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印边界西线争端的来龙去脉 -- CaoMeng

共:💬109 🌺118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中印边界西线5凶恶的异教徒.佛国的反击.狮子王PK公驼汗

黑汗国的君主又称公驼汗,都城建在疏勒,也就是现在的喀什(全名喀什噶尔)。 于阗国的都城当然就在于阗,也就是现在的和田。

喀什和和田都是丝路上的名城,也是天生的一对冤家。

丝绸之路的立体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两地之间的竞争有如分别以重庆与成都为中心的巴蜀之争。在黑汗国立伊斯兰为国教以后,竞争激烈化了。

于阗国主李圣天,有好几个称号。 在敦煌莫高窟千佛洞的李圣天画像中的题记是“大朝大宝于阗国大圣大明天子”,而于阗文《于阗王致沙州节度令公书》中有大小二印,其中小印为“大于阗汗天子制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不过李圣天同志最响亮的称号还是“狮子李大王”,这是沙州曹氏和于阗相互交往所用的藏文文书中对李圣天同志的称呼(由于唐军撤离西域以后,在8、9世纪吐蕃分别统治过这些地方,皆曾使用藏文,所以在吐蕃统治结束后,藏文仍然通行,尤其是沙州归义军节度使、甘州回鹘和于阗国三地之间彼此交往,不论用于阗文、回鹘文、汉文都有一定困难,至少不如使用藏文方便,所以即用藏文为媒介。)

当黑汗国君主穆萨向于阗国发动圣战后,公驼汗就一头撞上了狮子王。

圣战效果也跟现实世界中的公驼遭遇狮子差不多。

我在前篇提到,黑汗国圣战前期的辉煌战绩是从同为穆斯林的波斯萨曼王朝手中夺取的。尽管在962年,也就是黑汗王朝君主穆萨宣布伊斯兰教为黑汗王朝的国教的第二年,黑汗国就向于阗王国发动了圣战,其东进的成绩倒是很不咋滴。 细心的读者大概已经发现下张地图绘的是1001年的新疆情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也就是说基本上黑汗国40年如一日的东进努力没有任何进展。 其实发生在这段时间的历史,对黑汗国来说,是远远比被绘在地图上的形势糟糕。 与其说糟糕,还不如说惨烈。

黑汗国出产的《突厥大辞典》称东边的佛国大众为“凶恶的异教徒"是有原因的。

万恶滴帝国主义分子本世纪初在敦煌出土了于阗文《尉迟输罗致舅沙州大王曹元忠书》,其中详细记载了于阗国对黑汗国首都疏勒的洗劫。

尉迟输罗就是敦煌莫高窟中的的从德太子, 他是沙州(敦煌)归义军节度使令公大王曹议金的外孙, 也就是曹元忠之外甥。他是曹议金的次女与李圣天同志的长子。因为于阗国与沙州的特殊关系,从德太子在儿童时期(935年前后)就被带到敦煌,然后长期在敦煌生活。在966年曾经奉命入宋朝贡,从事官倒事业。当他刚刚高价贩卖和田玉回国,他爸李圣天同志就见了佛祖。从德太子,李从德同志就当上了于阗狮子王。

李圣天同志的老婆, 李从德同志的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李从德同志顶替老爸上位不久,于阗国取得了对黑汗国作战的巨大胜利。

于阗国在970年左右,攻破了黑汗国首都疏勒。经过八年抗战,于阗军队占领了喀什,穆萨汗的“宝物、妻子、大象、良马及其他,还有他部下的财物”,都成了于阗军队的战利品。穆萨本人也在970年左右去世,是在对于阗的战争中丧生,抑或因遭受了重大打击愤而亡,就不得而知了。

李从德从小就在中原文化中打滚,也晓得"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耳"的道理。 赶快叫小秘起草一篇《致舅沙州大王曹元忠书》给他舅舅报喜。还向大宋派遣了使者向中原人民廉价推销于阗军队在喀什充公的舶来货。舶来货中有一个特货:会跳舞的大象,直接从喀什动物园领来的。

将近一千年以后,万恶滴帝国主义分子在敦煌出土于阗文《尉迟输罗致舅沙州大王曹元忠书》证实了《宋史》卷四百九十《于阗传》的史文:

(开宝)四年(971年),其国僧吉祥以其国王书来上,自言破疏勒国得舞象一,欲以为贡,诏许之。

在这以后嘛, ”佛陀的微笑“在天涯的 『煮酒论史』 神秘消失的古国一贴中有详细描写,俺就直接引用在下:

