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译写】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一):基本情况 -- landy

共:💬86 🌺42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最好在介绍编制前介绍下总体特点

比如合成度较高,有利于扩大作战正面还是什么的。

家园 这个,原文里没有,以我现在的水平和积累也

写不出啊,写本文原来的意思也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资料。关于装甲师的编制,我自己在网上就没找到足够详尽和清楚的,只好买书了。其实还是不够详尽,只到连排一级,如果细致到一个班几个人,多少装备就更好了。

家园 编制已经很细了

非常详尽的资料。你可以考虑去一些更专业的二战方面的讨论论坛也贴一下。可惜现在二战论坛down了,我也不知道其他好论坛了。

或者先简单说一下概括的编制,比如师有些什么团,团有些什么营。然后一个营大概其什么特点。

家园 【译写】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五):装甲侦察营

装甲师总体结构

点看全图

装甲侦察营 (Panzeraufklarungs Abteilung)

装甲侦察单位在1943年和1944年的发展反映了他们逐渐变成作战单位,传统的侦察任务留给了装甲汽车单位(Panzerspah)。然而,经常地,装甲汽车单位会装备轻型的SdKfz 250 半履带装甲车而不是特制的装甲轮式汽车。因为在最后几年,他们比较稀缺。1943年11月的装甲侦察营结构比年初没什么变化,包括一个营部、一个装甲汽车排(如果有车的话)、第一装甲汽车连 Panzerspah Kompanie (一个重型排,三个轻型排)、第二装甲汽车连Panzerspah Kompanie c(四个排都装备SdKfz 250),第三半履带化的装甲侦察连 Panzeraufklarung Kompanie(三个排外加一个迫击炮组)、第四摩托车化的装甲侦察连Panzeraufklarung Kompanie(一个重型排,三个轻型排)。四连也可改装半履带装甲摩托车(Kettenkrad)或者大众汽车(Volkswagen cars),该连原计划在条件允许下和三连一样装甲半履带化。另外,还有一个补给连,一个重型连(两炮排、一工兵排、一反坦克排)。

点看全图

1944年的编制引入了一些变化:所有仍旧装备装甲汽车的单位并入营部连。该连含一个步兵炮排和两个重型装甲汽车排。原二连变为一连,原三连重组为轻型装甲侦察连,原四连现在变得和装甲掷弹兵营的连队一样。重型连的步兵炮排被替换成迫击炮排,失去了原 PAK反坦克炮排。

全营总体人员从1943年11月的1073人下降到44年11月的949人,但是车辆的配置没有减弱。装甲汽车的质量和数量都上升了,原来的43年装备的12辆8轮装甲汽车:6 x SdKfz 233(装炮)、3 x SdKfz 231、3 x SdKfz 232(指挥) 被13辆新型的SdKfz 234/1 和3辆234/3 (装炮)取代。

同时,这个Panzerspah Kompanie c (原二连现一连)结构不变。(注:不知道为啥死抱着这个Panzerspah Kompanie c 名字不放,尤其是这个字母c,哪位高人给解解?)车辆也没有变化,人员共有3名军官,从43年11月的59名军士和49士兵变为44年4月的29名军士和53名士兵。44年11月的人员和4月一样,只有士官变为28名。

装甲侦察连(原三连现二连)也没怎么变,3名军官、军士从45名变为39,直至38,士兵149到125。车辆也仅仅少了一门迫击炮SdKfz 251/7 和一辆装载了火炮的 SdKfz 251/8。

此外,因为增加了装甲侦察连(装甲掷弹兵连),所以重型连的变化也没有影响到全营的战斗力。

点看全图

装甲车装甲车装备如下:

点看全图

另有一辆装甲救护车SdKfz 251/8,总共约123辆装甲车。

点看全图

另有一辆装甲救护车SdKfz 251/8,共约129辆装甲车。

人员和其他装备:

点看全图

关键词(Tags): #德军装甲师编制#二战#装甲师#德军装甲师元宝推荐:szbd,
家园 【译写】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六):炮兵部队

装甲师总体结构

点看全图

装甲师有一个炮兵团和一个高炮营。

炮兵团

43年得装甲师炮兵团比以前有了更强的火力,三个炮兵营中第一炮兵营现在重组为自行火炮营,拥有轻重不同的榴弹炮。团部连除了通信排还有一个武器维修排和一个医务分队。各营的营部连含一个通信排、一个轻高炮部队(三门20mm Flak 38牵引高炮,外加校正、保障、训练小组)。每个炮营由三个炮连组成,每连有四或六门自行火炮,分在两个炮排。

