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汉奸之妥协理论 -- 王威

共:💬159 🌺167 🌵3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在武汉以后,鬼子基本没攻势了把
家园 也是一样

日本的军费在国家预算中的比例在中日战争爆发的当年就涨到超过70%;而前一年还不到50%。此后一直在75%左右徘徊。这就是经济破产的证据。

另外自1940年起,日本开始实行砂糖、火柴、木炭的凭票供应制与大米的配给制度。这是经济破产的表现

家园 日本鬼子没这个肚子

吞不下……1939年以前日本可是气势汹汹要解决“支那事变”,又是全面进攻、又是要促使蒋政权崩溃、有是扶持汪精卫的和平运动,能用的招数全用上了,最后的结果呢,还不就是一个“不扩大占领区”原则。非不愿也、实不能也……连石原莞尔(当初极力主张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就是这家伙)都不赞成全面侵华,因为他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只有三条路可选:①对英美妥协,恢复到“七?七事变”前态势――这等于四年的战争白打了。②不和(不妥协)、不战(不对美英或苏联开战),在中国战场上僵持下去(也许可以获得一些战术性的进展和突破),拖得越来越瘦,等到某一天、美英作好了战争准备,对其宣战。③选择北上或者南进,赌一把。其中最糟糕的是第二条路、日本不会选,如果日本选择这条路,用不了几个月,将面临无油无橡胶、缺钢缺粮、战争无以为继的窘境;最好的是第一条路、但是日本国内的强硬派势力不会答应,于是日本选择了三……假如日本选择了一,东三省危险。

家园 除了豫湘桂,再无战略性进攻作战

“不扩大占领区”有如一道紧箍咒,把侵华日军彻底套牢。而豫湘桂会战,则是典型的攻势防御,是为了日本的全面战略防御而服务的。

家园 我党写的历史

从来是大不要脸。

除了会大吹牛b。

我看就没几句真话。

你不会一个字一个字热泪盈眶的相信吧

家园 以战养战的问题

第一是只占一定比例,侵华日军的自给计划如下:

※※※※※※※※※※※※※※※※※※※

     人   员   马   匹

年 次 华东(中) 华北 华东(中) 华北

1939年  41%  36%  27%  50%

1940年  75%  45%  66%  55%

l941年  83%  55%  83%  65%

※※※※※※※※※※※※※※※※※※※

第二是由于敌后战场的存在,计划执行得不顺利,华北方面军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烂下去的,到了战争后期,某些部队甚至数年没有补给被服、狼狈得不成样子……

家园 那您到是给个,您看的上眼的,也好给偶们长长见识啊

谢谢咯

家园 如果讲我党写的历史是吹牛B

我看某些人奉为圣经的“新史观”简直把牛都吹上了天……

另外,作为挖坑挑头的辩手,堕落到这种近乎蛮横不讲理的无赖辩风,实在是丢脸之极。

对了,再补充一句:上面这些资料,全都是从《大本营陆军总部》、《侵华日军序列沿革》等日方资料摘抄出来的,要骂人吹牛B,也该骂战争期间整理和记录档案、战后再将其编辑出版的日本人不是。

家园 来一个(随便搜到的,不是我以前看到了)

翻遍日本侵华历史,人们找不到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完整计划。这和二次大战时德国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日本是二次大战的战败国,所有战争档案在战后均为盟国查获,就是找不到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详细战略计划。日本入侵东北的“九一八”以及偷袭珍珠港的“虎!虎!虎!”都已经大白于天下,如果日本确实早就密谋要灭亡中国,一定有比“九一八”和“虎!虎!虎!”更详细、周密的多的作战计划。“九一八”和“虎!虎!虎!”只是单个事件,其档案尚且无法隐瞒,而灭亡中国却需要长远的多的作战考虑,如果日本有这方面的计划,也应该早就被发现并曝光了。

一次大战德国的“施列芬计划”,法国的“X系列计划”,二次大战德国的“巴巴洛莎”计划,等等,都已经先后被后人发现,原因在于发动一场庞大的战争需要动用几乎全部的国家资源,需要周密的安排和部署,想事后隐瞒几乎是不可能的。反观日本,战后所有信息渠道都没能发现日本灭亡中国的详细战略部署,这不能不说是很反常的,甚至于连东京国际法庭也没能找到这方面的证据。

唯一的解释,就是日本是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下被拖入战争泥潭的。“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军部对于是否全面侵华意见一直就没有统一过,石原莞尔(九一八事件的主谋)就坚决反对日本全面侵华,认为日本应该按照既定方针北上打苏联,而打中国将使日本进入难以摆脱的战争泥潭。石原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后来愤而辞职。也因为他及时辞了职,后来的东京法庭没有把他当作战犯对待。

以后的事情果然如石原所料,日本在泥潭里越陷越深,难以自拔。虽然日军在军事上节节胜利,犀利无比,然而在战略上却处处被动,处处被老谋深算的蒋介石牵着鼻子走。七七事变之后的7月14日,蒋介石就开始部署在上海开启新的战场。按照蒋介石的想法,中国这么一个落后的大国,不怕鲸吞,只怕蚕食,因此他希望处处挑起战火,而不是仅仅把战火集中在华北地区,用广漠的土地拖垮日军,用空间来换取时间。

