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利比亚事件的教训 -- 一着

共:💬107 🌺850 🌵4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异议
家园 不一样的看法很正常。

这句话我很赞同,中国跟别的国家之间没有两大洋,所以不可能像某些国家一样发饷。中国有中国的发饷标准。但是我认为就是以中国的发饷标准来说,这饷银也太少了。有钱买外债,却没钱加饷。而且还发的不公不平,这是不仁。

发饷少的主要原因是不公平,而不是加饷。如果公平一点的话,现在大多数人就会受益。当然,少数多贪独占的会不高兴了。至于说有钱买外债,却没钱加饷。似乎你应该参考一下对外汇能否用来发饷有研究的文章。当然,是否买外债有待商榷,但这是另外的话题了。

有勇于进取的这种素质的人在一千一万个人里有多少个,我说不出来,因为进取这两个字儿不写在人脸上,但是勇于进取者我相信一定很多,甚至可能占大部分。因为这个民族并不缺乏进取心,我认识的退休者退下来之后不是发挥余热就是要种个地,我高中的语文老师60多,各种职称到手了还在执教呢。中国人到了海外这些发足了饷的国家,享受了饷银充足的待遇,可是进取心没有泯灭的人大有人在。当然人能力见识有差别,进取的标准也不同。但仍然是有某种程度的进取心的,仍然想改变生活,寻求个意义的,而不是像某些人种一样吃饱了撑的不干正经事把发疯和繁殖当做生活目的。所以我认为只要发足了饷,这个民族不会缺乏进取的。

你的例子有点偏题了吧?我们谈得是如果有人得了 500 万,是否还能像以前那样努力的问题。明显你所说的这些人,也就中等收入吧。不说给500万了,你给他们100万,他们中有几个还能保持现在的劲头吗?以前西方人的绝大多数进取精神不差,也不是懒人。现在呢?只能靠移民了。

我认为闹革命的问题,欧洲和阿拉伯要分开来分析。

欧洲骚乱不是因为发饷不足,甚至根本不是为了发饷,而是滥赏把人养懒了。发饷跟滥赏之间是有区别的。所以发饷不能等同于滥赏。发饷是为了为创造价值提供一个基本保证。滥赏则是赌博,赌能创造什么新价值。

阿拉伯的革命则不是滥赏。沙特就是滥赏,可是沙特到现在还稳定着,还能派兵搞反革命呢。阿拉伯革命根本是发饷不足。突尼斯就是发饷不足,结果误杀了一个小贩就反了。

你怎么界定发饷跟滥赏之间的区别呢?发到多少是发足,发到多少就是滥赏了呢?今天给你1000块,你觉得很满意。明天再给你这个数,你可能就觉得还凑合吧,后天你就觉得给少了。再者,每个人心里有自己的标准,怎么去界定呢?欧洲、阿拉伯以前怎么不闹呢?以前发的还是很足的,大家也没意见。现在金融危机了,政府没钱了。加上美元宽松了好几轮,拿到手的饷还是那么多,要节衣缩食才行。可由奢入俭难啊,难免会闹腾。

凡是真的卖国贼卖国,从来没有只是为了多两碗菜吃就要把国卖了的。怎么也是金条几番,熊掌鹅肝,花园别墅,三门车库。比如我们看到的当今很多国内的卖国贼,头顶上不是顶个叫兽名头呢,就是摆个砖家的旗号,一个个吃的脑满肠肥,开着大车住着洋房。即便是某些铁心想当带路党的呢,倘你问他卖国的价码,那也一定是两层洋房游泳池,月薪起价十万刀的。为了多吃个两碗粗米饭,为了五块钱一斤的生菜这么个目标就把国给卖了的闻所未闻。所以我认为对于喊什么卖国之后菜价降,卖国之后有房住的人,应该和真的卖国贼区别开来。因为往往是国家不差他钱的人卖国,而极少是是国家差他钱的人卖国。

对待的方法上是可以有所区别。但却否认不了卖国的思想和行为并没有区别。这就像孔老兄是读书人,所以“读书人的事能叫偷吗?”一样? 呼呼。

很多卖国的并不是一开始就富的流油的,可能最开始的目的也是要多吃两碗米法和菜。卖到后来才拿金条什么的。难道为了两碗菜的就是假卖国,为了金条的就是真卖国吗?过去抗日时候当汉奸可不都是汪精卫,绝大多数还不是为了能活着吃饭?那就不算汉奸了么?

