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孔融传 -- 陈不到底

共:💬6 🌺4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孔融传

孔融传

孔融(153永兴元年~208建安十三年),字文举,鲁国(东汉属豫州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世说新语注作“二十四世孙”)。

高祖父尚,钜鹿太守。他的父亲孔宙任太山都尉(应是泰山都尉,后汉书本传作“太”,通字,泰山郡属?贾荩?十二城。都尉是郡太守的佐吏,为武官,职责是“典兵禁,备盗贼”)。

孔融出生的时候是东汉桓帝登位的第八个年头,东汉帝国初显崩溃的征兆。

孔融年幼时就很出名,像大家熟知的孔融让梨,引自《融家传》,“兄弟七人,融第六,幼有自然之性。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后来这个事被编到三字经里,就是“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琅琅上口,妇孺皆知。

孔融十岁时,跟随父亲进京。当时的河南尹李膺虽身为名士却不愿随意会见客人,非当代名士或亲戚就不见。孔融很想拜见他,《融家传》曰:“闻汉中李公清节直亮,意慕之,遂造公门。” (感慨一哈,我10岁时想见谁呢?),就上门对李膺的家人通报说,“我是李君的世友的子弟。”当时大概李膺在开宴会,有很多人,他见到孔融后很奇怪,问他,“我家和你家认识吗?”孔融回答说,“我的老祖宗孔子曾向您的老祖宗老子问礼,身为师友,所以我们可是累世的交情啊!”(我很奇怪啊,难道他老爸真没跟他同去?是他一个十岁的孩童独自赴宴吗?)当时在座的人都很惊讶,有个叫陈炜(世说新语里作陈韪)的来晚了,旁边的人告知他。陈炜不屑地说,“ 人小时了了者,大亦未必奇也。”大概意思是人小的时候聪明,大的时候就未必如此了。孔融就回答说,“那么,听您所说,阁下小时一定是很聪明的了。”李膺听了大笑,“高明必为伟器。” 将来这孩子肯定了不得。

孔融十三岁时,父亲去世。孔融悲伤过度,在别人的帮助下才重新振作。当时州郡的人都认为孔融很有孝道。孔融居家守丧期间博览群书好学不倦,名声开始显于州郡。

孔融十六(应该是桓帝建宁二年,这一年朝廷宦官为与外戚争权,制造“党锢之祸”,很多名士被捕,前面那个李膺就是个著名的党人)岁时,当时的另一个著名党人张俭得罪了中常侍(秦时始置,东汉时由宦官担任,掌管文书和传达诏令,权力极大)侯览,外逃避难,因为他和孔融的哥哥孔褒(又作?铮┯芯桑?就到孔家避难。没想到孔褒不在家,张俭觉得孔融太小不想告诉他,一时之间没了主意。孔融看到他的窘色就说,“哥哥虽然不在家,但是我可以拿主意。”就做主收留了张俭。后来事发,张俭虽然逃走,孔融和哥哥却都被抓,孔融争辩说,“当时是我做主收留张俭的,应该我坐牢。”孔褒也争辩说,“张俭是来找我的,跟我弟弟没关系,应该我坐牢。”官吏没了主意问孔母,没想到老太太来句,“我是一家之主,应该我坐牢。”州郡的官吏傻了眼,哪有一家子争着坐牢的?就上书请问,后来诏书下来判决由孔褒坐牢。这件事以后,孔融的名声更大了,和当时的平原人陶丘洪、陈留人边让都被看作是青年中的俊才,“融......并以俊秀为后进冠盖,融持论经理不及让等,而逸才宏博过之。”当时州郡推举孔融,都被他拒绝掉了。

《后汉书》说,后来孔融被“辟司徒杨赐府。”这个时间不好说,杨赐两次任司徒,第一次是熹平五(176)年十一月,杨赐任司徒,第二年十二月被免掉。第二次光和二年(179),十二月又任司徒,光和四年(181)闰九月又被免。

有的资料里说孔融28岁时被辟为司徒尉,就是光和四年(181)这一年。不知真假,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张俭事件到征辟司徒府的期间,孔融从青年俊才成长到正式从政,已经跻身于汉末的大名士之列了。

孔融为官耿直,当时有规矩只要写信告官吏贪污,就可严加查办,有点像现在写信上*访,当时孔融就揭发了好多宦官的亲戚。大概是管信*访的同志(后汉书中说是“尚书”,大概是民曹尚书,主凡吏上书事)受不了了,老收到孔融对宦官的揭发信,因为畏惧宦官的势力,就派属官去责问孔融。孔融却毫不畏惧,没有因此而有任何改变初衷的想法。“融陈对罪恶,言无阿挠(挠,曲也,言无阿曲,不因为信*访办来人威胁就改变态度阿谀奉承)”

后来河南尹何进迁为大将军(中平元年184三月),杨赐(这时的杨赐身居太尉)派孔融向何进祝贺,因为通报不及时?(“不时通”),孔融气愤之下夺过贺礼扭脸就走。何进的属官认为受了侮辱,就私自派门客(我的电子版后汉书是“剑客”,原文如此吗?)追杀孔融。这个门客倒很有见地,反而对何进说,“孔文举重名于世,大将军如果因此结怨孔融,恐怕天下的士人就会愤而离去。不如趁此事(可能何进的人都认为孔融在这件事上是很无礼的)反而对他敬重有加,就可以向世人昭示将军爱才的名声了。”在《融家传》上的记载,这个门客把孔融比作群星中的北辰(北极星),百谷中的黍稷(稷是小米,黍类似小米,是当时人的主食,类似今天大米的地位),说明他受到万人的敬仰。

何进很是同意,“进然之,既拜而辟融,举高第,为侍御史”。侍御史位在御史中丞之下,七品,六百石(每月拿70斛),负责“掌察举非法,受公卿群吏奏事,有违失举劾之”,就是举报百官的违法行为。何进还挺知人善任。但孔融和御史中丞(御史中丞俸禄千石,每月80斛)赵舍合不来,就托病回家了(但另外还有一个说法是,中平元年黄巾作乱时王允做豫州刺史,辟荀爽、孔融为从事)。这年孔融32岁。

《后汉书》记载后来孔融又被征辟司空(这个司空应该是董卓,时间是中平六年189,灵帝崩,董卓为司空)掾,拜中军候。中军候找不到这个官,在《续汉书》中作北军中侯,北军中候负责监控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那五个负责京师卫戌的校尉。刘表之前也做过这个官,他是“以大将军掾(就是何进的属官)为北军中候”。掾吏是属官的统称,也称掾属,正职称掾,副职称属。孔融在官三日就升为虎贲中郎将(孔融的情况很像蔡邕,估计都是董卓为笼络士人,蔡邕是被董卓强请来的,想来孔融也是。蔡邕三日内从补侍御史升迁至尚书和孔融何其相似!),虎贲中郎将(比二千石,月俸100斛)并不是纯粹的武官,隶属光禄勋,负责皇帝的宿卫杂役,以及出巡的礼仪。

这时正碰上董卓商议废立少帝,孔融很不同意。董卓就将他转为议郎,议郎也隶属光禄勋,但不负责皇帝宿卫,只负责谏议政事得失。这点就可以看出孔融和蔡邕的区别(或者是因为蔡邕已经吃过董卓威胁的苦头,所以缄口不闻?),面对董卓的废立,蔡邕选择了沉默,孔融选择了不合作,但并没有明显对抗,同时的卢植因为态度强硬因此免官。

然而董卓也不打算让孔融好过,后汉书说“(融)以忤卓旨,转为议郎。时黄巾寇数州,而北海最为贼冲,卓乃讽三府同举融为北海相。”因为北海(北海为国,属青州,十八城)的黄巾势头最大,所以派孔融做北海相(相就相当于郡太守,是相对于国而说的,国是过去诸侯的封地,等同于郡。北海相就是北海郡太守,统领全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去最前线。这个时间我说不准,董卓废少帝是在中平六年189九月初,这里所说的黄巾寇境(黄巾复起在灵帝中平五年188)也没有找到资料,唯一相似的初平元年190,讨董联盟成立,当时的青州刺史焦和亦起兵讨董卓,结果导致“黄巾已入其境”。有的资料上说孔融是在初平元年(190)被董卓任为北海相的。这一年孔融38岁。

孔融有三首五句六言诗留世,其中一首

汉家中叶道微

董卓作乱乘衰

僭上虐下专威

万官惶布莫违

百姓惨惨心悲

从记事来看,大概作于这个时期。

孔融到了北海(北海的治所在剧县,今山东昌乐西。另说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之后,“收合士民,起兵讲武”,马上遇到了二十多万的流寇,孔融出击却被打败,退保朱虚县,待流寇掩走之后,收留了一些流民,开始“更置城邑,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吊死问生”“以彭?G为方正,邴原为有道,王??为孝廉”,方正,有道和孝廉都是当时对人的品行的评判,是举荐做官的标准。孔融还上表为当时的大儒郑玄在故乡高密县特设一个“郑公乡”。随后黄巾军又来攻打,孔融在都昌县被管亥围困,派遣太史慈向平原相(属青州,有时称郡有时改国,刘备当时和孔融一样的职位)刘备求救。听到这个消息的刘备激动地说,“原来孔北海也知道有我刘备这个人!”得到救兵的孔融终于解退黄巾之围。兴平二年(195),刘备表荐他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袁绍之子袁谭攻青州,孔融只身出奔,妻子被俘。这年八月,曹操迎献帝于许昌。孔融被征为将作大匠,离开了北海赶赴许昌。

孔融在北海大概七年(《张?[汉纪》说‘融在郡八年’,不知道怎么算的?)初平元年(190)―建安元年(196),从38岁到45岁。这七年,后人都讥刺此时的孔融“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其所任用,好奇取异,皆轻剽之才。至于稽古之士,谬为恭敬,礼之虽备,不与论国事也”,以致后来“不能保障四境,弃郡而去”。

在我看来,是孔融这个人的确不适合做郡守,他也是被董卓给强迫的。虽然到任之后孔融也曾立下志愿,匡扶汉室。

从他的《杂诗?岩岩钟山首》可以看出他远大怀抱,情辞也很慷慨。

岩岩钟山首,

赫赫炎天路。

高明曜云门,

远景灼寒素。

昂昂累世士,

结根在所固。

吕望老匹夫,

苟为因世故。

管仲小囚臣,

独能建功祚。

人生有何常,

但患年岁暮。

幸托不肖躯,

且当猛虎步。

安能苦一身,

与世同举厝。

由不慎小节,

庸夫笑我度。

吕望尚不希,

夷齐何足慕。

但是另一方面汉末的战乱割据却让这个恃才傲物的名士吃尽了苦头,他比起来他所调侃的“吕望老匹夫”和“管仲小囚臣”简直差得太远了。对黄巾军屡战屡败。初平中年,孔融征招北海营陵人王??做主簿,其后的战斗完全依靠王??,“融每有难,??虽休归在家,无不至。融常赖??以免。”后来袁谭进攻北海(建安元年196),自春至夏,战士只剩下数百人,失去王??的孔融面对袁谭的军队却整日“凭几读书,谈笑自若”。在司马彪《九州春秋》里说早年黄巾军大军将至,孔融却还在“大饮醇酒”!(孔融这样的士人是打不了仗的,他在洛阳时结交的豫章人徐宗,也算名士,《吴书》说此人“儒生诞节,部曲宽纵,不奉节度,为众作殿”,后来被潘?F砍了头)

