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载]北大才子PK茅于轼:我也来把毛泽东还原成人 -- 一鸿

共:💬175 🌺961 🌵6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2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们家其实算不上很普通吧?有亲戚跟国军去台湾,在当时是

少数吧.

我们小学班上就没有人家被批斗过...

我的七十年代记忆:湛蓝的天空中那雨后彩虹,沁人心脾的泥土香味,夏夜凉床上大人们的故事会,拉练途中的欢歌笑语,弹弓,泥手枪等自制玩具是淘气男孩的珍宝,...每个小伙伴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至于政治,"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

如果说70年代有悲伤,那就是毛主席逝世的那段时间,有种天崩地裂的感觉.

家园 你确认说的是地球上的事?

那时候的生活天天充满笑声,每天生产劳动干劲十足
看了半天,确认你不是在说反话

家园 那会影响到我们老百姓过日子吗

“批林批孔”,“总理逝世”,“四五”,“朱毛逝世”,“四人帮”,“西单民主墙”——这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大的影响?日子还不是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当然毛主席周总理去世我们也带黑纱做小白花,粉碎“四人帮”后看到很多大字报(我看不懂只看漫画),“批林批孔”我还记得看过的批孔小人书,“四五”之后我记得马路边的一面墙壁上刷了一个大标语“打倒邓小平”,我看到了就跟一起走的小朋友说:就是犯了错误也不应该打倒嘛!

我父亲的一个同事,他岳父是国民党军官,跑到台湾去了。我们两家那个时候关系一直不错,大人小孩都一直来往。一直到九十年代,他岳父带着后娶的老婆来看前妻和女儿,我才听说他们家还有这种关系。我们同一栋楼的邻居,好几家都有海外关系,中美一建交,有的全家移民出去了,有的海外的来探亲了——其中一位打扮非常时髦:留大背头、戴墨镜、穿大喇叭裤。至于出身不好的,在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那是很普遍的。但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任何人挨批斗,甚至从来没有意识到过这些问题。

我们这一栋楼里,住着干部、知识分子、工人,不能说邻里之间一点矛盾都没有,但是总的来说关系都很好,大家心态都很平和,我几乎没有任何印象有大人吵起来的。比如我家附近有个豆腐店,每天下午4点打新鲜豆腐,大家差不多时间就去排队,没有挤的吵的插队的,一个个来,不着急。我至今印象深刻的,是夏天的夜晚,整栋楼的男女老少,都坐到走廊上和楼前的空地上乘凉,谈天说地,其乐融融(那时候没有空调电扇)。那个时候空气很好,城市的灯光也没有那么多,因此夏夜的天空格外清晰,可以看到银河、北斗星、流星、彗星、人造卫星以及过往的飞机。当然,对小孩子来说,每天乐趣无穷的,是看电影、看小人书、排练文娱节目、捉蚂蚱捉知了、种蓖麻摘野桃子以及玩各种游戏(以前这里有帖子详细讨论过儿时的游戏和小人书)。

所以,在我这个普通家庭的孩子的记忆里,七十年代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八十年代就没有那么好了。我因为每天要坐公交车到离家比较远的地方上学,就会碰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小偷、流氓。有一年广州街头有青年见义勇为结果被坏人当众杀死,引起热议。我们一男老师告诫我们,你们要是在外面看见坏人坏事,要赶紧跑,能跑多快跑多快。尤其是你们女孩子,能保护好自己就不错了。可别管闲事啊!

家园 精神宝推,纯支持

最近被河蟹们围攻举报,损失很大,就不上宝了。

lz推荐的不错,北大才子的确一说就说到点上了,还能隔山震虎。这年头真锻炼人的写作能力。据说乌有最近登过一篇《讨茅于轼檄》,结果闹了大笑话被撤了。lz被人举报一点不奇怪,不过现在网上明眼人越来越多,类似的文风也会越来越流行,看看河里得花过千的帖子都是哪些就很明显了,这些贴子要是放在两年前早被拍的尸骨无存了。

看过了原文,似乎没写完。不过这个北大才子据网上说与那个啥花有关,算是给各路水军的友情提示吧。

除了lz摘的几段,俺角着这几段还更给力些:

董存瑞的故事放了一遍又一遍,我觉得,国民党的共产党的贪官污吏们都是知道的。他们觉得这是洗脑的结果,但是,我要说,这不是洗脑,这是启蒙,一个人,究竟要怀着对旧世界旧制度旧官僚多么巨大的仇恨;统治者,究竟要做多少的罪孽,才能让一个人,宁可把自己炸的粉碎,只为了抓你垫背。[听着咋这么耳熟捏,出门右转,您行行好]

