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聊】货币和本位金制度 -- 任爱杰

共:💬15 🌺9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闲聊】货币和本位金制度

货币是什么?经济学教科书上的定义是“一般等价物”或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从货币的起源上来说,这个定义是不错的。古代以物易物的商业只能在小范围内实行。生产扩大了,交易规模扩大了,交易的地域扩大了,“以物易物”就行不大通了。于是货币就产生了。

在古代,货币又是必须是大多数人能接受的商品。归根到底,古代货币是能用的东西。例如金银能够做器皿,铜可以做各类器具,甚至贝壳也能做为首饰。

货币必须是容易保存的,这样就不会出现经过长途运输或长时间储藏,发现货币损毁的结果。

货币必须是容易携带的。用一只鸡换一只鸭容易,用一百只鸡换一头牛可没那么容易。

货币又是必须能容易分割的。这样容易计算价值。

最后,作为流通的货币既不能是极为稀有的宝石之类,也不能是随处可见的狗尾巴草。太少的话不敷使用,太多的话就没有需求了。也就是说货币必须有稀缺性,但又不能过于稀缺。

所以大多数的古代人最终都选择某种金属作为货币也就不稀奇了。

其实即使到了现代,商业交易仍然是可以“以物易物”的。例如中国直到改革开放后很久,由于缺乏外汇,很多对外贸易还是用双边或多边“以物易物”形式开展的。

那么既然现代都可以“以物易物”,而古代尤其是中古之后“以物易物”就不再是主流交易手段了呢?

这其实和信息获取能力和物品的保存能力有关。举例来说,中国以前和苏联贸易,拿五十万吨水果换五十万吨石油。这类交易是不用双方亲自到场的。中国的外贸部下属公司和苏联的对口部门之间来回几个电报,电传,电话就解决了。现代又有保鲜集装箱,装箱后不论海运、陆运、还是空运都能保证水果运到目的地时还是新鲜的。

而在古代,既没有即时通信工具,又没有快捷的运输工具,更没有完善的保存措施,那么上述的“以物易物”就很难实现。

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中国古代的边境贸易,甚至是国家级别的边贸,都大多采取这类易货方式。其原因,一是货物品种固定而单一。二是中央帝国要防止铜、铁等战略金属流入敌国。

到了中古时代,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业蓬勃发展,货币作为商品的属性逐步减退。虽然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把钱币铸成器皿或反之的行为,但从主流上来说,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不会干把十万贯铜钱铸成大鼎之类的事。

随着货币的商品属性逐步减退,“一般等价物”的概念越来越清晰。而随着商业的发展,交易的数额越来越大,对货币便携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便催生了纸币。

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次革命。它第一次完全抛弃了货币的商品属性,而转为强调货币的等价性,便携性和保存性。

然而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前面说过,货币必须要有一定的稀缺性。相对于金银铜铁,纸币谁都能印,其稀缺性和狗尾巴花类似。那么如何保证纸币的稀缺性呢?

古人于是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本位制。不论是金银本位也好,中国古代的铜本位也好,其要件是“兑换承诺”-- 即纸币能够从其发行机构中兑换到与面值相等的本位金属。

在实践中,本位制度的“兑换承诺”迅速就成为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承诺。为什么呢?直接原因是因为货币发行的乘数效应。

关于乘数效应是啥,大家可以查详细的解释。简单的说法当发行一百的货币,银行贷了八十给甲,甲把贷款存入银行,银行把这八十中的六十四贷给乙,乙又存入银行,银行再把其存款的百分之八十贷给丙。。。

如此循环往复,最后银行账面上的钱将是100+80+64+51.2+...

解这个数列的值是500,其实就是100*(1/0.2)=500

这时候出来的问题就是在市面上流通的纸币其实只有100,对应100的本位金。但账面上却有500的货币。这时如果所有的存户都要求提取本位金。那么银行就只好关门大吉了。

这个不可能实现的“兑换承诺”是任何本位金制度的致命伤。所以到最后,大多数国家都抛弃了本位金制度,或挂羊头卖狗肉,名义上是本位金制度,实际上却是不能兑换的。

那么如果纸币持有者一定要兑换怎么办呢?这时候国家就出现了。国家的作用就是保证纸币的发行。国家或用信用担保,或者用暴力强制,总之没有国家的直接或间接支持,纸币是无法顺利发行的。