除了军事上的无知,《九州春秋》说孔融“租赋少稽,一朝杀五部督邮。奸民污吏,猾乱朝市,亦不能治。”当时汉末割据,州郡的长官大概都滋生了独立一方的心态,妄想势力膨胀后再去进行所谓的匡扶汉室,很有些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九州春秋》既说孔融没有什么好的政绩,而且刚开始孔融曾经想收编来自幽州的乱兵,也没有成功(这段记载,我觉得是这个意思,请多提意见“幽州精兵乱,至徐州,卒到城下,举国皆恐。融直出说之,令无异志。遂与别校谋夜覆幽州,幽州军败,悉有其众。无几时,还复叛亡。”而且这个地点也有些问题)。《后汉书》记载在打退管亥的黄巾军后,当时北方曹操,袁绍等实力都逐渐增强,一些州郡的长官都分别依附,而孔融却没有选择。当时孔融身边有个人“左丞祖”劝孔融早选依托,(大概他已有选择意向了吧,“称有意谋”),孔融认为曹袁等人并非真心匡扶汉室,竟把左丞祖给杀掉了。《九州春秋》里说孔融只信任王子法、刘孔慈这样的“凶辩小才”,左丞祖、刘义逊等“清隽之士”却被搁在一边,结果左丞祖被杀,刘义逊弃融而去。做过孔融主簿(主簿就是掌管文书簿笈)的王??,当州郡有人造、反时,孔融对身边的人说,“能冒着危险来的,肯定是王??。”话一说完,王??就到了。可是最后呢,王??还是被袁谭辟为治中从事(治中也是管理文书档案,从事是刺史的佐官,袁谭是曹操表的青州刺史)到青州去了。王??是公认的正直之士(陈寿说“王??忠贞,足以矫俗”),他为什么离开孔融呢?找不到记载,后来袁谭猛攻北海,不知道王??去了没有?“凭几读书,谈笑自若”的孔融怎么想呢?(刚开始孔融推举王??做孝廉,王??想让给邴原(选孝廉是郡人口二十万一人),孔融答??教曰:“原之贤也,吾已知之矣。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尧不能用,舜实举之。原可谓不患无位之士。以遗后贤,不亦可乎!”??重辞,融答曰:“掾清身藉己,历试诸难,谋而鲜过,惠训不倦。余嘉乃勋,应乃懿德,用升尔于王庭,其可辞乎!”),

孔融当时征召的另一人邴原(邴原也是名士,《魏略》载,华歆、管宁、邴原俱游学,时人号“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也不愿意留在北海。《三国志邴原传》载,邴原是北海仇虚人,“孔融为北海相,举原有道。原以黄巾方盛,遂至辽东”。

在《三国志》注引《原别传》中记载,早先邴原被征招做孔融的计佐(管文书的佐官),当时孔融非常赞赏身边一人,后来却因为生气要杀他。旁人苦劝甚至“叩头流血”,只有邴原不求情,孔融就问他,

邴原对曰:“明府於某,本不薄也,常言岁终当举之,此所谓‘吾一子’也。如是,朝吏受恩未有在某前者矣,而今乃欲杀之。明府爱之,则引而方之於子,憎之,则推之欲危其身。原愚,不知明府以何爱之?以何恶之?”大概意思是您对于“某(就是要被杀的那个人)”的态度变换搞得我都不知道您的爱恨标准了。

孔融回曰:“某生于微门,吾成就其兄弟,拔擢而用之;某今孤负恩施。夫善则进之,恶则诛之,固君道也。往者应仲远为泰山太守,举一孝廉,旬月之间而杀之。夫君人者,厚薄何常之有!”这个人出身贫苦,是我将他选拔,如今他却辜负了我的好意。我听说君子的道理就是要“善则进之,恶则诛之”。以前泰山太守应劭(应劭是和孔融同时代的人,熟悉演义的朋友知道当年护送曹操老爹的就是他,曹嵩被杀,他脚快跑掉了,世说新语上也是这么讲的。史实上,这个人只适合做学问,他给汉书作注,还写过汉官仪什么的,扯远了)曾经推举过一个孝廉(举孝廉是东汉郡太守的一个职责),不到一个月就杀了。这哪有什么变换的爱恨标准嘛?(到这里,我有很大的疑问,东汉郡太守的职责是统领全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诉讼、检奸外,亦可自行任免所属掾吏。似乎没有生杀大权,但是,前面也提到孔融“一朝杀五部督邮”,大概这是汉末战乱割据导致的通病罢了。像孙策就是“自领会稽太守”,想来他杀人更是不可计了。但像孔融应劭这样的文人随便处置属官,即使在乱世我也觉得很有些心理问题。孔融列举应劭杀人似乎还认为很正常,我都要觉得他很变态了)

邴原对曰:“仲远举孝廉,杀之,其义焉在?夫孝廉,国之俊选也。举之若是,则杀之非也;若杀之是,则举之非也。诗云:‘彼己之子,不遂其媾。’盖讥之也。语云:‘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仲远之惑甚矣。明府奚取焉?”邴原应该很气愤,这段我也不用翻译了,文言文更有力度!邴原说,要选他做孝廉时就说他好,要杀他时就说他坏,应劭的错太深了!难道您还要学他吗?!(以史为鉴,现在的许多社会现象都是如此,是非标准到底何在?!)

融乃大笑曰:“吾直戏耳!”(孔融却大笑说是戏言,我要是邴原就给他一拳)

邴原又曰:“君子於其言,出乎身,加乎民;言行,君子之枢机也。安有欲杀人而可以为戏者哉?”

融无以答。

《原别传》接着记载,邴原当时很灰心,带着家人隐居到郁洲山中。后来,孔融给邴原写信说,

“??性保贞,清虚守高,危邦不入,久潜乐土。王室多难,西迁镐京。圣朝劳谦,畴咨隽?V。我徂求定,策命恳恻。国之将陨,嫠不恤纬,家之将亡,缇萦跋涉,彼匹妇也,犹执此义。实望根矩,仁为己任,授手援溺,振民於难。乃或晏晏居息,莫我肯顾,谓之君子,固如此乎!根矩,根矩,可以来矣!”

现在汉室危难,希望根矩(根矩是邴原的字)不要隐居,出来帮忙。

结果,邴原反而躲到辽东游学教授去了。后来邴原回归中原,孔融写信给他,

书曰:“随会在秦,贾季在翟,谘仰靡所,叹息增怀。顷知来至,近在三山。诗不云乎,‘来归自镐,我行永久’。今遣五官掾,奉问榜人舟楫之劳,祸福动静告慰。乱阶未已,阻兵之雄,若馇弈争枭。”

邴原在乱世选择逃避,王??也想躲避,孔融身为文人“负其高气,志在靖难”,但他也很迷惑。孔融身为孔圣人之后,曾有着匡扶汉室的大志,可是自桓帝灵帝以来,宦官和外戚的争权,导致社会动荡,士人受到迫害,百姓也跟着造、反。持续的动乱造成了人口大量死亡,人们深切地感到生命的短暂,这时期的诗文中充满了士人的哀愁和感伤、牢骚和怨愤。他们理想破灭,把希望寄托在出现英明的外戚来打、倒宦官,可却是党锢之祸的结果。价值观也发生变化,自黄巾起义之后,董卓进京,独揽朝政,而后郭李交战,各地军阀,拥兵自立,并互相攻打,黄河流域战火连绵,社会陷入空前的混乱之中,东汉皇室威信扫地。战乱破坏了社会生产,经济衰退,人口大量死亡。乱世之中,人的生命到底有多重?皇帝的威严到底有多重?传统的儒家观念到底有多重?在孔融身后的魏晋时代形成的“魏晋风度”难道真的只是飘逸潇洒、放达不羁这么简单吗?我无意去评说魏晋之风,我也没那个能力,现在人们在慢慢看清魏晋士人空谈,群交,嗑药表面的潇洒之后,实际上是他们内心的迷惑和失落。

这种迷惑,身在汉末的孔融也是无法逃避的吧。

以前有个北海营陵人是仪(是仪后来在吴官至尚书仆射)在孔融的郡里做官。是仪本来姓氏,孔融嘲笑他说,“氏”字不就是“民”无上吗?你还不如改姓“是”。是仪还真改了。后人评说,“古之建姓,或以所生,或以官号,或以祖名,皆有义体,以明氏族。故曰胙之以土而命之氏,此先王之典也,所以明本重始,彰示功德,子孙不忘也。今离文析字,横生忌讳,使仪易姓,忘本诬祖,不亦谬哉!教人易姓,从人改族,融既失之,仪又不得也。”说孔融望文解字,使人易姓,简直是太荒谬了。这样无视传统的儒学思想和道德观念的做法,俨然是后世魏晋之风的鼻祖(后来司马昭和钟会以隐括对方父名作为调笑戏谑的谈资,魏晋时文人互相以祖、父之名的忌讳开玩笑来显示自己对传统孝道礼规反抗的勇气和旷达的水平)。

当初匡扶汉室的志向也有所改变,孔融的幼子夭折,有一首杂诗传世

杂诗(远送新行客)

远送新行客,

岁暮乃来归。

入门望爱子,

妻妾向人悲。

闻子不可见,

日已潜光辉。

孤坟在西北,

常念君来迟。

褰裳上墟丘,

但见蒿与薇。

白骨归黄泉,

肌体乘尘飞。

生时不识父,

死后知我谁。

孤魂游穷暮,

飘摇安所依。

人生图嗣息,

尔死我念追。

俯仰内伤心,

不觉泪沾衣。

人生自有命,

但恨生日希。

末尾的两句和以前言志的《杂诗?岩岩钟山首》中“人生有何常,但患年岁暮”这一句对比,可以看出孔融心境的变化。

建安元年(196),袁谭攻青州,孔融只身出奔,妻子被俘。这年八月,曹操迎献帝于许昌。孔融被征为将作大匠(将作大臣:秦时称将作少府,汉景帝更名为将作大臣,掌管宫室、宗庙、路寝、陵园地土木营建),赶赴许昌。孔融也有两首六言诗传世赞许曹操

郭李分争为非

迁都长安思归

瞻望关东可哀

梦想曹公归来

从洛到许巍巍

曹公忧国无私

减去厨膳甘肥

群僚率从祁祁

虽得俸禄常饥

念我苦寒心悲

虽然以前是那样激烈的反对归依曹操,这样的诗是显示孔融对曹操扶持汉室的信任?还是对自己能力的疑惑?

八月里孔融到许昌为将作大匠,九月,曹操因奉迎汉帝任大将军,封武平侯。十月,袁绍不满朝廷任命的太尉位在曹操之下,曹操让大将军绍,改任司空。第二年建安二年197,孔融持节拜绍大将军。而后孔融升迁为少府,少府是九卿之一,秦和两汉均设少府,王莽称共工,与大司农一同掌管财货。不过大司农掌管国家财货,而少府则管供养皇帝。其属官有掌管御用纸、墨、笔等物的守宫令、掌管刀剑弩机等物的尚方令、掌管衣物的御府令、为宫廷治病的太医令。这年孔融46岁。

这时,太傅马日??的灵柩到达许昌。当初在李?嗳氤ぐ彩保?为了拉拢袁术,就派马日??持节(节是皇帝赐给高级官员行使权力的一种凭证,以前有苏武持节牧羊的典故)任命袁术为左将军,封阳翟侯。“术夺日??节,拘留不遣。”《献帝春秋》说“术从日??借节观之,因夺不还。”“(马日??)既以失节屈辱,忧恚而死。”(袁术是被宠坏的世家公子哥,只要跟他挨边就没好事)马日??死在兴平元年194冬天,在袁术那里都耗了两年多了。马日??的灵柩返回许昌,“朝廷议欲加礼”。

孔融上书反对说,

“日??以上公之尊,秉髦节之使,衔命直指,宁辑东夏,而曲媚奸臣,为所牵率,章表署用,辄使首名,附下罔上,奸以事君。昔国佐当晋军而不挠,宜僚临白刃而正色。王室大臣,岂得以见胁为辞!又袁术僭逆,非一朝一夕,日??随从,周旋历岁。《汉律》与罪人交关三日已上,皆应知情。《春秋》鲁叔孙得臣卒,以不发扬襄仲之罪,贬不书日。郑人讨幽公之乱,斫子家之棺。圣上哀矜旧臣,未忍追案,不宜加礼。”