公元971年前后在喀什噶尔继位的这位新汗,全称为奥布里·哈桑·阿里·本·木萨·阿尔斯兰汗。

    阿里·阿尔斯兰汗即位的当年,于阗的佛教大军就直逼喀什噶尔城下。锐气正盛的阿里在一场成功的防卫战之后,把于阗军压回喀什噶尔南70余公里的英吉沙一线。在这里于阗军组织反攻获胜,但不甘示弱的阿里再出劲旅,一举将于阗军主力驱赶到今叶城县南部山地,双方血战7天7夜谁也无法取胜,只好各自罢兵而归。此后,这两大政权之间的宗教战争消沉了好些年。

    不久,迅速恢复了元气的喀喇汗王朝抓紧有利时机,乘于阗佛教政权不来找麻烦的空隙,把打击的矛头又转向盘距 在中亚布哈技的萨曼王朝。公元991年,阿里·阿尔斯兰汗亲率东路军自喀什噶尔出征,而其堂兄、王朝副汗哈龙·布格拉汗(为木萨·阿尔斯兰汗弟苏来曼之子)则率北路军由八拉沙衷出发,像两把铁锹一样夹住了布哈拉城,给了萨曼王朝以致命的打击,为数年之后彻底消灭这个宿敌敲响了丧钟。

    但是,正当阿里·阿尔斯兰汗在中亚打算更有作为之际,钻了空档的于阗佛军于公元998年再度兵临喀什噶尔。他们接受了以往的教训,不仅以自己强大的军队为后盾,同时策反了喀什噶尔一带潜伏的佛教势力里应外合发起了大规模的武装暴动,又一次占领了喀喇汗王朝的王都。阿里·阿尔斯兰汗在中亚撒马尔罕闻报后,立即火速率军东救。喀什噶尔城下一战,于阗军与暴动的喀什噶尔佛教徒被迫撤退,困守喀什噶尔城之南的艾斯克萨城堡拼死抵抗,经过长达5个月的攻守战,阿里·阿尔斯兰汗最后获胜,于阗佛军与喀什噶尔佛教首领一起突围杀回于阗。

    公元998年,于阗佛教政权发动了对喀喇汗王朝的最后一次、也是攻势最凶猛的一次进攻。当阿里·阿尔斯兰汗得知于阗军第三次兴兵而来,为了复仇,他愤然挥师南下,再次与敌军对垒于英吉沙--这是喀喇汗伊斯兰政权与于阗佛教政权的分界线。在这里,喀喇汗王朝的铁骑与越战越精的佛教大军开始接阵。第一回合,阿里的四叔侯赛因战死沙场。第二战,阿里的二叔艾山又重伤毙命。战场上,血流漂杵,阴风凄厉。悲愤万状的阿里·阿尔斯兰汗在一个惨淡的黎明向敌军发动了第三次猛攻。他亲率主力拼命搏击,在狭窄的阵地上左冲右突,要寻找敌军统帅决一死战。在最后的恶战中,喀喇汗王朝的这位最高统帅与自己的姐姐艾丽努尔公主同时战死疆场。伊斯兰士兵全军覆没。接着,于阗佛军与东山再起的喀什噶尔暴动的佛教徒们,在鼓钹钟磬声中,再一次把战胜者的大旗插在了喀什噶尔城头。喀喇汗王朝已处于危急存亡的严峻关头。

中印边界西线争端的来龙去脉2 象雄复兴

中印边界西线争端的来龙去脉 3圣战

中印边界西线争端的来龙去脉4商道与圣战

中印边界西线6公驼汗,狮子汗,狮子王大PK

七:公驼汗,狮子汗,狮子王终级大PK, 黑汗王中兴之剑

关键词(Tags): #尉迟输罗#喀喇汗#于阗#新疆

本帖一共被 6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其实新疆第一个伊斯兰政权的建立真相是这样滴

”佛陀的微笑“在天涯的 『煮酒论史』 神秘消失的古国一贴中有详细描写,俺就直接引用在下:

公元893年喀喇汗王朝布格拉汗奥古勒恰克迁都喀什噶尔后,经10年体养生息,重新在葱岭之东崛起。公元904年,奥古勒恰克从喀什噶尔发兵,向仇敌萨曼王朝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复仇战,获得了成功。

    这次战役,正值萨曼王朝刚在中亚消灭萨法尔王朝之后;胜利之后的惨败,使萨曼王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日益加剧。萨曼王伊斯玛依勒的兄弟纳赛尔.本.曼苏尔因与兄长敌对,万般无奈之下居然逃到喀什噶尔,投向敌国喀嘲汗王朝。