一个月之后的8月13日,中国军队主动在上海对日军发起攻击。八一三之前,中国与中美英法日等国签署了协议,允许各国保持千人左右规模的象征性驻军,而中国政府不设驻军,即所谓“共同租界”。八一三那天,老蒋把他最精锐部队之一的第九集团军开进上海,自然遭到中美英法日等国的抗议,认为中国政府不遵守协议。蒋介石置之不理。随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淞沪保卫战”打响。上海开打的时候,日本在上海仅仅有千人左右的海军陆战队,自然被打的狼狈不堪,于是紧急从本土抽调3万人左右进入上海仓促应战。很明显,直到这个时候,日本其实也没想把事态扩大到整个中国,否则的话3万人进攻上海无论如何是不够的。

随后,蒋介石调动了70万人进入上海,日本人想不打都不行了。战事不断扩大,日本也不断从本土派部队增援,最多的时候抽调了30万人进入上海。随后,中国军队在蒋介石的安排下主动撤离上海,完全达到了开辟新战场、拉长战线的战略目的。

虽然蒋介石的战略相当成功,但七七事变却绝不是他乐于见到的,其实也不一定是日本政府甚至日本军方乐于见到的。七七事变之前,日本把最精锐的关东军囤积在中国东北,最多的时候达到31个师团,85万人。这些兵力,直到最后日本投降也没有用在中国抗日主战场上。日本的这些兵力,完全是为北上打苏联部署的。

[在此删去21字]七七事变,至今没有证据表明是日本士兵首先开的第一枪。而且,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军部还是意见不统一,对是否继续扩大事态炒作一团。[在此删去42字]

说实话,日本这个民族智商并不高,不但鲜有伟大的思想家,更缺少伟大的政治家和战略家。石原莞尔算是为数不多的例外。中日战争,其直接元凶毫无疑问是日本狂热的军国主义势力。然而,这并不等于说日本从一开始就密谋要灭亡中国。相反,日本政府自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就竭力平息事态的恶化,致力于政治解决中日之间的争端。九一八之后,以石原为首的军国主义分子成立了伪满,但日本政府一直拒绝承认满洲国,直到一年以后才承认。蒋介石虽然命令张学良的部队“不抵抗”,但随后蒋介石命令中国驻国联代表控诉日军侵略中国东北的暴行,得到了全世界的普遍同情。日本政府也作了表态,表示将努力避免事态扩大。当时日本的若榇首相和陆军大臣协商都致电驻朝鲜军总司令林铣一郎,表示不要继续扩大事态,但遗憾的是林铣一郎却是个极其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不但不听从命令反而派出3万人增援驻中国东北的关东军。随后,日本政府派沈阳(奉天)领事找关东军首领进行交涉,但遭到关东军将领拔刀威胁。

九一八以后的日本,举国上下已经跟文革时期的中国一样,进入了全民的歇斯底里。九一八明明是不怎么光彩的侵略行径,却得到举国上下的赞扬,日本政府已经很难控制局面。随后的事情更是令人震惊,由于首相犬养毅拒绝和军国主义分子合作,一伙军人居然明火执仗闯进他的家里,明目张胆地杀害了首相。以后的文职内阁在枪口的威逼下一届比一届软弱无能,1932年,日本政府宣布承认满洲国。

军国主义分子的暴行,居然获得了日本全国上下的喝彩,一些日本少女甚至写信给杀人凶手,表示要嫁给凶手。

公平地讲,日本政府竭力避免事态扩大,到不一定是出于追求正义,而是实在害怕国际社会的压力。狂热的军人只知道打打杀杀,但文职官员考虑的问题则要理性得多。日本是一个极其缺乏自然资源的国家,石油、有色金属等战略物资都依赖于国外的供应,国际社会一旦孤立日本,日本将完全难以承受。后来的事情果然不幸应验:九一八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手对日本实施了石油禁运,美国和荷兰联手实施了有色金属禁运。这就是后来1941年日本不得不偷袭珍珠港的原因,因为美国的制裁实在让日本撑不住了。不打美国是等死,打美国是找死,索性豁出去跟老美干一场。

由此可见,日本侵华完全是一小撮军事强硬、政治幼稚的军国主义分子闯下的滔天大祸,从七七事变那天开始,中日两国就是稀里糊涂地卷入了战争。中日战争,带给中日两国至少这么一些教训:

1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狂热,与60年代中国红卫兵的疯狂极其相似,其实也是一帮爱国愤青。但要命的是这伙愤青是拿着枪的。日本侵华完全是一场日本式的爱国闹剧,虽然它从一开始就是混乱无序的,并没有长远的战略计划,但它给中日两国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却是历史事实。

2日本政府虽然在制止战事扩大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为此还付出了首相犬养毅的生命,但日本政府从一开始就错误地姑息了军国主义的膨胀。日本军国主义实际上是日本特色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与今天中国小青年们“灭掉日本”的狂热言行极其相似。对照历史,中日两国政府均应该致力于开启民智,避免狂热的民族主义势力再度泛滥。因此,日本一些政客为了短时期的选票而参拜神社,的确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不但是对周边国家的挑衅,也是对日本民族的未来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3中日两国的真正敌人,其实是北面的俄国。我一直坚定地认为,俄罗斯这个民族拥有无与伦比的艺术天赋,但却具有世界上最下三滥的政治品德。当初如果不是斯大林从中挑拨,[在此删去17字],卢沟桥事变不至于那么早就爆发,甚至中日战争也有可能避免。中日战争的悲剧,始作俑者是日本的军国主义和苏联的国家主义,[在此删去15字]。