于是朝廷从之。

当时有很多人议论是否要恢复肉刑,孔融反对说,

“古者敦?恚?善否不别,吏端刑清,政无过失。百姓有罪,皆自取之。末世陵迟,风化坏乱,政挠其俗,法害其人。故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而欲绳之以古刑,投之以残弃,非所谓与时消息者也。纣斫朝涉之胫,天下谓为无道。夫九牧之地,千八百君若各刖一人,是下常有千八百纣也。求俗休和,弗可得已。且被刑之人,虑不念生,志在思死,类多趋恶,莫复归正。夙沙乱齐,伊戾祸宋,赵高、英布,为世大患。不能止人遂为非也,适足绝人还为善耳。虽忠如鬻拳,信如卞和,智如孙膑,冤如巷伯,才如史迁,达如子政,一离刀锯,没世不齿。是太甲之思诵,穆公之霸秦,南睢之骨立,卫武之《初筵》,陈汤之都赖,魏尚之守边,无所复施也。汉开改恶之路,凡为此也。故明德之君,远度深惟,弃短就长,不荀革其政者也。”

最终朝廷决定不恢复肉刑。

这时候荆州牧刘表“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针对刘表这样窥视天子之位的牧伯,孔融上疏曰,

“窃闻领荆州牧刘表桀逆放恣,所为不轨,至乃郊祭天地,拟仪社稷。虽昏僭恶极,罪不容诛,至于国体,宜且讳之。何者?万乘至重,天王至尊,身为圣躬,国为神器,陛级县远,禄位限绝,犹天之不可阶,日用之不可逾也。每有一竖臣,辄云图之,若形之四方,非所以杜塞邪萌。愚谓虽有重戾,必宜隐忍。贾谊所谓“掷鼠忌器”,盖谓此也。是以齐兵次楚,唯责包茅;王师败绩,不书晋人。前以露袁术之罪,今复下刘表之事,是使跛??欲窥高岸,天险可得而登也。案表跋扈,擅诛列侯,遏绝诏命,断盗贡篚,招呼元恶,以自营卫,专为群逆,主萃渊萎。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桑落瓦解,其势可见。臣愚以为宜隐郊祀之事,以崇国防。”

建安五年200,献帝在七月和十月连着死了两个儿子,他很难过,“欲为修四时之祭”,四时之祭属于宗庙祭祀,定时祭祀死去的皇帝的,但有些皇帝就没有这种祭祀,比如殇帝,冲帝,质帝都是些娃娃皇帝,甚至不到一岁,献帝提出这样的说法估计是糊涂了。他向孔融询问时,孔融回答说,

“圣恩敦睦,感时增思,悼二王之灵,发哀愍之诏,稽度前典,以正礼制。窃观故事,前梁怀王、临江愍王、齐哀王、临淮怀王并薨无后,同产昆弟,即景、武、昭、明四帝是也,未闻前朝修立祭祀。若临时所施,则不列传纪。臣愚以为诸在冲□,圣慈哀悼,礼同成人,加以号谥者,宜称上恩,祭祀礼毕,而后绝之。至于一岁之限,不合礼意,又违先帝已然之法,所未敢处。”

孔融流传于世的文章不多,除了五首(三首六言诗,两首杂诗)可以确定为他所作的诗外,剩下的就是这些针对时政的上表(包括上面的上疏还有一些给曹操的)了。曹丕后来在《典论?论文》称颂孔融,誉为建安七子之首,叹为“扬(雄)、班(固)俦也”。他的这些上表针对时政直抒己见,颇露锋芒,个性鲜明,在艺术上,文句整饬,辞采典雅富赡,引古论今,比喻精妙,气势充沛。

大概在建安元年196,避难荆州的平原人祢衡北上到了许昌。祢衡字正平(173―198,祢衡只有一篇《鹦鹉赋》流世,书写才智之士生于乱世的不幸遭遇,词气慷慨,为咏物小赋中的佳品*辞海),这一年24岁,他年纪轻轻就已经名声远扬,但为人“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取笑当时许昌的人物,说陈群,司马朗“屠沽儿”,荀??可以“借面吊丧”。但是十分赞赏孔融和杨修。孔融也很欣赏祢衡,他上疏推荐他曰,

“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V,旁求四方,以招贤俊。昔孝武继统,将弘祖业,畴咨熙载,群士响臻。陛下睿圣,纂承基绪,遭遇厄运,劳谦日昃。惟岳降神,异人并出。窃见处士平原祢衡,年二十四,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砾。初涉艺文,升堂睹奥。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瞥闻,不忘于心。性与道合,思若有神。弘羊潜计,安世默识,以衡准之,诚不足怪。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疾恶若仇。任座抗行,史鱼厉节,殆无以过也。鸷鸟累伯,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昔贾谊求试属国,诡系单于;终军欲以长缨,牵致劲越。弱冠慷慨,前世美之。近日路粹、严象,亦用异才,擢拜台郎,衡宜与为比。如得龙跃天衢,振翼云汉,扬声紫微,垂光虹握,足以昭近署之多士,增四门之穆穆。钧天广乐,必有奇丽之观;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激楚》、《杨阿》,至妙之容,台牧者之所贪;飞兔、蜊??,绝足奔放,良、乐之所急。臣等区区,敢不以闻。”

《张衡文士传》载孔融数次向曹操推荐祢衡,弥衡却总是“因狂疾不肯往”。后来曹操为了羞辱祢衡,任他为鼓吏,反而惹得弥衡裸衣击鼓,甚至后来“坐太祖营门外,以杖捶地,数骂太祖”。曹操怒斥“祢衡竖子,孤杀之犹雀鼠耳”,但曹操怕留下骂名,将祢衡送至刘表处,刘表也不喜欢祢衡,又把他赶到江夏黄祖处。后来终于在一次宴席上,因为“衡言不逊顺,祖惭,乃呵之。衡更熟视曰:‘死公!云等道?’”而被黄祖砍了脑袋。死时26岁。

祢衡太过狂妄,这样的士人,我还没有见到有谁喜欢过他。我也懒得去评论。祢衡和孔融关系亲密,祢衡说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夸赞祢衡“颜回复生”。孔融更向祢衡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灿中,出则离矣”。鲁迅在他的文章里解释道“孔融有下列的两个主张:第一,孔融主张母亲和儿子的关系是如瓶之盛物一样,只要在瓶内把东西倒了出来,母亲和儿子的关系便算完了。第二,假使有天下饥荒的一个时候,有点食物,给父亲不给呢?孔融的答案是:倘若父亲是不好的,宁可给别人。”这样的话居然出自大圣人之后,的确让人瞠目结舌了。孔融说这话的时候,可没想到已为自己的死埋下了一个引线。

孔融除了这个荐贤表,另一篇著名的文章是《与曹公论盛孝章书》,盛宪字孝章,据《会稽典录》载,“宪字孝章,器量雅伟,举孝廉,补尚书郎,稍迁吴郡太守,以疾去官。孙策平定吴、会,诛其英豪,宪素有高名,策深忌之”。孔融和盛宪的关系不错,他觉得孙策可能会加害盛宪,就劝说曹操征召盛宪到许昌。(曹操征召过很多曾与孙策对抗的人,如华歆王朗)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於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复永年矣。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谭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於幽执,命不期於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仇穆所以绝交也。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也。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平皮柄反。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民所共称叹。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乡使郭隗倒县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因表不悉。”

曹操应允后征盛宪为骑都尉。制命还没到,盛宪就被孙权杀掉了。

孔融和曹操之间的关系,大概因为祢衡的事情慢慢恶化了。除了上面记述的孔融对时政发表的这些评论,针对曹操的政策,孔融总是有意无意的反对。

建安二年197,袁术在寿春“僭号,自称‘仲家’”。袁术和当时的太尉杨彪是亲戚(杨彪的夫人是袁术的妹妹,后来杨彪的儿子杨修死也多少因为这个原因),再加上曹操和杨彪关系本来就不好。曹操想杀掉杨彪,孔融听说连朝服都没来得及穿就去见曹操。他跟曹操说,“杨公累世清德,四叶重光。周书‘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况以袁氏之罪乎?易称‘积善余庆’,但欺人耳。”太祖曰:“国家之意也。”融曰:“假使成王欲杀召公,则周公可得言不知邪?今天下缨抉?|绅之士所以瞻仰明公者,以明公聪明仁智,辅相汉朝,举直措枉,致之雍熙耳。今横杀无辜,则海内观听,谁不解体?孔融鲁国男子,明日便当褰衣而去,不复朝矣。”孔融跟曹操说,不要横杀无辜,以免失去天下人心。还说,你要杀了杨彪,我孔融堂堂鲁国男子(汉代地方大姓常常用郡名前缀,好像今天说俺们山东大汉,不过当时一般老百姓不能这样说),明天就撩起衣服回家,再也不做官了!曹操倒也消了气,没有杀杨彪。

建安三年198,曹操收服张绣,灭掉吕布,占领徐州,开始与袁绍对抗。虽然如此,许昌还是有许多人觉得曹操实力小于袁绍。当时孔融对荀??曰:“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也,任其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殆难克乎!”

建安九年204八月,曹操攻破邺城。城破之后,将袁绍次子袁熙的夫人甄氏送给曹丕。当时孔融给曹操写信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很奇怪,心想我怎么没听说过呢?后来问孔融,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意思是以今例古,大概那时也是这样的。(这样的古文,我笑了半天)

后来曹操攻打乌桓,孔融又嘲笑道,“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昔肃慎不贡??矢,丁零盗苏武牛羊,可并案也。”说如今曹公远征,当年肃慎(商周时北方的蛮夷)不向伐纣的武王贡奉??矢(??是生长在北方的树木),以前苏武出使匈奴牧羊却被丁零(羌族一支)盗走,如今这些都可以归案了。

等到曹操出禁酒令,孔融又数次写信相讥,

“酒之为德久矣。古先哲王,类帝??宗,和神定人,以济万国,非酒莫以也。故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着旨酒之德。尧不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樊哙解□鸿门,非豕肩钟酒,无以奋其怒。赵之厮养,东迎其王,非引??酒,无以激其气。高祖非醉斩白蛇,无以畅其灵。景帝非醉幸唐姬,无以开中兴。袁盎非醇醪之力,无以脱其命。定国不酣饮一斛,无以决其法。故郦生以高阳酒徒,着功于汉;屈原不鹗眼?f狎,取困于楚。由是观之,酒何负于政哉?”

