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欢迎养老金入市”说起 -- 联储主席

共:💬24 🌺12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从“欢迎养老金入市”说起

近日证监会郭树清主席继提出蓝筹罕见价值说后,又坦言欢迎养老金入市,引起各界热议。乍一看,这与此前“把最没风险承受力人群劝离股市”的看法有些不协调。毕竟,风险承受能力除了个人偏好外,是与“闲钱”的多少直接挂钩的。广谱上看,老弱贫这些缺乏保障或劳动能力、技能的群体无疑当属此列,而养老金恰恰就是他们生活保障的最后防线。难道全民的养老金和离退休人士的储蓄不是一个意思?或者养老金更能承受风险?我想肯定都不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且承认,养老金是亏不起的钱。那么郭树清主席看似前后有矛盾的话又当如何理解?这就只有放在更宏观的角度下才能解读了。

要问中国股市和其他地区的股市有什么不同,恐怕可以写出几本书来。但在我眼里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无非是,在中国自身的政经体制下,它并非只相对单纯起着金融资源配置的功能,还肩负着配合推进国家各种重大政策调整的“政治任务”——也就是常说的“全国上下一盘棋”。

就个人浅见,中国股市称得上政治任务的,曾经有过2个。一个是90年代的,为了国企改革保驾护航。一个是2001年加入WTO后,为了应对接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而养老金入市很可能就是第三个。

关于社保养老金,这几年来出现频率最高的除了各类“社保主力入场”,恐怕就是“社保缺口”这个标题了。对这个问题,尤其是地方社保的缺口,各界应只有数目多寡的分歧,而无存在与否的争议。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则得从根本性因素说起。

由于养老金的支取并非个对个的即期,而是由后人提供给前人的远期模式,其实际支付和效力前景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央再次重申了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态度。这就决定了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抚育比升高是不可逆的趋势,而人口趋势一旦形成,非数十年不足以改变。

参考资料: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田雪原编制的“中国人口预测结果(2000~2100)”对中国人口趋势做了预测,其中包含“高、中高、中、中低、低”5个方案:

“高方案”所预测的中国总人口峰值为16.05亿人,时间为2100年。“中高方案”的人口峰值为15.18亿人,时间为2040年;此后缓慢下降,至2100年为13.47亿人。“中方案”的人口峰值为14.65亿人,时间为2029年;此后逐年下降,至2100年为10.24亿人。“中低方案”的人口峰值为14.37亿人,时间为2027年;此后下降速度较快,至2100年为8.71亿人。“低方案”的人口峰值为13.83亿人,时间提前到2021年;此后的下降速度颇为惊人,至2100年仅为5.56亿人。

2011年结束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口总数为13.39亿(2000年的第五次普查为12.9亿)。同时相比2011年的1221万,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12年新增就业人数估计仅为900万,说明“中低”与“低”方案较契合当前中国的人口趋势现状。

因此对于养老金来说,在面临通胀与老龄化的双重夹击下,其实已经不存在“亏不起”和避险一说。而是如果不主动寻求更好的增值方式,与风险打交道,就很可能要面临如今西方发达国家所面临的支付危机。

参考资料:美国财政的退休金亏空外链出处

具体来说,大部分州政府的退休金计划仍然基于这样一种假设:未来数年中,他们的投资每年仍将产生约8%甚至更高的回报;可在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徘徊在2%附近的情况下,这种假设看起来过于乐观,实际的回报率也许要比8%低数百个基点。

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乔舒亚劳(Joshua Rauh)认为,如果采取一种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回报率,照此估算,州级退休金的融资缺口如今已高达3万亿至4万亿美元。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经济学教授罗伯特默顿(Robert Merton)表示,“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报告的债务规模,似乎每一次报告都会稳步上升,原因就在于‘统计精算误差’或是对死亡率和工人表现做出了过于乐观的假设。

近日,伊利诺伊州州长帕特奎恩(Pat Quinn)宣称,选民们是时候“与现实来一次约会”了,因为“过去35年间,太多的州长和议员沉迷于对预算的空想之中”。

既然人口趋势不会改变,则人口抚养比上升,负担加重的客观条件也就无法改变。这意味着在科技水平变化不大或科技水平变化全球一致的情况下,单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解决养老问题是不足的,这就使得金融杠杆可以成为很好的补充。