注:参照网上的例子,这里把炮兵部队营(Abteilung)以下的单位(Batterien)译成连,连以下的单位(Geschutz Staffel)译成排。

第二营装备105mm轻型野战榴弹炮(leichte Feldhaubitz 18)。第三营第一连装备四门105mm 加农炮 (Kanone 18),二连三连装备8门150mm 重型野战榴弹炮(schwere Feldhaubitz 18)。

第一营则为全自行野战榴弹炮(selbstfahrlafette Feldhaubitz),其高机动、重火力来自装载在二号或四号坦克底盘上(*)的12门105mm黄蜂(Wespe)和6门150mm大黄蜂(Hummel)炮,加上其他指挥/观察坦克和各式装甲车,该营非常适合与装甲师各装甲单位协同作战,提供近距离、高精度火力支持。

注:此处Hummel似应使用Panzer III/IV 改进型的 Geschützwagen III/IV 底盘,多谢河友“脑补药水”指正。

44年的重组带来如下改变:

1. 一营仍有17名军官、3名文职、NCO从135到129、士兵(Hiwi)从413(32)到365(16)。

2. 二营的12门炮轻型榴弹炮现在变为每连6门,这样就只需要两个连了。所以人员缩减了:军官17到15、文职不变3、NCO 107到89、士兵(Hiwi)从361(20)到267(19)。

3. 三营主要士兵减少了,军官17、文职3、NCO 107到109、士兵402到344。

点看全图

全团状况

点看全图

总地来说,炮兵营是为数不多的受重组影响较小的单位之一,44年11月的重组炮兵团没有变化。

下表是装甲炮兵营的装甲车、坦克情况

点看全图

注:共6辆坦克33辆装甲车

点看全图

注:共5辆坦克28辆装甲车

高炮营

1943年高炮营吸收了原隶属反坦克营的高炮连,开始重组,1944年初结束。这时的高炮营含营部、营部连、两个重型高炮连,两个混合高炮连。

营部连含一通信排、一个补给纵队和其他侦察、维修单位。重型高炮连含一个重型和一个轻型高炮排,前者4门88mm Flack 36/37,后者3门20mm Flak 38。混合高炮连含四个排,前三排各有3门20mm牵引高炮,第四排有两门装在SdKfz 7/1 上的自行四联20mm Flakvierling 38/1高炮。

1944年高炮营缩减到三个连,头两个和以前一样,三连一排现在有3门装在SdKfz 7/2 上的 37mm Flak 43/1自行高炮,二排三排各含3门37mm Flak 43/1 牵引高炮,四排则有3门装在SdKfz 7/1 上的 20mm Flak 自行高炮。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关键词(Tags): #德军装甲师编制#二战#装甲师#德军装甲师元宝推荐:szbd,
家园 我看杂志一般hummel被翻译为野蜂

而且野蜂的底盘不是四号坦克,四号坦克地盘承载不了150榴弹炮和88高炮。德国利用四号坦克底盘加长改造成“四号通用运载车”(若干年前《兵器》上看的,名字未必准确)。驮150榴弹炮就是hummel,驮88高射炮就是犀角坦克歼击车(Nashorn?不懂德语)。由于野蜂/犀角的零件与四号坦克通用,所以这哥俩是二战末期罕见的不缺乏备件的德国战车。

家园 德国坦克歼击车有两条独立线

一条是从最早的坦克底盘驮反坦克炮发展起来的带有上层建筑的接近于现代自行火炮的坦克歼击车,比如黄鼠狼系列、犀角。这两种都是薄皮大馅,而斐迪南—象式虽说结构上仍有上层建筑但是装甲厚重,有能力参与攻击任务。

还有在突击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追猎者,四号L70,猎豹,猎虎这一条线。这些由于结构低矮,都是可以参与攻击任务的。

实际上斐迪南和象式不能完全等同,斐迪南是保时捷博士竞争虎式时提前生产的50台底盘废物利用出来的重型坦克歼击车,用保时捷博士的名字命名;而象式是元首认可之后给的编号,进一步加强了装甲,有一系列升级。

对于强击火炮我没有参考资料,我自己是这样理解的:二战中苏军没有装备过类似“牧师”“黄蜂”这种专门的自行间瞄火炮,su-85/100/122/152,ISU122/152无论用的是加农还是榴弹炮,都是直瞄反坦克兼支援步兵的,甚至基于T-26底盘的轻型SU-76也是视距内直射支援步兵的,都算是参与进攻的,所以苏联二战中除了自行迫击炮、自行火箭炮以外的所有自行火炮都称作强击火炮。