历史上,中国人受害最惨的国家就是俄罗斯。自鸦片战争以来,俄罗斯通过历次战争,先后逼迫中国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天津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黎条约》、《瑗珲条约》、《里瓦几亚条约》、《中俄密约》等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割走了总共150万平方公里土地。《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八国联军的7国都先后撤军,唯独俄国老毛子就是赖着不走,并且最终导致了在中国境内的日俄战争。二次大战后期,苏联军队进入中国东北打败了日本关东军,但在战后也是长期赖着不走,后来还是美国干预了苏军才乖乖撤离。可是,临走前的苏军还不老实,用枪口逼迫蒙古人投票独立,让中国又丢失了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1950年夏天,苏联老毛子授意北朝鲜人民军疯狂进攻南朝鲜,并逼迫中国派兵参战,好不容易结束战乱的中国又一次被拖入战争。三年朝鲜战争,中国不但损失了几十万优秀儿女,且丧失了收复台湾的绝佳时机,导致今天的中国仍然为统一问题焦头烂额。60年代中苏交恶时期,苏联更是在边界囤积了百万大军,并威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要不是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强硬干预,中华大地怕是已经变成一片焦土。直到今天,老毛子也在安大线等问题上对中国两面三刀,不断变换手法将中国人玩弄于鼓掌之间。

中国人最应该恨的,是俄罗斯人。

家园 这种网上的垃圾还敢拿来献眼

随便挑一点,关于“七?七”事变爆发后,事态的扩大化和中日战争的全面展开的过程,包括期间日本决策当局内两种意见的矛盾斗争全过程,自己去看看香月清司的回忆录就很明白了。此外,那一时期的几个近卫声明也是很有意思的东东……

家园 这个,也是网络上垃圾

八年抗战中国虽然对战胜日本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并不能战胜侵华日军,美国才是战胜日本的主力。是美国战胜日本的胜利顺带了中国八年抗战的胜利。

  一、八年抗战中国战场毙日军数只占日军二战死亡总数不到22%,而且牵制的也不是日军主力。

  1、二战中日军死亡数字

  先看战果。我国大量书籍宣称,八年抗战中国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歼灭日军133万,占日军二战总损失195万的70%。这是中国战胜日本、中国是抗日主战场的主要依据。

  但我们只要仔细研究这两个数字就知道,尽管这两个数字都来自日本书籍,却是偷换概念计算出来的。日军在中国损失133万,是个累计数,包含了死亡和受伤两个数据。这里要谈一下军事常识。战争的损失,一般只统计绝对损失数(死亡),只有某场战役才统计伤亡数。因为二战中主要交战国军队的伤员75-80%能重返前线,因此往往造成重复计算。正如一些老红军多年身经百战受伤几十次,如进行累计就有会出现几十人受伤,实际受伤的只是一个人。所以战争损失只统计绝对损失(死亡)。那么日军在中国战死多少呢?据日本自己统计,二战中日军总计战死185万人(另截止投降时有10万残废伤员,这就是195万这个数字的由来),其中在中国八年战死40万人。也就是说,中国八年抗战击毙日军数只占日军二战死亡总数不到22%。我们的历史书用日军在中国的死亡数和累计受伤数去和日军绝对损失总数对比,就得出了70%这个障眼法。

  其余日军死在哪里?看一看日本书就知道,有18万多日军被英联邦军队击毙在缅甸(含中国远征军击毙1万多日军这一战果),9万日军在中国东北被苏军击毙(主要是诺门坎和苏联出兵东北两场战役)。也就是说,约有120万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被美军击毙,占战争中日军死亡总数的64%。

  2、中国战场不是抗日主战场

  我们还长期接受一种说法,就是中国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乍一看确实如此,不好辩驳。然而只要清醒地分析,我们也只有承认,这个说法也站不住脚,实际上是另一个障眼法。它一是只看战争前期情况而不提整个战争全局,二是混肴了中国战场抗击的日军和在中国的日军这两个概念。

  日本陆军二战中有四大战略集团,就是在日本本土的“国内军”(含驻台湾、朝鲜的日军)、太平洋战场的“南方军”,以及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和关内的“中国派遣军”。在中国的两支日军中,八年抗战中国战场所对付的,实际只有一支“中国派遣军”。为什么?

  1931年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全东北,东北的抗日力量主要有两支。一支是东北义勇军,最高峰达到30万人,但在关东军打击下,30年代上半期已大部覆灭,少数退入关内;另一支是中国领导的抗日联军,最高峰接近5万人。但在日军残酷清剿下,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前后主力基本被打散,1940年残部退入苏联编成1个旅,只有1000多人。也就是说,八年抗战期间中国已无成建制军事力量与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作战,中国八年抗战战场,也就是在关内与日军“中国派遣军”作战的战场。我国的历史书中也都称抗战中敌后的游击队抗击侵华日军的60%,也只计算日军“中国派遣军”力量,因当时国共两党都没有力量派军队到东北去打击关东军(抗战结束后倒是上演了进军东北的争夺战)。但在提到中国战场牵制的日军总数时,又加上关东军的数字,确实是“为我所用”。只要查看日军战史就清楚,二战中关东军从来就是以苏军为主要作战对象,后来全部

覆灭于苏联红军之手也证明了这一点。下面谈一谈具体数字。

  中国战场成为抗日主战场只有一段时间,就是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至1941年“关东军特别大演习”和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本陆军大部和精锐确实集中在中国战场,这些为大家所熟知,不必多说。诺门坎事件日军惨败于苏联红军之手,痛定思痛,遂重点加强关东军,通过“关东军特别大演习”使关东军膨胀到16个师团,85万人,精锐云集,无论数量和质量都居第一(每师团2.5-2.8万人,而“中国派遣军”每师团仅约1.3万人,只有关东军一半,而且师团炮兵也远不及关东军)。

