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阅读笔记】笑影泪痕 -- 意闲

共:💬57 🌺122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阅读笔记】笑影泪痕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记得第一次看《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时,心下无比讶异,话本完全不现凄哀同情,反是路人看戏、冷嘲热讽的声口,末梢总结两行道貌训话。同我自小听闻十分两样。我还在张晓风的书里撞过《许士林的独白》,烫得流泪,万分哀叹生生别离,那种柔缓的痛是暖的,哪怕空破的愿望,也毕竟有一丝慰藉。最近读张爱玲的小说《雷峰塔》与《易经》,倒又仿佛回转到冷霜飒飒的话本环境,只不过平平的讽笑出于作者自抑,就更觉冷渗。无论多么黑暗无力,她的主人公琵琶始终笑一笑,一笑置之,再无别的表情,正似婴儿啼哭,一切复杂单挤一道宣泄口,费人琢磨,也因此更脆弱更辛苦。

《雷峰塔》禁锢之意,实可贯达《易经》,家里的囚房挪至流放香港岛。但不止于“镇”字诀,题表这桩奇闻,出现于家仆闲谈,他们蒙昧中嘘叹雷峰塔倒掉,白蛇出山,天下大乱。书页鼓应风雷,仿佛聚云蓄雨满纸苍烟,从极近身的视角,渲染时代骤变,家族沦陷,个人浮沉。《易经》的“易”,也变幻无穷数,更有命运莫测,人生难定的况味。《雷锋塔》里小琵琶走亲戚,去二大爷家,张爱玲感慨:“……现在由富贵回到贫困,这一家人又靠农夫的毅力与坚忍过日子。年轻人是委屈了,可是尽管越沉底的茶越苦,到底是杯好茶。”缓缓“沉下去,沉下去”,作飘零状慢放镜头,精确遍布书中细节,当然也不是没有浪里飞花,凌波惊鸿,比如张爱玲自己。

我对张爱玲的散文印象一直好过小说,虽然通融的读,已在多年以前。最让我惊栗的有两处,其一是《谈看书》说及的《喷水老妇》,我后来发神经翻《聊斋》里的《尸变》篇,一样面容模糊,悚然欺近,握住就不放手,我从此便害怕暧昧的鬼影。另一个就是《私语》撕破脸关禁闭的段落。后母挑事儿,恶人告状“她打我”,父亲拍达拍达下楼声,拳脚相加,然后是“黑影中现出清白的粉墙,片面的,癫狂的”。这一系列动态一气呵成,占极短篇幅,真令人错愕得好笑,然而定格下来,却寒传骨髓。我读《私语》时猝不及防,夹缠着怒意,无法平息,时至《雷峰塔》,早知会有这一层裂变,所以换成惴惴预见,总之仍一律的忧心忡忡。

我拿到书之前并不知道两卷译文仍然谈大家族,既是晓得了,倒松了一口气,即使《易经》“最幽秘玄奥……因为晦涩难懂,也因为提到性”,小说本身毕竟止步罗曼史之前,胡兰成也不至于出场了,我故此没什么心理疙瘩。然而不厌烦倦细诉“最深知的材料”,那些粗拧线条人尽皆知,张代替读者“从心底里感到厌倦”,却也并非毫无道理。想来她原本也许是设定好区域分治中英读者群吧,没打算这么喋喋不休的。可是与其他版本比照着读,《雷峰塔》与《易经》无疑最周详。《小团圆》开幕几章抽撷于此,相当于节译,属于前情概略,但划分得很不清晰,确如宋淇先生所言,“太乱,有点像点名簿”,张爱玲难得流露对家国的眷恋, 《雷》、《易》点染的情绪也都砍得秃秃的,仅剩洪流般的人物谱与往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回应写作提纲似的《流言》或《对照记》,却很可喜,给我一种“噢,原来她是那样意思”的后觉。尤其《流言》时代,张爱玲风华正茂,名重文坛,她写贴身事笔触很轻简,几部传记小说所昭现的直逼母系的上扬与强硬,不堪服命运的狠劲,大抵不屑然过度着墨痛惨。在《到底是上海人》里,她写从香港回上海初印象,人们“白与胖”,“个个肥白如瓠”;《易经》里同样是初登岸,她观察挑夫,“长江下游的这些圆墩墩的脸孔就是比较容易绽开笑颜”,她自己也禁不住要笑。这段有战争洗礼作铺垫,不像散文那么突兀,因此别有一番脚踏实地、见面如故的亲密喜悦。张爱玲喜欢提在沪买菜,买着买着竟能诌出婉妙诗行,那其实也不是我一直以为的小资,或者身份纡降后的自嘲,而更像极度匮缺、历劫的人对实体平和的紧趋,须得不断重复着求证以慰心安,和她偏爱厚艳色彩,恋衣如狂大概有一定渊源吧。《易经》的海景,“高高的天上悬着两座遥远的山峰,翠绿的山蒙着轻纱,一刀刀削下来,形状清峭,只在中国山水画里看得到,半山腰上云雾缭绕,是东海上三座蓬莱仙岛?”这正是天涯飘客最直线的文化情思了,而她离沪返沪时一切轰然的悲喜牵扯,其他他版本大多隐略不表,这个系列却剖白如镜,她恋故之深,恐怕倒的确难以以她反感的“爱国主义”定类了。

