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所认识的老印们(一) -- smallox

共:💬65 🌺85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是我不想回帖,说来可笑

我和某毛原教旨主义吵了几句,人家被我举报了。我还在凑分,然后准备再发主题帖。

通宝推:刹那芳华,
家园 我提一下最重要的

Watts S. Humphrey:软件质量之父 他基本上算是软件质量方面第一人了。从微观的个人PSP到组的TSP再到最终的CMM。

从制造业角度来说,丰田应该是这方面的鼻祖了。

家园 惭愧,我说的太简略了

印度这个悲剧的国家,其财政状况却跟世界霸主老美一样:双赤字,而且是巨额双赤字——巨额财政赤字和巨额贸易赤字。

美国人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印钱,并且把印出来的美元发到全球换取优质商品和服务。

然而印度人印出来的卢比,拿到国际上根本没有人收。所以此路对于印度人来说,不通。

印度人的解决方案,是开放国内部分金融领域,如房地产、如股票,请外国人来炒。于是一个一个的股市新高和房价新高背后,是大量国际游资流入印度,帮助印度人解决了缺钱的问题。

印度贸易逆差不断膨胀,卢比看来易受冲击

2012年5月1日

路透孟买4月30日电---印度贸易逆差不断膨胀,意味着该国还需加紧努力.没有稳定的资本流入,本币将会大幅贬值.但若货币不稳,则又很难吸引外资.过去一年印度卢比兑美元累计下跌19%,令人担忧.

在过去十年的大多数时间里,为经常帐赤字融资并非难事.外国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及每年约600亿美元的汇款,加起来通常超过了贸易缺口的规模.印度外汇储备总计约3,00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7%.

不过,印度年度贸易缺口已自1,040亿美元扩大至1,850亿美元.经常帐赤字相当于GDP的3.7%,为198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开始收集数据以来最高.能源价格高企是近期贸易收支恶化的主因,因石油进口占到了印度进口总额的三分之二.当然,倘若印度出口更加强劲,那么冲击不会这么大.

目前比以往更加需要海外投资者的支持,但印度政府的管理不善令这些投资者感到气馁.根据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SEBI)网站数据,2012年头三个月,外资每月平均买进30亿美元印度债券和股票.而4月迄今他们卖超了4.03亿美元.

印度卢比下跌带来贸易逆差螺旋式上升的风险.进口价格上涨产生通胀影响,并给企业获利带来压力.政府为国内燃料提供补贴的成本增加,令3月止财年的财政赤字升至相当于GDP的5.9%.此外,卢比下跌还使背负美元借款的印度企业面临财务压力.

印度的外汇储备提供了缓冲作用.但是,倘若资本开始大幅流出,那么外汇储备将被迅速消耗.而且,如果投资者开始认为卢比是单边下跌,那么他们将竞相撤离.对卢比贬值的预测很可能会自我应验.瑞银上周曾预计卢比将再跌6%.

外链出处(瓜子注:文章短小且每个数字都非常重要,所以全文转载)

这个把戏玩得很好,所以我们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会发现印度股市一个新高接着一个新高,印度房价也是翻着个儿往上蹿,然而最舒心的,则是印度金融当局。

然而,金融危机之后,这一切全变了。

金融危机刚刚爆发的几个月里,国际游资竞相从印度、俄罗斯、巴西诸国疯狂出逃。

例如,俄罗斯2008年8月8日外汇储备达到峰值5981亿美元,9月金融危机爆发,到2009年2月初,已经有2900亿美元出逃俄罗斯,外链出处外汇储备总额则跌去2100亿美元。外链出处

印度人也是如此,4个月内,印度外汇储备就跌去575亿美元(1/4的外汇储备)外链出处

不客气的说,印度这时就面临全面经济崩溃的危险。当然,后来随着全球经济回暖,这个趋势停止了,印度外汇储备再次回升,这种好日子延续到了2011年。

然而,今年以来,印度金融局势再度恶化,外资再次出现出逃。环球时报5月发表了一篇文章说《外资出逃挫伤印度经济》,外链出处。在这种形势下,印度人要想逆转局势,必须采取强力措施,吸引国际资金再次流入印度,以填补它那天一样大的资金窟窿。