  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因为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使日军无法集中力量攻击苏联,从而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危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这又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实际上日军进攻苏联与否基本与中国战场形势无关,否则怎么解释如果中国战场真的拖住日军,日军又如何能抽调精锐将关东军加强为最强大的战略集团?日军进攻苏联与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远东苏军兵力。“关东军特别大演习”时,日军估计远东苏军超过60个师,2700辆坦克,鉴于诺门坎事件惨败的教训,认为是日军难以对付的“涩柿”;只有在远东苏军减少到原有1/3的“熟柿”状态时,才能“瓜熟蒂落”出兵进攻;二是德军进攻苏联形势,当德军受挫于莫斯科城下时,日军已基本放弃“北进”苏联的方针。加上美国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日本为避免军事机器瘫痪(日本90%的石油需要进口),为夺取东南亚石油资源而最终决定“南进”太平洋。可见,中国战场形势对日军无论北进还是南进都影响不大。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关东军73万人,数量和质量均居第一;“南方军”40万人,精锐程度仅次于关东军;“国内军”38万人;“中国派遣军”虽然有62万人,论数量居第二位,但因精锐大多抽调给南方军,质量已大为下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战争的规模空前扩大,随后面对美军越来越猛烈的反攻,战略重心逐渐转移,南方军成为最精锐的战略集团,“国内军”为抗击美军登陆本土也通过总动员而空前膨胀。关东军全部精锐师团和“中国派遣军”大部主力师团都调往太平洋加强南方军和“国内军”,实际上成为战略预备队,质量空前虚弱。战争末期关东军新成立的24个师团,战斗力仅相当于原有的8个师团;“中国派遣军”27个师团,大多是四流部队升级编成,战斗力极弱(只剩下第3、13师团战斗力较强)。南方军和“国内军”合计约120个师团,不但占日本陆军师团总数171个的70%,而且云集了绝大部分精锐师团(我可以另文为有兴趣的网友逐个分析日军各个师团的战斗力,限于篇幅不在这里多说)。

  看一看日本投降时的兵力分布吧。投降时日军总数720万,其中“中国派遣军”105万,不到15%;关东军向苏军投降68万,占9%。在太平洋战场向以美军为首的盟军投降的南方军和“国内军”合计约550万,占76%。

  这里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日军“国内军”之所以列入抗击美军兵力,是因为只有美军具备登陆日本本土的条件。1944年以后,美军从南(菲律宾)、东(马里亚纳群岛)、北(阿留申群岛)三面逼近日本本土,迫使日军三次进行“本土总动员”, 并紧急从关东军和“中国派遣军”抽调精锐部队回国,使“国内军”急剧扩大到224万人,兵力最为雄厚。美军不但通过轰炸摧毁了日本各大城市,冲绳战役后直逼日本本土并准备登陆(因战争结束而取消)。而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消灭关东军只在战争结束8天前,苏联海军在二战中表现极为拙劣,不具备登陆日本条件。中国关内主要战略要地还在日本人手里,抗战胜利对中国军队来说还是遥遥无期,以致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后无人相信,第一反应是“哪个据点的日军投降了”?至于登陆日本更是天方夜谈。

  二是或许有网友要问,有的资料显示中国受降日军不是105万,而是128万,哪个正确?这是因为,中国受降的日军除包括“中国派遣军”外,还有驻台湾的日军(16万人),以及越南北部的日军和侵华日本海军。越南北部的日军属南方军序列,按照就近原则投降中国;在台湾的16万日军属日军“国内军”第10方面军序列,主要抗击美军登陆(1944年美军将领尼米兹和麦克阿瑟确有登陆台湾和菲律宾之争),中国军队当时当然不可能有实力渡海攻击台湾。因此尽管台湾的日军向中国投降,只是按照台湾属于中国的原则,却不是中国军队能够抗击的力量。

  3、日本海军和陆军精锐主要为美国所消灭

  上面讲的是日本陆军。日本作为岛国,以海洋立国,海军对日本来说更为重要。只要海军主力在手,就进可攻,退可守。我们退一万步说,就算中国军队抗日战争中全歼了中国国土上的日本“中国派遣军”和关东军,又如何消灭日本海军,登陆日本迫使天皇签城下之盟?毛泽东气吞山河,指挥500万大军横扫天下如卷席,却受挫于距大陆仅10公里、小小的金门岛,而封锁海面的国民党海军最大的军舰,仅是小型护卫舰“太平”号。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驱逐舰以上大型军舰300多艘,有90%被美国海军击沉,被击沉的商船、油船也是这一比例,日本本土可以说被完全切断了外援,只有等死。而中国八年抗战,却未能击沉日本一艘驱逐舰。尽管国民党战史大肆宣扬“八一三”凇沪抗战中空军英雄沈崇诲驾机撞沉了日本侵华舰队旗舰“出云”号巡洋舰,但实际上“出云”号是在1945年7月战争结束前夕在本土濑户内海的吴军港被美机炸沉。据检验,“出云”号只挨了一枚炸弹就沉没,只因为它是20世纪初日俄战争期间的老舰。这艘老朽军舰尽管不堪一击(如被沈崇诲驾机冲撞早就沉没),但作为侵华海军旗舰却也绰绰有余。战争末期因日本大型军舰大多沉没,这艘40年以上舰龄的老朽军舰也调回国内搞本土防御,哪知却遭厄运。