家园 还有采访的那个蒙面的反对派士兵说“老鼠老鼠”的

咋听咋像美剧里的美国口音

家园 也许不是老卡命苦

腹黑一下,可能是西方看半年后,大佐的“受欢迎程度直线上升”了,反他的人就直线下降了,再推翻就不容易啦!!!

家园 我还是觉得不对

发饷少的主要原因是不公平,而不是加饷。如果公平一点的话,现在大多数人就会受益。当然,少数多贪独占的会不高兴了。至于说有钱买外债,却没钱加饷。似乎你应该参考一下对外汇能否用来发饷有研究的文章。当然,是否买外债有待商榷,但这是另外的话题了。

不公不平是发饷少的原因,这没有异议,多贪独占的不高兴就不高兴去吧,最好都去美国,别在国内盘剥才好呢。

不过我还是感觉发饷太少,还是饷银给的少的原因,当然给饷不是某些人大代表什么公派一人一千元,那是平均主义。还是最恶劣的平均主义。我认为外汇可以用来发饷,至少应该动用外汇大力打压物价或者进口关键性的货物。以前也有国家出外汇送有特殊疾病的人去国外就医的例子,这广义上来说也算是发饷的一种

你的例子有点偏题了吧?我们谈得是如果有人得了 500 万,是否还能像以前那样努力的问题。明显你所说的这些人,也就中等收入吧。不说给500万了,你给他们100万,他们中有几个还能保持现在的劲头吗?以前西方人的绝大多数进取精神不差,也不是懒人。现在呢?只能靠移民了。

是有点偏题,但是这是为了支持我的观点。我认为人中了500万之后还是会继续努力的。首先,现实一点呢,中彩票中了500万这个事情在概率上是少数的。也就是说永远都是少数人能中500万,多数人还是中不到的。所以多数人还是有进取的动力的。一个国家里不可能个个人都进取,所以多数人进取就是理想状态了。

中了500万之后想挣1000万的中国人我认为是大有人在的。以中国人这个民族来说,他的民族特性是积极进取的。向上是受肯定和鼓励的,混混僵僵和虚无是不受肯定的。就连退休的人也积极搞些生产劳动。 不似某些民族把混混僵僵和虚无当做自己的民族特性。

你怎么界定发饷跟滥赏之间的区别呢?发到多少是发足,发到多少就是滥赏了呢?今天给你1000块,你觉得很满意。明天再给你这个数,你可能就觉得还凑合吧,后天你就觉得给少了。再者,每个人心里有自己的标准,怎么去界定呢?欧洲、阿拉伯以前怎么不闹呢?以前发的还是很足的,大家也没意见。现在金融危机了,政府没钱了。加上美元宽松了好几轮,拿到手的饷还是那么多,要节衣缩食才行。可由奢入俭难啊,难免会闹腾。

发足饷银和滥赏的区别我认为不在多少,而在于是什么。我之前的帖子里说过,保障人能创造价值的就是发饷,赌人能创造什么价值的就是滥赏。比如说医保是发饷,因为人得病不能就医是要死的,而死人毫无疑问创造不了什么价值。其他什么诸如房屋补助,各种设备如汽车和手提电脑的补助,这个补助那个补助最后再来个食品券这就是滥赏了。这是赌博,赌这个人受了这些好处之后还能够进取,结果很明显赌输了。

现在闹得几个热点,沙特依然在滥赏,但是沙特没有闹。欧洲撑不住滥赏了,结果闹起来了。老卡每家派钱1000,本质上是个平均主义,其实还是滥赏,还是临时抱佛脚式的滥赏,其结果有限,原来就无所事事的利比亚人到手钱就花光了然后接着无所事事,然后就上街打枪,结果是老卡被通缉。穆巴拉克没有滥赏过,而是发饷不足,弄得金字塔帝王谷里到处是骗钱的,结果是进笼子等着绞死。巴林也是发饷不足,弄得要组织反革命军去镇压。阿萨德是一直发饷不足,河里有文章论述过的,其国民收入和支出完全不成比例,连房奴都没得做。结果现在闹得欢。所以综上所述,阿拉伯和欧洲的大闹,只能证明了发饷不足和滥赏都是行不通的两个极端。并不是发饷充足的结果。

