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现行婚姻制度有较为严重的名实不符的缺陷 -- 整合精神哲学

共:💬224 🌺442 🌵4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上一个点错发出去了。

大概看了一下楼主的观点。总体留在脑海中的印象就是,女性要柔顺,才能得到男性的照顾。其实,我觉得,所有女性都有柔顺的天性,就好像母性一样,是否表现出来,只是看有没有这个对象,比如,很多女性生小孩前,没觉得自己是一个好妈妈,有了自己的孩子,整个都不一样了。其实,温柔也是,如果遇到她喜欢并尊敬的男人,她一定很温柔。

臆测一下,楼主对这个特质如此强调,是不是没有真正赢得过异性阿。

家园 不,是为了帮政府推掉责任
家园 有点不赞同

事实上最近社会学研究者已经指出,所谓的女性比较感性这个论断其实是社会角色分化的产物,有人研究了女性主导的社会,中国西南地区等地的,发现所谓的 女性感性不理性这个论断是和社会角色相联系的。在女性主导的社会里面,表现的不理智的感性的恰恰是男人,由于女人在这样的社会里面长期负责家庭生存的重任,社会交往也是女性主导,所以女性表现的是理性的行为。

所谓理性和感性是社会角色决定的。

家园 事实上独生女的父母亲反对女儿婚事的很多

说什么"心理阴暗到什么程度,才能考虑出这种想法"的要不就是不因世事,要么就是装纯洁。父母对独生女儿带回来的男孩左挑右捡,一百个不满意,这种下意识的不想让女儿离开的心理其实不难捉摸。在上海尤其明显。

通宝推:酥油茶,
家园 你认识多少不满意未来女婿的父母?还总结出别人的"下意识"

您这算不算读心术?

父母对独生女儿的带回来的男孩左挑右捡,

是很正常的担心女儿未来的行为,

现代社会,人的流动性大,交往的交集少,

对于完全不了解的陌生人,当然要有担心,

这怎么就能一下被您给归纳出希望女儿终生不嫁的"阴暗心理"了呢?

家园 为什么发达国家财产分配偏向女性?

不是偏向女性,而是偏向无收入方。

原因是:无收入方在离婚以后,往往无法自立,需要政府提供救济。政府为了避免财政负担,就把这个救济的责任通过法律的形式转嫁到离婚中的高收入一方。这里无关男女。

家园 那个“社会学研究者”的考证恐怕哪个环节出错了,结论也就错

一个简单的分析:男性主导的社会,本来就是人类自然发展的结果,不是说有一个男性的上帝偏袒了男性,不允许女性主导。说白了就是长期竞争后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每一个男男女女参与其中导致的结果。

所谓女人不理性,不是说一点理性也没有,只是说不能同时看到自他两面。女人完全可以是个女强人,武则天,但就算是武则天也不能同时看到自他两面,这是一个系统缺陷,短期看没问题,长期竞争下,武则天是会失败的。

另外,西南地区的“女性主导”,很多其实是女性家庭中的舅舅主导,那个“社会学研究者”恐怕是为创新而创新,有点哗众取宠的味道。

他其实有更好的题材,搬出红楼梦中的贾母,说中国传统社会都是女性主导的。

家园 呵呵,其实我强调的是对称

你对温柔的说法有道理,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也有不少女性对孩子也不是那么全心地去爱,也是有条件的,让我都觉得有点惊讶。

我强调的是一种对称,女性柔顺与获得男性照顾是对称的。

女性也可以选择不柔顺,那就要承担独立的责任。

你是善良的女性,不过的确有一些女性也不那么善良,不完全是“赢得”的问题。呵呵。

家园 从趋势上看,股份制企业的形式可能比较合理

这就包括了你说的协议。股份方面也是可以根据情况调整的。家务是有市场价值的,自然可以算股份。

普通的股份制企业,其实也有痛苦时的鼓励、精神上的帮助一类事情,也有出力大小的考量,大致的公平还是基本能达到的。

这种公开的股份制形式,其实可以减少猜忌,合力更大,是经过历史考验的主流合作形式。

在天涯上看很多帖子,婚后不管男女大家嘴上不说,心里都很计较和不满,倒不如由法律帮助摊开了说出来,一开始结婚注册就股份制一下,就象公司注册的手续,可以大大增加社会的和谐度。

家园 婚姻合伙制原则目前看虽然不理想

但却是理想婚姻的原则现在的问题是许多人结婚的时候,双方并没有从内心完全理解“合伙”两个字的意义,自然也就没有为此做好相应的准备。在这个问题上,我很赞成国外在教堂举办婚礼的时候,问一下双方:不论贫穷、富有、疾病、困苦,都尊敬、爱护对方blabla的。管用不管用的,好歹提了个醒。

股份制可能有一定前景,至少让女方不必担心,如果因为自己努力照顾家庭而变成了黄脸婆,将来万一被男方抛弃了下半辈子怎么办的问题。有担心,就有算计和猜疑,就处处留一手,反而对婚姻造成伤害。所以,如果实施股份制,法律上承认全职主妇对家庭的经济贡献,并且以适当方式将之量化,对于解除后顾之忧应该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

家园 感觉很多人对婚姻太理想化了

感觉很多人对婚姻太理想化了,不过是合伙过日子而已。

如果你从社会和个人的经济角度分析,就会发现所有你说的这些现象都是理所当然的,任何男女都不是理想化的。

家园 实际上所谓长期竞争这个论断有界限的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没有200年,200年前以人力为主的社会必然是男人比女人强,男人力气大吗。现在随着社会发展,很多女性在社会中获得工作自然获得经济地位,但是与传统的社会风气不适应,这是人类社会传统惯性不是女人比男人差。

基本上发达社会女性地位高,人家可以自己工作养活自己啊。

比方说上海女性地位比内地山沟的高,经济地位不同。

现代社会发展中,男性社会地位相对下降,因为体力型劳动逐渐少了,面对女性竞争并不一定就能胜任了,所以西方社会中男性的一些抱怨很正常,比如《光猪六壮士》这个电影就反应这点。

家园 而且

在欧洲、美国、日本,全职太太基本是全天在家做家务的。家务劳动也是劳动,应该得到报酬。而离婚后,家务劳动技能很难在社会劳务市场上找到工作。所以离婚后要偏向。

在中国的城市里,那些全职太太,可真的是太太。我有一同事,为了挣点加班费,基本技术支持全包。天天在外面跑,从早到晚工作。他媳妇一结婚,就辞了工作,专职做太太。家里雇了一个阿姨,后来又雇了一个小亲戚,专门陪她逛街。

这同事,结婚前,又白又胖,九十多公斤。结婚三年,不到七十公斤了,又黑又瘦。也好,省了减肥的钱了。

家园 我也觉得

感性、理性,和所处的环境有关。不是天生的。

人是环境塑造的。

家园 和阶级固化有关

平分财产提高了门当户对的需求,婚姻的平衡稳定变得更需要双方经济能力相若。这就促进了阶级固化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