  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先后投入航空母舰25艘,被击沉21艘。二战中最大的军舰、被认为是日本海军象征的7万吨级的“大和”、“武藏”号超级战列舰也被炸沉,这些一般网友都清楚,不再多说。二战中美国建造、改装航空母舰150艘,除48艘送给英国外,其余大部投入太平洋战场,完全是以雄厚的国力将日本压垮(不要忘记二战中美国还是以德国为主要作战对象)。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战死40万人,而在中国八年只战死2万人(大多为陆战队),相差20倍。

  日本空军大部也是被美国消灭,大家都清楚,不展开谈,只揭露一下国民党空军虚报战果。“八一四”是国民党空军节,因为1937年8月14日国民党空军在杭州笕桥上空宣称击落日机6架,“创6:0”之大捷。只要对比日本战史就看出,当天日本海军航空兵鹿屋航空队只有2架轰炸机被当场击落,1架受伤返回台湾机场时撞毁,实际上是“3:0” 。国民党空军夸大战果一倍。大家都清楚,空战战果一般好确认,但也有多架飞机同时攻击并打下一架敌机、每个人都认为是自己战果的情况,因此各大国空军对空战战果的确认都要有照相或友机确认为证,德军空军王牌伽拉德就因为周围没有友机、无法确认战果而放弃攻击机会。美国、英国空军对战果的确认与德国相似,与国民党一样胡乱夸大空战战果的大国还有苏联(宣称消灭德国空军主力,其实德军明明记载二战中空军损失飞机7万多架,其中5.7万架为美英空军所摧毁)。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空军确实取得一些战果,但基本都因日军轻敌、轰炸机无战斗机护航而占便宜,日本战斗机参战后就掌握了制空权,1940年零式战斗机参战后更是称霸,至于国民党空军击落日本航空兵“四大王牌”确有其事,但不能扭转战局。中国空军只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空军主力投入后才依靠美国“飞虎队”重占优势(日本上万架飞机中在中国战场不足100架)。

  上文已提到美军在太平洋上击毙日军120万,而且大多为精锐。或许有网友不同意这一说法,但我还是那句话:“实事求是”。这是因为,八年抗战中国军队并未全歼日军一个步兵联队(我在本文第二部分将详细阐述),而在太平洋战场整个师团乃至整个军全军覆灭的情况却屡见不鲜。一般认为,日本陆军有五大主力师团,即近卫师团和第1、2、5、6师团。近卫师团长期驻守皇宫,第5师团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加了进攻新加坡的战役,随后驻守印尼直至战争结束,其余3个师团都遭美军重创。第2师团以日俄战争时夜袭弓长岭著名,“九一八”事变时几乎以自己一个师团之力攻占全东北(也有东北军不抵抗因素),号称不败的常胜师团,哪知1942年投入瓜达卡纳尔岛争夺战时即被打残,残余官兵患了“恐战症”,被迫调往缅甸休整,从此一蹶不振;第1师团作为关东军核心主力,最后在菲律宾莱特岛被美军全歼;第6师团因由谷寿夫指挥参加南京大屠杀而为中国人民熟知并切齿痛恨,该师团战斗力排名日本陆军第一,最后在所罗门群岛的布干维尔岛上精锐丧尽。

  “关东军特别大演习”的16个师团也为“皇军之花”,大部覆灭于太平洋战场。1944年2月,关东军第一个调出的精锐师团是第29师团,在马里亚纳群岛的关岛上全军覆灭;还有第24师团覆没于冲绳岛。整个军被全歼的,有马里亚纳群岛的31军,冲绳岛上的32军10万人也全被击毙。菲律宾有以第14方面军为骨干的63万日军,指挥官是著名的“马来之虎”山下奉文,结果有52万人战死(对比一下中国八年抗战击毙日军40万人!)。其中莱特岛的第35军7万人全军覆没,除上述第1师团外,还包括南京大屠杀另一元凶第16师团。

  二、八年抗战中国军队未能全歼日军一个步兵联队,未能从日军手里夺回一个中等城市

  又有必要谈一谈常识。怎样才能赢得一场战争的胜利?一是要连续打歼灭战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二是要夺取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大城市(局部战争另有规律,这里不谈)。为什么要打歼灭战?因为打歼灭战能最大限度的消耗敌军有生力量,并通过缴获补充自己,还能震撼敌人,从敌军阵势中打开缺口,赢得回旋余地,这一点对于处于弱势的军队尤其重要。现代战争的常识是,一场战役死亡与受伤比例基本是1:3.5-4,如在正面交战中毙伤敌军1万,那敌军至少有6000能重返战场,也没有缴获,只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消耗战。而歼灭战中全歼敌军1万,就能给敌军造成1万人的绝对损失,并有大量缴获,效果完全不同消耗战,正如毛泽东军事思想一再强调的:“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四次反围剿,每次均全歼敌军3万人左右,就可迫使数十万敌军退却,中央红军从4万发展到8万,力量翻番。反之第五次反围剿,基本是正面拼消耗,尽管杀伤敌军不少,敌军却步步进逼,红军越打越弱,被迫长征,湘江一场消耗战使中央红军仅余3万,处境危急,前后对比鲜明。解放战争,解放军全面贯彻打歼灭战方针,仗越打越大,胜利越来越显著。第一仗上党战役,全歼国民党军3个军,3.5万人;第二仗邯郸战役,又全歼3个军、4万人(内有1个军1万人起义)。至于三大战役就不必说了,每次都聚歼国民党军几十个师、几十万人。