早期散文中铅笔插绘似的边缘人物,经由《雷峰塔》、《易经》生长血脉,神形丰俏。比如写姑姑营救琵琶,老阿妈何干严守囚屋口,二人对峙,无声中剑拔弩张。忠仆也不免埋藏私念,恨不能勒紧主人忤逆犯上的自由意志,盼着随她体面出嫁、终老。矛盾复杂的何干非常丰满,她的多重心思几乎不依靠动作,就着僵持之弓拉得满满。《雷锋塔》末梢,琵琶送何干更可谓该卷悲情高潮,言语寥寥且不着边际,主仆心意来不及坦荡,就被滚滚车烟卷走,甚至都没能好好道别。这是张爱玲的美学,无限细腻,无比写实,时刻惊心,唯一惨恻的裂口反而是哭一样的笑貌,烘托炼狱、高墙、无奈、怅惘。《私语》众家仆、亲眷,一笔带过的人物,好像张父姨太太那个挨打骂的侄儿,何干不争气的儿子,没有一位不算《雷》、《易》的活络分子。他们毫无目的地来,挣扎在井然格局间,潮汐速度退却(比如误会至死的雪渔太太),与《红楼梦》那种有条不紊的紧迫浪头及细密绳索十分相似。张爱玲行文洋淌,有散文文势,漫而不滥,比照着看,便似影片《记忆碎片》,重复镜头,刨起越来越深远的意念角落,最终仿真完整当初,倒不比她形容《小团圆》“罗生门”笔法,仍属对牢一处,听凭一角色,逐步工笔渲染。

琵琶、或张爱玲同母亲之间的紧绷,在两卷本里尤其突出。美丽飘忽的母亲对她永远“失望”,正好比永远摇头晃脑、斜睡烟铺、在房间兜圈子的父亲,是钉在人物身上黑洞似的标签。“失望”招致循环摩擦,延至港战,《雷》、《易》对历次事件的因果记录,酱汁饱润,比其它版本鲜细得多,比如宴客搬椅那段过节,《小团圆》已经有点声嘶力竭,《易经》更要骂出声,给人感同身受的刺痛,于是乎这么桠叶的事,都值得一遍遍叙说,也很可理解了。张曾坦陈母女隔膜,“为她的脾气磨难着,为自己的忘恩负义磨难着,那些琐屑的难堪,一点点的毁了我的爱。”,十分年轻而逆流的语气,而现在,我的确感受到她们母女相似的硬悍,内向,妈妈的脾气更张扬些,难怪折磨人。如此轻短的句子,实在是张爱玲毕生十字架,甚至她母亲病重之际,她寄上关于自己的评价资料,大约也无非为了向“失望”扳回一城,证明自己。“能够爱一个人爱到问他拿零用钱的程度,那是严格是试炼。”,同样一句沉重结语,张爱玲在父亲处栽过无数跟头,而母亲的盘计、轻慢也许最伤她。