对待的方法上是可以有所区别。但却否认不了卖国的思想和行为并没有区别。这就像孔老兄是读书人,所以“读书人的事能叫偷吗?”一样? 呼呼。

很多卖国的并不是一开始就富的流油的,可能最开始的目的也是要多吃两碗米法和菜。卖到后来才拿金条什么的。难道为了两碗菜的就是假卖国,为了金条的就是真卖国吗?过去抗日时候当汉奸可不都是汪精卫,绝大多数还不是为了能活着吃饭?那就不算汉奸了么?

打个比方,正因为只是要多吃两碗菜,所以伪军也是可以收买的,所以伪军战斗力也是不足的,土八路放了几枪伪军就扔枪跑路的事情也不是一两回了。伪军当然是卖国贼,但是区别对待之后不是不能悔改的。甚至是可以整编成抗日武装的。既然如此,何不多出个两碗菜把他改编成抗日武装了呢?

我这个人还是相信一般中国人都是有朴素的爱国情感的,当年日寇占据东北,有关东军几十万,兵强马壮飞机大炮,势力不可谓不强,前途不可谓不好,可还是有土匪伪军加入抗联打日寇而不是投降媚事关东军。即便原因是复杂的,但是朴素的爱国情感也应该是原因之一。所以我认为如果发足了饷,让老百姓多吃两碗菜,中国老百姓还是愿意站在中国人一边而不是外国人一边的。

为了金条的死不悔改分子总是有,抓住他请他吃花生米便是。可是到底是为了金条的多呢,还是为了多吃两碗菜的多呢?相信是后者。不然日本就破产了。那么是止步于多吃两碗菜得多呢还是发展成为要金条的多呢?相信是前者,不然日本还是要破产。而且人吃不到饭菜就要饿死,为了活下去而无奈的去当卖国贼,这是首先应该是可怜的,其后才应该是可恨的。现在情况比抗日时好些,还没到饿死的地步。同样也只是想多吃两碗菜。还上升不到要金条的程度。那么干吗不给他发足了饷让他多吃两碗菜呢,我想一般人要是多吃了两碗菜抹抹嘴之后还是念着国家的好的。

家园 老卡也挺能到处撒钱的

比如说,利比亚打起来以后,非盟经费立即陷于困境。可惜啊,老卡白撒了那么多年钱,非盟的哥们到关键时刻就变卦了。

家园 中国政府外交的首要原则是“不干涉别国内政”

你说的倒台是怎么倒的?是人家内战倒的吗?没有北约的狂轰乱炸,那一群乌合之众能把人家搞倒台?就连那一群乌合之众,也不过是北约扶植起来的“带路党”而已。这不,卡大佐还没死呢,各路货色就忙着准备瓜分石油了。

至于你说的“得罪五常”,在我看来,国与国之间无非是利益之争,有什么得罪不得罪的,你想要的利益人家不给你,就是所谓的得罪了。但是这个就是要把人家干掉的理由么?

你们是不是在欧美呆惯了,看不惯谁、跟谁合不来就想着一定要把别人干掉?

对了,拿了和平奖的那位演员,又在那里大喊叙利亚的总统失去合法执政权了!

真是牛逼啊,不过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用中国的因果报应来说,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家园 有新闻出来,北约是有人在前线与反对派合作提供通讯服务的

那帮反对派,比卡扎菲的部队还弱,光靠他们打仗,北约还不要气背过去

家园 多年以后再看利比亚

我们会发现,这只是一次撤退中的阻击而已。或许是欧美在维护后冷战时代国际秩序不破裂的最后一次尝试。

不论如何,这个旧秩序的存续与否已经由不得它的创立者决定了。

家园 【整理】卡扎菲倒台欧洲利好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omment/20110825/230710380796.shtml

德国正一点一点重新滑向衰退。法国逐渐被拖入了欧元区危机的泥潭。希腊已经接近违约,而且还可能会拖那么几家银行下水。目前,在欧洲想要听到点让人开心的经济消息,确实是难上加难。

