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嘉木读诗】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 南方有嘉木

共:💬61 🌺38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对比,很是有意思。

家园 老大,你这是以今度古了

如果只是为了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当官反而是下下下策。你不能想象一个当红好莱坞明星想要当官挣钱吧。

那年头,除了当官,没有其他的荣华富贵之途。哦,造反是另一条道路,不过,能走通的人,没几个。

李白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但是,有没有政治能力,就说不好了。从后来的李后主、宋徽宗来推断,我真心不看好李白的政治能力

家园 我看李白不止可以当官

酗酒放浪不过是不得其志的发泄罢聊,毛润之如果革命理想终身不得伸张,也跑不了是个放浪形骸的诗人加烟鬼。

李白的文字举重若轻,形式浅易却意蕴深致,但你又找不到雕琢的痕迹,几乎是神作。这一点跟毛润之的有相通之处。是其超人才智的体现,跟举世常见的酸儒有本质的不同。

何止是当官,我看李白从其文字里表现出来的才具,适合当个皇帝。估计李白也是因为这个郁闷了,所以天天喝酒。"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家园 我也觉得,谁都可以当大官。
家园 苏轼是尽兴而为,不是尽力而为

他的个性不适合当大官

如果他能收敛一下诗人做派,应该能当上宰相(他弟弟就当上了)

高太后摄政的阶段,因为老高是苏轼的粉丝,东坡官运亨通,做到翰林学士(这是宋朝最适合苏轼做的官),而翰林学士是四人头之首(翰林学士、三司使、知开封府、御史中丞),这之上就是进入宰执团队了

旧党三派,苏轼是蜀党的领袖,不过他这个领袖做的也不合格,一有人弹劾就辞职不干了

李白虽然性格和苏轼不太一样,但诗人做派却是差不多,所以也真没有太合适的官给他当

家园 然后发动文革,破四旧,中国提前一千年解放思想

有了李大帝现在估计中国早称霸地球了

家园 《与韩荆州书》

《与韩荆州书》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岂不以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君侯。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脱颖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臣,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今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一荐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为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白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之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倘急难有用,敢效微驱。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尽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推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此文从文学角度来讲固然是精品,但要从求职信这种实用文的角度看,似乎有所欠缺,只简单说了下自己最会写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其他人的瞧不起,其余就全都以华丽澎湃的辞藻编织出一张马屁网,中心思想就是:“你很牛,你能让人当官;我也很牛,所以你要让我当官。”

印象最深的并不是“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而是:而今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家园 陈思王跟李诗仙不具可比性啊

李诗仙,在玄宗看来不过尔尔,他在京师说啥,玄宗不会当回事儿,他离开了京师说啥,玄宗更不会当回事儿。

陈思王可是被他哥逼着写过《七步诗》的,他要是再随便发帖子,一个不小心被人抓住小辫子,那可是老婆孩子都跟着掉脑袋的哟。幽怨,在某些人身上就是谋反的动机,如陈思王。

家园 关于你指出的两处误释:

1. 一杯水:我觉得你是对的。杯水车薪,用这个典,“杯水”,已含微薄、无能为力之意,而“不如一杯水”,则更突出了诗人的无奈和愤慨。生为大丈夫,不能戎马边关,铲除奸佞,眼睁睁看着贤良见诛,却只能笔底愤慨,文字又有何用?

2. 不谐:我这里笔滑,没怎么细想,就打了个“不能随俗”。你提醒,仔细看了“谐”字的释义,觉得这里的“不谐”其实和“傲岸”相对,是用于强调其性格上的棱角无法磨灭,做不到为他人(皇帝也不行),甚至为自己当官的愿望去做任何迁就,即使经举荐者善意的提醒,他也仍然做不到。可能他自己也挣扎过,也试图改变过,但终究是不行,所以他说是“不谐”。如果那个时代也说精神独立或思想自由的话,或这些就是其不能用以“和谐”的品质吧。在坚持做自己的孤傲及因之而必须承担的误解和痛苦,与收拾棱角泯灭个性与众人“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之间,他终究是选择了前者。以前以为自己理解这样的选择,其实不理解,所以才会有自以为出于善意的劝解或开导,现在懂了,反而沉默了。

汉典网上一位网友对该字说得好,有助于理解该字在此诗中的用法:

从言,从人。比者,亲附,《易》有比卦。然既为亲比,则必是一方附于一方。有开会时,众人举手附和之象。因此,谐是无差别的统一。

外链出处

家园 也不算误释

不谐,我的第一感觉意思是“不成”,近于“乖”,但觉得你解释的也能说得通。

家园 谐就是和谐么,

是音乐上的词,有成语八音克谐,不谐就是跑调了。

家园 做庸官易,做廉官亦不难,做能谋事成事利世益民的官不易。

政治才能和艺术才华有天壤之别。

家园 历史著名公知,大多是连乡中里正都当不好的
家园 十二为王

王十二乃王中之王。

诗成已是天宝八年时,小白见过小基基了。小白想来对小基基是怀有好感的。两人可能在隔空对话(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神交”)。

以上为这个小白对那个小白的注解。说对了,这个小白依旧是这个小白。说错了,那个小白仍然是那个小白。

家园 小白乃生不逢时而已

以他的性格,要当能臣,时间已晚。要当忠臣,又生的太早。

不过,这也成全了他的诗名。试问问,是王维出名,还是李白出名?是白居易出名,还是李白出名?

只要中华文化存在,太白将永垂不朽。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