《易经》尚未描刻爱情,《易经》时代的张爱玲,已然开拓小说生涯。她冷眼旁观周围人物的感情悲剧,只除了炎樱(小说里的“比比”),有个和气美满的家。战火轰鸣催熟急就章的草草婚恋,甚而瓜熟蒂落,她近身就好几桩见闻,穿插着做下记录。有趣的是,当事人无一不宣布感情态度,她就含含糊糊笑一笑作罢,白流苏式暧昧、清通,透视一切,之后写进倾城传奇,是那么冷讽、调侃而暖笑,简直直追《维莱特》(Villette)的终局:“Let it be theirs to conceive the delight of joy born again fresh out of great terror, the rapture of rescue from peril, the wondrous reprieve from dread, the fruition of return. Let them picture union and a happy succeeding life. ”(由人去撰想巨大恐惧里重生的喜悦、自险境里获救的狂喜 、凌迟前奇迹般的缓刑、以及终于回归的丰硕吧。随他们去假想婚姻及后继幸福生活吧。)毫不怜恤读者,一场春梦都吝奉。继大家族衰微,香港给张爱玲的磨砺以几何级数攀跃,再返回沃壤上海,年轻的她成为“苍凉”派代笔人,写尽不符年龄的生命沉痛,个中滋味,她漫淡也好,浓墨也罢,《雷》、《易》的成长探析可谓一扇心窗,供你体谅。

我却并不觉得这两卷能满足比《小团圆》更茂盛的窥私欲。为皇冠版写导读的张瑞芬教授指出诸如弟弟不是亲弟弟,母亲与姑姑嫌隙,姑姑和表侄的关系之类,又或者把弟弟写“死”,《小团圆》早已爆足,不知何故,现在倒作为新闻拿来说,我是觉得,说多了也好没意思的。我一本本跟风张爱玲的故纸,即使“厌倦”了也刹不住车,倒应验了她说的“走出去干点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然后写本自传,不怕没人理会。”,那么的昂然自信。她微笑的影底沾湿泪意,最终是令我心疼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曾经的张迷

虽然几乎买过和读过全部的张著,最难磨灭的还是那一部:十八春。

现在的我已经有些刻意的不去回想张爱玲的文字,因为它们似乎和我的逝去的生活有着太多的交织。

非常感谢你的书评。

家园 十八春

这本我也印象深刻,事实上是看过的第一本。文风和早期大不相同。

家园 电影半生缘如何?

吴倩莲尚可,余子没有太深印象了。

另外,十八春被张先生修改为半生缘之后,不太习惯她的新结尾。

家园 哦?

梅艳芳和葛优都不错,黎明欠一点,王志文戏太少了。

两种不一样吗?我还以为只是改了名字,淮夷先生两个本子都读过吧?我以前看的是十八春,新版半生缘也买了,得研究一下了。

哦?
家园 两个本子的文本并无大异

最大的改动是结局。十八春里的顾沈重逢在东北,张先生用大时代的洪流卷走了人物命运的多桀,东北重逢也有一丝光明,十八年的缘分并不尽然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收场。反观半生缘的结局则尽显苍凉,一句“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收得实在沉重之至、乃至令人无话可说。

修改半山缘之时,张先生的心境已变,政治环境也变了。文字是她真性情的流露,而读者则各有各的感触。以苍凉取代光明,并没有高下之分,只是自己不喜欢半生缘的结局而已。似乎没啥道理可言,借用《白马啸西风》里面李文秀的名言:他们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欢。

家园 淮夷先生总是言简意赅

看来你喜欢阳光多过风雨:)

好的,我也去比较读读。原来看张爱玲小说,觉得这部长篇最称心,酸楚饱胀肺页,但时空比较长久,能消散一些,而且文笔是老练不声张,不像年轻时那么耀眼。

家园 结尾有一丝阳光透出是最好了

倘若艳阳高照便失了留白之趣,顾与沈手挽手走在解放东北的大道上,这样的逆转想来读者也是很难接受的吧。

和您想的一样,张先生的长篇能消融一些她的才气,散文这种短小的篇幅是很容易锋芒太盛的。钗于奁内待时飞,她这一只宝钗是生来耀眼的,而她的本心似乎也不肯寂寞的,年轻如此,年老亦如此。