要保证纸币的大范围发行,并不被伪钞冲垮,就必须有政府的暴力支持。所以一国的纸币,不论是类似西方的起源于银行本票,还是像中国一样起源于“交子”,最终都要依靠国家的力量来强制发行,并由国家来控制发行量。

也就是说,纸币的稀缺性或曰信用度最终都是由国家来保证的。

然而即使是用纸币,还有个流通量的问题。前面说过,发行了一百的纸币,最低准备金率是20%的话,最终会有500的货币,但市面上仍然只有100的纸币。如果大家都来取纸币的话,赶印纸币也有些来不及。

而纸币虽然相比于金银更易携带,但还是有个体积问题的。而为了防伪,纸币面额一般都不会很大。对纸币进行补充的则是各类金融工具和票据。

在使用票据的过程中,尤其是信息技术进步到能实时查看个人账号的时候,货币作为实体其实已经没有必要存在了。

钱是一般等价物。这个等价物可以是黄金白银铜钱,也可以是纸币或信用点。在现代社会,等价物已经退缩为一个概念。只要大家都信任用某种东西能够换到所需要的商品,不论这种东西是实实在在的黄金,还是银行电脑里的几个数字,这个东西就可以被当作钱来使用。

但是,一国的货币价值最终还是要看这国的货币能够换到多少实际商品。

一国货币的投放量和其经济总量成正比。如果投放过多,则造成通货膨胀。反之就是通货紧缩。

这里唯一的例外是美国。美国作为世界性流通货币的发行国,获得了用一堆绿纸来换取别国资源的权力。然而,这么做的前提是别国始终相信用这堆绿纸随时能够换回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这里也包括了随时换回美国生产的商品。

然而美国却年年入超,也就是说,它生产不出足够的产品和别国交换。那么为什么别国还要用美元呢?

原因无他,美国的军事实力强大而已,能够迫使全世界用美元而已。如果谁敢不用美元,美国会打到他用。

说白了,和前面说过的发行纸币一样,美元的地位是靠有组织的暴力来支撑的。一旦这个暴力基础不存在了,那么美元就会沦落到连擦屁股都嫌硬的境地。

通宝推:猪头大将,
家园 也不全是暴力

比如我前几天去银行取钱时,还听到柜台前一个人张口“美金”,闭口“美金”的。在另一种真正有竞争力的货币出头以前,大家还是会习惯性的相信美元。

送花赞扬 关闭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家园 前面分析都很好很详细,说到美元就一笔带过了

为什么美元年年入超,别国还要用美元呢?

我们知道很多国家,美国是打不动的。你得解释其经济本质。

我先先说说。

美国不是年年入超。而是直到70年代才开始这样。那么在此之前,美国经济一直是出口强劲的。这样也就说明70年代之前美元是没有问题的。

世界上的新兴工业国家的兴起,开始的时候都是以美国为主要销售地,从而发展起来的,自从70年代起没有例外。

当一个新兴工业国起步的时候,国内市场普遍小,无法容纳大量工业品,必须外销。世界上唯一能容纳大量工业品的市场就是美国。

新兴工业国,出口工业品到美国,换回美元购买先进设备和原材料。

紧接着,出口量增加,而不需要那么多美元买设备了,美元就在这些国家囤积。而一般大量出口国,其本币就有上升趋势。为了抑制本币升值,这些国家就要买入美元换成本币在市场上。美国不断增发美元,新兴工业国不断买入美元。

这些新兴工业国不断出现,一代一代循环。从日本,韩国,亚洲四小龙,东南亚,中国,印度。这些国家车轮大战一般的买入美元囤积,使美国永远不担心有一天美元没人要了。

你说的“用美元”是不对的。这些国家都没有用美元在国内流通,而是囤积美元。将美国增发的美元囤积在美国以外,这样美国国内就没有通货膨胀。

美元增发而不通胀的原因,是美国是所有新兴工业国的市场。没有一个新兴工业国,不是向美国销售而起家的。起家以后,如果不想本币升值,就要持续买入美元。

家园 好, 读楼主的文章到结尾, 正有这个疑问,

解惑得及时 !

