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赫尔曼.沃克与他的战争小说 -- 潮起潮落

共:💬108 🌺38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没打过仗,也不知道谁能打谁不能打

象“乌贼”号上的胡班少校这样的,现实中不知道有多少。老美比较搞笑,在《兄弟连》里也按了个类似的角色。

实际上,不仅是军队里,任何一个领域一个企业都需要有创造力和行动力的干部。往往,在官僚化以后,这种干部就越来越少了。中国,美国都一样。只有在高速变化的环境里(比如战争),把官僚体系拖垮以后,这样的优秀干部才能脱颖而出。

家园 花一个

送花 关闭

送花成功。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他的代表作《燃烧的岛群》我当时都不知道,都是很久以后才知道去看的。花这句,“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代人应该有更广阔的眼光和胸襟去走向世界了解世界”。90年我才是个初中生,但爱看课外书,不少同学也是这样,《航空知识》《舰船知识》《兵器知识》都是必买的,曾经有一段时间《现代舰船》对二战太平洋海空战有一个连载,也是期期都看。不像现在,我的小侄女今年小升初,课外就爱玩电脑游戏,跑题了。

家园 回赠花一朵

我现在比较爱看《世界军事》和《兵器》,《航空知识》和《兵器知识》偶尔还喜欢翻翻,《舰船知识》已经不怎么看了。关键现在不少军事杂志同质化比较严重,观点有时候也不太客观,但仔细掏掏还是能有个把好文章。另外网络时代资讯传播比较快,这也是个原因。

家园 或者采用另一种方法

从团营连干部中招收一些年纪轻、文化高、有外语底子的苗子,强化一下英语,专门负责对外军的调研,过几年再外放带兵,可能会比让翻译人员学军事更靠谱一些。毕竟语言只是工具,军事才是专业。

49年建国后,在外交政策上我们也是另起炉灶,对于原外交人员基本留用但不重用,只是让他们起个培训教师的作用,真正做大使的是一批将军,他们也许英文不行、不会打领带、不会吃西餐,可是他们是从血雨腥风中过来的,至少政治上坚定,能毫不含糊的维护国家利益,这就足够了。

家园 老兄说的有CIA背景的是哪位作家?
家园 可最后两个人都重新拾起曾经丢弃过的信仰
家园 薛蛮子的全奖是他爹卖身给他换来的。
家园 高中时读过,没有更多的感觉,因为里面描写打仗的场面太少

上班以后再读,发现每个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

家园 大赞一个古墓丽影
家园 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

形容某人恰当不?

家园 刘上将的纪实小说是看内参片写出来

看着很精彩,其实就是他妈的从录像带上翻录的文字。这样的人也能在军中成为上将军,何其能也。只能是赵军而不是秦军。

家园 还是红警的原则

占有资源就能胜利,当年占有内参片的资源,就能写出精彩的纪实文学;现在占有老子的资源,就能当将军。

家园 原来薛蛮子这么有背景

他是我一个朋友的微博的粉丝。我开始还以为这是个网名呢。

不过这个背景的介绍吧,有点怪怪的。和很多民国牛人的介绍一样,说来说去都是说他师友如何如何牛,亲戚如何如何牛,如何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就是不说他自己怎样!和高晓松说自己小时候住在清华,如何牛一样的操作方法。那个邓颖超祝贺完全是硬往上贴金的描述了,人家可能只是出于礼貌随口说说。直觉告诉我,往往这种人比他背景里面的名人差一截子...

家园 此人口碑毁誉参半。

貌似背后故事挺多,没时间再挖了。

家园 唯一不习惯的是把哈尔西翻译成海尔赛

虽然从发音来说可能更准确些,不过毕竟哈尔西已经算是比较约定俗成的翻译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