我认为,和神马《第一书记》之类的神片比起来,1955年出品的黑白电影《董存瑞》才是最好的廉政教育电影: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权利是流了无数共产党人的鲜血才换来的,如果谁胆敢把它夺走,人民并不介意再流一些共产党人的鲜血。[河蟹的激素被调动起来了]

[有关美苏中三角关系的]拿走了属于你的东西,再还给你一点,这就是德;一直给你不属于你的东西,再收回一点,这就是恨。无论是国际政治还是日常生活,都需切记,切记。

[有关朝战的,安抚了一下河蟹]既然你自己承认你搞不定美韩军,也就说你守不住你的边境,那么就只能我替你来守。这样,中国就有沦为第二个波兰的危险。第二条出路就是中国咬定这个麻烦自己能够解决,那么就出兵朝鲜,左手要枪要炮,右手捞名捞利,名利双收,一举两得。

家园 我父母对工作兢兢业业

我的母亲工作单位比较远,最早还没有通公交车的时候,如果碰到冬天下大雪,凌晨5点就要从家里动身。但她从来没有迟到过,也从来没有请过事假(因为工伤骨折休过病假)。我父亲曾经带队下乡帮助农民双抢,每次都晒得黑瘦黑瘦的回来,从来没有听他抱怨过,据他后来告诉我,参加双抢的同志,包括女同志和年纪大一点的同志,都很积极主动,不接受特殊照顾。

作为双职工家庭的小孩,我几岁就自己上职工医院打针,自己带弟弟上幼儿园,六岁就学会煮饭(站在小板凳上),这样父母晚上回来只要炒菜就可以快一点。还帮家里买早点、买豆腐。甚至有时候父母因为工作关系晚上都不在家,就我们俩小孩自己在家过夜(这时候我妈会拜托邻居照看一下,但其实也不需要麻烦他们,我们乖乖地呆家里,到时间上床睡觉,为了谁去关灯争半天,小孩都怕黑啊)。有一次我妈不在家,我爸开会去了,我们俩在家下棋。等我爸回来一看,他说你们下的什么棋啊,相都飞过河了!那时候我还没上小学。

家园 想起了宝情(成)和情(成)渝的故事

不知这篇课文还在不在.

家园 我父母那时也是天天早出晚归,从不迟到早退

但是,早出晚归是因为需要“挤公共汽车”,请注意那个“挤”字,那时的(天津)人从不说“坐公共汽车”。想想原因吧。

从不迟到早退并不是热爱本职工作,而是因为考勤如果不好就会挨斗,尤其我父母的成分都不好,更是不敢造次。

同时,准点上下班,可不意味着满负荷工作。在大家都喝茶看报打毛衣聊天的环境里,你使劲干活,找死啊?

所以,所谓“充满笑声,干劲十足”,真不知道是哪个位面的中国的事。

家园 同感

七十年代可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不过我记得的事情没有你多,看来采诗比我大个两三岁。

一直以为采诗是个蓝的,原来是个绿的。

家园 这文章写的深入浅出,很好.
家园 我也看过类似的说法 70年代和80年代是中国普通老百姓最

我也看过类似的说法 70年代和80年代是中国普通老百姓最舒服的日子

家园 你说的青年是安珂吗?
家园 应该就是普通老百姓位面上的事儿.

您老可能真的不算普通,就瞧您现在说话,上网还如此念念不忘就知道了.

挤公共汽车也很正常,那时候车少吗.那时候也不止中国车少,全世界也没有多少个国家车多吧?

迟到被批斗?不知怎么批斗呢?反正就算现在,迟到了也是要被批评的.也可能你父母所在的单位特别严格一点,也是有可能,但是并不代表全中国的所有单位都是这样严格的.

读您的文章,能感觉到您有一股气势,就是一种一定要把当时的中国说成您那样,不说成那样还不罢休的一种的气势.

如此执着,仿佛传教一般,与张戎大姐有得一拼啊。

对您表示同情,文革对您的打击真是不轻啊。如今应该算是得到补偿,成为富人了吧,怎么心还不放宽些呢?

家园 花一个啊。虽然俺是80后,但是都跟这70后的哥哥玩啊

的确小时候好好玩啊,可以爬树,抓鸟。

小时候厂区有很多树,还有小片森林。最好玩就是和小朋友玩打仗游戏啊。

那时候人的关系简单,感觉。贫富差距也不大。

小时候,夏天,还有竹床搬出来。聊天。

现在都木有了,小区绿化还没有我小时候住的厂区宿舍好。

家园 四个字:阶级感情。。。不是一个阶级的,看法自然不同
家园 那就是文革一定是另一个位面的事

毛头派们太厉害了,俺撤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2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