家园 两个问题

我们知道很多国家,美国是打不动的。

美元的暴力基础不是说美国想灭谁就灭谁。美军是基础的基础,但是美国不一定要动用美军,他可以以暴力为后盾,综合使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等手段,把任何一个拒收美元的国家整到极惨,其代价之高昂还不如直接接受“美纸”。包括中国俄国这样的“大流氓”都是如此。

你说的“用美元”是不对的。这些国家都没有用美元在国内流通,而是囤积美元。

其实都在用,用来做发行货币的准备金。表面上各用各得货币,实际上都是用影子美元。一旦美元储备耗尽,本币即剧烈贬值。仍然,包括人民币。

家园 暴力是基础,在绝对优势武力基础上可以采取非暴力手段达成

潜台词是:谅尔无胆掀桌子!

家园 迷信暴力是此类文章的通病

只用暴力程度来说,朝鲜国家机器对朝鲜国民的暴力是压倒性的吧.他们的币制改革怎么就失败了呢?

一个货币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信用.一个暴力机器再强大,如果不是用来维护货币的信用,而是推翻信用,你看世界上的人会不会用脚来投票.

外人要对某一个货币有信心,应该具体看三个方向.一是发行货币部门(政府、国家、银行)以往的信用。这个有信用的时间越长,哪怕是弱国,同样有人会持有该国的货币。二是经济形势。良好的经济是强力货币的有力保证,出口导向型经济更是货币的坚实支撑。三才是暴力。暴力就是维护前二个的工具。日元之所以一直是区域货币,就是缺少了第三点。

而中国缺少的是第一点。

从中国人自己来说,当中国经济形势不利时,有谁相信中国政府不会开动引钞机吗?

家园 拒收美元和使用美元发行货币准备金

这些新兴工业国,刚开始发展工业,都是以美国为出口销售地。你不收美元收什么。

假如有一个国家,比如阿根廷,只向欧洲出口农产品,那么只需要收欧元就行了,可以从来都不收美元。

向美国出口就收美元,向欧洲出口就收欧元,向日本出口就收日元。我不知道哪个国家会拒收美元。如果实在不想留美元,到市场上换成其他货币。一个国家完全可以把收到的美元离开卖出换成日元欧元存起来,虽然这样做没有什么好处。

用于发货币的准备金,这些国家货币发行量并不和手里的美元存款挂钩。2008年中国外汇增长减少而人民币增发,说明发行量和美元结存无关。而是这些国家要求本币和美元汇率锁定。这个汇率锁定才是影子美元。

汇率锁定的好处是明显的。因为这些国家都以美国为出口销售主要市场。汇率变动太大则生意不好做。汇率锁定则出口商容易得多。

这也是统一欧元的好处,欧洲形成内部市场。

这些汇率锁定到美元的新兴工业国,经济自身是无法循环的。工业制成品的大部分,要销售到美国。当然汇率和美元 锁定是最方便的。而汇率锁定美元,就要不断买入卖出美元。

家园 这三点要素基本对米国例外啊~
家园 美国向中国出口,收人民币吗?

这些新兴工业国,刚开始发展工业,都是以美国为出口销售地。你不收美元收什么。

向美国出口就收美元,向欧洲出口就收欧元,向日本出口就收日元。

向X出口所以收X元,存在大量反例,逻辑不成立。向朝鲜出口,你还是收美元,给朝鲜圆还不如给废纸。

对于美元,是因为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优势,使得美元成为信用极好的货币,才被世界范围的乐于接受。是因为你乐于收美元,所以向任何国家(包括美国)出口才可以收美元,而不是相反。

用于发货币的准备金,这些国家货币发行量并不和手里的美元存款挂钩。2008年中国外汇增长减少而人民币增发,说明发行量和美元结存无关。而是这些国家要求本币和美元汇率锁定。这个汇率锁定才是影子美元。

有胆把美元储备干掉一个0试试看?

以美元储备为准备金,而不是以美元储备为唯一的准备金。现代货币是信用货币,只要信用不垮,你无本发行一部分也可以。而很多国家的货币信用,都是巨量美元储备带来的,包括人民币。

家园 花!所以中国要取代美国的市场地位,中国也有了这样的潜力,

不过中国和美国不同,美国在原材料包括粮食方面自足程度很高,所以进口工业品,中国将来可能更多的进口原材料包括粮食,出口工业品。

家园 美国向中国出口东西收人民币吗?