    为了争取一切力量寻求政治上的合作,纳赛尔受到了奥古勒恰克的热情接待。纳赛尔给奥古勒恰克带来了大批本国珍宝和阿拉伯的布匹、糖果,当然也带来了自身信仰已久的伊斯兰教。奥古勒恰克对前者表示了衷心的欢迎,对后者却因祖宗的法规而不得不持保留态度。不过为了留住这位流亡王子以共同打击萨曼王朝,考虑再三,奥古勒恰克还是答应:把喀什噶尔以北40公里的阿图什作为纳赛尔的栖身之地,同时还在阿图什修了一座清真寺供纳赛尔及其侍从们使用,以示对他信仰的尊重。这事大约发生在公元905年左右。

    喀喇汗王朝的民族构成并不单一,在宗教信仰方面也呈多样化形态:有漠北草原时代回鹊人旧有的萨满教和摩尼教,也存在西迁后几十年间陆续吸收的佛教和袄教(即拜火教);迁都喀什噶尔后,当地也有传统佛教与袄教并存。因此,喀喇汗王朝在臣民的宗教问题上本没有许多严格限制;但由于与中亚伊斯兰教主要势力的萨曼王朝关系交恶,才促使喀喇汗王朝统治集团对伊斯兰教采取了敌对排斥的态度。

    于是,奥古勒恰克为流亡王子纳赛尔做了必要安置之后。便下令严禁本国臣民接近这一小股穆斯林及其所信仰的伊斯兰。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这个伊斯兰教的死对头奥古勒恰克,在完全不自觉的情况下,让伊斯兰教闯入了喀什噶尔本土,使古代新疆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清真寺和第一批迁居这里的中亚穆斯林。

    但是.真正自觉地正式向新疆引进伊斯兰教的第一个先行者,却另有其人。

公元893年的坦逻斯战役失利之后,原(喀喇汗)王朝阿尔斯兰汗巴兹尔不久也在八拉沙衷去世;奥古勒恰克迁都喀什噶尔后,为了填补后宫的空虚,便续娶了自己的嫂子——巴兹尔妻;巴兹尔年幼的儿子索图克也随母亲迁居到喀什噶尔。面对王朝大汗法定继承人的索图克,奥古勒恰克也曾信誓旦旦,允诺待侄儿成人后就把大汗之位让给他。但是可以想到,奥古勒恰克是绝对不希望这种允诺变为事实的。

    有一天,一文中亚的穆斯林商队来到喀什噶尔后,前往阿图什的清真寺作礼拜。年轻的索图克带着自己的39名侍卫正在阿图什…带游猎。当他看见祈祷的时刻一到,那些商队的穆斯林们便置身后满地的珍宝货物于不顾,无比虔诚专注地面西而跪做“乃玛孜”时,就强烈地意识到,这种忘我的信仰精神和严格的宗教纪律,很可能会在自己未来的大业中化为一种强大的政治凝聚力和军事力量,可用此击败对手横行天下。于是,他不顾叔父的三令五申,一有机会就跑去阿图什找萨曼王子纳赛尔,学得了不少伊斯兰教知识。在纳赛尔的诱导下索图克毅然决然的皈依了伊斯兰教,并暗中在侍卫和青年中发展穆斯林。在这一阶段,他不仅用心地攻读《古兰经》,而且自取教名为阿不都.克里木,为回鹘(维吾尔)族人名的阿拉伯化开了先声。

    奥古勒洽克终于还是察觉了这一切。这种背叛行为当然只会导致叔侄之间本来就很紧张的关系更趋公开化。公元915年的一个深夜,索图克带领自己的穆斯林亲军,在喀什噶尔的皇宫内进行了一场流血的宫廷政变,杀死了不信伊斯兰教的王朝大汗奥古勒恰克,一举夺回了喀喇汗王朝大汗之位。据伊斯兰史料记载,这一年索图克才16岁。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索图克.布格拉汗。

    作为第一个皈依伊斯兰教的王朝最高统治者,登台伊始的首要任务,就是想使伊斯兰教在本国境内得到传播,而他的地位和权力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有力保证。