我们从上面全文转载的那篇路透社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出,印度的把戏玩到今年,就到头了,所以,他们所采取的“强力措施”,就是牺牲印度的零售行业,以及那所谓的“四大国有产业的股权”。

别的不说,单单那个零售行业,就有数千万印度小老百姓在其中混饭吃,那微薄的收入就是这几千万人的身家性命所系。眼看这个身家性命受到威胁,5000万人上街散步,根本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甚至,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恐怕就是红色武装更加壮大,印度反动统治当局的基础更加摇摇欲坠,哈哈!

所以,俺才在上文中突兀地冒出了一句“印度人被逼到无路可走了”——但凡有路可走,印度当局根本不会使出这个自残的招数来。

说句题外话,印度人所采取的措施,还包括试图降低贸易赤字,于是中国由于对印度贸易的巨额贸易顺差——最近一个财年,已经达到了将近400亿美元——再一次被三哥用血红的眼珠子盯上了,可怕,印度人对华所采取的一切动作,都跟这个事实脱不了干系。

印对华贸易赤字从2006-07财年的91.5亿美元增加到2011–12财年的396.5亿美元
外链出处

还是上面那篇路透社的文章说了,印度总共的贸易逆差为1850亿美元,光中国自己就占了400亿美元,印度人不咬你咬谁啊,呵呵。

******************************

本来挨了楼主的批评想悄悄溜走的,但是想到莫名其妙留下一句没头没尾的话,不太道德,所以多写了这段话,主要是给老兄一个交代。

楼主开此贴,是为了讨论职场,所以对这个话题的讨论,就到此结束吧,要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到河里的政经版去接着谈。

通宝推:猪啊猪,笑一笑十年,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有空这个话题单独聊聊

小平同志说:中国的事情好不到哪里,也坏不到哪里。

这个也可以套用到印度头上。如果看这些文章,都觉得天要塌了,可是往往老中老印们还悠哉游哉的无所谓呢。

家园 老兄发的这个系列贴很好,凑分压根不是问题

大家给老兄送花的同时,老兄会发现自己的通宝数量飞速上升,这是河里的一个规矩,所以老兄根本不用担心发帖没钱的问题。

家园 我所认识的老印们(四)

如果大家回想一下的话,就会发现X这种人也是无所不在的。总体来说就是专心钻营,但是人还是聪明的。还有一种人,就是无可救药的坏人或者蠢人,属于极品中的战斗机,Y就是这种人。

Y在公司里工作了很久,但是职位一直不高。刚开始和我没有交集,后来我负责的事情多了,就不可避免的要和很多人打交道。80%的麻烦是20%的人创造的,极品的特征之一就是完美符合这个特征。刚开始的表现就是Y下面的员工过了2个月之后,都想辞职。德鲁克说过,任何职位如果换了三个人都干不了,那说明不是干活人的问题,而是岗位本身的问题。我就开始调查,刚开始员工都是遮遮掩掩,说不到点上。普遍反映说找到了更好的工作,不愿提具体原因。我深究下去,大家又说太累,每天工作到12点受不了。这个可能性也不大,因为中间有人经历过压力更大的工作。最后有个人说:Y令人无法忍受。

Y的问题大了去了。严格的不承担任何责任。任何问题都要下属承担。工作都是偷偷一对一分给下属,其他人都不知道。沟通主要有三种方式:邮件,会议,和电话。问她的任何问题Y都不在邮件回答。下属所有的问询的邮件,她都回:please call me. 然后电话里训一顿完事。这样没有任何证据,就没办法证明她犯过任何错误,这么多年工作下来本人也是闻所未闻。