  不过,卡扎菲的倒台却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对于欧洲,这一值得庆祝的事件打开了新的增长可能性的大门。

  卡扎菲政权崩溃之后,从突尼斯、埃及到利比亚,局面都焕然一新。叙利亚的变革可能也不遥远了。阿拉伯之春已经走向了收获的阿拉伯之秋,显然是现代派取得了胜利。

  一个新的市场因此呈现在世人面前,而这市场恰恰就在欧洲的大门口。这些国家有两个是大国。他们有非常年轻的人口。一些国家还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国家都与欧洲大陆的若干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联系,尤其是法国、意大利和英国。

  过去两年左右的时间当中,欧洲的领导人们一再犯下这样和那样的错误。可是,这一次,他们支持反对派对抗卡扎菲的决定确实是正确的,在接下来的若干年中,他们就将享受到正确决定的回报了。

  不错,我们还没有真正目睹卡扎菲上校和他政权的末日。不过,反对派现在已经占领了的黎波里,四十年的恐怖统治已经就此终结。

  至此,席卷北非的起义浪潮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浪潮始于突尼斯,转移到埃及,最后又落到了利比亚。现在,叙利亚反对派还在努力推翻阿萨德政权,不过既然卡扎菲都已经倒台,其他独裁者的日子也该是屈指可数了。

  那么,这一切将会带来怎样的经济影响?直观地说,市场肯定会密切关注石油方面的变化。对于欧洲而言,利比亚既是个重要的石油生产国,也是个重要的石油出口国。事实上,利比亚是世界十大产油国之一。无论反对派在的黎波里建立起怎样的政权,资金紧张都是一定的。为了筹措国家重建所必需的经费,他们一定会尽可能快地生产和销售尽可能多的石油。这就将提升石油产量,打压石油价格,让全球经济在当前这艰难时刻得到一点帮助。

  不过,石油绝对不是故事的全部,甚至不是故事的重点。对于欧洲而言,他们获得的真正奖赏是,在南地中海的对岸,已经初现了一个新的,活跃的经济区。过去十年当中,投资者的视线很少掠过北非的土地。在大多数眼中,这里都是一块贫困的地方,由一系列独裁政权控制着,根本说不上什么投资的机会。利比亚的主权财富基金由卡扎菲家族控制着,对于一些对冲基金而言,那是他们很容易可以击败的一块肥肉。除这之外,北非就是一片空白。

  或许,原本是不该如此的。事实上,大多数北非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不差。德国银行去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3年至2008年间,北非的真实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达到了年均5%的水平。当然,近两年由于局面动荡,乃至爆发内战,经济的增长就没有那么稳定了。不过,一旦尘埃落定,这些国家恢复原来的增长速度应该是非常容易的。

  埃及有8200万人口,大致和德国相当。突尼斯有1000万,利比亚也有600万。这就意味着接近1亿的潜在生产者和消费者。还有摩洛哥,那里也有3000万。不错,每一个北非国家都必须说是相对贫穷的,但是他们都有年轻的劳动力。在摩洛哥、埃及和突尼斯,年龄在十五岁到二十四岁之间的人群都占总人口的20%左右,利比亚也只是略低而已。这一比例要明显高于西欧,甚至也高于中国和拉美。事实上,在年轻人比例上比这里还高的地区,地球上就只剩下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不必是什么专家,你很容易就会明白一个道理,年轻人居多的国家总是比老年人为主的国家更容易获得经济的快速增长。

  当然,阿拉伯之秋的最终果实会是什么味道,我们现在还无法完全弄清楚。新政权未必不会沿着老路,重新滑落到贪腐和独裁之中。伊斯兰极端主义者未必不会最终上台,比如突尼斯局面的发展就不那么让人乐观。

  只是,我们也不可太过悲观。他们这些国家完全可能像土耳其一样,相对迅速地转型为快速成长的,稳定的民主经济体。前进的路上总会有些障碍,但是既然土耳其能够做到,为什么北非就一定做不到?现在,土耳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1万79美元。