    但是,他将不可避免地碰到东迁喀什噶尔后本民族与当地固有佛教势力的强烈反对和抵制,无论是公开的还是暗中的,这种势力都会不同程度地阻遏伊斯兰教在王朝境内的传播速度。另一方面,还有巩固统治、开疆拓土与抵御外敌的繁重任务压在王朝统治者的肩上。屯驻于故都八拉沙衮的王朝汗室贵族们就宁愿保持旧有的传统和信仰,拒绝与索图克·布格拉汗合作,当索图克以武力相威协时,八拉沙衮方面曾向我国中原地区的政权求援。尽管索图克.布格拉汗于公元942年还是成功地夺回了八拉沙衮,奠定了王朝的统一大业,从而也使喀什噶尔在中亚腹地以惊人的速度繁荣昌盛起来;但终极一生,索图克·布格拉汗也未能使伊斯兰教在王朝境内得到广泛的传播。他在位的40年间,对王朝境内回鹘民族与其他部族中不信伊斯兰教者四处征讨,公元955年在喀什噶尔去世。

索图克·布格拉汗为喀喇汗王朝完成了引进伊斯兰教的使命去世后,公元955年,他的长子巴依塔什继位。巴依塔什也像父汗一样,取教名为木萨·本·阿不都·克里木,上封号为阿尔斯兰汗。

    木萨·阿尔斯兰汗在喀什噶尔登位后,除了大力发展经济和文化事业外,也同样不遗余力地承继父业,尽心竭力地在王朝境内传播伊斯兰教。

    公元960年,正是中原宋王朝正式建立的同一年,中亚呼罗珊(在今阿富汗以北、阿姆河以南)有一个名叫阿不勒哈桑·穆罕默德.卡里玛提的伊斯兰教著名传教士,慕木萨.阿尔斯兰汗之名,来到了喀喇汗王朝首府喀什噶尔。木萨尊卡里玛提为师,并采纳了他的建议,以和平布道方式在王朝境内传教。结果,在这一年之内,一下有了20万帐近100万人的突厥语部族依了伊斯兰教,其中的绝大部分当然都是居住在中亚部分的游牧部族,王都喀什噶尔及其塔里木盆地西缘地带王朝辖境内,信奉伊斯兰教大约还要有一个过程。尽管如此,这仍然表明木萨·阿尔斯兰汗不靠武力推行的王朝伊斯兰化进程,取得了一种异乎寻常的进展。

    有了这样雄厚的实力,伊斯兰教就被正式宣布定为喀喇汗王朝的国教。为此,据说在喀什噶尔城内,曾一次宰杀2万只羊大举庆贺。按照众多穆斯林史料记载,以喀什噶尔为中心的喀喇汗王朝,就是从公元960年开始,为国际伊斯兰教界所正式承认。从此,喀拉汗王朝就成为我国新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化的地方性政权。

    伊斯兰教以喀拉汗王朝的政治、军事力量为后盾方兴未艾,而历经近千年的佛教势力也不甘心将自己的基业就此拱手相让。在喀什噶尔一带,两种宗教势力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合的矛盾。特别是位于喀什噶尔东南地带的于阗佛教政权,对喀喇汗王朝所形成的威胁日益耿耿于怀,宗教信仰的不同,终于成了两个地方王朝之间发动战争的直接起因。

关键词(Tags): #新疆#伊斯兰化#喀喇汗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佛陀的微笑的文章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是摘录喀喇汗史话的

喀喇汗史话里面的东西要仔细读的,因为这个书是有半官方观点的,很多东西不能写得太实,否则当地有人会闹事的.举个例子,比如喀喇汗王朝还有一个称谓是桃花石王朝,喀喇汗史话里说这是因为喀喇汗国王不忘故国,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所以这样取名的.其实所谓桃花石汗,是巴格达册封的,给喀喇汗王"统治中国"的权力,同时册封的还包括"中国总督"这样的头衔.这和日本侵朝时册封中国关白没有什么两样.不过在喀喇汗史话里,你是丝毫读不出桃花石汗这个称谓里的侵略意味的.所谓成王败寇,当年抵抗侵略的爱国者被湮没在历史之中,而来自中东的侵略者却被当做圣人朝拜,这就是历史.说来自中东,是指实实在在地来自现在的沙特等地的.

家园 从阿拉伯半岛来的Ghazi(圣战者)应该不占多数。

喀喇汗主力还是当地的突厥诸部。其他非突厥圣战者也主要来自与中亚,如河中地区,花剌子模和伽色尼(阿富汗那疙瘩)等。或波斯东北的呼罗珊也有的。此时黑衣大食不过是以前阿拉伯帝国的一个灰暗的影子而已,不久阿拉伯核心地带就要被突厥人的塞尔柱帝国征服了。

巴格达的册封,就像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后来给阿古柏为新疆的埃米尔一样,过过干瘾罢了。

还有距离也是一个问题,你看就是在交通发达的今天,在阿富汗作战的阿拉伯人相对与土著来说还是很少滴。

从现代维吾尔人中的男性染色体分布也可以看得出来,来自西亚的J性男性染色体单倍型类群出现率要少于R1a,而且主要是遍布两河流域,地中海地区和中亚的J2-M172,而不是阿拉伯半岛上主要流行的J1。

其实喀喇汗国受到的主要是波斯文化(伊斯兰化以后)的影响,而波斯自古以来对中亚的影响都是大大滴。

说道桃花石汗,西辽的耶律大石童靴也给其统治下的喀喇汗国封了一个。不会说这位辽国的最后一个进士还给喀喇汗王"统治中国"的权力吧?