  打歼灭战还有另一重要意义,就是消灭敌军骨干,使敌军战斗力急剧下降。部队骨干是战斗力的核心,我军从南昌起义开始奋斗22年,尽管挫折不少,但基本没有成建制的部队被全歼(西路军也有部分逃回),骨干得以保存,成为部队扩展的基础,最终使我军达到建国时500万大军的高峰。再看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首整编74师在孟良崮被全歼,之后虽然重建,但战斗力已下降几个档次,不堪一击。还看一看外国,苏联卫国战争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前,苏军毙伤德军168万,但因基本没有达成歼灭战,全局依然被动;直到斯大林格勒战役全歼德军主力第6集团军20万人,就立即迎来了战争转折点。

  讲了一大通“废话”,无非是要证明,中国八年抗战,也需要连续打大歼灭战才能达到胜利。上面我已提到美军在太平洋上连续歼灭日军重兵集团,才步步进逼日本本土。遗憾的是中国战场八年抗战,却未能全歼日军一个联队(团),哪谈得上胜利。

  有网友抗议:不对!中国打过大歼灭战,如台儿庄歼灭日军2万,武汉会战在万家岭全歼日军第106师团,昆仑关歼灭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还有几次长沙会战、远征军缅甸之战……似乎理直气壮。遗憾的是,这全是国民党虚报战果。国民党虚报战果由来已久,最可笑的解放战争中将其宣传“消灭”解放军的数字前后加起来,竟超过1亿!华东的国民党军占领临沂空城后,陈诚向蒋介石“报捷”消灭共军主力16个旅,但很快就传来国民党军3个军7万人在莱芜被华东野战军主力全歼的噩耗,使陈诚自打嘴巴。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虚报战果虽不至如此荒唐,但夸大战果几倍乃至10倍也是家常便饭,至今台湾仍津津乐道其抗战“辉煌战果”,早已成为笑柄,国际史学界根本不屑引用。中国远征军滇缅抗战另有专门论述,下面仅揭穿中国战场一些“大捷”的真面目。

  “台儿庄大捷”为大家熟知,宣布歼灭日军2万,有的更说全歼日军第10师团。注意一下就知道,台儿庄一战日军参战仅2个旅团,因第10师团在山东济南等地留守大量兵力,第5师团有1个旅团在华东,一部在青岛。第5师团在临沂与西北军激战不讲,直接进攻台儿庄的第10师团部队与当面中国军队20万相比处于绝对劣势,蒋介石也训斥国民党军前线部队“数倍于当面日军,早当予以解决”,何况日军背后还有全部德国武器装备的汤恩伯的20军团,但仍被日军全身而退。此役日军2个师团伤亡约1万,谈不上全歼第10师团。

  武汉会战乃八年抗战最大一次会战,国民党军投入上百万大军,宣称毙伤日军20万,真是天方夜谈。日军进攻兵力为9个师团,27万人,如此早已覆没,何谈占领武汉?(二战历史证明即使象日军这样顽强的部队损失不到1/3也将丧失进攻能力)。日本军史上说得清清楚楚,武汉会战参战日军伤亡不过3.5万人。至于万家岭全歼日军第106师团也是吹嘘,实际上在增援日军威胁下包围万家岭的国民党军被迫撤围,一些国民党将领在回忆录中也承认增援日军不直接解围而是迂回包抄威胁包围圈的国民党军,起到了不战屈人之兵的效果。

  昆仑关之战虽然击毙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但日军死亡不过数百(国民党宣称消灭4000),离被全歼还差得远。

  长沙会战特别是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国民党树起的又一个“抗战神话”,宣布歼灭日军5万。实际上此次会战日军出动3个师团,10万人,伤亡不过6000人,其中死亡1600人。

  翻遍八年抗战史,确实找不到全歼日军一个步兵联队的例子。有网友会问,凭什么只相信日本人提供的数字?那是因为,日本人虽然有夸大战果的毛病,但对自己人的死亡还是精确统计的,日本军史承认二战中日军战死185万,包括太平洋上大批的整师团、整军的覆没,如记载在菲律宾战死52万,在冲绳战死10万,又有什么必要掩饰在中国战场损失几个师团、几万人?

  国民党军不能全歼日本一个联队,那么游击队行不行?也不行。应该说,游击队消灭日军的效能大大超过国民党军。八年抗战击毙日军40万,国共两党军队各占一半,20万人。但国民党军战争中死亡131万,6倍半于日军。游击队估计牺牲60万人,是日军3倍,击毙日军效能强于国民党军一倍以上。游击队无论人数和武器装备都远远不如国民党军,能取得如此战果,全在于贯彻打歼灭战,平型关、广阳、神头岭、陈庄等伏击战都击毙日军1000人以上(联想第三次长沙会战国民党军50个师仅击毙日军1600人)。但主要由于武器装备差,弹药稀少,也不可能打更大的歼灭战。

  我们只要稍微研究一下游击队敌后抗战史就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就是游击队所打的大歼灭战,都集中在1939年以前。而日军当时在华北的部队,大多还是有相当战斗力的野战师团(如第5、20师团)等。1939年以后,日军在华北的部队已多为战斗力只属三流的“治安”师团,还有四流的独立混成旅团,而军队反而打不成较大的歼灭战了。

  怎么解释?