众所周知,虽然金融市场本身不创造财富,但其不确定性和非理性因素产生的巨大波动空间,可以实现巨大的财富转移效应,从而达到超越整体劳动生产率的目的。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彻底的开放步步临近,这种转移将不会局限在的国内封闭环境中的“对倒”,而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跨经济体之间实现切实的转移。

且当我们认识了金融杠杆对于养老金的意义后就会发现,老龄化也并非没有好处。中国在享受了人口红利后,其实还将获得一段“老龄化红利”(这个词不知道算不算是独创,度娘是没搜到。欢迎引用,勿忘出处):

1、老龄化带来的最直接有利因素就是就业压力的下降,从而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转型升级提供空间。而转型升级、加强创新,恰恰是做大做强中国经济和金融的根本出路。

2、老龄化带来的消费支出需求增加将导致储蓄率降低,有助于中国内需的增长。

3、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结构改变,将使得维持稳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综合治理成本大幅度降低,相当于在节流上拓展了财源。

4、因老龄化创造的条件而降低的经济增速,将有效减少中国日渐增长的对外贸易摩擦、资源消耗水平,缓和目前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较为紧张的贸易关系——甚至还可以缓和地缘政治上的矛盾。实现中央所主张的,中国已为、要为、将为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做出突出、更大贡献的主张。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养老金入市还是老龄化都没想像的那么可怕,相反其中还蕴含着机会。只要我们善于把握,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继续腾飞发展的答案,或许就在其中。

结语:特此感谢河里河外诸位启发笔者本文思路的大牛或河友网友,观点或数据引用部分恕不逐一罗列。

由于本文原本想以回帖形式发布,为了便于大家查找索引,特列出原意回复地址,同时也便于有兴趣的人士去参与原帖的讨论:链接出处

最后,推荐大家去找刘德华叶德娴主演,许鞍华执导的威尼斯电影节获奖电影《桃姐》来看看,或可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通宝推:镐梓,雪之駅,
家园 果然帝国主义殊途同归
家园 养老金入市是股市起到水库作用的一大主力。

我觉得,关键是理解作为股市,到底是什么定位,起到什么作用。

这几年比较美国股市和中国股市,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我的一个很明显的感觉是,在美国,股市起到了,一、融资渠道,催生很多创新的实业化。二、起到了水库的作用,对经济运行起到了很大的缓冲作用。三、起到虚拟富裕的心理暗示作用。

融资渠道方面,比如linkedin,groupon等的上市。

水库方面,比如联储放水,通货膨胀却一直不见显著增长。

虚拟富裕,通胀不见增长,一大部分的钱进入了流通渠道(不是消费渠道),股市上升了。股市上升的好处是什么,就是让很多人在心理上感觉富裕了,特别是对于退休金在股市中的绝大部分美国人。

相比较而言,目前的中国股市还远远达不到这几个方面的作用。

家园 得 4 铢钱
家园 很好的命题,不足的分析

我也认为养老金入市(股市,债市,商品市,国际市)是必要的,但第一不宜夸大金融杠杆的作用,第二尤其不能把养老金入市当成当前中国病市的万能药-那些动辄把标普股指和美国养老金回归一下的分析是要不得的(铁老大已经简单阐述过了)。

老龄化的影响不仅仅是养老金的问题,还牵涉到更加广泛的社会政治问题,例如医护,大政府功能(所以我不认同你的第3点),消费者/储蓄者群体行为的改变:一个以中青年为消费主体的社会和一个以中老年为主体的社会是完全不一样的。

好了,扯远了,单纯以入股市而言:

- 所谓的社保缺口,到底是现金流的缺口(典型的是个人账户空转来填当前的支付缺口),还是资产负债现值的缺口,后者也就是所引用的金融时报中对养老金公允价值评估的讨论,抑或两者兼有?股票投资可以部分解决后者的问题(ALPHA OVERLAY),但不解决甚至激化资产负债配比的风险。我认为比养老金入市更具意义的资本市场变革是促进企业债市及固息金融产品的发展;