又书曰:“昨承训桥,陈二代之祸,及??人之败,以酒亡者,实如来诲。虽然,徐偃王行仁义而亡,今令不绝仁义;燕哙以让失社稷,今令不禁谦退;鲁因儒而损,今令不□文学;夏、商亦以妇人失天下,今令不断婚姻。而将酒独急者,疑但惜谷耳,非以亡王为戒也。”

头一篇多处典故,大家都很熟悉。第二篇说曹操因喝酒亡国所以禁酒,但是夏商因为妇人亡国,何以不禁婚姻?禁酒无非是可惜谷物罢了,还非得说亡国为戒那么高调。

(老实说,我觉得对于曹丕纳甄氏,孔融是在讽刺;关于北征乌丸的言论,孔融是在调侃;对于禁酒令,孔融就显得很没理了)

(想起来蜀也曾因天旱禁酒,规定酿酒就犯法,连携带酿酒器具也犯法。有次简雍和刘备同行,见一对男女路过,简雍说,“彼人欲行淫,何以不缚?”刘备奇道,“你怎晓得?”简雍回答,“彼有其具,与欲酿者同。”这个简雍也够搞笑,想来那时的士人诙谐幽默,戏谑调侃,已然走在魏晋之风的前头了。)

孔融写给曹操的信,语气越来越刻薄。“既见操雄诈渐着,数不能堪,故发辞偏宕,多致乖忤。”当初孔融刚到许昌的时候,曾经说应该按照古制,京城千里之内不应该封建诸侯。当时曹操刚被封武平侯,武平在豫州陈国,离许昌很近,这不明显和曹操过不去吗?现在接二连三的对曹操的政策讥刺嘲讽,曹操对孔融极是头疼。但孔融已经是天下闻名的人物,曹操也无可奈何。这时,郗虑揣摸到曹操的意思,就找了个小错上奏,孔融就被免官了。(《三国志》注引《虞溥江表传》,献帝曾召见郗虑和孔融,问孔融,“鸿豫何所优长?”鸿豫是郗虑的字,孔融说,“可与唔道,未可与权。”郗虑旁边气坏了,举着朝板说,“融昔宰北海,政散民流,其权安在也!”两人闹得不可开交,结下了怨仇。)

孔融被免了官,曹操给他写信说,

“盖闻唐、虞之朝,有克让之臣,故麟凤来而颂声作也。后世德薄,犹有杀身为君,破国为国。及至其敝,睚眦之怨必仇,一餐之惠必报。故晁错念国,遘祸于袁盎;屈平悼楚,受谮于椒、兰;彭宠倾乱,起自朱浮;邓禹威损,失于宗、冯。由此言之,喜怒怨爱,祸福所困,可不慎与!昔廉、蔺小国之臣,犹能相下;寇、贾仓卒武夫,屈节崇好;光武不问伯升之怨;齐侯不疑射钩之虏。夫立大操者,岂累细故哉!往闻二君有执法之平,以为小介,当收旧好;而怨毒渐积,志相危害,闻之怃然,中夜而起。昔国家东迁,文举盛叹鸿豫名实相副,综达经学,出于郑玄,又明《司马法》,鸿豫亦称文举奇逸博闻,诚怪今者与始相违。孤与文举既非旧好,又于鸿豫亦无恩纪,然愿人之相美,不乐人之相伤,是以区区思协欢好。又知二君群小所构,孤为人臣,进不能风化海内,退不能建德和人,然抚养战士,杀身为国,破浮华交会之徒,计有余矣。”

孔融回信道,

“猥惠书教,告所不逮。融与鸿豫州里比郡,知之最早。虽尝陈其功美,欲以厚于见私,信于为国,不求其覆过掩恶,有罪望不坐也。前者黜退,欢欣受之。昔赵宣子朝登韩厥,夕被其戮,喜而求贺。况无彼人之功,而敢枉当官之平哉!忠非三闾,智非晁错,窃位为过,免罪为幸。乃使余论远闻,所以惭惧也。朱、彭、寇、贾,为世壮士,爱恶相攻,能为国忧。至于轻弱薄劣,犹昆虫之相啮,适足还害其身,诚无所至也。晋侯嘉其臣所争者大,而师旷以为不如心竞。性既迟缓,与人无伤,虽出胯下之负,榆次之辱,不如贬毁之于己,犹蚊虻之一过也。子产谓人心不相似,或矜势者,欲以取胜为荣,不念宋人待四海之洛,大炉不欲令酒酸也。至于屈焚巨瓠,坚而无窃,当以无用罪之耳。它者奉遵严教,不敢失坠。郗为故吏,融所推进。赵衰之拔郄焚,不轻公叔之升臣也。知同其爱,训诲发中。虽懿伯之忌,犹不得念,况恃旧交,而欲自外于贤吏哉!辄布腹心,修好如初。苦言至意,终身诵之。”

曹操的信要孔融不要因为罢官和郗虑的关系搞得更僵,孔融回信说,我和郗虑以前就挨着(郗虑是山阳人,山阳挨着鲁国),互相知道很早。再者“前者黜退,欢欣受之”,引了一大堆典。最后又说,知道曹公的苦心,一定和郗虑和好如初云云。

孔融在家歇了一年,又被任作太中大夫(职掌言议,顾问应对。续汉书注中说“职在言议,故云闲职”)。这时的孔融宽容好士,听到别人的优点就好像是说自己那样高兴,有人当面指出他的缺点,他在背后便要称道这个人的优点?r如果了解?e人的才能而未加荐举,就认为是自己的过失?r其余哪怕有一毫之善者,也无不受到他的礼遇。孔融的家中,每日宾客盈门,他感慨地说?s“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孔融喜欢品评人物,他和陈群曾就汝南和颍川的士人比较讨论,孔融认为汝南士人远胜于颍川士人。

融以汝南士胜颍川士。陈长文难曰:“颇有芜菁,唐突人参也。”融答之曰:“汝南戴子高,亲止千乘万骑,与光武皇帝共揖于道中,颍川士虽抗节,未有颉颃天子者也。汝南许子伯,与其友人共说世俗将坏,因夜起举声号哭,颍川士虽颇忧时,未有能哭世者也。汝南许掾,教太守邓晨图开稻陂,灌数万顷,累世获其功,夜有火光之瑞,韩元长虽好地理,未有成功见效如许掾者也。汝南张元伯,身死之后,见梦范巨卿,颍川士虽有奇异,未有鬼神能灵者也。汝南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颍川士虽多聪明,未有能离娄并照者也。汝南李洪为太尉掾,弟杀人当死,洪自劾诣阁,乞代弟命,便饮崆而死,弟用得全,颍川士虽尚节义,未有能杀身成仁如洪者也。汝南翟文仲为东郡太守,始举义兵,以讨王莽,颍川士虽疾恶,未有能破家为国者也。汝南袁公著为甲科郎中,上书欲治梁冀,颍川士虽慕忠谠,未有能投命直言者也。”

这样身居在家的孔融名声却更大了,“海内英俊皆信服之”。

虽然孔融复官后抱了一种避世的态度,但是曹操还是没有放过他。曹操想到他的名气越来越大,“海内英俊皆信服之”,他所发表的言论无疑会影响自己的统治。在建安十三年208,七月曹操开始南征刘表。八月里,由时任御史大夫(掌管弹劾、纠察的官员)的郗虑“复构成其罪”,丞相军谋祭酒路粹表奏孔融罪状:

“1,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云“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卿金刀”。

2,及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

3,又融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官掖。

4,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既而与衡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颜回复生。”

大逆不道,宜极重诛。”

四条罪状,头三条都算不得理由。孔融在北海是曾有过招收幽州兵的念头,可是他哪有那个能力呢?而且让孔融说天下非是刘姓这样的话也太露骨了吧。孔融交友极广,孙吴的张??,虞翻与孔融关系都很好(??既好文学,又善楷篆,与孔融书,自书。融遗??书曰:“前劳手笔,多篆书。每举篇见字,欣然独笑,如复睹其人也。”)(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著易注。融答书曰:“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又观象云物,察应寒温,原其祸福,与神合契,可谓探赜穷通者也。”会稽东部都尉张??又与融书曰:“虞仲翔前颇为论者所侵,美宝为质,??摩益光,不足以损。”),吴国的第一个丞相孙邵也做过孔融的功曹,孔融称赞他“廊庙才也”。

这三条,都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大罪状就是所谓孔融有背孝道,他所提到的那段父子母子关系的论断。

最后,孔融下狱弃市,死时56岁,妻子皆被诛。

当孔融被抓的时候,他7岁的女儿和9岁的儿子因为年幼寄放在别人家中,旁人问他们,“你父亲被抓起来了,你们为什么没什么反应呢?”答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后来两人还是被抓,妹妹对哥哥说,“如果死者还有直觉,我们还能见到父母岂不是太好了。”然后从容赴死。

孔融弃市后,无人敢收尸,孔融生时的好友脂习抚尸大哭道,“文举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孔融最后还有一首临终诗留世

临终诗(言多令事败)

言多令事败

器漏苦不密

河溃蚁孔端

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

天窗通冥室

谗邪害公正

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

华繁竟不实

人有两三心

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

浸渍解胶漆

生存多所虑

长寝万事毕

曹丕很喜欢孔融的文章,后来做了皇帝,曾“募天下有上融文章者,辄赏以金、帛。所著诗、颂、碑文、论议、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凡二十五篇。”那个脂习被认为很有气节,被曹丕加为中散大夫。

曹丕在《典论?论文》称孔融的文章:“体气高妙,有过人着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以至乎杂以嘲戏。”

孔融著述,《隋书?经籍志》载《孔融集》9卷,已散佚。今存其集都是明、清人辑本,通行本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孔少府集》 1卷。孔融文又见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其诗又见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汉诗》,在这篇文章里应该是全列出来了。

最后我的想法,写这个传是很费力的事情,因为孔融身为文学家,又被曹丕列为建安七子第一人。古人说诗文以言志。我的文字功底很差,相对来说我很喜欢孔融的书信,比如给曹操的那几封信,文字犀利诙谐,虽然有些强词夺理,但是列出的句子我都挺喜欢“尧不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很有些嬉笑怒骂的杂文味道。另外他写给张??的信,“每举篇见字,欣然独笑,如复睹其人也”文字浅显却很感人。他写的那些举荐表引经据典,搞得我很是头痛,很多资料我能力有限都查不到,就失掉了一些兴趣。写这个是因为看了李敖在《要把金针度与人》里对孔融的介绍,别的书不敢说什么因为大部分没看过,孔融还了解一些,觉得他写得有些出入。李敖说,“孔融是勇敢的人。他做青州刺史,被袁谭围攻,自春至夏,守城的只剩下几百人了,危在旦夕,但是他"隐儿读书,谈笑自若"。城陷之夜,他妻子被俘,他得以逃出。”这样的“勇敢”,我无法理解,所以就查资料写这个,跟以前的两贴一样,还是把各种资料(每一处都注明了出处)汇集在一起。让大家自己去看,自己去评论。欢迎讨论。

我对孔融的看法,是为人刚直(他写的评论汝南士人颍川士人的文章很像一种表白),有才可傲,但乱世的环境却让他更迷惑,像他早期在北海的活动。但我想那时的知识分子都是如此吧。曹操罗致孔融的罪状是因为不孝,但早期曹操的求贤令里说“有德之士未必能够上进;上进之士未必能够有德。陈平难道有德吗?苏秦难道守信吗?但陈平奠定了汉朝的基业,苏秦辅佐弱小的燕国度过难关。由此而论,才智之士既然有缺点,难道就不能重用吗?”鲁迅说,“为什么他(曹操)的行为会和议论矛盾呢?此无他,因曹操是个办事人,所以不得不这样做;孔融是旁观的人,所以容易说些自由话。”但这样必定会使人困惑呢。后来魏晋的士人面对更虚伪的司马政权时,逝去的孔融不正是一个例子吗?

李敖的评说“孔融的遭遇,是乱世中一个真人的悲剧。”我能够同意。

孔融传的另一些杂感

孔融的一辈子集结了无数的矛盾。从小就是。

四岁让梨。到底是让还是不让?要说中国传统道德是尊老爱幼,另一方面抛掉年龄差别却是要自己首先要谦让。

小时了了者,大亦未必奇。幼小的神童真的将来不成器吗?孔融还算没有堕落,别人呢?这句话真的有那么强的宿命性吗?贴一段《挪威森林》里玲子的话,

“世上就有这种人哦。尽管天赋杰出才华,却无法努力把它组织起来,最终把才华逐渐消

耗殆尽了。这种人我见过好几个。他们起初令人觉得阡厉害。譬如有些人可以凭第一次见到

的百难度乐谱,一下子就会弹了,而且弹得相当好。观众都被征服了,觉得自己万万比不

上。但他们不过仅此而已,无法往前再踏出一步。为何不能,因为不肯努力往前。不肯接受

努力的训练。才华被糟塌了。由于他们有小聪明,从小不怎么努力也弹得很好,大家拚命赞

好,淤是看轻努力的重要性。其他孩子要花三值星期才会的曲子,他只花一半时间就会了,

于是老师也以为这孩子行,教他下一首。他又是花别人一半的时间就学会了,又教别的。就

酌样,他不晓得什么叫挫折,不知不觉地失去了人格形成所必须的要素。这是悲剧。”

孔融的张俭事件,李敖居然说是皇帝判决孔褒坐牢,他从那看的是皇帝?就从“下诏”吗?

孔融在北海的所作所为无不矛盾,像他在袁谭攻城时的“凭几读书,谈笑自若”,李敖说是勇敢,我是无论如何也不同意的。

他在北海的胡乱杀人,极其的不理解。是资料的问题?还是他的问题?