  欧洲和北非有着密切的利益联系。英国人、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在那里经商都已经几十上百年了。整体而言,北非的对外贸易,有53%都是和欧盟国家进行的,这一比例远远超过其他地区。他们不仅仅是出产原材料和农产品(15.51,-0.10,-0.64%),现在,摩洛哥已经成为一个法国和西班牙企业的重要离开岸制造业中心。

  尤其是英国和法国的政府,都做出了正确的判断。法国一度支持过突尼斯的阿里,但是他们就很快就发发现,最好还是和老的独裁者划清界限。英法的军队对利比亚进行了干涉,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对于法国总统萨科齐和英国首相卡梅隆而言,这都是冒了极大政治风险的决定。这样的举动将带来善意的回应,而且将持续不止一代人的时间。

  当然,军事干涉的代价也是不菲的。据估计,美国已经为利比亚花费了大约9亿美元,而英国则估计自己付出了2亿英镑,约合3亿2500万美元。在每一分钱的预算都会被放在显微镜下的时代,这样的开支可是非同小可。只不过,和直接耗资就达到1万亿美元的伊拉克战争相比,这还是小巫见大巫,而且回报更加立竿见影。

  中期之内,经济增长更多地不是取决于诸如利率或者政府预算规模之类的短期因素,而是取决于经济的真实情况。新的技术,新的贸易伙伴,这些都会带来真正的经济扩张。如果北非打开开放的大门,那么对于欧洲邻居而言,就意味着一个新的巨大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了。

  对于正在焦头烂额之中的欧洲经济而言你,这是个难得的好消息。

利比亚倒下,西方国家乘机进补。不过这个食物实在太小,要把欧美同时拉出泥潭,除非是中国或前苏联(东欧,东德)这个体魄,今天的印度恐怕都不够。否则的话,也许西欧真的会成为华尔街的食物。

家园 您一点都不为卡上校检讨

一个卡扎菲,一个穆巴拉克,

多少80后,听着这俩名字长大并老去的.

一个人的脸皮可以厚到这种地步?自己当总统当30多年?

最后众叛亲离,很可能被吊死或枪毙,

我只能说活该

家园 利比亚一内战,基地要开心了。

打开地图看看,这地方真是风水宝地阿,南面撒哈拉以南非洲,北面欧洲,东面埃及,西面突尼斯,与突尼斯一海之隔就是意大利了。以前基地派人要前往欧洲得多麻烦,现在省了多少事情。

老卡是不受人待见,但是迟早会有人想他的。

家园 我倒觉得相反

从此利比亚的自由战士只能自产自销,在自己的国土上自相残杀了。因为只有统一稳定的国家才有行动的能力,无论是用什么方式统一稳定的,等到国家四分五裂,自顾不暇之际,自己人之间尚且不能和平共处,还有能力远征异国?等到阿拉伯各国的统治者一一倒下之后,阿拉伯人才能从中世纪的政教合一和宗教迷信的重压下解放出来。阿拉伯人的第一个矛头,原本应该指向自己国家的统治者的,而当初发动圣战的,其实全部都是伊斯兰各国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故意配合西方资本,把圣战的祸水,引向遥远的外国比如中国,自己享受现代文明挥金如土,却鼓动百姓为了中世纪的宗教口号去外国送死,现在终于穿帮了。利比亚人推翻卡扎菲时候,其他阿拉伯人难道没有想到他们的统治者是什么德性吗?

还有,为什么基地和各种伊斯兰恐怖组织喜欢搞自杀式爆炸呢,因为那些背后支持他们的穆斯林权贵们,真正想要消灭的,不是那些不相信伊斯兰教的异教徒,而恰恰就是这些危险的所谓“圣战者”,让他们在异国土地上自己灰飞烟灭,免得留在故乡搅了自己荣华富贵。

家园 “无知少女”的杰出代表!

支持

家园 不同意

极端主义诞生于混乱和贫穷。一个稳定且衣食无忧的国家不会出现很多恐怖分子。

你对伊斯兰的敌意和偏见太大了。他们也是人,不是魔鬼。

家园 楼主,利比亚是北约打下了的,不是利比亚人民

北约的飞机北约的地面指引北约的退役军人。

利比亚人民是前线的指明火力点的炮灰而已。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