  那是因为,1939年以前,军队尽管数量不多,却以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为骨干,作战又极为灵活,战斗力极强(平型关伏击战击毙日军1000人,八路军115师仅伤亡500人)。但是由于日军作战极为顽强,我歼灭日军往往消耗弹药极大,以致弹药严重缺乏;我军扩大极快,八路军参战时仅5万人,而1940年百团大战时已可出动40万人,部队骨干大为分散,战斗力减弱;加上日军已逐渐熟悉我之游击战术,故虽然日军战斗力也有下降,但我军消灭其却更困难。最著名的1939年黄土岭之战,我军合围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1500人,尽管击毙了阿部规秀中将,仍然长时间不能解决战斗,在毙伤日军900人后被迫撤围而去。之后日军敢于以一个大队兵力在我根据地纵深孤军穿插,我军却不敢下决心打。1940年百团大战前后毙伤日军2万,却未能全歼日军一个大队。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日军进行报复作战,八路军总部下定决心在狮垴峰全歼日军一个大队,不惜动用陈赓、彭明治两个主力旅。两支部队均为我军头等主力,陈赓部解放战争时期发展为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与第1、6纵队同为三大主力纵队,后主力成为13军,一部发展为14军(在84年老山战斗中大出风头)。彭明治部是我军历史最悠久的部队,前身就是北伐时的叶挺独立团,抗战时为林彪115师主力,后为黄克诚第3师第7旅,进军东北后成为6纵16师。 6纵与1、2纵(后来的38、39军)共同号称东北野战军“三只虎”,16师又为该纵主力。

  狮垴峰战斗由彭德怀亲自指挥,又动用两大主力聚歼日军一个500人的大队,但10次冲锋10次被打下,最后撤走。此后直到抗战结束,游击队企图一次歼灭日军一个大队的战例就再也没有了。

  中国军队为什么不能全歼日军一个大队?从大方面说,因当时中日两国国力差距太大(不具体展开讲,另与有兴趣的网友讨论)。具体原因无非主要有两个,一是武器装备差,这又跟国力有关,另文再谈;二是战斗精神远不及日军。古往今来,某个国家某部分军队全部战死的例子很多,但象日军这样每支部队均誓死不降、战斗到最后一人的情况还是独一无二的,确实是一个异数。二战中德军以顽强著称,但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被围的大部队还是会选择投降,如东线在斯大林格勒投降9万,在白俄罗斯投降5.4万。西线更是有被合围在鲁尔的整个集团军群32万人投降的例子。抗战中国民党军精神素质远不能与日军相比(也有部分小部队战至最后一人),即使军队也难望其项背。金门之战解放军登陆9000人,最后被俘5000(大多为伤员,但日军伤员能自杀不降)。还有朝鲜战争中第五次战役志愿军被俘1.5万人、其中60军180师就被俘5000人的例子。

  日军能达到这种顽强程度,可以说是受“武士道”精神和神道教的影响,尽管碜杂了宗教因素,但却使日军战斗力提高许多倍。对付这样的敌人,只有用绝对优势的火力对其进行“火制”,因为血肉之躯终究难挡钢铁,精神原子弹炸不死人。太平洋战争波澜壮阔,但不知网友们有没有注意到,这场战争只有美、日两国才有资格打。因两国都有强大的海军(英国海军不如日本,两栖作战能力也有限),而且战争焦点在于岛屿争夺战,美军只有消灭全部日本守军才能取胜,假如其他国家的军队在完全孤立的孤岛上面对美军绝对优势的海陆空兵力的饱和攻击,说不定未打就精神崩溃投降,可能有部分会英勇抗击,但大部(含伤员)都早已投降,决不会如日军般在完全绝望的情况下也战斗到最后(更不用说“神风”特攻)。美军能全歼孤岛日军,一是在于绝对优势火力,二是完全切断其补给线“关门打狗”。日军人员、弹药越打越少,伤员无药医治大批死亡(我前面已指出负伤人员一般多于战死者几倍),尸体在全封闭坑道内腐烂发臭,导致疾病大流行,又出现大批非战斗死亡。最极端的例子是菲律宾,战役后期日军因完全没有药品、食物供应,以致病死、饿死的人员超过战死者10倍!

  中国军队当然不可能象美国军队那样做到这点。

  再说一说八年抗战中国军队未从日军手里夺回一个中等城市。

  网友们马上抗议:有长沙、宜昌、常德、 南宁、桂林、张家口……莫急,且听慢慢道来。弱势一方军队在战争的某一阶段或某场战役而言,确实要以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但战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时,大中城市的争夺就极为必要,否则守军进可攻,退可守,战争势必拖延。太平洋战争中美军进行了一个个岛屿争夺战,就因为它们是进攻日本本土的跳板,无法绕过。解放军一贯强调以歼灭有生力量为主,但随着战局发展敌军龟缩城市,野战无战机可寻,已必须进行攻坚。如华北野战军不攻克石家庄就无法打开解放区局面(这是我军攻下的第一个中等城市),辽沈战役以攻锦州为焦点,就是这个道理。

  之所以说八年抗战中国军队未从日军手里夺回过一个中等城市,是因为凡是日军决定坚守的城市,中国军队就无法夺取;中国军队宣布收复的城市,都是日军决定放弃的空城。要夺取日军决心坚守的城市,或要攻坚,或要在野战中消灭日军主力,使其被迫放弃城市。然而我们看看八年抗战收复的城市,没一个是上述情况夺取的。大城市更不用说,抗日战争前期日军夺取的平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大城市,在日本投降时不是还在日军手里?中国军队又通过哪一次大会战夺取之?