孔融后来脱身而逃,他怎么逃的?

孔融对朝廷说,“马日??跟随袁术那么长时间,没治他罪就算好的了,更别想加什么礼了!”马日??地下有知,说你孔融要是持节被袁绍扣住,你怎么办?

祢衡这样的才到底要不要?狂妄就真是才吗?

娶寡妇这样的事,那时哪都有。刘备后来的老婆,就是刘璋的寡嫂。难道人人都要学夏侯令女刮鼻守节吗?依我看,曹操还是很进步的,虽然这件事不算娶寡,是强抢,那时袁熙还在逃。

征乌丸的事,我觉得孔融很有幽默感,可惜不知曹操怎样回答的。

禁酒令的事,孔融也挑刺,毕竟不是永久禁酒。话说回来,“尧不千钟,无以建太平”尧的时代有酒吗?不是到夏康时才有吗?还是我记错了?还有先前孔融所说孔子向老子问礼的事,现在的史料不是都能佐证,此老子非彼老子。那时的史料齐全,到底是哪一个?

最后我替曹操发愁,孔融这样的人到底杀不杀?

关键词(Tags): #孔融传(嘉英)#孔融(嘉英)元宝推荐:香山居士, 通宝推:嘉英,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刘晔传

刘晔传

很早就想写刘晔了,读三国志,魏志的个传明显要比蜀志好的多,加上注引丰富,是以留下颇多争执,刘晔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在网上搜索刘晔,会看到很多是他被作为企管教材中识别马屁精的案例,但究竟他是不是这样的人呢?

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今安徽省寿县南)人,祖上是光武帝刘秀的儿子阜陵王刘延。

刘晔的父亲叫刘普,刘普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刘涣,次子刘晔。

阜陵刘氏传到刘普父子时,家族仍然兴旺。在刘晔七岁的时候,他的亲生母亲身患重病,临死前,她叫过两个孩子嘱咐道,"你父亲的侍妾生性谄害,我死之后肯定会为祸家族。如果你们长大了能除掉,我也就死而无憾了。"七岁的孩子一直记着母亲的临终遗言,等到刘晔十三岁的一天,他对哥哥说,"行了,今天可以为母亲完成遗言了。"只比刘晔大两岁的刘涣惊道,"那怎么可能?"说到底他还是个孩子,可没等他反应过来,刘晔已经将那侍妾杀掉,径自去祭拜母亲去了。出了这么大的事,早有人飞报了刘普。刘普勃然大怒,让人去把刘晔找回来。刘晔回来后不慌不忙的说,"亡母顾命之言,敢受不请擅行之罚。"看着眼前的幼子,刘普一阵发愣,这是他这个年纪能做出的事和说出的话吗?怀着此子必异的心情,刘普不再怪罪于他。当时避祸到扬州的许劭许子将(就是他说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对刘晔刮目相看,说他有佐世之才。

这样一个有着皇族背景,又被称为佐世之才的年轻人,在那变乱纷争的年代当然很是吃香。扬州之地的许多豪强各拥部曲,其中有个叫郑宝的势力最大,他当然也看中了刘晔。当时郑宝打算率领宗族和百姓渡江南下,想利用刘晔"高族名人"的影响,强逼刘晔出面。这大约是建安初的事,刘晔刚刚二十出头,虽然不情愿这样,却也想不到更好的法子。正好这时,引兵南下对付张绣刘表联军的曹操谴使到扬州地带打探情况。刘晔马上取得联系,邀请入家与其纵谈扬州形势。没过几天,郑宝也忍不住想来探听一下这新迎献帝的曹操的消息,带了百多号人就来到刘晔家。刘晔已经下定主意除掉郑宝,就将郑宝和其手下分开饮宴,秘密的指派几个身手矫健的人,只等郑宝一喝醉就干掉他。没想到郑宝根本就不沾酒星,清醒的很,让那些人没有下手的机会。刘晔一不做,二不休,自引取佩刀斫杀宝。(写到这里,不禁感慨,刘晔这个人估计杀人不眨眼,倘若好好训练,绝对的职业杀手)刘晔拿着郑宝的脑袋,出门对在外厅吃酒的郑宝手下大喝道,"曹公有令除郑宝,谁敢动手,郑宝就是榜样!"这帮人吓得掉头就跑回营地,刘晔骑着郑宝的马紧随其后,到了营门口,大声向营里的人说出原因,喻以祸福。于是郑宝的部曲就被刘晔招抚,这帮人对他心服口服,愿意推举刘晔做首领。刘晔目睹汉势已去,自己为汉朝宗室支属,不应该拥兵自重。于是就领着这帮人投考了当时的庐江太守刘勋,刘勋对这天上掉的馅儿饼大表疑惑。刘晔解释了自己收服的过程,说道,"郑宝制兵无法制,手下的人无非像流寇一般。就算我做了他们的头儿,非是一路人,也没什么资本,肯定不能长久。所以还是得来投靠太守。"刘勋一听乐了,他本来就不是什么朝廷正式的太守,而是作为袁术的故吏填补被袁术攻灭的前任太守陆康(陆康因为不愿借粮给袁术,被袁术打了两年,最后被尚在袁术手下的孙策打败),他现在也俨然是个小军阀。没多久,称帝的袁术在曹操刘备各路夹攻下弃走淮南病死,他老婆孩子就投靠刘勋,而且刘勋还趁火打劫的将欲投靠孙策的袁术部曲张勋、杨弘截获,一时间声势大振。

但随后刘勋就发现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也就一下子添了许多张嘴,粮食很快就紧缺了。早就想攻打庐江的孙策这时写信给刘勋言辞非常恳切,"上缭宗民,数欺下国,忿之有年矣。击之,路不便,原因大国伐之。上缭甚实,得之可以富国,请出兵为外援。"宗民是横行江表一带的流寇,刘表也曾纳过宗帅部曲。孙策说自己势小力单,打不过宗贼,比不上刘勋的强大实力。海?e(海?e是扬州豫章郡的一个侯国,上缭却不知在哪?)、上缭是宗贼的领地,而且藏有钱粮,不若由刘勋去攻打更好。同信来的还有丰厚的礼物,刘勋被捧得飘飘然,手下的人也纷纷道贺。唯独刘晔阴沉个脸(从这时开始,刘晔开始他的精辟论断,只要别人高兴的时候,总是他在唱反调泼冷水),刘勋总的给他点面子,就请教他。刘晔说,"上缭虽然城小,但城池坚固。没有十天半月肯定打不下来。到时疲兵在外,而皖城空虚,一旦被孙策乘虚而入,那时将军进则有强敌,退则无归所。大军出征的时候,那就是灾祸降临之时呀!"刘勋心说,kao,说得这么惨,跟真的似的。孙策那小子哪有这个实力?刘勋哪管那么多,带兵就往上缭去了。这时孙策打着讨伐黄祖的旗号,早已陈兵附近,他知道刘勋在宗贼那讨不到好处,派孙贲、孙辅到彭泽伏击将来回撤的刘勋,自己和周瑜亲率两万步兵进攻??城。正如刘晔所猜测的一样,刘勋到了海?e,可是诸宗帅坚壁清野,骤闻皖城被袭,急急回撤,在彭泽遇伏兵败逃跑。后来虽然得到黄祖的五千援军,还是被孙策打败。仗着和曹操有点关系,就什么也不剩的去投靠了。这是建安四年(199)冬的事。这一年刘晔大概24岁。

不知道刘晔是什么时候投靠曹操的?翻遍史册,找不到具体时间。因为按照常识(呵呵是三国演义常识,刘晔被郭嘉推荐,然后出使劝降张绣,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张绣投降的时候,刘勋正打败仗呢。然后演义又说刘晔造霹雳车在官渡和袁绍对抗,这也找不到任何史料对证),好像刘晔应该是郭嘉贾诩同辈出仕的人,其实不然。照三国志注引傅子,"太祖徵晔及蒋济、胡质等五人,皆扬州名士。"蒋济、胡质都是比较靠后的人啦,蒋济出仕曹操的时间比较清楚就是赤壁之战后的第二年建安十四年(209)曹操与孙权的合肥之战。这年三月,曹操在谯城操练水军,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自涡入淮是指顺颖水而下顺入淮水。刘晔和蒋济应该都是这时仕官到曹操身边的,哇,转眼就是十年啊!34岁的刘晔终于熬出头了。

在细说刘晔给曹操第一次出主意前,再说一点小插曲,而这个插曲的时间更是无法确定,由此更怀疑事件的本身。事出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说鲁肃出仕孙权前,作为鲁肃好友的刘晔曾写信邀其为郑宝处力。

原文"刘子扬与肃友善,遗肃书曰,"方今天下豪杰并起,吾子姿才,尤宜今日。急还迎老母,无事滞於东城。近郑宝者,今在巢湖,拥众万馀,处地肥饶,庐江间人多依就之,况吾徒乎?观其形势,又可博集,时不可失,足下速之。"肃答然其计。葬毕还曲阿,欲北行。会瑜已徙肃母到吴、肃具以状语瑜。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谓肃曰:"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吾方达此,足下不须以子扬之言介意也。"肃从其言。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但是这里明显有个错误,就是孙策已死,那郑宝更是早死了(还是刘晔亲手弄死的)。怎么会有这封信呢?是什么时候写的信?鲁肃过了多长时间才回的信?而且刘晔根本就不想跟随郑宝,居然还叫好友相随?我想来想去,可能是因为书信在路上担搁的时间。按资治通鉴,建安三年(198):袁术以周瑜为居巢长,以临淮鲁肃为东城长。(周)瑜、(鲁)肃知术终无所成,皆弃官渡江从孙策,(孙)策以(周)瑜为建威中郎将,(鲁)肃因家于曲阿。这时鲁肃虽然投靠孙策,但仍不被重用。这个消息从江南(曲阿)传到江北(庐江)需要一段时间,刘晔听说的时候知道鲁肃不被重用就想帮他一把,于是写信邀请,至于郑宝,或许刘晔还有自己的想法。没想到书信刚发,曹操使节即到,事情刻不容缓,郑宝及诛,刘晔匆匆投靠刘勋,遂引致孙策偷袭皖城。这已到建安四年(199)年底,鲁肃终于决定北上,但是他应已知郑宝已死,只是想另寻出路罢了。但更没想到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孙策就遇袭而死。周瑜适当的将鲁肃推荐给孙权,消去了鲁肃的北归之心。照这么说,这来信回信最起码也走了一年,否则无法解释这件事。

转过这段插曲,出兵谯城的曹操兵至寿春,当时在庐江界有山贼陈策,众数万人,临险而守。以前曹操曾经派偏师讨伐,却没什么结果。趁着这次进军合肥,曹操就询问手下是否应起大军讨伐。大家都说,"这山贼是据险而守,易守难攻。况且不打他也没什么损失,打掉他也未必有什么好处。"刘晔可能是想起了当年的郑宝,虽然当年除掉郑宝,但是由于庐江尚未达曹操势力范围内,只能坐失其地。于是他进言说,"陈策这等小人,凭险而据,导致今天的强大,必须有国家的军队以绝对的威力制服。以前虽有小股部队讨伐,但那时河北并未平定,所以陈策还胆敢据险以守。如今河北尽平,连袁氏那样的大军阀都伏诛,人人都是贪赏怕死。以前广武君为韩信画策说,以他的威名足可以先示以声威后展以实力而降伏邻国!何况明公早已威名赫赫,只要大军启程,示以威名,敌人肯定会尽开营门四散奔逃的啦。"曹操大笑道,"卿言近之!"意思你跟我想得差不多哩!于是派遣猛将在前,大军在后,果然如刘晔所说,轻易的就灭掉了盘踞的陈策。刘晔第一次出谋划策,就收到如此成效,当然和当年郑宝之灭有些许联系,更是因为刘晔摸清楚曹操的想法,曹操这次出兵,势要将庐江寿春划入自己势力范围以建立和孙权对抗的东据点,所以些许毛贼必定要铲除。而刘晔因陈策趁乱世据险而守的心态的把握制定的战略更合曹操的味道。