假如有一个国家,比如阿根廷,只向欧洲出口农产品,那么只需要收欧元就行了,可以从来都不收美元。

向美国出口就收美元,向欧洲出口就收欧元,向日本出口就收日元。

呵呵,那么请问,美国向中国出口了那么多飞机,CPU,软件,收的是美元还是人民币啊?

按您的逻辑向哪个国家出口就收那个国家的货币,那么自然向美国出口就收美元,向中国出口就该收人民币了。

问题是,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进出口贸易,哪怕美国不是进出口双方中的任何一方,贸易也多用美元结算。

为何如此啊?

国际贸易最好是没有汇率。如果有汇率就存在汇率波动造成损失的情况。那么最好就是有一个世界货币来作为结算工具。这个世界货币最早叫做金银。后来大家都搞金银本位了,于是也可以用纸币结算。哪么拿谁的纸币来结算呢?答案是,二战以前无所谓,因为大家的货币都和黄金直接挂钩,汇率基本固定,但大家比较喜欢英镑。因为当时英国是老大,武力最强。

二战之后换了美国做老大了。美国老大当时家里不像欧亚给打得稀巴烂。不但不是稀巴烂,而且还产能过剩。不过由于别人都稀巴烂了,也就他家还能生产东西。所以美国老大就说了,大家也别用黄金了。俺的货币和黄金挂钩,你们的货币和俺挂钩就行了。而且要问我买东西,我还可以赊账(贷款,马歇尔计划,等等。)当然这都是算美元的。另外我家还开了世界银行和IMF。

那么美国老大凭啥说这话呀?无他,美国是二战的大赢家而已。二战是啥?二战是一战的延续。二战是大家凭拳头大瓜分世界。最后美国的拳头最大,占的便宜也自然最多啊。

所以后头就不用赤裸裸得使用暴力啦。连古惑仔都知道在道上混99%的时间是收保护费,真的拔刀子的时间也就1%罢了。然而这1%的暴力就足够吓到人,收到保护费了。

家园 武力对比是会变的,突厥和柔然的地位转换就是历史上的例子

别看现在土耳其人叫嚣什么从亚得里亚海到长城都是他们祖先突厥的势力范围,在中国南北朝的时候,突厥不过是柔然可汗手下的小跟班。柔然给这个小跟班起了个形象的名字--锻奴。

顾名思义,突厥人是给柔然大军造武器和铁器的奴隶。从武力对比上来讲,统治大草原的柔然可汗和在阿尔泰山底下靠打造点武器为生的双方实力差距太大了。不过从历史上来看,野百合也有春天这种事情在历史上貌似是常见现象。拥有貌似强大武力的统治者,总会在有一天突然发现,“锻奴”居然可以造反,而更可怕的是,他们会打不过“锻奴”。最后“锻奴”翻身做主人,而主人确被追杀灭亡。

铁木真当年跪着接受金朝册封前,也未必就已经决定要造反,但他发现金朝的主政王爷是个饭桶的时候,他的野心就燃烧了起来。努尔哈赤8次进北京朝拜,也许最初只是为自己部落去“跑部钱进”,但也许当他看到明朝的中枢已经那个熊样之后,不臣之心也就不可遏制。当然,安禄山也许是看到既然皇帝可以公然扒灰而世人都觉得没什么,那手握重兵的他造反把扒灰的皇帝赶下去又有什么不可以?

实力对比,从来都是可以变化的。在政治军事领域如此,在货币也许类似。说到底,一个统治王朝或者一种统治货币的失败,肯定是自身出了大问题。光出问题还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纠错。对现在的兔子来说,让美元留在台面上是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现在美元还不是汉献帝那么没落。这和诸葛亮在华容道捉放曹一个道理。但前提是曹操自己也得争气才行,别跟唐明皇一样都跑路了,想得到照顾好扒灰来的贵妃,想不到给将士们保证好补给。那么丢掉江山,就不要怪别人。

家园 老泉说的好,任何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武力对比会变的,不管啥事都是处在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中,从来没有过“历史终结”这样的现象。只要历史在发展,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是老大。今天的米国如此,过去的大唐,再过去的罗马,再再过去的大秦都是如此。

家园 世界上的资本家们不认为例外就行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