- 老龄社会到底对股票乃至更广泛的金融产品定价有什么影响?学界和实务界都有一种声音认为随着美国BABYBOOM退休,美国股市可能不会再回到黄金时代,因为在储蓄/投资时代的主流理念是“跑赢标普”,而到了退休后跑赢股市被DE-INVEST所代替。

对应于陌生的“老龄化红利”,我更多听到的是“人口红利”即纺锤型的人口结构-从这个角度考虑投资新兴市场,首选的似乎应该是巴西和越南(手头有详细资料,但这两个国家确定在列)。

通宝推:amazon,伪叔叔,
家园 总结一下

未来的走向就是国家把养老的责任交给市场,养老的负担交给家庭(其实就是子女了,还是独生的)。

看来现在退休人员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幸福一代。

家园 这个嘛,老龄化还是应该提前防范的

恐怕任何体验过日本老龄化将日本引入死胡同的现状的人都不会希望中国也步入老龄化社会的,那代表了一种死气沉沉的绝望,所有人都知道这样下去不行却又束手无策的困境

家园 养老金入市今年是不可能了

这回重庆事件,资改派大获全胜,其他方面肯定要缓一缓,否则锋芒毕露,招致其他派别的强烈反应就不好了。

家园 不是在下故意挑刺,实在是需要呼唤逻辑

您老的文章里面根本没有论证“养老金入市”和“股市水库”之间的关系啊?

家园 写的好!有人非得要说养老金入市是解决

ss underfunded的灵丹。对此,诺奖得主robert merton有个精彩的论述, 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么他可以解决世界上任何资金问题:

borrow at almost zero cost or lock in 30 year rate at 3 -4%, then invest in the stock for 8%, then grab the profi~~, hoho. 好算盘,就是没考虑到down side.

家园 这是真的。参考1940年代美国的退休人员

这要感谢frances perkins

家园 就怕你机会没有把握住,反把老本折了

“此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养老金入市还是老龄化都没想像的那么可怕,相反其中还蕴含着机会。只要我们善于把握,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继续腾飞发展的答案,或许就在其中。"

至于你影射的要赚老外的钱,我的判断是如果容许外资直接投资中国股市,相应的必然是开放中国投资者投资美国股市。到时候的结果恐怕和你想象的相反。

家园 股市是一个大水库,所有入市资金都是里面的水的一部分

养老金在美国占据美国股市市值里的很大一部分,是水库中的大头。中国股市如果需要起到金融水库的作用,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在里面。一碗水起不到缓冲作用,一桶水也起不到,一缸水也起不到,一池子水也起不到,小型的水库也勉强,只有大水库才能真正起到调节和缓冲作用。

中国股市的容量和规模还远远不够,所以在美联储放水给金融带来的是波澜不兴,在中国就是洪水滔滔,膨胀迅速高迅速低。

为什么说养老金是股市水库的主力?在美国,给自己存养老金以备退休后用,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几乎是必须的,再加上个人之外社会的/企业的各种养老金,这笔资金的数量总量是巨大的。而这些资金的投资渠道绝大多数是进入金融市场。

“养老金入市”和“股市水库”之间的关系就在于水多了,才能成为水库,没有水的洞庭湖就是个坑而已,而养老金就是长江水。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视野局限吧,拿锤子的人看什么都是钉子

美国的养老金大体分成两类,401K的个人账户,和退休工资式的PENSION。后者主要是公务员系统,不是主流。PENSION制是由政府操盘代管,委托社保基金来投资,直接间接的还是投入股市债市。

中国的退休金实际上是PENSION制。因为股市和债市的不完善,养老基金还是投入到国企比较好。河里有人提到入股不入市的思路。城市养老靠国企,农村养老靠土地,这个大概是特色鲜明的中国优势。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优越性,千万别再浪费了。

美国婴儿潮一代的个人退休金也是借助美国二战后的繁荣积攒下来的。现在的年轻人不可能再象他们父辈那样闭着眼睛往股市投资,退休的时候就自然而然的有保障。这个神话已经破灭了。

另外,老龄化社会绝对不可能是竞争优势。养老会创造一些商机,但也要靠年轻人来发掘这些机会。没听说哪个国家靠老年人包打天下的。

家园 美国的养老金主要是social security吧

401K不是强制的,pension现在也不多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