傅子上记载的一段事更说明刘晔善于把握心态。当蒋济、胡质、刘晔等五人被曹操征至为官,在进见曹操前几个人就当地的人、战、事乃至整个局势行军进退之宜,外料敌之变化、彼我虚实、战争之术进行讨论,夙夜不解。但只有刘晔一人一言不发,蒋济很是奇怪,刘晔回答说,"对着明主一定要说到精神要点,而精神要点岂是简单就能讨论出来的呢?(对明主非精神不接,精神可学而得乎?)"见到曹操后,曹操果然问些诸如扬州先贤,贼之形势的问题,其他四个人就把已讨论过的又说了一遍。曹操和颜听答,而刘晔始终不发一言。四人暗自发笑,不知刘晔还能有什么高论抛出。后来曹操再没得什么发问,刘晔却开始侃侃而谈,说出心中长远之计,深得曹操之心。于是四人皆为令,而刘晔更进为心腹之任。曹操每有疑事,总以书函询问刘晔,甚至一夜之间要问数十次。

合肥战结束后,曹操返回邺城,辟晔为司空仓曹掾(仓曹掾主管仓库粱谷,这个官是曹操发明的)。经过赤壁之战和合肥之战后,曹操和孙权的战线逐渐稳定,孙权在努力几次之后,始终无法突破合肥防线,曹操则全力稳固河北,大力屯田,广修水渠。建安十六年(211),曹操在潼关大破韩遂马超,失败后的马超和韩遂分别在建安十九年(214)和建安二十年(215)被剿灭出凉州,而夏侯渊更剿灭了盘踞在木包罕三十多年的宋建。

凉州终于明至实归的成为曹操的领地,这时归降的凉州将领向曹操劝说道,盘踞在汉中的张鲁很容易剿灭。雄心勃勃的曹操很高兴,建安二十年(215)三月,曹操西征张鲁,此时刘晔作为主簿(主簿,掌管文书簿笈,司空、丞相府及刺史的佐官)随军出征。大军兵至陈仓(陈仓,属右扶风郡,今陕西宝鸡市东约十公里处),先是张嗔、朱灵打败了挡道的氐人,四月,曹操从陈仓出散关(散 关 属安定郡,今宁夏固原县东南古城),至河池(属武都郡),又攻屠了氐王窦茂。五月,韩遂的部将献上了韩遂的首级。七月,曹操兵至阳平关。这时的张鲁本来抱定不战而降的态度,可是张鲁的弟弟张卫和大将杨昂却不愿白白失掉割据的势力。无奈之下,张鲁只好听之任之。于是张卫杨昂带着几万人马坚守阳平关(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西武侯镇),横向扎营十几里坚守各处险要。出兵几个月的曹操面对崇山峻岭间的张鲁军,士卒疲惫,军粮也接济不上,曹操感慨说,"只听别人所说,毕竟不如人意啊。"他虽然几次派兵攻打张卫却因山路险要而损兵折将,沮丧之下,曹操恨道,"此妖妄之国耳,何能为有无?吾军少食,不如速还。"

刘晔传中说曹操命刘晔督后诸军,准备逐次撤军。刘晔却认为张鲁一定能被攻下,况且因为军粮不济而撤军很可能会被敌军有可乘之机,不能全身而退。他力劝曹操全力进攻,用强弩射其营,鲁奔走,汉中遂平。这里说的很简单。曹操传中则说曹操故意撤兵,又趁张卫轻敌之时猛攻,终于攻下阳平关。但在张鲁传中注引魏名臣奏载董昭表所记载的则非常有戏剧性,当曹操欲撤军时,派遣夏侯??许褚去把山上的部队叫下来。没想到在黑夜里曹操的士兵走错了路,居然走到了张卫部队的军营。张卫的人马在睡梦中骤然遭遇曹操的大军,以为又是曹操的神机妙算惊慌失措,打都不敢打撒腿就跑。当时辛毗和刘晔在曹操军后,看到张卫军四散奔逃就赶紧告诉随后的夏侯??许褚,说敌军逃跑,我们的人已经占领敌营。夏侯??还不相信,亲眼所见后马上飞报曹操。随后曹军趁势强攻,终于攻陷阳平关。在同时引注的杨暨表中也说,"鲁守自坏,因以定之",意思自然是张卫军自己先乱了套。世说新语则说张卫的营地在夜里突然受到数千野生麋鹿的冲击,张卫军大乱,同时撞到曹军,终于溃败投降。先不论是哪一种说法更属实,总之攻陷阳平关的曹军带有很大的运气(董昭的表里还称,这次的事很多士卒还记忆犹新,看来撤退的曹军误入敌营的事应该属实),但说回来,还是意志的胜利。张卫军的不战自乱,很大部分原因是许多士卒带有张鲁不战而降的心态,这样的军队虽然据险而守,和缺少军粮的曹军相比,其实是半斤对八两,关键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刘晔的主意就是要坚持到底,给军心紊乱的张卫军以绝不退军的姿态,战争斗得不仅是实力,还是意志。

失去了阳平关的张鲁携带家人逃离南郑,临走前没有接纳部下烧毁南郑存储钱粮的库府建议,反而尽力封存,从而方便了曹操接收,这也让曹操看出张鲁有归顺的意图,于是他派出使者安抚出逃的张鲁。平定了汉中,曹操以这次出兵行军异常辛苦,于是犒赏三军。这时同为主簿的司马懿献计说,"刘备从刘璋手中巧取豪夺了益州,并不能让蜀人尽服。现在刘备远在江陵(当时孙权以刘备得到益州为由索还荆州,两家争得不可开交甚至兵戎相见,刘备不放心亲自坐镇公安),正是进攻蜀中的好机会。现在汉中尽平,蜀地必定有唇亡齿寒之感,如果进兵,对手必然土崩瓦解,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曹操却表现得相当犹豫,叹道,"人心苦不足,既得陇,复望蜀。"刘晔也劝说道,"明公当年以五千步卒讨伐董卓起家,北破袁绍,南征刘表。如今九州百郡,十并其八,这样的威势无与伦比呀。(看看,为了劝曹操,先狂捧一把)如今汉中降伏,蜀人必定闻风丧胆,只要趁势进军,不愁尽得陇蜀啊!刘备虽是当世进退有度的人杰,但做决定却不太迅速。他刚刚得到西蜀,还没能使蜀人心服口服。如今我军尽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明公之英明,只要趁此强势进军蜀地肯定攻无不克。一旦迟缓失掉眼前契机,只要刘备以诸葛孔明长于治国为相,关羽张飞勇于三军为将,那时蜀民既定,他们据险而守,我们就毫无办法了。"可曹操还是很犹豫,傅子记载,过了七天,有从蜀地归降的人说,"蜀中一日数十惊,备虽斩之而不能安也。"曹操一听就心动了询问刘晔,"现在进军行不行?"刘晔说,"今已小定,未可击也!"其实前面刘晔都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平定汉中后的曹军气势很高,又得到犒赏,和刚刚进驻蜀地又有荆州之忧的刘备军相比赢面很高。只要能打赢头几场胜仗,蜀军的士气肯定继续崩溃,那时何愁不得蜀地?可是曹操一犹豫,曹军一旦安定下来必定士气受挫,而刘备则与孙权讲和解掉荆州之急,这时进军肯定会陷入两军相持之苦。他总不能说是英明的曹公丢掉了这么好的机会,只好说刘备已经初显安定。裴松之评说,"魏武克平张鲁,蜀中一日数十惊,刘备虽斩之而不能止,由不用刘晔之计,以失席卷之会,斤石既差,悔无所及。"曹操也觉得很没趣,十一月,张鲁跟随曹操的使节投降,刘备派出寻找张鲁的黄权扑了个空,随后刘备派遣张飞出兵巴中。曹操派遣张合迎击张飞,被打败,张合军退回汉宁。十二月,曹操留下夏侯渊为主将镇守汉中,自己回师邺城。而刘晔随后为行军长史,兼领军。(长史自西汉时就有属于丞相,其职务相当于秘书长,即最高国务机关中事务主管。将军幕府中亦有长史,为幕僚之长;可分令部队出战的称为将兵长史。东汉的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府亦设长史,职任颇重。三国沿置不改。领军是曹操任丞相后所置,不久改为中领军,掌管禁卫军),这两个职务都是曹操身边很重要的位置。

不久,果然如刘晔所预料的那样,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底,刘备倾全益州之力,留下诸葛亮留守成都作后勤,出兵和曹操争夺汉中。到了建安二十四年(219)五月,当年没有趁势进取的曹操,现在面对全力以赴的刘备只有黯然退出汉中。退回长安的曹操并没能安稳下来,接二连三的事情打击着六十五岁的老人,汉中争夺虽然草草收场,但关羽还在围困樊城。七月,曹操派遣于禁相助曹仁,八月里,一场大雨就把大军冲得七零八散,庞德被斩,于禁投降。听到消息的曹操良久不能相信,跟了他三十年的于禁还不如庞德,曹操都有些开始怀疑自己看人的眼光。说到看人的眼光,刘晔倒是看得很准。九月里,早被刘晔预言要造反的魏讽,密谋袭击邺城被同伙告发,被曹丕拿获斩首。当初魏讽以口才名动邺都,很多人都看好魏讽,连锺繇都很看重他并推荐他做官。只有刘晔一见到魏讽就说此人将来必定谋反,果不其然,因为魏讽谋反被株连了上千人,当初推荐他的锺繇也丢掉了相国之位。而魏讽只是刘晔预言早晚必反的第一个人。

第二年(220)正月,曹操终于回到洛阳,虽然关羽在魏吴两家的合谋下被杀,但曹操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二月,曹丕正式继位魏王。七月里,刘晔预言的第二个将来要谋反的人前来投降曹丕,这个人就是孟达。曹丕一见到孟达就很喜欢,觉得孟达很有文采,颇对自己口味,大笔一挥,任命孟达为新城太守,加散骑常侍(三国魏置,即汉代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的合称,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周围的人见到主子都这样了也纷纷讨好,夸赞孟达有当年乐毅的风度。只有刘晔黑着脸劝曹丕说,"孟达仗着有那么一点才能,实际上他是为利所趋,根本做不到感恩怀义。新城(新城是曹丕将房陵、上庸、西城三城合并成的新郡)位于吴、蜀接连之地,一旦孟达变心,恐怕就要为患国家了。"刘晔话说得这么明显,曹丕却全不当一回事,刘晔也不好再说什么。(刘晔对孟达性格描述的很准,后来曹丕一死,孟达就造反了。)