所以恳请有资料的同志看一下二战中苏军有没有“自行火炮”这个名词,如果没有,那么,突击火炮=自行火炮;如果有,那么强击火炮应该是指突击炮,即发挥与苏军自行火炮同样作用的装备:三号四号突击炮,StuH 105(三号四号底盘驮105榴弹炮),追猎者,四号L70,猎豹,猎虎,斐迪南—象式,突击虎,灰熊自行榴弹炮;至于蟋蟀之类自行重步兵炮和犀角...去库宾卡博物馆看介绍吧。

家园 不是38吨坦克,是轻型坦克38t

外链出处

家园 德军三十八吨还有别的车?
家园 多谢多谢,很专业啊,

Hummel 原文和wikipedia上给出的英文翻译都是bumble bee, 因为受变形金刚的影响,我自然的把 bumble bee 翻译成大黄蜂了。

至于底盘,原文是

… its twelve 105mm armed Wespe (wasp) and its six 150mm Hummel (bumble bee) guns mounted either on PzKpfw II or IV chassis…

不过Wikipeida上确实一定程度上支持你的说法:

The first option looked at was to mount a 10.5 cm leFH17 howitzer on a Panzer III chassis, but this was rejected in favour of the same howitzer on a Panzer IV chassis. One prototype was built of this design.

This design was again rejected, this time in favour of a more powerful solution: mounting the 15 cm sFH 18 L/30 howitzer on the specially designed Geschützwagen III/IV, which took elements of both the Panzer III (driving and steering system) and Panzer IV chassis (suspension and engine). The same chassis was also used for the Nashorn tank destroyer.

为了尊重原文,我就不改了,但是加个注。

家园 PZ.38(t)中38应该是年份,(t)估计是国名代称

PZ.38(t)是捷克斯洛伐克斯柯达厂制造的LTvz-38轻坦克,德军编号Sd.Kfz140 PZ.38(t),由著名的斯科达(Skoda)兵工厂所制造,于1938年末起服役于捷军,1939年3月德国并吞捷克之后,鉴于此车设计优良,遂以PZ.38(t)的名号继续使用,一直到大战后期都还能看到此车的变种继续为德国在各地奋战。

鉴于PAK36(r)就是苏联的ZIS-3,(r)是来自俄国的标识,38(t)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您把38t称作38吨大概是因为思维惯性了吧。德军坦克的话,一号二号三号35t38t全是20吨以下的轻型坦克,四号坦克25吨左右,豹式四十多吨,虎式五十五吨,虎王七十一吨,德军坦克序列中似乎没有三十八吨的型号。

家园 原来如此,是我错了,多谢解答
家园 【译写】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七):反坦克营和通信营

装甲师总体结构

点看全图

反坦克营 (Panzerjager Abteilung)

尽管变得越来越重要,反坦克单位反而在重组中受的打击最大。43年11月的时候,它还和年初一样有三个自行反坦克连,装备45辆“黄鼠狼”Marder II 或者III坦克歼击车,另外还有营部连高炮排的3辆20mm自行高炮。到了44年,除了增加了补给连,就只剩下两个自行反坦克连,第三个变成了摩托化连。于是总共只有31辆自行反坦克炮,理论上都该是四号坦克歼击车,但是其中一个连队往往装备突击炮。另外还有12门75mm PAK反坦克炮(牵引)。全装甲师的PAK炮从24门缩减到12门,全部装备在反坦克营。43年11月编制中,全师“坦克杀手” (Panzerschreck)共174具,新的KStN却并没有列出,44年11月编制中变为93具。很明显,装甲师失去了相当一部分反坦克能力。44年11月情况变得更糟,每个排减少了一辆坦克歼击车,营部和连部也都各只有一辆。总共只有21辆自行火炮。

点看全图

装甲车辆、坦克情况如:

点看全图

注:虽然原书是这么个意思,但是我觉得最后半年反坦克营估计有什么装备什么,甭管是四号坦歼还是突击炮还是追猎者,挑不起啊。

人员和其他装备:

点看全图

通信营

1943年的通信营和前一年的编制大体相同,除了电话连(Fernsprech Kompanie)和无线电连(Funk Kompanie)开始逐渐装甲化。电话连有四个排,头两个装备了6辆通信用SdKfz 251。无线电连一排装备3辆SdKfz 251/3和2辆指挥坦克,二排7辆SdKfz 251/3。

44年的编制照例缩编,各单位情况见下表: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全营情况:

点看全图

关键词(Tags): #德军装甲师编制#二战#装甲师#德军装甲师元宝推荐:szbd, 通宝推:maomao,
家园 去战争研究也可以

主力基本也是二战论坛的人

要热闹去上班族,二战论坛最早的栖身地,也有不少人在那里

家园 没看明白

全团火炮数不对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