  日本在二战中的最大战略毛病,是野心太大,既想一举灭亡中国,又要北进苏联,还要南下太平洋,同时追三只兔子,结果一只也追不到。陆军以苏联为宿敌,结果在侵华战争中一直在关东军保留了庞大的精锐部队,也不加强“中国派遣军”,但惧于苏军战力又不敢轻举妄动,结果形成“中国派遣军”兵力不足、关东军极为强大又无用武之地的怪事,战略上至为失策。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关东军精锐大部调往“南方军”,陆续被歼。“中国派遣军”不但兵力不足(1939年达到85万人的高峰,此后常年保持在60万人左右,1944年又逐渐加强,但战略重心已转移),而且精锐陆续调往关东军和南方军,质量也大为下降,只能确保城市、交通线等要地。中国派遣军只有一个军是“攻击军”,长期担负有进攻任务,那就是驻守武汉周围的第11军。该军长期保留有7个师团,面对周围中国军队上百个师,采取“短切突击”战术,重在打击中国军队有生力量,而不以夺取、确保城市为主。先说四次长沙会战,前三次日军均出动10万人,作战计划中早有夺取长沙后主动放弃的企图。第一次攻占长沙后放弃,国民党即宣布收复长沙的“大捷”,其实这场战役日军仅阵亡880人,国民党军如要夺取日军坚守的长沙,非要毙伤数万日军不可。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军主要目的在于寻歼国民党军王牌主力74军,重创74军后日军即退回,国民党军伤亡超过10万,10倍以上于日军,居然宣布“第二次长沙大捷”。此次战役中陈诚以为日军主力投入长沙,宜昌空虚,遂集中6战区16个师攻打宜昌,也对付不了日军坚守的第13师团。

  相反,当日军攻占某城市后按计划放弃,返回途中又接上级命令确保该城时,就能立即返回夺取之,从而使刚刚宣布收复某城“大捷”的国民党自打嘴巴。日军第一次夺取宜昌后,按原计划放弃返回,因中国派遣军为威胁我大后方又决定确保宜昌,日军又立即返回重新夺占,国民党军望风而逃。1943年日军夺取常德后返回,途中接到大本营命令:常德附近为中国持久抗战倚赖的粮仓,必须确保。攻城日军又立即返回,重占常德。这还不清楚吗!

  1944年日军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1号作战,一直攻到贵州独山,此时日军因太平洋上美军攻势猛烈,在中国的大战略全盘变化,决定中国派遣军全线收缩,集中于两个重点:北方和东部沿海。此时日军在我国有四大集团,即武汉和湘桂的第6方面军,广州的23军,上海、华东的13军,和华北方面军。华北方面军有两大任务,即在北部防范苏军进攻,在山东沿海防美军登陆(日军当时估计美军将在山东半岛投入空降师)。 广州的23军以龙洞为核心阵地,死守拖住登陆美军;华东的13军为反美军登陆重点,为此决定第6方面军全面放弃占领区,移师华东准备决战。为此,第6方面军逐渐从湘桂撤退,国民党军随后逐步收复南宁、桂林。如不是日本投降,国民党军势必会大肆吹嘘其收复衡阳、长沙、武汉的“大捷”。

  敌后战场游击队唯一夺取的中等城市是张家口,但已是日本宣布投降时的事了。1943年军队开始大反攻,收复大片国土和县城,但我们只要留意其战果,就发现消灭的绝大部分是伪军,日军极少。这一是因为日军为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1号作战,从华北抽调了大量兵力;二是上述日本战略重心变化,华北方面军主力向北和山东集中。

  随便胡扯一大堆,在抗战胜利日难免使某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不快,但良药苦口利于病,我们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面对我们现在和将来的敌人。当年4亿民众难奈60万侵华日军何、“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悲剧,但愿不要重演!

家园 不想做口舌之争

明太祖当然不是预言家,预测不到朱姓江山还是落到胡人手中。他看到的是他的历史,我们看到的比他更长,也更惨痛。

关于日人奴化教育的罪证,河里已经有很多兄台贴出了资料。既然王先生对我中华文化那么有信心,若有兴趣,不妨给出些日本人努力与我们民族同化的资料,恕我孤陋寡闻,到现在我还没看见这方面的介绍,如果有,我一定细心拜读。

王先生你那个观点“我们给别人施行的奴化教育,难道还少么,所以,偶尔给日本人快活一下,也算是无关痛痒的报应。”比较新颖,我却不能苟同。想起希腊神话上一段争吵,普里阿摩斯指责阿凯亚人,你们的祖先曾攻破我的国家,夺走了我的姐姐,现在我儿子就算抢了海伦也并不为过。俄底修斯是这样回答的,国王,我们祖先做过的事,我们不能负责,但是你儿子做的事发生在我们这时代,我们一定要负责

家园 看明白了,原来太军也不喜欢打仗啊

那还来中国干什么

家园 原来,累计不是数,在中国的鬼子,大部分来度假的

佩服

家园 这个也是扯淡的东西

日本在整个抗战八年,死亡的军人是多少?一百多万。在中国战场挂了多少?“中国事变”19万――某些人一看这个数字就乐了,好啊,中国人吹牛啊,你们不是一直说45万么?嘿嘿……中国事变是从七七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关内战场,东北地区十四年的数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数字都不在其内!根据战后日本厚生省的数据,45万。

基本的数据都错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别的错误就不说了,一挑一大堆……

至于南进北进的问题就更扯淡了……即使是1939年后,侵华日军被迫采取了“不扩大占领区”原则(兵力、国力都不足),在关内战场依然要维持二十几个师团(以“准备南北对阵”预案为例,是27个)――不扩大占领区意味着什么,你知道么?那就意味着哪怕在攻势作战中攻占了长沙、常德这类大中城市,日军也要主动回撤、恢复原战线。关东军是面临着“涩柿子”的问题,但是如果中国投降了、把关内战场的二十几个师团全部投入东北,还会是涩柿子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