十月里,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位,建立魏国。刘晔也被赐爵关内侯,升任侍中(侍中,秦时始置,为丞相的属官,掌管拾遗补缺、赞导、陪乘、出而负玺以及照料皇帝日常生活等事。有的说法是侍中是虚衔的加官,即官员所任职务外另加的一种官职,加侍中后,即可出入宫禁,在皇帝身边备顾问,成为近臣)。这时候关羽被杀,荆州归于东吴已经过去九个多月了,曹丕就问手下这帮人刘备还会不会为关羽报仇。身边的人都说,"蜀是小国,能称得上名将的也就关羽了。关羽军团的覆灭对刘备势力打击很大,看来他没有机会报仇了。"又是刘晔唱反调说,"蜀地势力虽弱,但刘备的政策一直是威武自强,势必兴师动众来显示自己之游刃有余。而且刘备和关羽名义上是君臣之份,私交之情却犹胜父子。如果刘备不能为关羽兴兵复仇,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果然,第二年黄初二年(221)七月,刘备出兵东击孙权。孙权在向刘备求和不成的情况下,八月里向曹魏纳表称臣,并且把于禁归还。曹丕龙颜大悦,手下群臣也都歌功颂德,刘晔又说,"孙权无缘无故来求降称臣,肯定有难言之隐。刘备对他的军事压力不是小事,他那里恐怕是人心惶惶。又担心我们趁火打劫,这才来低三下四。第一,要制止我们可能的进攻;第二,恐怕也指望我们能有所帮助,至少可以吓唬吓唬刘备。如今天下虽然号称三分,我们的实力占有绝对优势。吴蜀各据一州,依靠着崇山峻岭长江天险勉强自保,有什么变故本应救援,这才是小国对抗大国的策略。如今却高高兴兴地自充鹬蚌,完全是自取灭亡啊。如今我们应该立刻动手,明目张胆地强渡长江。魏蜀夹攻之下,吴国用不了十天就会完蛋。吴国灭亡后,蜀也就是孤孤单单的穷光蛋了。即使被蜀取得一半的东吴,他们也撑不下去,何况我们是豪夺东吴的腹心,而西蜀是硬攻东吴外围。"曹丕说,"如今孙权上表称臣,我们反而去讨伐他。这岂不叫天下欲归降我的人寒心吗?不如趁机攻打西蜀。"刘晔分析说,"蜀远吴近,听说我们动手后即使想会师抵抗也来不及。刘备现在正在气头上,听说我们帮忙,高兴还来不及,哪里想得到我们的下一刀就会砍到他头上,肯定回来配合我们攻吴,不会改主意反过来帮东吴的。"曹丕并不这么认为,全盘接受了孙权的称臣。(这两段对话翻译照搬电子赵括的白话三国,而对于刘晔的这个建议我也倾向于按曹丕的说法,对于曹魏来讲,吴蜀两败俱伤或许是最好的结果?刘晔的看法不能说没有成功的可能,但要冒一定的风险。这个风险并不在于战场得失。孙刘火并是曹魏求之不得的事情,如果曹魏横插一手,可能是落井下石坐收渔利,但也可能使双方看清利害关系而再度联手。这个时候的孙刘还没有什么损失,一旦醒悟对曹魏相当不利。曹丕不动手,客观上阻止了这样的潜在危险。夷陵之战后曹丕进攻东吴时吴蜀迅速改善了双方的关系,但蜀汉已经被打残使得曹丕没有后顾之忧。如果这一切发生在夷陵战前?至少曹丕还要费劲去摆平蜀汉。另外,当时的中原对吴蜀虽然有实力上的优势,总体上仍然是乱世后的恢复阶段,相对而言治理内政恢复元气“锻炼身体”更加重要。以中原的实力,只要自己元气恢复就稳操胜券,不用冒风险来贪图一时的小便宜。)

曹丕还派出太常邢贞拜孙权为吴王,加九锡。刘晔心说,好嘛,不打他,还封个这么大的官。急忙劝说道,"不行啊,不行!以前武帝转战征伐,天下兼其八,威震海内。如今陛下受禅建魏,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孙权虽然也具雄才,只不过是汉朝的骠骑将军南昌侯罢了,这样的爵位没有什么号召力。现在他受迫称臣,只再给他个将军,封他做十万户侯就足够了,用不着封王。王位离着皇帝就差一步之遥,礼制官制相差无几。只要他一直做个南昌侯,江南士民对他也不会有君臣的名分。我相信他现在只是暂时伪降,如果这样就封他为王,那不是帮着他制定尊号,给他树立君臣名分吗?这岂不是为虎添翼?倘若孙权将来退却蜀军,表面上对我们有君臣之份,让江南士民都有所共知。实际上却有不臣之心,那时陛下要出兵讨伐他。他肯定会对江南士民狡辩说自己一直对大魏恭敬臣服,没想到却无故招来战事,必定会激起江南士民对抗的决心,那时吴军上下同心,恐怕战争会很难打呀!"曹丕听得一愣一愣的,心想你倒真会替人着想,人家以后办什么全让你说了。曹丕还是没有听刘晔的建议。黄初三年(222)闰六月,刘备在夷陵大败,孙权的态度就像刘晔预测的那样只是装模作样罢了,曹丕感觉自己受了愚弄,果然要兴兵讨伐。刘晔心说,你早不听我的,这不跟我预测的一样么?但他还是劝说道,"现在孙权刚打了胜仗,国内上下空前的团结,而且仗着长江天险,我们现在出兵恐怕也不会有什么结果。"曹丕正在气头上,心想那你说怎么办?没办法?那就打他!又没听刘晔的建议。(注意啊,大家,现在为止,刘晔出仕曹家,只有当年的破除陈策之计被采纳,剩下的全被否定了)。九月里,曹丕尽起大军,曹休曹仁曹真,张辽张合徐晃(这时的刘晔反而被派往探视张辽的病情)等名将全都上阵分三路大举攻吴,东吴也毫不畏惧,派出吕范诸葛瑾潘璋等各据险要据敌。曹军占不到任何便宜,加上军中流行疫病,曹丕只好退兵。

黄初五年(224)七月,曹丕又想出伐东吴,九月,他亲率大军到了广陵,东吴方面却将舰船全部收起,江面空无一物。当夜徐盛用芦苇赶制无数的假兵城墙隐伏于江边,从石头至于江乘,联绵相接数百里,又将战船放于江面。第二天,曹丕都看傻了眼,不禁叹道,"我们虽然有百战骑兵,现在却一点也用不上啊!"当时又加上暴风漂荡,曹丕呆在江北,不敢贸然发动。他问手下,"你们说孙权会不会亲自来啊?"周围人都说,"如今陛下亲征,孙权恐惧万分,必定举国之力对抗。可又不敢轻易将兵权交给手下,肯定会亲自来攻的。"刘晔却不以为然地说,"孙权认为陛下以主力在此牵制,另外会派人渡江作战。所以他肯定会坚守静观我方的动态,不会主动出击。"曹丕看到徐盛的虚张声势,也不敢贸然渡江,这么耗了几天,也不见孙权有什么动静,曹丕只好退兵。路上,曹丕可能觉得一直对不住刘晔,就说,"你一直说得都很对呀。看来要灭掉吴蜀,不能只知道表面情况啊。"曹丕这话感觉是给他自己说的。第二年,曹丕再次亲征孙权还是无功而返。这时的曹丕悔恨焦急,没想到自己也是一只脚踏进棺材里了。

黄初七年(226)五月,曹丕年仅四十岁就去世了。临死前才定的太子曹睿继位,因为曹丕很宠爱的郭皇后一直没有子嗣,所以太子之位迟迟不能定下,以致曹丕到了弥留之际才确定了曹睿。这样一来,大臣们都不大了解这位二十出头的新皇帝。群臣们都急切地想知道曹睿到底如何,这时刘晔被单独召见和曹睿谈了一整天。刘晔一出来,大家都来打听风声。刘晔说,"大概秦皇汉武继位的时候也不过如此吧。"曹睿继位后,刘晔仍为侍中,不过多了个东亭侯的爵位,封邑三百户。应该说这时的刘晔还是比较被曹睿看重的。曹睿刚登台时,想追谥曹嵩的爷爷,下令群臣想个谥号。刘晔认为这于礼不合,按照周朝,汉朝的礼制,只要追谥到曹操的爷爷就行了。当时的尚书卫臻和刘晔看法相同,曹睿就取消了这个想法。

到了太和二年(228),远在辽东的公孙渊成功胁迫叔叔公孙恭让位,于是上书请求曹魏政府承认自己的合法地位。辽东山高皇帝远,曹魏一直没有精力去管他们,这次曹睿也想按老规矩办事。这时刘晔上书说,"公孙一氏在辽东是汉末就开始了,公孙氏依靠远山深海之力独立于朝廷之外,还勾结胡夷,所以一直都很难消灭。但是这样的独立势力存在时间越长,威胁就越大。不如趁现在公孙渊刚刚自立,肯定他还有仇家,此时突然出兵远征,再联系公孙渊的敌人,肯定轻易能将公孙氏解决。"可是曹睿却没有听取这个建议,拜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直到四年后,才开始由田豫等人去讨伐他,但这时公孙渊早已自立。这个刘晔预测的第三个迟早要造反的家伙最后在景初元年造反了。

太和六年(232),傅子中记载,曹睿曾有讨伐蜀汉的念头,群臣都反对,说不行。于是曹睿把刘晔找来询问,刘晔却说可行,曹睿总算找到了支持。然而,刘晔出来就跟群臣说不行。当时的中领军杨暨,他最为激烈地反对伐蜀。而且他每次遇到刘晔时得到的也是反战的口吻。有次他劝谏曹睿伐蜀的念头,曹睿急了就说,"你一个书生懂什么军事?"杨暨也急了眼,"就算我是书生说话没分量,可是侍中刘晔乃是先帝谋臣,他可也说不可伐蜀!"曹睿一愣,"他可是跟我说可行啊?"杨暨也愣了,于是两人就把刘晔叫来一问,刘晔缄口不言。后来再和曹睿单独在一起时,刘晔反过来教训曹睿,"这样的军国大事,理应保密。我知道这件事后睡觉都怕说梦话泄密,陛下怎能四处宣扬?恐怕敌人已经有所耳闻了!"曹睿还因此向他道歉。刘晔出来对杨暨说,"钓鱼的时候如果鱼上钩不能马上收线,要先放长线要等到鱼精疲力尽时才能收线,这才妥当(放长线钓大鱼就出于此)。你对陛下劝谏应该讲究头脑。"这事却被别人知道了,有人跟曹睿说:“刘晔只是个善于逢迎陛下的人,不信,陛下说反话试探一下,就明白了。”曹睿将信将疑,结果没想到真是如此。从此就渐渐疏远了刘晔。

(这个就是那个识别马屁精企管教材的来历,下面附上原文)

(……后独见,晔责帝曰:“伐国,大谋也,臣得与闻大谋,常恐眯梦漏泄以益臣罪,焉敢向人言之?夫兵,诡道也,军事未发,不厌其密也。陛下显然露之,臣恐敌国已闻之矣。”於是帝谢之。晔见出,责暨曰:“夫钓者中大鱼,则纵而随之,须可制而后牵,则无不得也。人主之威,岂徒大鱼而已!子诚直臣,然计不足采,不可不精思也。”暨亦谢之。晔能应变持两端如此。或恶晔于帝曰:“晔不尽忠,善伺上意所趋而合之。陛下试与晔言,皆反意而问之,若皆与所问反者,是晔常与圣意合也。复每问皆同者,晔之情必无所逃矣。”帝如言以验之,果得其情,从此疏焉……)

据说刘晔因此而发狂,不久就因病将他转为太中大夫(是光禄勋的属官,负责应对顾问,无具体事务),其间又转作过大鸿胪(大鸿胪,秦时称典客,汉初称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大鸿胪,掌管接待宾客之事。九卿之一),两年以后,青龙二年(234)去世,享年59岁,谥为东亭景侯。

对于刘晔最后这一件事,有的说法是刘晔就是个逢迎的小人,终于因小聪明毁了自己。有的说法是刘晔就像他所说的放长线钓大鱼那样对曹睿慢慢劝谏,被曹睿误会后故意装疯以逃避欺君之罪。我的看法嘛,怎么说呢?