接下来要review我们的工作,review没问题。但是每天晚上开始review, 这个涉嫌故意折腾人。这还罢了,但是review每天2个小时做了一个月,没有任何结果!纯粹的浪费时间。也体现了Y彻底的无能。

Y对下属还涉嫌辱骂。公司里有严格的规定,只要涉嫌这个,再有理也没有用。但是员工们没有电话录音,Y又从来不留邮件证据,被她逃过一劫。

正好Y的老板也是个浆糊脑袋。Y给她老板留的印象就是努力工作,但是员工流失率高。他老板跟我说他们在那边连续36个小时没有睡觉解决问题,为什么我们没有这样的敬业精神。你妈.你们水平太烂,不停地自己制造火灾,然后自己不眠不休的解决,都已经是其他组的笑料了。后来有个资深员工进去后跟我说:他们的系统测试和生产系统数据结构都不一样,不出灾难才是没天理。我开始让他们整理,提出方案,他们还是宁愿继续救火,也没胆量做任何修改。后来我们拍胸脯愿意承担责任,1个月内系统做了出来,绝了后患。

后来我碰到Y的下属印度员工,发现反应是一样的:Y就是他们碰到的最烂的。我建议另外一个老板全面接手他们的系统,但是有和尚就得有庙,Y的老板不好摆。几个老板跟我说,Y这样到他们组里估计马上会被砍头。即便有她的老板护着,但是这么多人如此意见一致,后来Y老板走了,Y只好灰溜溜的干别的去了,多半没好果子吃,也算是罪有应得。

Y算是最不明智的:拼命工作但是没有任何结果。和下属同事关系一团糟,树敌太多,上升可能性很低,等周围人家上去还不是整死她;发发善心也是冷处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还是很有道理的。

通宝推:刹那芳华,
家园 送你个花,帮你凑分!老铁竟然改成这样子了

家园 老美总结职场3要点:PVI,印度人一般前两个都做得很好

1。 perception:根fact是两回事。人与人之间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perception,不是fact

2。visibility:这点印度人比东亚儒教国家出来的强太多。

3。influence: 这点比较高层次,印度人做得好的也不太多。

这都需要career coaching。

家园 不明白这些人是怎么生存下来的

工作了很久都没人发现问题吗?

家园 在职场上还是要尽量保护自己,Y其实也有可学习之处

如果你需要别人答应帮你作事,发email,留记录。

如果别人要你做件事,尽量打电话商量,这样给以后再商量条件留有空间。

家园 能否具体讲讲呢?
家园 其实就是career coaching

在美国公司里很常见,公司雇佣职业的career coaches来教managers or managers to be怎样往上爬, how to climb the corporate ladder,get to the next rung之类的。

很多career coaches已经总结很好了。

1。perception:埋头干活的人往往给manager的perception并不突出。最好也只是above average的individual contributor. promotion一般不会给individual contributor。解决方案:需要多揽事,多发起,参加各种会(组内和跨组),多提各种建议,mentor junior team members之类,帮别的部们解问题. 做project时候出来牵头,协调不同的stakeholders。这样你给manager的perception就是你go beyond the call of duty,可以take more responsiblities.

2。visiblity: 多抛头露面。多做presentations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度,如果是技术牛人,多组织几个technical seminar,多拉人开会讨论即使你已经有解决方案,重要的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你发起的活动中,多参加不同部门的会(R&D参加Sales, etc),一般各个部门都会有weekly, monthly的status update meetings,互相参加对方的meetings,了解对方的workflows,提出改进的建议。

3。influence:当你1,2都做得很好的时候,你必定已经是某种mentor,周围有几个protege,你会有自己的inner circle,也会有更多的人乐于和你合作,成为你的同盟,替你宣传

通宝推:南风,suney20,铁手,
家园 多谢!送花
家园 说得不错,但有个疑问

平时工作那么多,哪里有时间去参加各种会? 做project时候出来牵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