

关键是大家只说自己知道的那部分就可以了,尽量少推测甚至批评自己不知道的部分,这样就能既不吵架又能把事情弄清楚。

我给“我爱吃西瓜”和“巅峰背影”都送了花,因为他们都在自己熟悉部分说出了实情,但我对他们的说法也都有保留的地方。

比如,“我爱吃西瓜”河友昨天说政府税费过高是造成菜价高的重要原因,在我的记忆中工商管理费在07或者08年的之后就取消了,像小商小贩这种营业额比较小的商户也是不用缴税的,昨天下班后买菜时我特意问了一下菜贩,的确是不用向政府缴纳费用的。

家园 唉,如果你认真看了我的帖子,还说出这句话,那我真是无语

但我还是愿意回答一点,蔬菜方面,因为工作重点还不在成本这块,所以只得了基本数据吧,蔬菜大棚成本,我只晓得以一亩为标准,搭建大棚材料、基本基建费用等需一万元(这是基础,以后就不需要这么多了,每年只需更新薄膜、草帘,如框架为竹,则也需更新),用工一亩地2个人,每天工钱40元,用工费用大约最少在4000元左右,专用肥一袋298元(每亩地40斤),有机肥每亩地一袋100元,根据地力视情况可加其他肥料,如钾肥等,种子、农药无算,就这么多吧……,你可以计算一下成本。

按卷心菜亩产1万斤左右(天晓得能不能产这么多),7分钱的价格,你就晓得那位农民为什么自杀了!

家园 我也是运城的,你是运城哪儿滴?现在在哪儿高就?

如回到运城,可以聚聚,呵呵

家园 送花得钱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