家园 阿拉伯也好,突厥也好,是他们内部的纷争,对外部他们都一样

一个来自东南亚的穆斯林和我聊过阿拉伯世界和古代中国的关系,一分钟前他还说先知号召去中国不是指要侵略中国(可能也真不是),一分钟以后,我告诉他阿拉伯人曾经册封过中国总督,他立刻兴奋了起来.问绿教是不是也统治过中国,那种兴奋发自内心深处,是掩饰不住的.从阿拉伯半岛来的圣战者的人数多少,我不敢说.不过关键人物来个一两个,就会起很大作用.四伊玛目还有后来的大小和卓都是有来历的,这些都不是普通人.

家园 其实还有其他的版本

你这个版本和喀喇汗史话的叙述接近,在另一个版本里,叔叔只是副汗,而王子的父亲还活着,是大汗,所以不存在从叔叔手里要回汗位的问题.王子杀了当副汗的叔叔,然后和自己的父亲对战.大汗没被他杀死,但是活得没他长.所以汗位还是被他得到了.

家园 嗯,喀喇汗国像以前的突厥汗国一样实行双汗制和双都制

一个汗在八拉沙衮,一个汗在喀什噶尔。再加上本来喀喇汗国的文献资料就比较零碎,后来还干脆分裂为东西两汗国。很难说谁正谁副。就像我查吐蕃文献中关于古格王国与拉达克王国的关系时,也是一样。反正都是一个爸的,但谁是哥哥,谁是弟弟都有N个版本。头疼ING.

家园 很多东西不能写得太实。古人曰水至清则无鱼

比如中印战争的真相写出来的话,让阿三哥情于何堪啊。

不过为了群众的娱乐要求,偶还是坚持要写下去。

家园 刚发现黑汗国与于阗国地图在IE上显示不出,换了另一张
家园 这些塔吉克是不是和维吾尔,蒙古什么的通婚之后啊

第一张图左边那个女的,外眼角还微斜向上,说是四川人,或者河南人,我也信。右边那个女的也不那么“塞”,更象维吾尔。

下图的塔吉克可能更类似古代塞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图的克尔克孜/吉尔吉斯人很难令人和所谓“黠嘎斯”的描写联系起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人:冰山上的来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你咋不说中间这位男同学更象德国人呢。他也是塔吉克呀,和旁边两位女同学是一个村的。

塔什库尔干是丝绸之路南线的必经之路,有不同的人群在此混合也是正常滴。

其实很多南疆的维吾尔女孩也长得像右边那个女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中国传播最广泛的塔吉克形象还是这样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其实演假古兰丹姆的演员谷毓英老师是汉族。

写在的户口上的。

她老爸是最早闯关东,到俄国当华工的山东硬汉。她妈妈是俄罗斯人。

假古兰丹姆(左,谷毓英)和真古兰丹姆(右边,演员是维吾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其实那是穆罕默德没文化,佛教根本不是那种阿拉伯拜神教
家园 楼主大人,你啥时候开讲第六部啊

等的小弟我眼睛都绿了。。。

我对这段历史真的是非常非常的感兴趣。

家园 这倒怪不到穆圣。

他在统一阿拉伯半岛以后不久就升天了(按伊斯兰传统来说是真正的升天了,骑马上去的)。等到阿拉伯帝国的圣战者遭遇佛教国家已经是很久以后了。

但穆圣一手创办的教义却在古兰经中保存下来。对于原教旨信徒(不管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来说,圣书中的每一条款都是终极真理。

穆圣也是一个人物,他从与基督教的接触中,居然领悟到了组织性宗教的创办真传。相当于洪秀全同学一样自立家门。 与太平天国不一样的是,穆圣和他的追随者成功了,而且是大大滴成功了。

关键词(Tags): #伊斯兰#穆罕默德
家园 谢谢支持哈!最近工作有点忙,然后美国独立节假期又玩的有点

忙,所以还没有更新。不过不要担心,我会继续写下去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