再举两个例子,曹丕这个人非常喜欢打猎。当时鲍勋就劝谏说,"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囿,宜以为后。"鲍勋是以前跟随曹操对抗黄巾军的鲍信的儿子,为人极其刚正。当年曹丕还是魏太子的时候,他最宠爱的郭妃的弟弟犯罪被鲍勋抓住,曹丕去求情也不行。曹丕本来就是个小心眼的人,这事他一直怀恨在心。可是鲍勋还是照谏不误。有一次他拦住正要出猎的曹丕上疏,曹丕毫不领情,竟然撕碎鲍勋的上疏。还问身边的人,"打猎跟搞音乐那个好玩?"刘晔对答说,"猎胜於乐。"鲍勋硬钻牛角尖,顶着头说,"这个音乐啊,是上通神明,下和人理,无论在哪里都非常通行,移风易俗,没有在比音乐更好的了。可是陛下却老是荒于打猎。而且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昔梁丘据取媚於遄台,晔之谓也。请有司议罪以清皇庙。刘晔是个阿谀小人,把梁丘(梁丘在?贾萆窖艨さ牟?邑,大概曹丕经常到这里打猎)比作春秋时齐国的遄台(遄台时齐国打猎赛马宴席的地方),就是刘晔所说。我看应把刘晔送到有司定罪,不要再为祸朝廷了!"曹丕顿时怒气勃勃,你这样说刘晔,不就是间接骂我吗?本来曹丕跟鲍勋就有仇,现在更看不顺眼了。马上就把鲍勋降了官。后来,曹丕借别的事给鲍勋定罪,不顾群臣(有锺繇、华歆、陈群、辛毗、卫臻、高柔,不见刘晔)反对,把鲍勋给砍了。这个记载于鲍勋传。

还有一则出自世说新语,刘晔仗着资格比陈矫老,曾经向曹睿说过陈矫的坏话。陈矫很是害怕,就问两个儿子,小儿子陈骞说,"主上圣明,应该不会降罪与您。"后来曹睿跟陈矫说,"那是刘晔陷害你,但我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你不要担心。"还赏了他五个金沲,陈矫不敢要。曹睿说,"你以为这是小恩小惠啊?你现在明白我不会降罪于你,可是你家里人并不放心啊。所以才赏赐于你。"

说实在的,这样的记录在曹魏时代非常罕见,单凭这两个例子就可以把刘晔定为小人。但却心又不甘,因为刘晔眼光深远,见识卓群,善于把握人的心理,善于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这在那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他在为曹家出仕的时代,尤其是曹丕时代,出的主意没有任何一个被采纳,而令人讽刺的是历史的发展总是见证刘晔认识的正确性。换句话说,如果我是刘晔,被安排在向曹魏这样的大公司里,无论我的方案多么高明都不会被采纳,十多年一直停留在一个岗位上,我会怎么做?我该怎么做?

大话春秋网友一条步行的鱼的回帖

“楼下的刘晔传洋洋洒洒万余言,颇为可观,阅后也很有启发。不过在翻书之后也发现了几点问题,这里提出来和陈兄探讨。

刘晔出仕曹操的时间问题。

刘晔起家是被曹操辟为司空仓曹掾,按曹操建安元年十月拜司空,十三年正月汉罢三公官,同年六月以曹操为丞相,所以刘晔出仕曹操应是在建安十三年之前,绝不会晚到十四年。(蒋济被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而非司空掾属,可证晔被辟非与其同时。)据刘晔本传,其被辟是在曹操到寿春讨伐山贼陈策之后,可是查武帝记,曹操建安十三年之前从未到过寿春,这就成了一个疑点,不知道是武帝纪漏记还是刘晔传有误。不过在建安七年,也就是官渡之战后两年,曹操亲自南征刘备的时候曾经到过谯,距寿春不远。而且晔本传中其劝说曹操进兵时有“中国未夷,故策敢据险以守。今天下略定,后伏先诛”之辞,颇合官渡战后的背景。综合以上,我推测刘晔是在建安四年冬天和刘勋一起投奔曹操,而在建安七年前后被辟为司空仓曹掾。

刘晔和鲁肃的书信问题。

从信的内容来看,鲁肃当时正在东城,不过他应该并不是在东城长的任上,而应该是在弃官与周瑜同到曲阿之后,归祖母丧于东城(他自己就是东城人)。鲁肃建安三年为东城长,所以写信之时应该是在那之后,而在刘晔投奔刘勋之前。对于鲁肃回到曲阿之后还要北上,只能姑且认为是他在东城的时候并没有听到刘勋为孙策所袭破的消息,而是在回到曲阿之后从周瑜那里得知。另外从刘晔对郑宝的态度来看,他自己应该是不会写出这么一封信。不过郑宝既然在“驱略百姓越赴江表”这个问题上能“强逼晔”,那么逼刘晔写信去招纳其他豪族来壮大自己的力量,也不是什么不可想象的事情。

所以我的推测是建安四年秋天前后郑宝逼迫刘晔写信招鲁肃,结果反被刘晔所杀。鲁肃收到信的同时正在东城安葬祖母,等丧事完毕从东城回到曲阿,刘晔已随刘勋北上,于是便随周瑜投奔了孙权。

傅子的可信度问题

刘晔传中裴注引傅子(作者傅玄)五次,其篇幅几与本传相仿,刘晔的首鼠两端即为其中所提到。所以要研究刘晔,就不得不注意傅子其书的可信程度。裴松之注三国志前后引傅子数十处,其中颇有与陈寿所著相异者。比如魏书王修传“《傅子》曰:太祖既诛袁谭,枭其首,令曰:“敢哭之者戮及妻子。”于是王叔治、田子泰相谓曰:“生受辟命,亡而不哭,非义也。畏死忘义,何以立世?”遂造其首而哭之,哀动三军。军正白行其戮,太祖曰:“义士也。”赦之。臣松之案《田畴传》,畴为袁尚所辟,不被谭命。《傅子》合而言之,有违事实。”魏书张绣传本传谓张绣先降后反是因为“太祖纳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而傅子则曰“绣有所亲胡车儿,勇冠其军。太祖爱其骁健,手以金与之。绣闻而疑太祖欲因左右刺之,遂反”。另刘晔传中注引傅子“太祖徵晔及蒋济、胡质等五人??寻以四人为令”,按蒋济传“仕郡计吏、州别驾??拜济丹阳太守??济为别驾??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未见其曾为县令。

陈寿和傅玄大约为同时代的人,傅玄能够见到的己成书的材料陈寿大概都能见到。另外关键的一点是,傅玄死于元康四年,而三国志成书的时间最早要到元康五年,所以陈寿是有一定的机会见到傅玄的著作的。而他最终没有采用傅子中的说法,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傅子的可信度恐怕要打些折扣。当然,在没有反证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把它一棍子打死,但是在采用其中的材料时要加些小心为好。”

我后来的回帖

回楼下一条步行的鱼关于刘晔

呵呵,惭愧呀惭愧。当时写这个的时候就这几处没仔细找,全让兄台发现了。

关于刘晔出仕的问题,当初我也看到了司空仓曹掾,有些疑惑,但没有细查,因为心里暗想就算曹操不干了,恐怕有别人接着干。见笑见笑,三公都废了,谁还接着干呢?所以按兄台的意思,"曹操建安元年十月拜司空,十三年正月汉罢三公官,同年六月以曹操为丞相,所以刘晔出仕曹操应是在建安十三年之前,绝不会晚到十四年。(蒋济被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而非司空掾属,可证晔被辟非与其同时。"在这里我表示同意。但唯有讨伐陈策的时间是个疑点,兄台说大概是建安七年曹操进军谯城那次,但我不敢苟同,因为那次时间是很有名的屯田令的发表,随后曹操到了浚仪,修睢阳渠,浚仪属陈留郡,就是以前的魏都大梁,我附了个地图(一时找不到别的地图,这个是演义的,希望不会有大差错),从地图看,曹操从谯城反而往北走了,况且寿春离谯城很远。恐怕曹操没有时间去打陈策。在之后的时间,只有"建安八年八月,公征刘表,军西平,公之去??而南也"这个可能,西平属汝南郡,但西平具体在什么位置,我却没找到。然后直到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曹操才有可能到达寿春(中间曹操一直在北方同袁氏作战,其间曾到过淳于讨伐海贼管承,淳于属于青州北海国,那个地方大概在黄河入口附近)。寿春合肥同属九江郡,陈策是庐江郡边上的山贼,直到这个时候,才有可能曹操亲自率军讨伐。但这个时间同刘晔的官职是个矛盾,因为刘晔是讨伐陈策后才被辟为司空仓曹掾的。

在找不到其他证据前,这只能是个解不开的迷了。

关于同鲁肃的书信问题,本来我就没怎么找,那一段是参考凌云雕龙的读史六札里的,我也没时间仔细对证(因为我对吴志不大清楚)。以后慢慢读吧。

最后就是这个傅子,本来我是想到上网查一查关于傅子的内容以求证他所说的真实性,但时间匆匆,我也没有做到。现在兄台都写出来了,我也表达一下我的意见。关于写史作传,很难做到严格的公正评判,难免会带有作者的主观感情,甚至或还有什么政治目的。除非像春秋一般,只说某某年某某月,谁谁谁在哪哪哪,做了什么什么事,不待任何感情色彩。我想这恐怕也是为史做注的目的。所以我对于资治通鉴上不管正史野史都编在一起的做法很不同意,倘若只读通鉴,只会相信这是正史,其实司马光是挑他感兴趣的内容罢了。

我最后引注的那两条关于刘晔小人的例子,只是把有关他的内容都找出来,让大家评判。就像兄台所说,在没有反证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把它一棍子打死。我在刚开头也表明了,魏志的个传明显要比蜀志好的多,加上注引丰富,是以留下颇多争执。我写这个目的就是想大家多讨论,鱼兄的回帖很让我高兴,所以我也迫不及待的回帖反应,很是感谢。

忘了说一句,据说给书画装裱就是从刘晔开始的。

关键词(Tags): #刘晔传(嘉英)#刘晔(嘉英)元宝推荐:香山居士,
家园 这两篇都是老文了,今天搬过来献献丑,呵呵

刘晔传在先,到最后出仕曹操的时间还是没有确定,另外,我后来看到有的评论说刘晔的计策不被曹魏重用是因为他是汉室宗亲的原因,我无语

孔融传写到最后就直接拷贝文言文了,在新浪发的时候,就沉下去了。我也挺痛苦,写得好象肥皂水,感觉最需要的工具书就是辞海。

家园 孔融在北海

单纯就孔融论孔融,不把孔融的活动与当时大环境相结合,无法作出更深入的解释。

什么大环境呢,就是曹操袁绍集团与公孙瓒陶谦集团的战争,青州是他们的一个争夺焦点,因为公孙瓒想通过青州把自己和陶谦联系起来,事实上曹操第二次东征陶谦时公孙瓒的援军也就是从青州出来的。

袁绍最初任命了一个青州刺史臧洪,两年后改成了东郡太守,用自己的儿子袁谭来主持青州的事务。《后汉书》说是因为袁绍“惮其能”,这是很肤浅的见解,之所以会有如此误解是他只注意到《三国志》记载说臧洪对付黄巾的卓有成效,“所在有绩”而被下放,自然会想当然的说是袁绍忌讳他的才能。实际原因是臧洪在青州被此后大举进入青州的公孙瓒以及他所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的的长期压制,史书说袁谭进入青州时只有平原一块地盘,这样看来似乎臧洪在州的两年把青州地方都丢光了,袁绍要撤换他是自然的道理。孤立的看待历史,议论就不能深入,说臧洪这事是举个例。

公孙瓒和陶谦是一伙,袁绍曹操是一伙,各自任命了一个青州刺史在那打仗,刘备则是公孙瓒所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的部属,这就是当时青州的形势和孔融涉及到的人物的背景。再用这个去理解下面这些事,不难纲举目张。

(一)孔融有难,求救于刘备

(二)左承祖劝孔融结交袁绍曹操,孔融不干,把他杀了

(三)刘备表孔融为青州刺史

此外两条还有你没提到的事:

(一)陶谦死而孔融劝刘备自领徐州。

(二)孔融与陶谦计划迎汉献帝到东边去

所有这些都指向一个解释,就是孔融在北海时是依附于公孙瓒陶谦集团而与袁绍曹操集团为敌的,后来孔融到了许昌后袁绍还要求曹操杀他,这恐怕是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Tags): #孔融(嘉英)#刘备(嘉英)
家园 回曹兄:分析的好!

孔融当初劝刘备做徐州牧我是看到了,陶谦上表之事,跟列名单中也有北海相孔融。但是当时的确没把这些联系起来,就把这两个材料放过去了。

透过现象看本质,曹兄把这些都分析的很透彻,受益匪浅。

家园 佩服,谢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