家园 时光会把一些过往剪辑成某种意象,

回忆时,会迷惑于那意象是否深藏着某种不可解的隐喻。

2001年平安夜,陪阿壳去医院探视他住院的姥爷,他进病房陪老人说话,我独坐在护士的值班室等他,恰书包里放着一本白天在图书大厦新购的《半生缘》。住院部很幽静,医院的走廊灯光昏暗,护士在我身边来去,我沉浸在张的笔墨世界,为回不去的那两个人哀伤,偶尔抬头对她们微笑。

那夜回到宿舍梦见自己三日内死去,结果第三日下午阿壳姥爷去世。世事玄妙,人生处处伏笔,只是当时的我们不自知。

“能够爱一个人爱到问他拿零用钱的程度,那是严格是试炼。”

----这话真真见外和拘谨,让人觉得心疼,太多思虑,是对爱极没信心的人才会写的句子。自己觉得累,被请求的人也会觉得被试炼了,反而不自在,于是越发生分。所以我佩服张的文字,心疼她的人,却难欣赏她的精神,太巧,太绵密,少了拙意。有时,爱的不计较,不仅仅在于不计较去给,也在于不计较去请求。

你与我说,读书本来就是比较寂寞的事,写书的人更寂寞。想起傅庚生在《中国文学欣赏举隅》说的话,

“ 文学创作造诣之高者,必其能以有形之文字描刻无形之情愫,情景相融,浓淡兼宜……文学之欣赏亦以入化为极诣,就有形之文字紬绎其无形之情愫,彼我互糅,悲喜与共,无差无失,相若而相遇;所谓“以意逆志”,入而与之俱化也。则知创作与欣赏,固一以贯之耳。创作在能“刻画入微”,而欣赏在能“体贴入微”也。”

----这茫茫时空,遇到一个懂得的人,太难。

家园 文艺人注定是孤独的.
家园 "以有形之文字描刻无形之情愫"

幼年时曾经有写作的梦想,记得当时人们的出路太窄,很多人都有文学创作的梦---期待十年寒窗,一朝成名。陈忠实、二月河大概是其中不多的成功人士(他们的作品总是有7080年代畅销书的痕迹,比如对性爱的描写)

直到有一天,悟到自己没有这样的能力---以有形之文字描刻无形之情愫,也就释然并且放弃了。

家园 不计较只能用来说服自己

有时,爱的不计较,不仅仅在于不计较去给,也在于不计较去请求。

不计较去请求的时候,对方可能正在计较给了多少.金钱如此,爱亦如此..

也许我还是对爱失了信心罢.

家园 张爱玲的炼成

先谢谢嘉木点评,文采斐然,心思细致。

张爱玲的文章的确是大巧,为人如何,我常常得到矛盾印象,可能真正解语的太少,流露在炎樱、宋淇夫妇、她姑姑前的舒展面十分稀罕。胡兰成也是个知音,可惜他的没有耐心。张爱玲的时时留意,步步当心,更多是环境所迫。这两本、《小团圆》也一样,把一个病态、分崩的家暴露无余,父亲是旧的病态,母亲是新的病态,亲情淡漫,爱情凋零,一切以实际实用为出发点。张爱玲那么年轻,写人的感情刀锋锐利,鲜血淋漓,很大程度上源自这种被催熟的老成、荒芜。易位而处,她的任何一次剧烈冲撞,隔在我们身上,也不是轻盈的。倘若她一直生活在一个圆满幸福的富贵之家,她也许不至于那么恋战自己祖先的显赫,也许画名会平行于文名,也许会留下冰心丁玲之类的韵律。但她的完全是反过来的,这是我们需要谅解她的一个前因。

家园 到死也还这样

死了都有这么多故纸,年年居阅读排行榜首。我倒希望她还在世,听到认可的声音。

家园 DEL

世界上比她惨的人何止千万,为嘛她就这么自私的把自己当成世界全部的悲剧,对之外的世界视而不见。

爱玲其文固然美丽,对镜自怜到极致也是艺术。

爱玲其人的存在是个反面教材,教育广大姑娘们,怎样活着最惨。

其实萧红身上或多或少有一点爱玲的影子,大概两人都有悲剧的童年和伤感的爱恋。

但萧红的文中总有希望,或许她能看到自己之外的世界,看到世间的悲苦。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